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玉米籽粒發育與灌漿協同調控中心因子

2020-12-05 瀟湘晨報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巫永睿課題組在Plant Cell上,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B3 Domain-Contain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ZmABI19 Coordinates Expression of Key Factors Required for Maize Seed Development andGrain Filling的研究論文。研究發現,調控玉米胚乳和胚儲藏物質合成的多個重要轉錄因子同時受到上遊轉錄因子ZmABI19的調控;此外,ZmABI19還通過調控多個植物激素相關因子來調控玉米籽粒早期發育。Plant Cell同時在線發表題了為A Hub of Hubs: the Central Role of ZmABI19 in the Regulatory Network of Maize Grain Filling的評論文章,稱ZmABI19是玉米籽粒灌漿調控網絡核心因子中的核心因子。

胚乳發育和儲藏物質合成受到複雜且精密的遺傳網絡調控。目前,學界已報導了多個轉錄因子直接調控儲藏物質合成,如O2、PBF1、ZmbZIP22、MADS47、NAC128/130、OHP1/2、O11等,其中,O2、PBF1、ZmbZIP22、NAC128/130和O11為胚乳特異表達的轉錄因子,暗示這些轉錄因子本身可能受到某些上遊因子的共同調控。O2屬於bZIP家族轉錄因子,調控較多醇溶蛋白基因表達;O2直接調控澱粉合成途徑關鍵基因SSIII、PPDKs及蔗糖合酶編碼基因Sh1、Sus1和Sus2表達,它使儲藏物質合成從底物到產物的代謝途徑中受到高度協同的轉錄調控。O2是胚乳灌漿調控的關鍵轉錄因子,克隆和解析O2上遊調控基因及分子機制對破解胚乳灌漿起始信號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人員利用不同長度的O2啟動子做轉錄活性實驗,發現起始密碼子上遊400-500 bp位置上有多個DNA順式結合元件,其中,兩個RY-motif及中間的一個O2-box結構和雙子葉植物擬南芥種子中的儲藏蛋白基因啟動子調控元件相似。已有報導證明,O2能自激活自身啟動子,因此,識別RY-motif的B3轉錄因子可能就是要尋找的O2上遊轉錄因子。玉米基因組預測有51個B3轉錄因子,其中37個在玉米籽粒中表達。研究人員利用酵母單雜技術對這37個B3轉錄因子進行逐個驗證,通過EMSA和轉錄激活實驗,發現只有ZmABI19能夠識別並轉錄激活O2啟動子,而且當兩個RY-motif同時存在時,才能發揮最大轉錄活性。ZmABI19的轉錄和蛋白水平在籽粒早期表達時最高,灌漿開始後表達水平下降,胚中的mRNA水平顯著高於胚乳,暗示ZmABI19在籽粒早期發育和灌漿期均發揮作用,而且可能同時調控胚和胚乳發育。

擬南芥胚胎發生(embryogenesis)及種子成熟(seed maturation)受到一個叫作LAFL的核心調控網絡調控,即由三個B3家族轉錄因子LEAFY COTYLEDON 2(LEC2)、ABSCISIC ACID INSENSITIVE 3(ABI3)和FUSCA3(FUS3),以及一個HAP3家族CCAAT-box結合因子(LEC1)構成。其中,ABI3是玉米viviporous 1(VP1)的同源蛋白,胺基酸序列保守,功能可以彼此互補。然而,FUS3和LEC2在單雙子葉植物間的序列變異較大,FUS3在玉米中同源關係最近的是ZmABI19,但相似性只有24.6%,且主要集中在B3結構域。擬南芥的胚乳在種子發育早期就已降解,種子在成熟時只含一層胚乳細胞,因此,FUS3同源蛋白在玉米胚乳中的調控功能尚不清楚。

