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CNRS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所教授訪問植生生態所

2020-12-06 中國科學院

  10月9日,法國CNRS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所植物代謝網絡系主任Daniele Werck-Reichhart教授到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生生態所訪問並作學術報告。唐威華、何祖華研究員接待了來賓。

  Daniele Werck-Reichhart長期從事植物細胞色素P450的研究,不僅鑑定了多個P450的酶學活性、以及它們參與的代謝途徑、生物學功能與作用機制,而且建立了多種P450的研究方法與系統。細胞色素P450成員眾多,是植物中最大的酶分子家族,在植物次生代謝中起重要作用。Daniele Werck-Reichhart的研究組處於這一領域的前沿。此次來訪,Daniele Werck-Reichhart作了題為Global approaches to cytochrome P450 functions and pollen development的報告,對植物細胞色素P450的底物、分類,預測基因功能的工具發展等做了系統的介紹,然後進一步以CYP98A3、CYP98A8等基因突變體為例分析了其在擬南芥花粉發育中的功能及相關的代謝調控模型。報告精彩而深入,吸引了很多從事相關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及研究生。

  會後,在唐威華的陪同下,Daniele Werck-Reichhart參觀了人工氣候室和昆蟲博物館,並和陳曉亞院士就代謝調控領域的研究工作做了交流。

相關焦點

  • 植生生態所開展「實驗室開放日」系列科普活動
    5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四屆公眾科學日、「國際植物日」到來之際,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10個課題組面向上海市中小學生開放,開展「實驗室開放日」系列科普活動。近百名中小學生和家長前往植生生態所各個實驗室參觀,參與開放的實驗室開展各具特色的科學知識講解及實驗操作體驗活動。
  • 歐洲化學與生物學研究所Ivan HUC教授訪問化學所
    HUC教授作報告11月22日,歐洲化學生物學研究所Ivan HUC教授應邀訪問中科院化學研究所,並作了題為Foldamers: expanding the chemical space的分子科學論壇報告。
  •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研究揭示:脂肪酸才是植物傳給菌根真菌主要碳源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研究揭示:脂肪酸才是植物傳給菌根真菌主要碳源 2017-06-08 22:27:00來源:央廣網
  • 美國威斯達研究所Paul Lieberman教授訪問上海巴斯德所
    5月6日,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威斯達研究所(The Wistar Institute)的Paul M. Lieberman教授應邀到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交流訪問。Paul M. Lieberman教授一直致力於腫瘤皰疹病毒EBV和KSHV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在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90餘篇。
  • 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教授訪問大連化物所
    7月8日,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教授應邀到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訪問,並作了題為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plant abiotic stress resistance的學術報告。大連化物所相關研究人員和研究生聽取了報告並與朱健康進行深入的交流。
  • 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2021年推薦免試生(直博生)報名通知 植物研究所歡迎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作為推薦免試碩士(含直博生)學位研究生到我所攻讀學位,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美國Scripps海洋研究所Farooq Azam教授訪問南海海洋所
    美國Scripps海洋研究所Farooq Azam教授訪問南海海洋所 2014-09-09 南海海洋研究所 小】 語音播報   9月1至3日,應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
  • 國內首家高校共建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在寧成立
    近日,南京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植物分子生物學聯合研究所在寧成立,這是國內第一家由兩所高校聯合共建的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所。該研究所所長、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欒升教授向記者介紹,研究所將在作物育種、提高作物產量、改良品種、病蟲害防治、能源利用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 第四屆京津冀植物分子生物學博士生會議召開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 通訊員 張博 攝影報導)7月2日至3日,第四屆京津冀植物分子生物學博士生會議在我校生命科學學院舉辦。來自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動物所、中國農業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天津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農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餘位專家學者、師生與會研討。
  • 國際植物分子生物學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圖)
    由遺傳發育所主辦的國際植物分子生物學研討會    美國Rockefeller 大學教授Nam-Hai Chua博士,英國John Innes Center 教授David Baulcombe博士, 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lant Breeding教授George Coupland博士,Kyoto大學教授Kiyotaka Okada 博士,荷蘭Plant Research International
  • . | 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揭示水稻葉枕發育細胞學基礎和調控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薛紅衛與湖南農業大學肖浪濤團隊在Plant Physi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Dynamic cytology and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rice lamina joint development
  • 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教授Lionel Patrone訪問上海光機所
    10月16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科學家、艾克斯-馬賽大學(Aix-Marseille University)教授Lionel Patrone到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交流,並作了題為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as a smart strategy to assemble electro- and
  • 「奇妙的生態世界」主題公眾科學日暨國際植物日科普活動舉辦
    5月18日上午,「奇妙的生態世界」主題公眾科學日暨國際植物日大型科普活動拉開序幕。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唐威華介紹了國際植物日活動的相關情況,並宣布科普嘉年華正式啟動。
  • 德國著名植物學家訪問植物所
    應中國科學院植物所種子植物分類創新研究組首席研究員傅德志的邀請,德國著名植物學家Susanne S. Renner教授於日前訪問了該所。。    Renner教授在該所作了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術報告,他介紹了一些植物類群的南美洲—非洲間斷分布式樣,然後講述了利用化石證據和「分子鐘」解釋間斷分布式樣的原理和方法,提出洋流在南美洲—非洲植物長距離擴散中的重要作用,並指出長距離擴散和隔離分化在解釋植物地理學研究中的間斷分布式樣可能同樣重要,關鍵是要看類群分化時間。
  • 瑞士聯邦工學院Michael Gratzel教授訪問物理所等
    Michael Gratzel教授參觀物理所實驗室應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孟慶波研究員的邀請,中國科學院2010年度「愛因斯坦講席教授」獲得者、瑞士聯邦工學院著名光電化學家Michael Grätzel教授於8月21
  • 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院長訪問上海巴斯德所
    7月1日,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ante et de la Recherche Medicale,INSERM)院長Yves Levy、負責國際合作的副院長Philippe Arhets、Serge Benichou教授一行訪問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 2018上海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科研...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因工作需要,現面向社會招聘科研管理處工作人員1名。一、崗位職責:負責處理本單位試劑耗材採購平臺帳目數據、票據、合同和結算工作,具體包括:1. 負責試劑耗材採購平臺所有帳目核對工作,完成平臺帳目審核操作;2.
  • 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第十二次全國學術年會邀請函
    ​2019年7月5-8日,在江西南昌萬達文華酒店將召開由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主辦,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省植物生理學會承辦的「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第十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年會」。
  • 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林間教授訪問南海海洋所
    林間博士訪問南海海洋所受孫珍研究員、趙明輝副研究員邀請,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亨利-比奇洛傑出海洋學家講座教授林間博士於1月21日至24日對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進行了為期4天的交流和訪問。他希望和南海海洋所專家一起組織年輕學者進一步通過學術研討班的形式,從全球海洋巖石圈演化的高度深化對南海熱地幔相關重要問題和研究方法的研討。林間教授此次來訪,將南海海洋所和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近,推進了南海海洋所邁向世界先進海洋研究機構的進程。
  • 蔣明義——南京農業大學——植物逆境生理與分子生物學、植物自由...
    招生專業: 植物學 研究領域: 植物逆境生理與分子生物學、植物自由基生物學、植物細胞信號轉導 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