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科研...

2020-11-29 中公網校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因工作需要,現面向社會招聘科研管理處工作人員1名。

一、崗位職責:

負責處理本單位試劑耗材採購平臺帳目數據、票據、合同和結算工作,具體包括:

1. 負責試劑耗材採購平臺所有帳目核對工作,完成平臺帳目審核操作;

2. 負責所有出庫單登記錄入工作;

3. 負責所有票據、合同、月供貨商結算清單審核工作;

4. 負責每月帳目記錄、報帳、合同籤訂工作;

5. 提供符合財務需求的電子對帳表單;

二、崗位要求:

1. 全日制本科或以上學習經歷。

2. 具有科研項目管理經驗、財務會計專業知識者優先。具有較強的中英文表達能力;熟練應用主要辦公軟體及相關管理應用軟體。

3. 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備良好的組織、協調和人際溝通能力,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和良好的道德修養。

4. 有本市戶籍、事業單位工作經歷者優先。

有意者請將求職信及個人簡歷發送至:hr@sippe.ac.cn,郵件標題請寫應聘「科研管理人員」,截止時間至2018年3月4日,謝絕來電來訪,符合要求者將儘快安排面試與入職。工資及福利等相關待遇參照研究所規定從優執行。

原標題: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科研處招聘啟事

(責任編輯:李亦)

相關焦點

  • 2018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等財務處會計等崗位招聘...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系由原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與原中科院上海昆蟲研究所於1999整合而成。2015年經中國科學院批准建立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中心面向國家糧食生產和生態環境安全的重大戰略需求,聚焦植物遺傳多樣性、植物生長發育調控和植物與環境互作機理等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和原創性的研究,以期建立起我國在植物前沿科學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並最終服務於農業和生態環境科學。
  •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等:《Cell》
    病毒、細菌等病原體能感染人和其它動物,也能感染植物。面對病原體的攻擊,植物怎麼辦?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植物已形成一系列複雜且巧妙的機制來感知來自病原體的威脅,並產生相應的防禦反應,從而阻止或消除病原體的入侵。植物細胞表面有一層細胞膜,可以將細胞內部與外部環境相隔離。病原體想要感染植物,需要先穿過細胞膜。發現有病原體入侵後,細胞膜能發出「警報」。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所副所長韓斌
    中國科學院院士[2],研究員。現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所副所長;科技部863生物領域專家組成員,主持多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2013年12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發現植物抗蟲調控新機制
    冬去春來,大地復甦,幼苗破土,叢林披綠,植物開始了新的生長周期。從發芽生長到開花結實,固著生長的植物要面對不同種群、日益頻繁的害蟲侵襲,而過於活躍的防禦反應大量消耗物質與能量,影響植物正常的生長發育。那麼,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是如何調節自己的抗蟲反應呢?已知動物和人在一生中免疫反應由盛到衰,這一現象被稱為免疫衰老。
  •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張鵬博士一行來濱州考察
    12月25日至26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濱州籍博士張鵬,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濱州籍博士王勇,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人工氣候實驗室主任陳金星來我市現場考察。
  • 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植物根進化的分子源頭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 ,作者CEMPS進展根是植物登陸後進化的器官2020年5月,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徐麟研究組在進化生物學權威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evolution of auxin-mediated root initiation in plants」的研究論文,以Evo-Devo
  • 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讓家蠶「吐出」蜘蛛絲—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譚安江研究組利用基因定點替換的方法在家蠶絲腺和蠶繭中大量表達蜘蛛絲蛋白
  • 上海市科委主任張全赴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調研
    12月30日上午,上海市科委主任張全帶隊赴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調研。中心主任韓斌,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副主任郭金華等領導班子及相關研究組長代表,市科委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張全主任一行實地察看了卓越中心的實驗室、人工氣候室及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等運行情況,並對中心的發展及取得的成績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加強基礎研究,是當前國家面對深刻複雜發展環境和科技創新改革發展的關鍵舉措,科研院所應聚焦重點和優勢研究領域,加強高水平基礎研究的供給和支撐,實現創新引領。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調控氣孔動態變化速率的關鍵分子元件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調控氣孔動態變化速率的關鍵分子元件 2020-10-20 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字體:大 中 小】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croRNA生物合成和植物...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何玉科研究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 of MIR398 genes suppress microR398 processing and
  • 《分子植物》期刊SCI影響因子突破10分大關—新聞—科學網
    《分子植物》期刊SCI影響因子突破10分大關
  • 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2021年推薦免試生(直博生)報名通知 植物研究所歡迎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作為推薦免試碩士(含直博生)學位研究生到我所攻讀學位,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中科院上海分院兩項科研成果入選「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 科學網—薛紅衛任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所長
    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消息:根據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務委員會的相關規定,經研究,決定薛紅衛任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所長(
  • 連續8年亞洲排名首位《分子植物》影響因子突破10分大關
    這份由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中心與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學術期刊,在國內大部分科技類期刊還處在創新摸索階段時,已成為國際上響噹噹的中國科技名片。「就在昨晚,我們收到了一個好消息。據2018年度《期刊引用報告》顯示,《分子植物》SCI影響因子突破了10分大關,從去年的9.3上升到10.812。」
  •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研究揭示細胞壁蛋白調控植物耐鹽的新機制 2018-12-07 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   12月5日,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濤做客第...
    12月21日,第三期求真講壇在樹華多功能廳舉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濤應邀做了題為《Plant-Microbe Interaction》的主題演講,來自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藥學院、農業與生物學院的教師、博士後及研究生近70人參加,講壇由生命學院常務副院長馮雁主持。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叢枝菌根共生與根瘤共生的協同進化機制
    12月9日,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二濤研究組及合作團隊完成的研究論文Mycorrhizal Symbiosis Modulates the Rhizosphere Microbiota to Promote Rhizobia Legume Symbiosis,該研究通過定量微生物組、微生物共發生網絡及微生物群回接實驗等,揭示叢枝菌根共生與根瘤共生系統在植物根際層面的互作機制
  • 《分子植物》SCI影響因子突破10分
    東方網記者解敏6月21日報導:6月20日公布的2018年度《期刊引用報告》顯示,由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與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學術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SCI影響因子突破10分大關,上升為10.812,連續3年超過美國植物生物學家學會主辦的植物學領域頂級期刊《植物細胞
  • 著名植物生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施教耐病逝 享年98歲
    圖說:施教耐在滬逝世 中國科學院官網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 董純蕾)著名植物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施教耐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11月24日12時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