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硫燃煤煙氣脫硫除塵的利器——高效漸變分級單塔脫硫除塵技術

2020-11-25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為應對我國日益增長的環保需求以及能源工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資源節約型燃煤超低排放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意義重大。本文提出以原有燃煤煙氣溼法脫硫塔(WFGD)為基礎,採用理論研究、數值模擬、冷態實驗、中試實驗等方法,開發了基於高效漸變分級技術的複合脫硫塔。在不設置溼式電除塵器(WESP)的情況下,實現SO2和煙塵一體化高效協同脫除,滿足中高硫燃煤煙氣的超低排放要求。660MW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示範項目連續安全穩定運行,監測結果顯示,在脫硫塔入口SO2濃度3585~6249mg/Nm3的情況下,SO2脫除效率≥99.5%,出口SO2≤21.8mg/Nm3,出口煙塵≤2.66mg/Nm3。

關鍵詞:中高硫煤、超低排放、高效漸變分級技術、複合脫硫塔

1. 引言

近來,燃煤電廠超低排放要求日益嚴格。2014年9月,國家發改委、環保部、能源局三部委聯合下發「發改能源[2014]2093號」文件,要求2020前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和節能改造,東部地區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汙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即NOX≤50mg/Nm3,SO2≤35mg/Nm3,煙塵≤10mg/Nm3。2015年12月,環保部下發「環發[2015]164號」文件,東、中部地區要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部分環境容量有限的省市,陸續提出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如江蘇省、浙江省、山西省、廣州市等地要求燃煤電廠大氣汙染物達到燃氣機組排放標準[1],即:NOX≤50mg/Nm3,SO2≤35mg/Nm3,煙塵≤5mg/Nm3。由於中低硫煤具有含硫量低、灰份低、熱值較高等特點,我國燃煤電廠為了急於應對國家的環保限值壓力,普遍採用價格較高的中低硫煤。其煙氣中SO2和煙塵濃度均較低,通過提高WFGD的石灰品質和液氣比、優化ESP的供電調控、低低溫電除塵改造等一系列方式可以達到超低排放的要求[2]。一方面,在我國煤炭資源中有大約30%的煤硫含量在2%以上,尤其西南地區有些煤礦含硫量高達10%,在山西等地區因為經濟性、煤質地域性的差異,廣泛使用含硫量超過2%的煤質;另一方面,隨著優質煤的使用量日益加劇,我國燃煤電廠將必須面對低硫煤日益減少,燃料成本上升,而被迫使用中高、高硫煤的局面。

但是中高、高硫煤燃燒對脫硫和除塵效率的要求均大大增加。對脫硫系統,需要99%甚者更高的脫硫效率才能達到超低排放要求,傳統的溼法煙氣脫硫裝置脫硫效率約為90-98%[3],難以滿足。為適應更嚴格的排放限值,國內各廠家引進和開發了多種高效脫硫的技術,代表性的有雙託盤噴淋塔技術、諾爾雙循環技術、單塔雙區技術、旋匯耦合技術、串聯塔技術等。對於燃煤硫份不高的項目,多種脫硫技術都可以達到98%以上的的脫硫效率,滿足超淨排放的要求。但對於中高硫煤,脫硫裝置煙氣SO2濃度在4000mg/Nm3(燃煤含硫量1.5%左右)以上,出口SO2濃度可以穩定達到35mg/m3以下,實際投入運行的超低排放脫硫項目實為鮮見,特別是採用單塔方案之前還是空白。

對除塵系統,雖然ESP對於PM10以上顆粒的捕集效率可以達到99.99%以上,但是對PM2.5的捕集效率較低約98%左右[4],對SO3與H2O結合形成的亞微米氣溶膠PM1捕集效率更低[5],常需要在WFGD後布置WESP來提高PM2.5的脫除效率。WESP目前應用業績較多,出口煙塵可控制在5mg/Nm3以內,同時還可以聯合脫除石膏和汞等汙染物。但是無法去除甚至會增加溼煙氣中的水霧含量,加大煙囪冒「白煙」的現象,在日本需要配合管式換熱器解決石膏雨問題。此外WESP還存在投資運行費用高,佔地面積大,腐蝕、能耗和水耗高等問題[6]。

