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4個優質光電科技成果等你來轉化

2020-12-03 創新創業中關村

明天(11月26日)

中關村「火花」系列活動

光電科技成果線上推介會

將集中推介一批

在戰略性電子材料和信息領域的

最新科技成果

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與!

活動時間

11月26日(周四)14:00

活動組織

指導單位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主辦單位

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科技促進與發展處

中關村技術經理人協會

國科光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報名及參與方式

會議報名:請複製以下連結https://jinshuju.net/f/Ye8UNB至瀏覽器進行報名。

本次活動通過「騰訊會議」軟體進行在線直播。報名成功後,工作人員會聯繫提供直播會議ID及會議密碼。

會議將於11月26日(周四)下午14:00準時開始,會議室將在13:30準時開放(請提前15分鐘安裝會議app或登錄網頁)。

會議日程

14:00-14:10

開場詞

14:10-14:40

項目一:輕小型無人機載光譜成像技術

主持人:呂群波

14:40-15:10

項目二:微波真空電子器件行波管自動化製造技術

主持人:馬天軍

15:10-15:40

項目三:紅外熱成像技術

主持人:張志強

15:40-16:10

項目四:高效RGB雷射光源模組及其應用

主持人:亓 巖

16:10-16:30

交流討論

項目簡介

項目一:輕小型無人機載光譜成像技術

項目簡介:隨著微小型無人機技術的興起和廣泛應用,基於微小型無人機平臺的光譜成像技術在農林業調查、水體汙染監測方面體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項目聚焦光譜成像技術的基本概念、應用案例、技術分類及特點,針對微小型無人機平臺的重量約束,介紹多種類型輕小型化光譜成像技術及設備,並給出初步的應用示範。

呂群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計算光學成像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航空航天光譜成像技術的研究和設備研製,承擔基礎研究課題3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60餘項。

項目二:微波真空電子器件行波管自動化製造技術

項目簡介:行波管(TWT-Travel Wave Tube)是一種用途最為廣泛的微波、毫米波真空電子器件,有效結合了大功率與寬頻帶。以低軌網際網路衛星行波管為代表的國產化行波管需求會出現井噴式發展,開發具備自主可控智慧財產權的行波管自動化生產平臺,實現高精度、高一致性、高成品率,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和價格,能夠推動空間信息技術領域的發展。

馬天軍,副研究員,長期從事真空電子器件制管工藝技術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參與了10餘項科研任務,先後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SCI/EI收錄10多篇。先後參與了多型號行波管研製等項目的規劃與論證;2012年以後主要從事MEMS傳感器、THz器件等方面的研究。

項目三:紅外熱成像技術

項目簡介:紅外熱像儀探測目標物體的紅外輻射,通過光電轉換、電信號處理等手段,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的高科技產品。涉及光學、機械、微電子、物理學、計算機、圖像處理等多個學科的綜合與交叉。同時,隨著非製冷紅外熱成像技術的發展,紅外焦平面的成本大幅降低,紅外熱像儀在電力、消防、工業等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張志強,高級工程師,中科和光(天津)應用雷射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總經理。研究方向:紅外熱成像、機器視覺。北京儀器儀表學會理事,天津光學學會常務理事,天津市科促會理事,雲南省曲靖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專家,天津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天津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

項目四:高效RGB雷射光源模組及其應用

項目簡介:項目基於自主開發的高效率RGB雷射光源模組,闡述了周期極化鈮酸鋰晶體材料、高效非線性頻率變換技術、一體化集成雷射組件、色溫及白平衡控制技術、雷射散斑協同抑制技術等。項目詳細介紹了高效雷射光源模組在高亮度大屏幕雷射投影顯示系統的應用,同時講述了基於高效雷射光源模組開發的矩形片狀雷射光源系統在大範圍三維水體標量場測量儀中的應用,成功實現了大範圍水體三維濃度場和溫度場的測量。

亓巖,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雷射器件與應用的研究工作,在固體雷射器件、高效雷射光源技術、雷射顯示技術、雷射散斑抑制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

聯繫人

如有疑問或有相關項目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

聯繫人:

