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氧燃燒煙氣中汞的改性磁珠脫除性能實驗研究

2021-01-08 北極星環保網

摘要:採用固定床反應系統,研究了CoxOy改性磁珠催化劑在空氣和富氧燃燒氣氛下的脫汞性能(汞吸附和汞氧化),煙氣組分對Hg0吸附和氧化性能的影響,以及催化劑的再生循環性能。結果表明:相較於空氣燃燒氣氛,催化劑在富氧燃燒氣氛表現出更優的脫汞性能。兩種氣氛下,當SO2、NO和H2O引入到煙氣中時,均會抑制汞的脫除性能。但是,富氧燃燒煙氣中高濃度的CO2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弱其抑制作用。經吸附汞後失活的催化劑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多次汞氧化—再生實驗後脫汞性能沒有明顯降低,再生效率達95%以上。

關鍵詞:汞氧化;再生;鈷氧化物;磁珠;煤燃燒

0前言

全球變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嚴重挑戰,燃煤電站排放的CO2被認為是造成氣候變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富氧燃燒(O2/CO2燃燒)技術作為一種有效減少燃煤電站CO2排放的手段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富氧燃燒煙氣中的汞能與鋁發生汞齊,對鋁製CO2壓縮裝置造成腐蝕[1],因此為了減少對CO2壓縮裝置的損害,必須有效脫除燃燒煙氣中的汞。另外,汞是一種神經毒物,具有極強的累積性和不可逆性,對人類健康威脅很大[2]。富氧燃燒系統中由於煙氣循環,其煙氣中汞含量通常高於常規燃燒煙氣。因此,富氧燃燒煙氣中汞的有效脫除需更加引起重視。

目前,大量燃煤煙氣汞控制技術被廣泛研究,如活性炭吸附劑[3]、矽酸鹽吸附劑[4]、鈣基吸附劑[5]、SCR多功能氧化脫汞[6]、光催化氧化脫汞[7]。然而,針對富氧燃燒煙氣中汞的脫除技術卻鮮有報導。Lopez-Anton等[8]報導了富氧燃燒氣氛下載硫/未載硫活性炭的脫汞性能,並獲得了較高的汞捕獲效率。Wang等[9]研究了富氧燃燒煙氣中SCR催化劑(V2O5-TiO2)對汞的脫除性能,發現富氧燃燒煙氣中高濃度的CO2(80vol%)有利於汞的氧化。Spörl等[10]研究了富氧燃燒系統中汞的釋放特性和飛灰對汞的捕獲,結果表明,相較於空氣燃燒氣氛,富氧氣氛下飛灰對汞的捕獲效率有所降低,這主要是因為富氧燃燒系統中煙氣循環導致Hg0、SO2、SO3濃度都高於空氣燃燒。

活性炭等傳統吸附劑噴射技術在我國燃煤電站的應用推廣過程中受到以下因素的限制[11]:吸附劑的回收與再生、吸附汞的吸附劑對飛灰的潛在威脅、煙氣成分對吸附劑脫汞性能的幹擾、運行成本。由於吸附劑噴射入煙氣後通常與飛灰一起被除塵設備捕獲,吸附汞後的催化劑難於從飛灰中分離出來,這將導致吸附劑的回收、再生和再利用非常困難。吸附於催化劑上的汞在飛灰的資源化利用過程中會再次釋放到環境中,給飛灰的再利用帶來很大的潛在威脅。由於吸附劑無法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運行成本勢必成為限制技術推廣的關鍵因素之一。磁性吸附劑由於其具有容易與飛灰顆粒分離的特性,可以解決上述限制因素。在我們先前的研究中,基於飛灰中磁珠合成的磁性汞吸附劑在空氣燃燒煙氣下獲得了良好的汞脫除性能和循環再生性能[12]。其基本原理如下:首先將磁珠從飛灰中磁選分離出來,負載金屬氧化物CO3O4以提高磁珠的脫汞能力;然後將磁珠催化劑噴射入煙氣中捕獲汞後隨飛灰一起被除塵器捕獲;吸附汞後的磁珠可以再次從飛灰中分離出來,經活化再生後循環利用。

