燃煤電廠煙氣中汞含量監測方法探討

2020-11-28 北極星環保網

本文綜述了燃煤電廠煙氣中汞對環境的影響情況,分析了燃燒後煙氣中汞的形態與特點。重點分析了國內外針對煙氣中汞濃度的幾種監測和分析方法,並對這幾種方法的優缺點進行了綜合比較。

現在燃煤造成的痕量元素(如Hg、As、Pb、Se等)汙染問題也正在引起人們的重視,特別是燃煤造成的汞汙染[1]。如何合理選擇測試方法,是研究煙氣中汞含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本文研究幾種目前現有的國內外測汞技術,分析比較幾種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燃燒後汞存在的形態與特點

煤炭經爐膛內燃燒後,絕大部分的煤中汞轉化成Hg0,並以氣態形式存在於煙氣中。煙氣中汞的含量除了和煤中S和HCl有關外,還與鍋爐的燃燒方式、燃燒溫度、尾部受熱面的溫度和形式以及汙染物處理設施的類型和特性等因素有關。煙氣中的部分汞蒸汽會凝結在飛灰表面上或者被飛灰中的殘炭所吸附,變為顆粒態汞,但大部分的汞仍停留在氣相中。氣相汞在溫度小於400℃時候主要以HgC12為主,在溫度大於600℃時候以Hg0形式存在為主,當溫度介於兩者之間時,兩種汞形態共存。

不同形態的汞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氧化態汞(Hg2+)易溶於水且易附著在顆粒物上,而因此富集在顆粒物上的汞大部分會被電廠的煙氣處理設備去除(電除塵器或布袋除塵器、溼法脫硫裝置等),顆粒態汞(Hgp)也易於被除塵器去除,且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較短。相較而言,元素態汞(Hg0)則不溶於水且極易揮發,電廠現有的煙氣處理設施很難捕獲元素態汞,因而絕大部分的Hg0會排放到空氣中,且在空氣中停留時間較長,對環境影響很大。

2國內現有的監測方法

我國到目前為止針對廢氣中汞的含量監測開展的比較少,缺少相關的經驗,還沒有形成熟規範的監測方法和技術指南。目前推薦的方法為《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二次徵求意見稿)》中推薦的兩個採樣和測試方法,即《固定汙染源廢氣汞的測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暫行)》(HJ543-2009)和《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和氣態汙染物採樣方法》(GB/T16157-1996)。該標準規定的採樣方法為在採樣裝置上串聯兩支各裝10mL吸收液(0.1mol/L高錳酸鉀溶液與10%硫酸溶液等體積混合)的大型氣泡吸收管,採樣流量為0.3L/min,採樣時間為5~30min。採取樣品保存後送至實驗室分析,該方法分析原理是廢氣中的汞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吸收並氧化形成汞離子,汞離子被氧化亞錫還原為原子態汞,用載氣將汞蒸氣從溶液中吹出帶入測汞儀,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

該採樣和分析方法只能檢測到煙氣中的氣態汞,而對以顆粒態形式存在的汞元素則無法捕集,這樣就無法反映出煙氣中總的汞含量。針對顆粒態汞,如果採用《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和氣態汙染物採樣方法》中顆粒物採樣原理進行採集的話,就應該有相應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儀器作為支撐,而目前我國針對這一方面尚缺乏具有指導性和規範性的分析方法。

3安大略法

安大略法是被美國環保署公認的標準方法,該方法的採樣系統主要由採樣管(石英材質)、加熱裝置、過濾裝置(石英纖維濾膜)、一組放在冰浴中的吸收瓶、氣體流量計以及真空泵等組成。採樣原理是顆粒態的汞首先被採樣槍前端的石英纖維濾筒捕獲。煙氣經過濾筒過濾後,氣態的汞則進入煙氣吸收系統中,吸收系統由8個吸收瓶組成,二價汞被前三個盛有1mol/LKCl溶液的吸收瓶吸收;零價汞由一個裝有5%HNO3(V/V)+10%H2O2(V/V)和三個裝有4%KMnO4(W/V)+10%H2SO4(V/V)溶液的吸收瓶收集;第八個吸收瓶裝有200~300g矽膠用來吸收煙氣中的水分,以免水分進入後面的流量計等設備中。

採用APEX等速採樣系統進行採樣,樣品採集結束後,按照EPA提供的方法對濾紙和各吸收液中的樣品進行回收和定容,然後進行樣品的消解,然後用冷原子吸收光譜法(CVAAS)分析樣品中的汞。該方法是美國EPA唯一認定測量煙氣中汞含量的標準方法。此方法不僅可以確定煙氣中氣態汞濃度,而且還可以通過等速採用確定煙氣中顆粒態汞濃度,測量結果最為準確。但是該方法對測試技術和人員素質要求較高,對氣體樣品的採集和溶液分析要求苛刻,至少測試2h,儀器安裝和分析繁瑣,通常需要3~5d才能得出分析結果。