林老師 國科光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13488820725

李老師 中關村技術經理人協會18001335203

相關焦點

  • 2020年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光電專場籤約4990萬元
    7月31日下午,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主辦,武漢技術市場協會、武漢融智技術成果轉移有限公司承辦的「科技之光·閃動未來」——光電專場(線上)籤約活動在武漢未來科技城舉行,8個合作項目完成線上簽約,籤約金額4990萬元,6個具有較好產業化前景的項目進行了路演。
  • 上海分院與上海市嘉定區舉行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
    會上,「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行動(嘉定)」揭牌。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劉宇與國家電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籤約「高安全水系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產業化」項目,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建國與上海宜山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籤約「6kW高功率非球面光學薄膜的工程化應用」項目。嘉定科嘉示範園進行會上推介,並與相關研究單元和企業、中科賦能與興業銀行嘉定支行進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
  •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三個痛點
    原標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三個痛點一項新成果能夠獲得落地應用必然要經過成果轉化階段,能獲得轉化與推廣的技術才能創造經濟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要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推動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那麼,「出生」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新技術、新成果,想要在企業成長壯大,為什麼這麼難?
  • 新模式助力我市科技創新 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即將建成運營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數量,提高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提升科技成果交易額,繼續提升科學技術對蘭州市經濟的貢獻率,我市積極籌建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並即將投入運營。  促進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位於蘭州工業研究院一樓(蘭州中心東門對面),佔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包括科技成果主體展廳、科技智慧體驗大廳、辦公區等區域。科技成果展廳展櫃是採用現代科學技術雕刻工藝打造,其中包括菱形、圓形、波浪形等各種異形展臺。科技智慧體驗大廳採用高清LED小間距顯示屏,結合聲光電完美展播科技成果。
  • 中科院180餘項科技成果來渝「找買家」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7月24日,由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主辦的2020年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助渝高質量發展啟動大會在重慶舉行。活動集中推介了中科院科技成果180餘項,涉及智能製造、光電技術、精密儀器、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領域。據了解,此次活動採取「線下發布+線上直播」形式進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等8家單位成果轉化部門相關負責人齊聚一堂。
  • 泉州打好「組合拳」 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相比往三三兩兩的技術交易,戴聰傑表示,今年來,泉州師院已經和企業完成3筆技術交易,還有涉及3D列印、反光膜、傳感器等多項技術正在洽談落地合作。近日,在泉州市科技局的支持下,師院還舉辦了一場線上科技成果推介會,5個科研團隊輪番推介各自的研發成果,它們都是泉州人才"港灣計劃"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
  • "德清模式"再升華 建首個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區
    "德清模式"再升華 建首個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區 2012-09-07 09:24:20來源:浙江科技報作者:記者 喻文杰 通訊員 諸敏豔編輯:李原昭   浙江省科技廳日前批覆同意德清縣建立省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區,這是省科技廳在全省第一家批准建立的科技成果轉化實驗區
  • 這才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正確打開方式
    目前應該是陝西的一個窗口期,一旦錯過這個窗口期,陝西的科技優勢不能發揮出來,科研成果被引流到南方發達地區,那麼我們就將錯失歷史發展的機遇。」 「修護城河,就必須要蓄水池;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也必須有生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把陝西的科技成果保留下來,王文說。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
    在正在舉辦的2020中關村論壇上,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副總評估師、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秘書長韓軍對外發布了《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該報告以中國3200家公立高校院所2018年成果轉化數據為樣本,綜合分析了科技成果轉化進展成效、典型案例、存在問題等。
  • 昌發展「未來奇點」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即將啟幕