富氧燃燒煙氣與空氣燃燒煙氣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其中的CO2成分取代了N2。另外,富氧燃燒煙氣中的水蒸氣(H2O)和SO2濃度遠高於空氣燃燒煙氣[13]。這些差異都將影響催化劑的脫汞性能,因此有必要研究該磁珠催化劑在富氧燃燒煙氣中的脫汞性能。本文採用固定床反應系統,研究了富氧燃燒煙氣中磁珠催化劑對Hg0的催化氧化性能;煙氣組分O2、SO2、NO及H2O等對Hg0氧化性能的影響,並研究了經吸附汞後失活的催化劑的再生循環性能。

1實驗方法

1.1催化劑製備與表徵

採用浸漬法製備了具有CoxOy負載磁珠催化劑,CoxOy與磁珠的質量比為5.8%。本研究中所採用的磁珠為我國典型燃煤電廠中的飛灰通過磁選獲得。催化劑的具體製備過程如下:首先將磁珠與定量Co(NO3)2˙6H2O水溶液充分混合。機械攪拌2h後,在110℃條件下乾燥12h,然後於400℃下煅燒3h。最後經研磨,篩分後得到顆粒粒徑小於75μm(200目)的催化劑。為便於表述,製備的催化劑用Co-MF表述。

1.2實驗裝置與方法

1.2.1實驗裝置

本實驗系統由汞發生裝置、模擬煙氣配氣裝置、固定床吸附裝置、汞在線監測裝置組成,詳見文獻[12]。模擬燃煤煙氣由2%-6%O2、12%/70%CO2、1200ppmSO2、300ppmNO、10ppmHCl、85μg/m3Hg0組成,平衡氣為N2,總氣流量為1.2L/min。Hg0由汞發生裝置(DynacalibratorModel500)提供,並由汞在線監測儀(德國,MercuryInstrument公司,VM-3000MercuryVaporMonitor)實時監測,測量精度為0.1μg/m3。為了確定催化劑的汞吸附和氧化能力,採用汞形態轉化系統分別測量了煙氣中的Hg0和HgT濃度,其差值即為Hg2+濃度。其測量過程如下:將煙氣分為平行的兩路,一路通過KCl溶液用於監測Hg0的濃度;另外一路通過SnCl2/HCl溶液將煙氣中的Hg2+還原為Hg0後測量HgT(Hg0+Hg2+)的濃度,其差值即為Hg2+濃度。

