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croRNA生物合成和植物...

2021-01-13 瀟湘晨報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何玉科研究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 of MIR398 genes suppress microR398 processing and attenuate plant thermotoleranc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組長期從事miRNA生物合成分子機制及其應用技術研究,曾在模式植物擬南芥和蔬菜作物白菜中識別出miRNA基因的天然反義轉錄本(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NATs),新發表的論文首次報導miR398基因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R398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的新機制,研究結果為學界深入探究生物體內基因沉默和表達調控機制,在實踐中通過miRNA和天然反義轉錄本改良作物重要農藝性狀提供科學依據。

在真核生物中,miRNA參與多種生命過程,天然反義轉錄本是一類廣泛存在於動植物基因組中的編碼或非編碼的RNAs分子,與正義基因互補,在轉錄水平或轉錄後水平調節正義基因的表達。但是目前,學界尚不清楚天然反義轉錄本與miRNA之間的調控關係。研究人員通過分析白菜和擬南芥全基因組和轉錄組測序數據及相關資料庫,發現一系列MIRNA基因的順式天然反義轉錄本,包括白菜中的BrpMIR398b-1和BrpMIR398b-2及擬南芥中的MIR398b和MIR398c;通過分析MIR398b/c和NAT398b/c在擬南芥植株中的表達模式,發現MIR398b和MIR398c在維管束組織中分別與其反義基因NAT398b和NAT398c共表達。研究人員培育過表達NAT398b和NAT398c的轉基因植株,發現其轉基因植株中pri-miR398b或pri-miR398c表達量和miR398水平顯著降低,miR398靶標基因CSD1上調。人為降低其反義基因NAT398b和NAT398c表達水平,則分別增加pri-miR398b或pri-miR398c和miR398的積累,引起miR398靶標基因的下調,結果表明,IR398反義轉錄本調控miR398的生物合成。RNA酶保護實驗表明,NAT398b和NAT398c轉錄本分別與pri-miR398b和pri-miR398c形成雙鏈結構。若增加NAT398b/c的表達,植株葉片中pri-miR398b/c降解速率增加,pri-miR398b/c的表達量顯著降低,表明NAT398b和NAT398c分別降低pri-miR398b和pri-miR398c的穩定性。研究人員通過sRNA深度測序,發現一些21 nt的nat-siRNA、人工過表達nat-siR398-1抑制pri-miR398b/c的表達。

為確認miR398基因天然反義轉錄本的生物學效應,研究人員檢測過表達和knockdown NAT398b和NAT398c轉基因植株的抗熱性,結果表明,過表達NAT398b和NAT398c基因減弱轉基因植株的抗熱性,人工降低NAT398b和NAT398c基因的表達量則增強轉基因植株的抗熱性。上述研究顯示,MIR398b/c反義轉錄本的存在削弱植物的抗熱性,NAT398b/c通過調控miR398的生物合成來調控植物抗熱性。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博士畢業生李亞潔為論文第一作者,何玉科和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副研究員楊軍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論文連結