WFGD的主要功能為脫除SO2,同時兼有部分煙塵及其它汙染物協同脫除的作用,但國內根據空塔、託盤塔等脫硫裝置得出的經驗值,認為溼法脫硫的除塵效率僅為50%左右,忽視了WFGD的除塵潛能。一方面,原有環保標準較低不能促使企業關注ESP之外的除塵效率,傳統的ESP+WFGD系統就能滿足SO2和煙塵的排放限值;另一方面,WFGD系統內除塵機理複雜,煙塵與氣相、液相之間發生複雜的拖曳、碰撞、攔截等物理過程,鮮有成熟的機理研究和工業示範為WFGD的除塵效率提供明確的理論依據。

武漢凱迪電力環保有限公司與華能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針對中高硫煤的超低排放問題,突破傳統單一系統或設備只側重於對單一汙染物控制的理念,提出基於高效漸變分級技術的新型脫硫塔工藝,不改變原WFGD主體結構,不設置WESP,通過單塔改造實現深度脫硫協同高效除塵。在入口SO2為5440 mg/Nm3,煙塵為30 mg/Nm3的條件下,單塔脫硫效率≥99.5%,出口SO2≤30mg/Nm3,煙塵≤3mg/Nm3。為中高硫煤的超低排放改造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

2. 高效漸變分級複合脫硫塔的技術路線研究

2.1理論基礎

在傳統的石灰石-石膏法單塔脫硫工藝中,由於噴淋層噴出的吸收漿液會落到塔底漿池區進一步氧化,在噴淋層區需較高pH值以利於SO2吸收,在漿池區需較低pH值以利於CaSO3•1/2H2O氧化。從吸收角度而言,為實現較低的排放濃度,必須加大吸收劑用量,而氣液傳質推動力隨著煙氣中SO2濃度降低而降低,在不改變平衡條件的情況下,加大漿液循環量,提高液氣比的效果是極為有限的;另外,通過提高pH值而加大對SO2的吸收又難以保證石膏的正常氧化,強調一側的效果都不利於吸收塔的正常運行。

因此本文提出漸變分級吸收原理,如圖1所示,高硫的原煙氣進入高效傳質吸收塔,在噴淋層區採用合適的阻力、液氣比、pH實現高負荷SO2的脫除,在新型傳質內件區採用低阻力、低液氣比、高pH使化學反應向生成物方向移動,實現深度脫硫。該原理同時兼顧SO2深度脫除和石膏氧化的要求,達到超低排放目標。

本技術的關鍵是,在噴淋層的上方設置一層新型高效傳質內件區,因為氣液傳質需要該塔內件上布滿一層吸收漿液,所以該傳質設備稱為薄膜持液層。其結構上包括一層覆蓋塔全截面的集液盤,集液盤上布置有多個矩形或圓柱形升氣孔,每個升氣孔均被一個底部開若干小孔的氣罩封扣,煙氣通過升氣孔進入氣罩,再通過氣罩底部間隙和周邊多個側壁小孔沿著水平方向進入液膜層,與漿液充分混合,使漿液形成沸騰狀態並與漿液發生反應。由於薄膜區漿液在塔全截面均布,無塔壁洩漏效應,氣液充分接觸,SO2和煙塵脫除效率高。且該漿液與噴淋段漿液獨立,可採用5.4~6.5高pH 值,顯著提高SO2脫除效率。通過溢流液位高度調節(50mm~200mm),可適應不同的脫硫負荷變化。同時在合理的流速設計下,煙氣經過持液層後激起的是液泡會夾帶少量液滴,液滴粒徑和液滴負荷均較小,有利於後續除霧器的液滴去除。

