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植物根進化的分子源頭

2020-08-11 BioArt植物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 ,作者CEMPS

進展

根是植物登陸後進化的器官,它的出現是植物適應陸地環境的重要一步。化石證據顯示,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的共同祖先在泥盆紀中期出現了根起源事件。但是我們對這次根起源過程中的分子進化歷程知之甚少,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是生長素信號通路在根進化中如何被招募並主導根器官的發生。2020年5月,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徐麟研究組在進化生物學權威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evolution of auxin-mediated root initiation in plants」的研究論文,以Evo-Devo的角度揭示了根起源和進化的分子路線。



通過對蕨類植物Ceratopteris richardii水蕨)的研究發現,生長素是控制不定根和側根發生的核心激素。施加生長素可以誘導水蕨產生大量的不定根。生長素信號通路直接激活CrWOXA的表達以形成根創始細胞(root founder cell),接著CrWOXA直接激活CrWUL的表達使得根創始細胞分裂為根尖。CrWOXACrWUL都是WOX家族的轉錄因子基因。



與種子植物擬南芥的研究結果比較後發現,「生長素-WOX」的同源分子通路也控制著擬南芥根創始細胞的發育(Xu, 2018, Curr. Opin. Plant Biol. 41:39-45)。這一發現在分子層面暗示「生長素-WOX」分子通路很可能被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的共同祖先招募,用於根創始細胞和根器官的起源與進化。隨著植物的進化發展,這一分子通路中的生長素信號轉導基因和WOX基因拷貝數不斷增加,被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不同類型的根相繼使用,起始不同類型根的發育(Liu and Xu, 2018,Trends Plant Sci. 23:490-496)。



維管植物根的起源和進化還有著很多未解之謎。現存的維管植物是早期祖先兩個世系的後代:真葉植物世系(包括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和石松植物世系。化石證據顯示,這兩個世系中根器官的起源是獨立事件:石松植物世系在泥盆紀早期出現了第一次根起源事件;真葉植物世系中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的共同祖先在泥盆紀中期出現了第二次根起源事件。雖然這項工作確認了生長素在真葉植物世系中控制根器管發生的保守分子功能,但石松植物世系中根發生的分子機制和生長素行為都還不清晰,這是將來研究的重要方向。