    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加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據了解,奇點中心是昌平區國有企業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昌發展)貫徹落實北京市「校城融合」發展戰略,重拳打造的科研資源共享集聚地、成果產業化前沿陣地。同時,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高校已達成戰略合作,加快推進北航智能研究院、中財成果孵化平臺落位,為高校成果轉化提供金融、保險、績效管理、評估等服務。據了解,為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昌平區利用昌平中小微企業雙創發展基金、昌平區中小企業成長投資基金等政府引導基金和30餘支合作子基金資源,為相關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提供孵化、資本等資源,起到「助推器」作用。
  • 2020年第六批科技成果轉化·中科院農業與環保專場活動舉辦,12個...
    、中科院武漢分院主辦,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科產業育成(湖北)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0年第六批科技成果轉化·中科院農業與環保專場活動」在武昌區洪山賓館成功舉辦。     中科院武漢分院院長袁志明表示,本場活動是中科院武漢分院整合優質科技資源,推動武漢農業與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益探索。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發布:科技成果越來越值錢了
    2019年,年報編寫組以全國3200家公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018年成果轉化數據為樣本,綜合採用數理統計、專家諮詢、電話訪談及實地調查等方法,綜合分析了填報單位科技成果轉化進展和成效、典型經驗、存在的主要問題等。報告顯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
  • 國企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方法模型詳解
    這兩個問題涉及國有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核心決策,是一個必須明確解答的事情,我們今天就來略做探討。影響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的五大變量選擇採取什麼樣的激勵工具,有些關鍵節點和變量有必要考慮。就科技成果轉化來講,大致有五個方面,大家可以先看下面這張圖:知本諮詢依次來討論每種變量對於科技成果轉化方式的影響。
  • 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青島農業大學成果轉化
    在青島農業大學近日召開的第三屆學科建設暨科技工作大會上,以1000萬元轉讓「青農105」生產經營權的趙延明副教授被授予「科技成果轉化先進個人」稱號,他個人及課題組獲得學校160萬元的重獎。與他們同時獲獎的還有其他10位「科研工作先進個人」和5個「科技工作先進集體」。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國高校科技成果轉讓實際收入排名中,青島農業大學為全國高校第34位,列山東省首位。
  • 2012年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擬支持單位名單公示
    嗜熱真菌耐熱木聚糖酶技術成果產業化4北京神霧環境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蓄熱式轉底爐處理冶金粉塵回收鐵、鋅成套工藝及裝備的產業化5北京中科輔龍計算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數位化三維工廠設計和管理系統研發及產業化—特徵敏感的三維模型幾何處理技術及應用
  • 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呼喚「耐心資本」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尤其像量子科技等一些前沿科技成果,由於尚處於探索研究期,需要進行深入的概念驗證,技術成熟度不高,往往得不到資本的認可,轉移轉化存在諸多困難。朱平表示,五隻科學家基金將通過優秀科技成果與資本市場無縫對接,超前布局一批前沿核心技術,提前介入成果轉化中試階段,加速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步伐。發揮市場化平臺作用,協同多主體構建面向創新的全鏈條、全周期「耐心資本」服務體系,截至目前,中關村科學城已經形成了規模達600億的「中關村科學城創新基金系」,以助力前沿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 把科技「勢能」轉化為發展「動能」
    推動科技創業打破科技成果轉化瓶頸 「作為教師可以創業,學校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創業教師的課程,企業產生的效益能夠作為教師的考核指標,這麼好的創業環境真是太難得了。」談及我省、哈市以及哈工大對在校教師創業的支持,哈工大教授趙麗麗讚不絕口。2015年是「雙創」元年,趙麗麗正是這年踏上創業之路。3年多,趙麗麗成立了4家公司,個個都賺錢。
  • 再迎重要政策突破 成都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升級版」來了!
    日前,成都市科學技術局等11部門正式印發《成都市深化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促進科技成果在蓉轉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創造積極性,加快職務科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據悉,《實施方案》提出了十項改革舉措共30條具體內容,與成都市近年來出臺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成都十條」有效銜接。
  • 王陽元:科技成果轉化需要體制和觀念的更新
    「這20年來我們的科技成果轉化的觀念和機制並沒有像經濟那樣快速地發展起來,科技成果的轉化雖不可同這20年來的經濟的成長相比較,但科技成果轉化卻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和驅動器。」王陽元認為,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也是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局部被認可的過程。    過去在企業中技術的研發是不太被重視的,甚至只是一個空有名字的虛位,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很久。
  • 「遠非最後一公裡」:從科技成果轉化總被放在報告最後一頁說起
    在2020年中國科技峰會系列活動青年科學家學術生態與創新文化主題沙龍上,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陳耀軍這一發問,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是全國唯一經省級政府批准設立的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其重要使命是幫企業轉型、幫老師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