漸變分級複合脫硫塔的除塵原理如圖2所示,煙塵在脫硫塔內從下向上依次通過託盤、噴淋層、薄膜持液層,最後經除霧器進入煙囪排放。煙塵通過託盤過程中,部分煙塵被託盤篩孔流下來的液滴所捕獲沉入塔底,而大部分煙塵通過篩孔在託盤區激起液泡,增加了煙塵與液體的接觸機會,氣體得到淨化。經過託盤淨化的含塵煙氣繼續向上運動,到達脫硫塔的噴淋區,漿液由噴嘴噴出向下運動,與煙氣逆流接觸,氣流充分接觸並對煙氣中的SO2進行洗滌脫除,同時氣流中的煙塵與液滴之間的慣性碰撞、攔截、擴散、凝聚以及重力沉降等作用,使煙塵被捕集。含塵煙氣繼續向上通過持液層時再進一步激起大量液泡,增加氣、塵與液三相的傳質面積,洗滌煙塵和霧滴。淨化後的煙氣夾帶少量的霧滴進入除霧器,煙氣得到進一步的淨化,煙塵和霧滴最終得到高效捕集。

圖1 漸變分級技術的複合脫硫流程

圖2 漸變分級技術的的除塵流程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脫硫系統單塔脫硫、除塵協同處理技術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本文全面介紹了一種脫硫系統單塔脫硫、除塵協同處理技術。詳細說明了技術特點和優勢。為超低排放改造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選擇。氣液再平衡均流器、篩板式託盤相與凝並式除霧器的單塔脫硫、除塵協同處理技術在三門峽公司首次應用。為超低排放改造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選擇。2脫硫系統概況大唐三門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的脫硫工程由中環(中國)工程有限公司(原江蘇蘇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總承包,於2006年10月開始投運。
  • 單塔三區超淨脫硫除塵技術及工程應用
    北極星環保網訊:1 概述上海龍淨「單塔三區超淨脫硫除塵技術」,是在專有的「單塔雙區高效脫硫除塵技術」基礎上,增設溼式除塵除霧區後形成的最新型煙氣協同治理技術。典型的單塔三區超淨脫硫除塵技術的吸收塔布置方案見圖1。
  • 催化裂化煙氣脫硫除塵技術的應用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介紹高效布袋除塵+ 鹼液溼法脫硫工藝在青島安邦煉化有限公司0. 5 Mt /a 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除塵系統的應用情況。針對催化裂化混合煙氣顆粒物粒徑小、SO2濃度高的特點,該技術具有工藝流程簡單、脫硫除塵效率高、能量利用合理等優勢,在催化裂化裝置煙氣治理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青島安邦煉化有限公司( 簡稱青島安邦) 0. 5Mt /a 催化裂化裝置,採用「高效布袋除塵+ 鹼液溼法脫硫」工藝對煙氣進行治理。該技術除塵採用高效布袋除塵器,配套32% NaOH溼法脫硫工藝。
  • 溼法脫硫協同除塵機理及超低排放技術路線選擇
    北極星大氣網訊:隨著國家三部委《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的實施,燃煤電廠煙氣治理設備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突飛猛進,成績顯著。在實施溼法脫硫(WFGD)超低排放方面,各環保公司紛紛開發了脫硫噴淋塔技術改造提效升級的多種新工藝,如單塔雙循環技術、雙託盤技術、單塔雙區(三區)技術、旋匯耦合技術等,特別在脫硫塔核心部件噴淋系統上,採用增強型的噴淋系統設計(如增加噴淋層、提高覆蓋率、提高液氣比等)。脫硫效率從以前平均在95%左右提高到99%甚至更高。
  • 電廠鍋爐脫硫脫硝及煙氣除塵技術