徐麟研究組合影


喻傑和張鬱芸為論文並列第一作者,徐麟為通訊作者。這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徐麟研究組和張一婧研究組合作完成。研究得到了中科院、基金委和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的支持。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93/molbev/msz202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發現植物根進化的分子源頭
    化石證據顯示,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的共同祖先在泥盆紀中期出現了根起源事件。但現有研究對這次根起源過程中的分子進化歷程知之甚少,其中的關鍵問題是生長素信號通路在根進化中如何被招募並主導根器官的發生。近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徐麟研究組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發表題為Molecular evolution of auxin-mediated root initiation in plants的研究論文,以Evo-Devo的角度揭示根起源和進化的分子路線。
  • 研究人員發現植物根進化的分子源頭
    近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徐麟研究組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發表題為Molecular evolution of auxin-mediated root initiation in plants的研究論文,以Evo-Devo的角度揭示根起源和進化的分子路線。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叢枝菌根共生與根瘤共生的協同進化機制
    12月9日,Molecular Plant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二濤研究組及合作團隊完成的研究論文Mycorrhizal Symbiosis Modulates the Rhizosphere Microbiota to Promote Rhizobia Legume Symbiosis,該研究通過定量微生物組、微生物共發生網絡及微生物群回接實驗等,揭示叢枝菌根共生與根瘤共生系統在植物根際層面的互作機制
  • 【學術前沿】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陳曉亞研究組繪製擬南芥葉片...
    【學術前沿】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陳曉亞研究組繪製擬南芥葉片胞外囊泡脂質圖譜 2020-07-30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調控氣孔動態變化速率的關鍵分子元件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調控氣孔動態變化速率的關鍵分子元件 2020-10-20 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 【字體:大 中 小】
  • Plant Com |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來庚組發現在調控...
    目前,對樹木莖稈增粗生長的分子調控機制還很不清楚。  近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來庚研究組在Plant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Two MADS-box genes regulate vascular cambium activity and secondary growth via modulating auxin homeostasis
  • 上海市科委主任張全赴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調研
    12月30日上午,上海市科委主任張全帶隊赴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調研。中心主任韓斌,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副主任郭金華等領導班子及相關研究組長代表,市科委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張全主任一行實地察看了卓越中心的實驗室、人工氣候室及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等運行情況,並對中心的發展及取得的成績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加強基礎研究,是當前國家面對深刻複雜發展環境和科技創新改革發展的關鍵舉措,科研院所應聚焦重點和優勢研究領域,加強高水平基礎研究的供給和支撐,實現創新引領。
  •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等:《Cell》
    病毒、細菌等病原體能感染人和其它動物,也能感染植物。面對病原體的攻擊,植物怎麼辦?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植物已形成一系列複雜且巧妙的機制來感知來自病原體的威脅,並產生相應的防禦反應,從而阻止或消除病原體的入侵。植物細胞表面有一層細胞膜,可以將細胞內部與外部環境相隔離。病原體想要感染植物,需要先穿過細胞膜。發現有病原體入侵後,細胞膜能發出「警報」。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現玉米籽粒發育與灌漿協同調控中心因子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巫永睿課題組在Plant Cell上,在線發表了題為The B3 Domain-Contain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ZmABI19 Coordinates Expression of Key Factors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發表植物DNA去甲基化的機理和功能綜述文章...
    10月19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IPB)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郎曌博研究組題為The mechanism and function of active DNA demethylation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植物體細胞胚發生的轉錄調控等級網絡
    8月4日,國際學術期刊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王佳偉研究組的研究論文。體細胞胚發生是指植物體細胞在特定誘導條件下,再生為胚胎並進而發育成為獨立個體的過程。它是現今創製轉基因作物的主要方式。
  • 2018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等財務處會計等崗位招聘...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系由原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與原中科院上海昆蟲研究所於1999整合而成。2015年經中國科學院批准建立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中心面向國家糧食生產和生態環境安全的重大戰略需求,聚焦植物遺傳多樣性、植物生長發育調控和植物與環境互作機理等關鍵科學問題,開展基礎性、前沿性和原創性的研究,以期建立起我國在植物前沿科學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並最終服務於農業和生態環境科學。
  •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張鵬博士一行來濱州考察
    12月25日至26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濱州籍博士張鵬,中科院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濱州籍博士王勇,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人工氣候實驗室主任陳金星來我市現場考察。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天然反義轉錄本調控microRNA生物合成和植物...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何玉科研究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Natural antisense transcripts of MIR398 genes suppress microR398 processing and
  • 2018上海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科研...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因工作需要,現面向社會招聘科研管理處工作人員1名。一、崗位職責:負責處理本單位試劑耗材採購平臺帳目數據、票據、合同和結算工作,具體包括:1. 負責試劑耗材採購平臺所有帳目核對工作,完成平臺帳目審核操作;2.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同源轉座子維持普通小麥多倍體亞基因組...
    2021年1月8日,Genome Biology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張一婧研究組與河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和河南科技學院合作完成的題為Homology-mediated inter-chromosomal interactions in hexaploid wheat lead to specific subgenome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通過測定非法重組頻率挖掘優質蛋白玉米修飾基因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通過測定非法重組頻率挖掘優質蛋白玉米修飾基因  12月10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巫永睿研究組團隊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 雜誌上在線發表題為High frequency DNA rearrangement at qγ27 creates a novel allele for Quality Protein Maize breeding 的研究文章。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H3K27me3識別與轉錄抑制調控的新機制
    近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段成國課題組和研究員朱健康課題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Coupling of H3K27me3 recognition with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 根的進化:植物徵服陸地的武器
    出品:科普中國作者:徐麟(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生命的起源與進化是人類探索自然的終極問題之一。,它僅進化出了帶有維管束的莖,沒有根和葉(圖源:維基百科) 根幫助植物適應陸地環境剛登上陸地的原始維管植物只進化出了帶有維管束的莖,沒有根和葉。
  • 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讓家蠶「吐出」蜘蛛絲—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譚安江研究組利用基因定點替換的方法在家蠶絲腺和蠶繭中大量表達蜘蛛絲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