研究人員通過CRISPR-Cas9技術,獲得了多個zmabi19突變體,發現純合突變體中O2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劇烈下降,下遊醇溶蛋白基因表達也隨之明顯下降,這在遺傳上證明ZmABI19直接調控O2轉錄因子表達進而參與灌漿調控。由於PBF1能夠顯著增強O2的轉錄激活、且表達模式和O2幾乎完全一致,研究人員發現,ZmABI19也能夠通過識別RY-motif直接調控Pbf1表達。zmabi19純合突變體籽粒的胚乳和胚均發育均異常,成熟籽粒變小並粉質,不能萌發。RNA-seq表明,zmabi19在胚乳中顯著影響營養儲存庫活動(Nutrient reservoir activity)及澱粉和糖代謝途徑,在胚中影響植物激素信號轉導及脂肪代謝。聯合轉錄組(RNA-seq)和染色質免疫共沉澱(ChIP-seq)分析發現,ZmABI19不僅調控O2和Pbf1,還直接調控其它多個胚乳特異表達的調控灌漿的轉錄因子(ZmbZIP22,O11,NAC130),胚乳基底轉運層定位的糖轉運蛋白基因SWEET4c。此外,ZmABI19還直接調控胚發育與盾片儲藏物質合成的核心轉錄因子Vp1及多個植物激素相關因子。上述研究表明,ZmABI19是協同籽粒早期發育與灌漿起始的核心轉錄因子。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博士後楊桃和博士生郭亮星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巫永睿為論文通訊作者,副研究員王海海、王婕琛,博士生冀晨、鄭喜喜、肖俏合作參與了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