    為可以提升到電廠鍋爐脫硫脫硝以及煙氣除塵的效果,有效避免電廠發電對我國環境造成的影響,dlzbcg.wang本文簡單講解了燃煤脫硝技術,希望能對未來工農業發展的環境保護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人們對電力行業環保要求不斷上升的情況下,有許多企業還是沒能科學合理地通過相關技術進行煙氣脫離脫硝除塵的工作,在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的潮流下電廠所排除的廢氣是以往的數十倍,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命健康以及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為此,相關人員應當選擇適合的方式開展對燃煤脫硝技術的研發工作,為我國社會的健康發展做貢獻。
  • 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
    隨著煙塵脫硫技術的不斷更新,煙塵一體化技術作為一種新式技術在得到廣泛應用,現就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作出分析。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技術施行進程中需求歸納運用各種技術設備工藝,比如氨肥法煙氣脫硫脫硝除塵技術、催化煙氣脫硫脫硝除塵技術、碳基材料法、脈衝電暈法等。
  • 脫硫除塵工藝的選擇
    半乾法煙氣脫硫技術是利用噴霧乾燥原理,在吸收劑漿液噴入吸收塔以後,一方面吸收劑與煙氣中的SO2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固體  灰渣;另一方面煙氣將熱量傳遞給吸收劑使之不斷乾燥。常用的有爐  內噴鈣尾部增溼活化技術(LIFAC )工藝等。
  • 燃煤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研究
    針對於此,國家政府必須加強對市場燃煤運用的監督管理工作,減少有毒有害氣體的排放,目前市場上應用技術較多卻沒有一種高效的辦法。通過進一步研究得出燃煤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該項技術作為一種新興高效技術,能夠有效解決燃煤煙氣汙染有害問題,促進我國煤礦經濟與生態環境共同發展。本文將進一步對燃煤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展開分析與探討。
  • 電解煙氣脫硫除塵降氟技術的應用
    鑑於電解煙氣量大、含硫濃度較低、且含有氟化物的特點,採用成熟可靠的技術,實現電解煙氣的脫硫除塵降氟、滿足達標排放已刻不容緩。另外,受到汙染物排放總量的控制,僅僅滿足達標排放不能完全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實現鋁工業大氣汙染物的「超低排放」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將通過山東某企業電解煙氣治理工程來介紹相關技術的應用。
  • 論幹、溼法組合除塵脫硫之優點
    一、幹、溼法組合除塵脫硫的發展幹、溼法組合除塵脫硫最早出現 20 世紀 80 年代,是美國與丹麥兩家公司聯手研製的脫硫技術,當時利用石灰漿液霧化形成細小霧滴,通過吸收塔後與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反應形成固體灰渣後,將放出的熱量用於石灰漿乾燥將反應後的灰渣以幹態排出,脫硫效果達到 85% ,所以稱為 FGD 技術,這種旋轉噴霧乾燥法脫硫在工業上較強的應用優勢
  • 【乾貨】脫硫塔技術工藝流程
    北極星大氣網訊:對工業廢氣進行脫硫處理的設備,以塔式設備居多,即為脫硫塔。脫硫塔最初以花崗巖砌築的應用的最為廣泛,其利用水膜脫硫除塵原理,又名花崗巖水膜脫硫除塵器,或名麻石水膜脫硫除塵器。優點是易維護,且可通過配製不同的除塵劑,同時達到除塵和脫硫(脫氮)的效果。現在隨著玻璃鋼技術的發展,脫硫塔逐漸改為用玻璃鋼製造。
  • 9種煙氣除塵技術對比!包含工藝原理及優缺點
    9種煙氣除塵技術對比!包含工藝原理及優缺點北極星大氣網訊:本文介紹了9種鍋爐煙氣排放控制除塵技術:1、燃煤電廠溼式靜電除塵技術主要工藝原理:煙氣經脫硫二級塔脫硫後,在通過溼式電除塵其入口區分兩路進入除塵器本體,在本體內,水平流動的煙氣與電場頂部的噴淋水(循環噴淋
  • 35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超低排放脫硫除塵技術路線對比分析研究