相關焦點

  • 改性沸石對水中微量汞的吸附性能
    為了更好去除水體中微量汞,研究了採用二氧化錳和殼聚糖對天然斜發沸石進行改性,著重考察了pH、溫度、離子強度、Hg2+初始濃度和時間對改性前後沸石吸附Hg2+的影響,並研究了其吸附機理。隨著汞排放的不斷增加和汞汙染事件的發生,汞汙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研究表明,汞可對人的肺、腎、中樞神經系統和染色體造成永久性傷害。20世紀60~80年代的松花江汞汙染事件,江水和沉積物中汞含量嚴重超標,部分人群出現甲基汞中毒症狀。在距離人類較遠的北極地區,汞汙染在海洋食物鏈中也日趨嚴重。
  • 生物質燃燒煙氣排放特性與汙染物控制
    綜述了國內外關於生物質燃燒的煙氣排放特性及影響因素,如不同生物質燃料種類及性能、進風系統和進料系統配置及參數等,著重介紹了進風系統中風量配比、過量空氣係數、氧氣濃度以及進氣流速等因素對煙氣汙染物排放的影響,提出了生物質燃燒煙氣排放特性和汙染物控制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
  • 燃煤電廠煙氣中汞含量監測方法探討
    本文綜述了燃煤電廠煙氣中汞對環境的影響情況,分析了燃燒後煙氣中汞的形態與特點。重點分析了國內外針對煙氣中汞濃度的幾種監測和分析方法,並對這幾種方法的優缺點進行了綜合比較。現在燃煤造成的痕量元素(如Hg、As、Pb、Se等)汙染問題也正在引起人們的重視,特別是燃煤造成的汞汙染[1]。如何合理選擇測試方法,是研究煙氣中汞含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 高溫金屬布袋在玻璃熔窯煙氣除塵中的實驗與應用
    北極星大氣網訊:玻璃熔窯煙氣(尤其是石油焦工況)高溫除塵一直是玻璃行業的一個技術瓶頸,也是玻璃行業煙氣除塵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通過分析金屬布袋的成型、除塵原理及在工程中試中的情況,為玻璃行業高溫除塵提出新的方向與思路。高溫煙氣粉塵治理的核心在於高溫濾料的研究與開發。金屬多孔材料有別於金屬緻密材料,具有明顯的孔隙特徵,孔隙率最高可達98%。
  • 燒結煙氣活性炭吸附脫硫脫硝技術應用現狀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孔結構、豐富的表面基團和較大的表面積,其良好的負載性能、還原性能和高效的原位脫氧能力,使它既可作載體製得高分散的催化體系,又可作還原劑參與反應提供一個還原環境。由於其獨特的性質,不僅可以吸收煙氣溫度範圍內的主要汙染物硫、硝、汞等,還可實現這些汙染物的同時脫除。
  • 35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超低排放脫硫除塵技術路線對比分析研究
    3循環流化床幹法脫硫除汞研究3.1煙氣中汞的含量及形態分布根據實驗測量數據可得出,大氣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汞,其在大氣中的質量濃度範圍為2-5ng/m3,而對燃煤電站排放的尾氣進行測量時,其汞質量的濃度範圍為800-4800ng/m3,這已遠遠超過大氣中汞質量的濃度。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氯離子脫除技術研究進展
    文章就脫硫廢水中 Cl-脫除技術最新進展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論述,介紹了脫硫廢水的組成特性,分析了化學沉澱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電解法、氧化法和萃取法等脫硫廢水除氯技術,最後對脫硫廢水Cl-脫除技術發展方向進行展望,以期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鑑。
  • 工程熱物理所循環流化床高氧氣濃度煙氣
    在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項目資助下,2011年,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開始開展循環流化床富氧燃燒技術研究,研製了100kw循環流化床富氧燃燒小型實驗裝置,並在該實驗裝置上開展了一系列有關O2/N2條件下煤燃燒和排放特性的試驗研究
  • 哈爾濱工業大學孫飛副教授:碳材料對燃煤煙氣硫脫除及資源化研究進展
    為揭示硫元素在碳材料內的吸附轉化機理並進一步探索硫的高效資源化方法是提高碳材料脫硫及再生性能、降低使用成本的關鍵。哈爾濱工業大學孫飛副教授綜述了基於碳材料的燃煤煙氣硫脫除及資源化的研究進展,分析了碳材料內SO2多相反應機制及其影響因素,討論了碳材料再生及硫資源化路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高性能煤基活性焦的低成本宏量製備的技術需求。
