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長約3釐米、寬約1.5釐米的蟲子竟從一名兩歲大的小女孩糞便中排出。4月4日,家住衢江區廿裡鎮的2歲小女孩張銘在母親的陪同下進了衢州市人民醫院。經醫生化驗,小女孩身體中「長」出的蟲叫薑片蟲。
4月4日,筆者在衢州市人民醫院化驗室裡看到,裝在瓶子裡的薑片蟲成蟲呈橢圓塊狀,肉紅色。化驗室主任祝進說,這隻薑片蟲送入化驗室時還會不停地蠕動。目前,衢州市薑片蟲感染非常少見,將近二十年沒有發現過了。
據小女孩母親說,過年期間小孩們曾湊在一起生吃過水生植物,兩個星期前,女孩與5歲表哥一起又生吃了大量荸薺。醫生隨後在小女孩表哥的糞便中也發現了薑片蟲的蟲卵。
祝進介紹,所謂薑片蟲病,是寄生於人體小腸內的寄生蟲病,其成蟲為人體寄生蟲最大的一種吸蟲。這種蟲通常寄生在菱角、荸薺、茭白等水生植物的表皮上。感染輕者無明顯症狀,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而出現全身乏力、腹痛和腹瀉。
醫生提醒,南方是薑片蟲病的高發區,該病是人畜共患疾病,動物如果患病,蟲卵排到水裡,可以生成毛蚴,人或牲畜生吃了被毛蚴汙染的水生植物,就會造成感染。
「水生植物是人體感染薑片蟲的主要植物媒介,大家要注意衛生,不要生食未經刷洗及沸水燙過的菱角、荸薺等水生植物,不喝生水,避免人、豬糞便汙染水源,發現後應及時治療。」祝進說。
搜狐母嬰補充閱讀:什麼是薑片蟲病?
薑片蟲病是人、豬共患的寄生蟲病,流行於亞洲。根據我國一些地區的調查,薑片蟲病主要流行於種植菱角及其他可供生食的水生植物、地勢低洼、水源豐富的地區,豬薑片蟲病也流行於種植和以水生青飼料餵豬的地區。
人體薑片蟲病一般以青少年為多見,但在嚴重流行區各年齡組的感染率均很高,這主要取決於感染薑片蟲囊蚴的機會。生食菱角、茭白等水生植物,尤其在收摘菱角時,邊採邊食易於感染。
薑片蟲病臨床表現
潛伏期1~3個月,輕度感染者症狀輕微或無症狀;中,重度者可出現食慾缺乏、腹痛、間歇性腹瀉(多為消化不良糞便)、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腹痛常位於上腹部與右季肋下部,少數在臍周;發生於早晨空腹或飯後,以腹痛為主,偶有劇痛與絞痛,患者常有腸鳴音亢進、腸蠕動增強、腸脹氣,不少患者有自動排蟲或吐蟲史,兒童常有神經症狀如夜間睡眠不好、磨牙、抽搐等。
相關新聞:
牛黃解毒片當巧克力豆 1歲半女童狂吃21片中毒
衡陽一10歲男孩吃魚膽中毒 春節吃魚要當心(圖)
海南4名兒童誤食"烤癩蛤蟆" 致1人死3人中毒
港男嬰喝"一點紅"中毒 醫生籲勿亂信偏方(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