    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系統中包括消石灰製備系統、吸收塔、吸收劑再循環系統、除塵器和控制設備)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利用懸浮顆粒與高速煙氣的特性,使其充分接觸,當其流轉到吸收塔這個環節時,可在內部噴入消石灰粉,讓高速煙氣與其進行充分的接觸、反應,再根據其實際情況噴入相對應的水,並控制煙氣的反應溫度在最合適的溫度範圍內)吸收塔內的煙氣進行化學反應後,將其輸送至除塵器內並收集脫硫灰)其後,將小部分的殘留物經檢測後排除
  • 【技術匯】燃煤電廠除塵設備超低排放改造性能評價
    原除塵裝置為靜電除塵器,雙室四電場結構,除塵器電源為三相工頻電源,原脫硫系統採用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一爐一塔設置。2號機組煙塵超低排放改造路線採用電除塵器二、三、四電場脈衝電源改造、脫硫塔後增加溼式電除塵器組合路線,3號機組超低排放改造路線採用電除塵器一、二電場高頻電源改造、三四電場脈衝電源改造、脫硫除塵一體化改造的組合路線。
  • 新疆燃煤電廠脫硫系統超低排放改造研究
    因此,對於目前運行的燃煤電廠,要達到超低排放的要求,其脫硝、除塵、脫硫系統在現有基礎上都需要進行改造。目前疆內燃煤電廠脫硫系統所採用的超低排放改造技術如表1所示,表中未列出對於輔助設施的優化措施。可以看出:大多數電廠在對脫硫系統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時都是在原有脫硫塔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主要是受到場地和資金的限制。
  • 燃煤電廠溼法煙氣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燃煤電廠溼法煙氣脫硫廢水具有含鹽量大、腐蝕性強、易結垢等特點,是制約電廠廢水零排放的關鍵因素。從預處理、濃縮減量、末端處理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脫硫廢水的處理技術,分析各自的優劣,研究進展,並對煙道蒸發技術進行深入分析。最後通過工程實際案例,為燃煤電廠廢水零排放提供了參考。
  • 「技術匯」火電廠團聚除塵協同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應用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隨著我國環保標準的不斷提高,對火電廠提出了全廠廢水零排放的要求,其最大的困難就在於脫硫廢水高效低成本無害化處理。鄂州電廠在一期工程2×330MW機組上創造性地採用團聚除塵協同脫硫廢水蒸發技術,利用脫硫廢水配製團聚劑除塵,有效地解決脫硫廢水零排放的難題,同時大幅提高靜電除塵器的除塵效率、降低煙氣中的SO3
  • 燒結煙氣溼法脫硫配套煙氣脫硝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尋找高效、穩定的適合配套燒結煙氣溼法脫硫的煙氣脫硝技術是鋼鐵企業面臨的重大難題之一。通過分析比較,總結出在溼法脫硫裝置下遊增加溼式電除塵器和SCR脫硝裝置的煙氣淨化系統綜合解決方案。
  • 關於玻璃鋼脫硫塔你知道多少?
    關於玻璃鋼脫硫塔你知道多少?玻璃鋼脫硫塔設備技術日趨成熟,煙氣脫硫的大型脫硫裝置稱為玻璃鋼脫硫塔,而用於燃煤工業鍋爐和窯爐煙氣脫硫的小型脫硫除塵裝置多稱為脫硫除塵器。在脫硫塔和脫硫除塵器中,應含SO2的煙氣,對煙氣中的SO2進行化學吸收。為了強化吸收過程,提高脫硫效率,降低設備的投資和運行費用,脫硫除塵器一般為溼式脫硫除塵器,溼式脫硫除塵有水膜脫硫除塵,衝擊水浴脫硫除塵等。
  • 低溫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技術在津西鋼鐵的應用
    北極星大氣網訊:由於當前環境汙染嚴重及國家環保標準的提高,河北津西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對2 號265m2燒結機實施脫硫脫硝除塵技術改造,採用中冶節能環保有限責任公司的低溪煙氣循環流化床同時脫硫脫硝除塵技術,新建一套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