相關焦點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處理探討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處理探討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在燃燒燃煤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對環境造成汙染的氣體或雜質,所以,在電廠系統中會增加一些處理設備,將這些有害物質進行清除,但是在清除的過程中,一些硫化物又會殘留在水中形成脫硫廢水,這些脫硫廢水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 國內外固定源廢氣中的汞採樣檢測方法探討
    採樣時,將吸附管固定在探槍上,接插入煙氣流中,煙氣進入累計流量計前,通過冷卻乾燥裝置將煙氣中水分去除。根據轉子流量計的讀數調節煙氣流量,而實現等速採樣。採集數據(溫度、壓力、流量等)通過數據記錄器輸入計算機進行處理。
  • 固定汙染源汞排放監測淺析
    摘要:汞汙染正成為一項全球面臨的嚴峻汙染,尤其是電廠燃煤在其中佔了極大的比例。本文主要對當前汞汙染形勢、各國政府監測要求做了梳理,對汞連續排放監測系統CEMS中校準器、催化轉化方法、測量方法、系統設計中的關鍵點及注意點做了介紹。
  • 浙江: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技術規範(公示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浙江印發《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技術規範(公示稿)》。本標準規定了燃煤電廠在煙道、煙囪及排氣筒等固定汙染源排放廢氣中,顆粒物與氣態汙染物監測的手工採樣和測定技術方法,以及可攜式儀器監測方法。對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的準備、採樣位置與採樣點的設置、廢氣排放參數的測定,廢氣中低濃度顆粒物和氣態汙染物監測方法、採樣頻次和採樣時間、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等作了相應的規定。本標準為首次發布。
  • 電廠汞監測:數百萬元的高價儀器未必好用
    此次會議上,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齊文啟研究員應邀就《燃煤電廠排放汞的控制與監測》做了報告,就我國及世界火電行業的汞排放現狀、汞的減排技術、汞在電廠三廢中的分布、國內外煙塵煙氣中汞的檢測技術、汞監測儀器性能比對、汞監測中的一些技術難點和注意事項做了全面的闡述,引發參會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
  • 富氧燃燒煙氣中汞的改性磁珠脫除性能實驗研究
    富氧燃燒(O2/CO2燃燒)技術作為一種有效減少燃煤電站CO2排放的手段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富氧燃燒煙氣中的汞能與鋁發生汞齊,對鋁製CO2壓縮裝置造成腐蝕[1],因此為了減少對CO2壓縮裝置的損害,必須有效脫除燃燒煙氣中的汞。另外,汞是一種神經毒物,具有極強的累積性和不可逆性,對人類健康威脅很大[2]。富氧燃燒系統中由於煙氣循環,其煙氣中汞含量通常高於常規燃燒煙氣。
  • 《河南省燃煤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北極星環保網獲悉,河南省環保廳印發《河南省燃煤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1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了燃煤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濃度限值、監測和監控要求,以及標準的實施與監督等相關規定。本標準適用於現有、新建燃煤電廠的大氣汙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燃煤發電鍋爐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工程設計、環境保護竣工驗收及其投產後的大氣汙染物排放管理。
  • 浙江:《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技術規範》(DB33T...
    本標準規定了燃煤電廠在煙道、煙囪及排氣筒等固定汙染源排放廢氣中,顆粒物與氣態汙染物監測的手工採樣和測定技術方法,以及可攜式儀器監測方法。對燃煤電廠固定汙染源廢氣低濃度排放監測的準備、採樣位置與採樣點的設置、廢氣排放參數的測定,廢氣中低濃度顆粒物和氣態汙染物監測方法、採樣頻次和採樣時間、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等作了相應的規定。   本標準為發布。
  • 江蘇:燃煤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
    日前,江蘇發布《燃煤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徵求意見稿)。要求如下:   1 自本文件實施之日起,新建燃煤發電鍋爐執行表1中II階段規定的排放濃度限值。   2 自本文件實施之日起,現有燃煤發電鍋爐、燃煤鍋爐執行表1中I階段規定的排放濃度限值。
  • 【技術】燃煤煙氣三氧化硫檢測及控制技術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燃煤電廠煙氣中SO3含量約為SO2含量的0.8%-3.5%,不易測量,但危害極大。隨著環保標準日益嚴格,電廠對SO3的管控應提上日程。本文研究了燃煤電廠煙氣中SO3的生成途經,並對SO3檢測技術進行探討,提出了SO3的控制方法,並提出電廠在環保改造時,可統籌考慮SO3與煙塵協同脫除的兩種改造方式。