論文連結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玉米籽粒發育與灌漿協同調控中心因子

【來源: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通過測定非法重組頻率挖掘優質蛋白玉米修飾基因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通過測定非法重組頻率挖掘優質蛋白玉米修飾基因  12月10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巫永睿研究組團隊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 雜誌上在線發表題為High frequency DNA rearrangement at qγ27 creates a novel allele for Quality Protein Maize breeding 的研究文章。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植物體細胞胚發生的轉錄調控等級網絡
    8月4日,國際學術期刊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佳偉研究組的研究論文。體細胞胚發生是指植物體細胞在特定誘導條件下,再生為胚胎並進而發育成為獨立個體的過程。它是現今創製轉基因作物的主要方式。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水稻糖基轉移酶影響代謝流進而調控粒型與抗...
    5月26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林鴻宣研究組的研究成果,題為UDP-glucosyltransferase regulates grain size and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associated with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調控氣孔動態變化速率的關鍵分子元件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調控氣孔動態變化速率的關鍵分子元件 2020-10-20 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內質網信號肽酶Mn6在玉米籽粒發育過程中...
    責編 | 奕梵  玉米籽粒發育過程中基因表達與生理過程密切相關,研究玉米籽粒發育的分子機制有助於指導分子育種。內質網I型信號肽酶是一種重要的、保守的酶,其在蛋白質的成熟過程中通過切割前蛋白質的信號肽區域而促使其成為成熟的分泌型蛋白,從而發揮關鍵作用。
  • 研究發現植物草酸代謝途徑關鍵酶影響玉米營養品質
    草醯輔酶A合成酶在多種植物中均被發現,然而卻未有草醯輔酶A脫羧酶的報導,在農作物玉米中,草酸的降解代謝途徑還未知,草酸與玉米籽粒發育、營養物質存儲和品質調控的關係也不清楚。另外,靶向和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發現,玉米草醯輔酶A基因突變後籽粒胚乳的能量代謝、糖類、胺基酸以及激素含量均受到顯著影響。該項研究闡明了玉米草酸代謝的前兩步反應,並揭示了草酸降解途徑與籽粒胚乳發育、代謝和營養品質的關係,為將來遺傳改良草酸含量較高的蔬菜(如菠菜)等提供了候選基因和分子機制。
  • 植物幹細胞發育調控關鍵機制被山東農大科研人員揭示
    PNAS | 山東農業大學張憲省團隊揭示植物幹細胞發育調控關鍵機制調控植物莖端分生組織發育的WUSCHEL(WUS)、SHOOTMERISTEMLESS (STM) 和CLAVATA3 (CLV3)三個關鍵因子已被國內外科學家發現20餘年,學術界對
  • 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植物根進化的分子源頭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 ,作者CEMPS進展根是植物登陸後進化的器官2020年5月,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徐麟研究組在進化生物學權威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evolution of auxin-mediated root initiation in plants」的研究論文,以Evo-Devo
  • 山東農大張憲省團隊揭示植物幹細胞發育調控關鍵機制!!
    調控植物莖端分生組織發育的WUSCHEL(WUS)、SHOOTMERISTEMLESS(STM)和CLAVATA3(CLV3)三個關鍵因子已被國內外科學家發現20餘年,學術界對WUS和STM蛋白調節CLV3轉錄和幹細胞活性維持的關鍵作用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對於它們如何相互作用以調節幹細胞命運的調控機制仍不十分清楚。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表植物DNA去甲基化的機理和功能綜述文章...
    10月19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IPB)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郎曌博研究組題為The mechanism and function of active DNA demethylation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叢枝菌根共生與根瘤共生的協同進化機制
    12月9日,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二濤研究組及合作團隊完成的研究論文Mycorrhizal Symbiosis Modulates the Rhizosphere Microbiota to Promote Rhizobia Legume Symbiosis,該研究通過定量微生物組、微生物共發生網絡及微生物群回接實驗等,揭示叢枝菌根共生與根瘤共生系統在植物根際層面的互作機制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H3K27me3識別與轉錄抑制調控的新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段成國課題組和研究員朱健康課題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Coupling of H3K27me3 recognition with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croRNA生物合成和植物...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何玉科研究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 of MIR398 genes suppress microR398 processing and
  • 研究揭示藍光信號與油菜素甾醇信號協同調控植物開花的新機制
    4月23日,New Phytologist 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劉宏濤研究組題為BES1 regulated BEE1 controls photoperiodic flowering downstream of blue light signaling pathway
  •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發現YAP調控巨噬細胞極化並加劇腸炎的新功能
    4月23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ports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王紅豔課題組的最新研究發現「YAP aggravate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by regulating M1/M2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nd gut microbial
  • 科學家發現糖信號通過影響生長素合成參與種子灌漿過程的分子機制
    6-磷酸海藻糖(T6P)作為海藻糖生物合成的中間產物,也被證明是連接植物發育與碳代謝以及啟動種子灌漿過程的關鍵因子【2】。最近的研究還發現,糖代謝反應和種子發育進程還受到生長素生物合成的影響【3】,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種子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謝和生長素之間是否可以協同調控該過程。
  • Plant Com |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來庚組發現在調控...
    目前,對樹木莖稈增粗生長的分子調控機制還很不清楚。  近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來庚研究組在Plant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Two MADS-box genes regulate vascular cambium activity and secondary growth via modulating auxin homeostasis
  • 調控玉米性狀 可變剪接「火」起來
    視覺中國  最近,中國農業大學國家玉米改良中心田豐教授團隊與楊小紅教授團隊合作研究,以368份玉米自交系未成熟籽粒為實驗材料,定位玉米種全基因組水平QTL(數量性狀位點),全面解析了其可變剪接的調控機制,並為研究表型變異提供了重要線索
  • Nature Comm | COM1,大麥花序形態發育的調控新因子
    植物的花序發育模式決定了授粉、結實和籽粒數量等形狀,因此對決定花序發育的關鍵因子的鑑定至關重要,但是目前對調控禾本科植物的花序形態的遺傳機制知之甚少。對COM1蛋白的注釋結果表明其為植物特異性TCP(Teosinte branched 1 (TB1)/Cycloidea/Proliferating Cell Factor)轉錄因子家族的亞類CYC/T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