  • 垃圾焚燒發電煙氣中NOx汙染控制技術綜述
    在燃燒程中,通常通過空氣分級燃燒、煙氣分級燃燒和煙氣再循環等技術控制燃料型NOx的生成。表2列舉了利用不同形式的焚燒爐脫除NOx的效果。綜合上述數據並結合工程經驗可知,設計中常設定的氨水溫度窗口為850℃左右,尿素的溫度窗口為900℃左右,氨氮摩爾比為1.1~1.5時,脫硝效率可達50%。Gang-WooLee等的研究表明:還原劑NH3和煙氣的混合程度也是影響NOx脫除效率的重要因素,同時噴入氨和壓縮空氣比單獨噴入氨有更好的脫硝效果。
  • 焦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及其發展現狀
    一、焦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有關應用分析  (一)燃燒過程中嚴格控制加熱源頭  通過對焦爐加熱的控制影響燃燒條件從而控制所生成的NOx,削弱NOx濃度。科學管控焦爐溫度,實現空氣與煤氣均勻性分配,採取管理臨界溫度模式。
  • 燒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1燒結煙氣的特徵在鋼鐵行業生產過程中,燒結是將各類粉狀並含有鐵元素的原料,通過混合適宜的燃料與溶劑放入到燒結設備中點火燃燒的一個生產過程。通過對這個生產過程進行研究後可以發現,在燒結過程中,燃料的燃燒將會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隨著生產的開展,部分混合料的顆粒表面出現了軟化、融化等液相出現,液相將會溼潤其他尚未融化的礦石顆粒,並且一旦出現冷卻,液相將會重新連接礦粉顆粒並形成新的燒結礦,燒結煙氣就是在這種燒結礦的煅燒過程中出現的,在混合料點火之後,燒結煙氣隨著臺車運行而產生。
  • 9種煙氣除塵技術對比!包含工藝原理及優缺點
    電袋複合除塵器的氣流分布設計是決定設備性能的關鍵技術,菲達獨特的二次導流技術保證了各濾室氣流分布的均勻性,也減少了粉塵的「二次吸附」,良好的氣流分布不僅可以降低除塵器的運行阻力,還可以延長濾袋的壽命,保證除塵器的高效率,實現電除塵和袋除塵的有機集成;出色的均流清灰噴吹技術,具有「軟著陸」功能的活塞式脈衝閥形成了可靠的清灰系統;國際上最先進的濾料動態過濾性能測試設備,嚴格的試驗程序科為用戶優選性能優異的濾料
  • 溼法煙氣脫硝技術現狀及發展
    2015年7月16日,環保部在發布的《關於編制「十三五」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方案的通知》中提出,在《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原有的任務基礎上,進一步要求有條件的企業將原計劃2020年完成的超低排放任務提前至2017年完成,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脫硝形勢嚴峻。脫除燃煤煙氣中NOx的技術可分為燃燒前脫硝、燃燒中脫硝和燃燒後脫硝三類。
  • 「鐵礦燒結過程有害元素脫除與汙染物協同控制的基礎研究」成果簡介
    通過研究燒結過程有害元素的反應熱力學和反應行為發現,闡明了有害元素在燒結過程中的物相演變規律、脫除路徑:轉變成硫酸鹽、鋁矽酸鹽的鹼金屬殘留在燒結礦中,而以氯化物形式存在的鹼金屬則被脫除到煙氣中;反應生成硫酸鉛、鉛鐵礬的鉛被殘留在燒結礦中,脫除到煙氣的鉛主要為氯化鉛;燒結礦中的鋅主要物相為鐵酸鋅,脫除到煙氣的鋅主要通過還原成單質鋅;有害元素脫除的途徑主要有高溫條件下的直接氣化揮發脫除、局部還原氣氛下的還原
  • 煙氣脫硫脫硝一體化技術盤點
    近年來隨著研究的進展,出現了將活性焦/炭(ac)與cuo結合的方法。二者結合後可制各出活性溫度適宜的催化吸收劑,克服了ac使用溫度偏低和cuo/al2o3活性溫度偏高的缺點。劉守軍[8]等人研究了用cuo/ac低溫脫除煙氣中的so2和nox,新型cuo/ac催化劑在煙氣溫度120~250℃下,具有較高的脫硫和脫硝活性,明顯高於同溫下ac和cuo/al2o3的脫除活性。
  • 催化裂化煙氣脫硫脫硝技術應用現狀及存在問題
    催化裂化裝置再生煙氣中SOx 的濃度和原料中硫含量成正比關係,對原料進行預加氫脫硫處理,可以降低煙氣中SOx 含量。研究表明,未加氫和加氫預處理的催化裂化原料中分別有15%~30% 和10%~15%的硫轉化到焦炭中。
  • 平板玻璃工業窯爐煙氣中低溫SCR脫硝中試研究
    本研究設計並建設了10000Nm3/h的平板玻璃工業窯爐中低溫SCR脫硝中試裝置,分析了玻璃窯爐煙氣組分波動規律及其對SCR脫硝系統的潛在影響,考察了煙氣溫度、噴氨量控制和煙氣處理量等工藝參數,開展了為期6d的連續運行實驗。這些在實際煙氣中開展的研究為玻璃窯爐SCR脫硝技術研究分享了大量一手數據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