  • 燃煤電廠溼法煙氣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燃煤電廠溼法煙氣脫硫廢水具有含鹽量大、腐蝕性強、易結垢等特點,是制約電廠廢水零排放的關鍵因素。從預處理、濃縮減量、末端處理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脫硫廢水的處理技術,分析各自的優劣,研究進展,並對煙道蒸發技術進行深入分析。最後通過工程實際案例,為燃煤電廠廢水零排放提供了參考。
  • 【論文推薦】夏奡等:燃煤煙氣微藻固碳減排技術現狀與展望
    筆者主要通過介紹燃煤電廠微藻煙氣固碳減排技術的機理和研究現狀,提出了基於燃煤電廠餘熱、餘壓綜合利用的微藻煙氣固碳減排及微藻生物質採收集成系統,旨在為今後的電廠煙氣綠色減排技術提供新思路。
  • 燃煤電廠「超淨排放」石灰石-石膏法脫硫技術探討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我國作為煤炭消費大國,燃煤電廠一直是SO2、NOx和煙塵大氣汙染物的主要來源。隨著《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頒布,燃煤電廠為滿足「超淨排放」要求,石灰石-石膏法脫硫系統需要技術改造升級。本文介紹了目前先進的石灰石-石膏脫硫技術,為燃煤電廠煙氣達到「超淨排放」排放標準提供技術參考。
  • 乾貨∣超低排放煙氣成分監測技術匯總
    「十三五」開局以來,國內逐步開始了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的戰略布局,隨著超低排放改造的實施,煙氣水分含量增大,煙氣特性發生了較大改變,對煙氣成分監測的精確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分析對比各種煙氣監測技術的性能特點與實用價值,提出適用於超低排放改造的在線煙氣成分監測技術,為燃煤電廠煙氣監測系統的選型提供參考,對「十三五」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超低排放路線下燃煤煙氣可凝結顆粒物在WFGD、WESP中的轉化特性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固定汙染源可凝結顆粒物在監測時常被忽視,為了減少可凝結顆粒物排放,本文研究了其在煙氣淨化設施中的轉化規律。結果表明,溼法脫硫裝置、溼式電除塵裝置對可凝結顆粒物的去除有協同作用,煙氣中可凝結顆粒物質量濃度均高於可過濾顆粒物,但總顆粒物(可凝結顆粒物和可過濾顆粒物之和)排放量達到超低排放要求。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氯離子脫除技術研究進展
    摘 要:燃煤電廠脫硫廢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 Cl-,過量的 Cl-會影響脫硫效率、降低石膏品質、導致設備的腐蝕加劇,因此,Cl-的脫除是制約燃煤電廠廢水零排放的關鍵因素。文章介紹了脫硫廢水的組成特性,綜述了化學沉澱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電解法、氧化法和萃取法等脫硫廢水除氯技術的最新進展。
  • 燃煤電廠工業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
    本文介紹了燃煤電廠生產運行系統中所排放不同性質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以及處理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路徑;分析了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的研究進展和實際應用情況,並對燃煤電廠廢水處理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 中高硫燃煤煙氣脫硫除塵的利器——高效漸變分級單塔脫硫除塵技術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為應對我國日益增長的環保需求以及能源工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資源節約型燃煤超低排放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意義重大。本文提出以原有燃煤煙氣溼法脫硫塔(WFGD)為基礎,採用理論研究、數值模擬、冷態實驗、中試實驗等方法,開發了基於高效漸變分級技術的複合脫硫塔。
  • 超低排放燃煤電廠有色煙羽成因及治理技術的經濟與環境效益分析
    滿足超低排放要求的燃煤電廠普遍存在這種現象, 又稱「 溼煙羽」,俗稱「大白煙」或「冒白煙」[10],是當前關注的熱點,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1.7 藍色煙羽及其成因藍色煙羽是指由於煙氣中硫酸霧(即SO3 氣溶膠或硫酸氣溶膠)排放濃度較高,煙囪排放的煙氣呈藍色的現象。燃煤電廠煙氣排放過程中,煙氣中的SO3 基本上全部以硫酸霧形式存在。
  • 溼式電除塵器在電廠運行中常見故障的分析與處理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溼式電除塵器能去除90%以上的PM2.5細微粉塵、SO3煙霧,並能達到幾乎零濁度的排放,此外還能去除汞、NH3、SO2和HCI等.探討了溼式電除塵器在我國燃煤電廠的應用情況。關鍵詞:溼式電除塵器WESP;燃煤電廠;PM2.5;煙氣脫硫等引言近年來隨著火電裝機容量不斷增長,排放汙染物的總量增加對大氣環境造成了很大壓力,為落實國家的科學發展觀,新頒布的火電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已於2012年1月1日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