MIR398b/c和它們的cis-NATs之間的調控模式圖

【來源: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croRNA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的新機制
    該研究組長期從事miRNA生物合成分子機制及其應用技術的研究,曾經在模式植物擬南芥和蔬菜作物白菜中識別出大批miRNA基因的天然反義轉錄本(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NATs),新發表的論文首次報導了miR398基因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R398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的新機制,該結果為人們深入探究生物體內基因沉默和表達調控的秘密,在實踐中通過miRNA和天然反義轉錄本改良作物重要農藝性狀提供了科學依據
  • 研究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croRNA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機制
    該研究組長期從事miRNA生物合成分子機制及其應用技術研究,曾在模式植物擬南芥和蔬菜作物白菜中識別出miRNA基因的天然反義轉錄本(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NATs),新發表的論文首次報導miR398基因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R398生物合成和植物抗熱性的新機制,研究結果為學界深入探究生物體內基因沉默和表達調控機制,在實踐中通過miRNA和天然反義轉錄本改良作物重要農藝性狀提供科學依據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植物體細胞胚發生的轉錄調控等級網絡
    8月4日,國際學術期刊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佳偉研究組的研究論文。體細胞胚發生是指植物體細胞在特定誘導條件下,再生為胚胎並進而發育成為獨立個體的過程。它是現今創製轉基因作物的主要方式。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H3K27me3識別與轉錄抑制調控的新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段成國課題組和研究員朱健康課題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Coupling of H3K27me3 recognition with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玉米籽粒發育與灌漿協同調控中心因子
    研究發現,調控玉米胚乳和胚儲藏物質合成的多個重要轉錄因子同時受到上遊轉錄因子ZmABI19的調控;此外,ZmABI19還通過調控多個植物激素相關因子來調控玉米籽粒早期發育。O2屬於bZIP家族轉錄因子,調控較多醇溶蛋白基因表達;O2直接調控澱粉合成途徑關鍵基因SSIII、PPDKs及蔗糖合酶編碼基因Sh1、Sus1和Sus2表達,它使儲藏物質合成從底物到產物的代謝途徑中受到高度協同的轉錄調控。O2是胚乳灌漿調控的關鍵轉錄因子,克隆和解析O2上遊調控基因及分子機制對破解胚乳灌漿起始信號具有重要意義。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細菌Class III轉錄激活機制
    9月28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餘課題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在線發表題為CueR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through a DNA distortion mechanism的研究論文,主要研究細菌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細菌Class III轉錄激活機制
    9月28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餘課題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在線發表題為CueR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through a DNA distortion mechanism的研究論文,主要研究細菌Class III轉錄因子CueR轉錄激活的分子機制。
  • 化學學院雷曉光課題組與合作者在植物天然產物生物合成與酶學研究...
    植物天然產物作為內源性小分子參與了自身重要生理活動,例如調控植物自身的生長發育和抵禦病蟲害,同時也是治療人類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分子的主要來源。因此,解析植物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途徑對於植物生物學、生態學研究和開發創新藥物治療人類重大疾病都具有重要意義。
  • 揭示反義長鏈非編碼RNA順式調控基因轉錄的新模式
    沈曉驊課題組在《細胞幹細胞》發表論文揭示反義長鏈非編碼RNA順式調控基因轉錄的新模式  清華新聞網3月18日電 3月17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沈曉驊課題組在《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反義長鏈非編碼RNA調控基因表達和多能幹細胞分化
  • 綜述 | 植物次生細胞壁生物合成的轉錄調控網絡
    SCW相較於PCW更厚, 沉積在PCW與細胞膜之間, 主要成分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SCW只沉積於特殊類型的細胞, 如管狀分子(tracheary elements, TEs)和纖維細胞的內部(Cosgrove and Jarvis, 2012)。SCW在特化細胞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如具有支撐作用的細胞, 參與水分輸導的細胞等。
  • 植物是何如「防曬」的?科學家揭示了植物平衡生長和抗紫外脅迫的新機制
    」的研究論文,本文揭示了油菜素甾醇信號平衡植物生長和抗紫外脅迫的新機制。劉宏濤研究組的研究發現油菜素甾醇(BR)信號通過控制植物「防曬霜」--黃酮醇的合成抑制擬南芥和多種作物的UV-B脅迫反應。BES1介導植物生長和UV-B防禦反應之間的平衡。BR激活的BES1抑制黃酮醇生物合成關鍵轉錄因子MYB11、MYB12和MYB111表達,從而減少黃酮醇的積累。引起脅迫的UV-B會抑制BES1的表達,從而促進黃酮醇的積累。
  • 浙中醫藥學院開國銀團隊揭示bZIP轉錄因子調控丹參中酚酸與丹參酮生物合成的分子機制
    SmbZIP1正調控丹酚酸但負調控丹參酮生物合成的分子機制。由於近年來野生丹參資源匱乏,人工種植丹參品質退化嚴重,如何提高丹參中活性成分酚酸類與丹參酮的含量成為中藥資源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而深入解析丹參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調控機制是開展丹參活性成分代謝工程的基礎。研究表明遺傳操縱轉錄因子能夠顯著促進植物中次級代謝產物的生物合成。
  • 研究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文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蛋白調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通過調控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適應環境變化的新機制。植物雖然不會移動,但也能像動物一樣感知環境的變化並精準應對。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抵禦環境脅迫的強大武器就是產生種類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水稻糖基轉移酶影響代謝流進而調控粒型與抗...
    5月26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林鴻宣研究組的研究成果,題為UDP-glucosyltransferase regulates grain size and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associated with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建立基於細胞內源性群體感應和CRISPRi的新型多靶點動態調控系統
    7月16日,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姜衛紅研究組的題為Developing an endogenous quorum-sensing based CRISPRi circuit for autonomous and tunable dynamic regulation of multiple targets
  • 科學網—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黃繼榮課題組,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
  •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文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蛋白調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通過調控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適應環境變化的新機制。  植物雖然不會移動,但也能像動物一樣感知環境的變化並精準應對。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抵禦環境脅迫的強大武器就是產生種類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
  • 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分子機理揭示
    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分子機理揭示2017-06-06 18:24 來源: 科技日報 山東農業大學張憲省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植物幹細胞領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揭示了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活動的分子機理。6月2日,國際植物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植物細胞》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該成果為推動更大範圍植物離體快繁、生物育種和基因工程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植物幹細胞主要存在於莖端、根端和形成層,莖端幹細胞通過不斷分裂與分化形成植物的地上部分;根端幹細胞形成植物的地下部分。外源施加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能夠在體外培養條件下誘導植株再生,是德國科學家Skoog和Miller在1957年的重大研究發現。
  • 苜蓿類胡蘿蔔素合成調控機制獲揭示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最新成果發表於《植物細胞》(The Plant Cell),揭示了飼草作物苜蓿的類胡蘿蔔素生物合成分子調控機制。苜蓿是優良飼草,也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一種豆科飼料作物,由於其具有蛋白質豐富、適應性強、能改良土壤和經濟價值高等優點而享有「牧草之王」的美譽。類胡蘿蔔素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天然脂溶性色素,在植物光合作用、激素合成、顏色決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具有抗氧化、抗腫瘤、增強免疫和保護視覺等多種生物學功能,但目前關於類胡蘿蔔素合成的分子調控機制仍不清楚。
  • 植物種子萌發的分子信號調控網絡被揭示
    種子休眠是一種適應性症狀,當外部環境不利於植物生長時抑制種子萌發;當種子感知並整合來自環境的適宜的溫度和光照等信號後,才打破休眠並啟動胚胎的重新發育【1】。但是目前對於種子萌發發生的信號調控機制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