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這個大草原,是當年王洛賓先生寫下一首民歌的地方
青海這個草原,得名和草原的花朵有關係 有首著名民歌起源這裡
標籤:中國青海旅遊、青海海北金銀灘、有民歌的草原、邊境草原民歌民俗風光遊、旅遊散文隨筆見聞遊記
青藏高原的海北有一個草原叫金銀灘草原,我是因為一首誕生於上世紀30年代末的一首民歌,而想著要去這裡看看。
自駕從西寧市出發,向西行駛,車過湟源後,也就幾十分鐘就到海北地界,在這裡,我們所走的公路要經過一個東大灘水庫。庫水映著藍天白雲,水中也有雲朵在緩慢地遊弋,只不過,風吹皺了那些水面的白雲,令人感到有些惋惜。東大灘水庫修建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其主要是調節湟水流域水量,至今仍然在發揮著它設計之初的作用。東大灘水庫旁兩條道路,即青藏鐵路,315國道從這裡遠去。水庫的南岸有一片長方形的天然草場。在這裡看庫水遼闊的碧波之上,飛起又落在水面的鳥兒劃出的漣漪,看岸邊綠草青青,看飛馳而過的火車和汽車,也是一種享受。
金銀灘大草原這個地名的來源,應當是與草原上的花朵有著特別緊密的關係,這個草原上成片的黃色花朵,就像在大地上鋪著的金子,而白色的野花,就像大地上鋪著的銀子,這樣的解釋雖然沒有多少的深意,但是非常的直白,有些時候,一個名字的解釋,簡單的解釋未必就是一件壞事兒,只要能夠說明事物的本質,筆者覺得才是最大的意義。
老實說,這裡的草沒有其他著名草原上的草長得高而茂盛,這也是金銀後面為什麼有了一個「灘」字的原因吧,一個灘字,其實已經呈現了這裡草原的一個形態,這裡的草好像趴在地上長著的那麼一層,這樣一層草,也是蓋不住牛羊的身影的,筆者覺得它不過就是鋪在這裡的一塊碩大的綠色地毯而已。草地上,那些白色的氈房成群落狀分布,就像雨後的草地上長出的蘑菇一樣。而草原上那些瘋長的狼毒花,雖然開的花朵如此美麗,卻並不算是草原的福音,這種強勢霸道的野草,任其蔓延,會讓草原受到傷害。因此,看到這些表面漂亮的花朵,就讓人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惆悵,因為外表的美麗恰恰掩蓋了其內在的險惡。
而這種惆悵,後來筆者才發現,這個狼毒花不過是一個引子,真正的原因是,我想知道當年的那個卓瑪還在嗎?我是奔著卓瑪而來嗎?我反覆問自己此行的目的。而筆者覺得,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王洛賓在這裡體驗生活和採風,與他所居住的「千戶長」家16歲的女兒薩耶卓瑪相識,他徘徊在卓瑪氈房的窗戶下,並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情愫,正是這樣的情愫的發酵,觸動了他的創作靈感,於是就有了一首融合了藏民歌和哈薩克民歌特點的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正因為這樣獨特的創作特色,才讓這首歌獲得了久盛不衰的生命力。
在一戶草原牧民的氈房中,主人的酥油茶、青稞酒、手抓羊肉、土豆燉牛腩、野黃蘑菇燉土雞、青海尕面片等特色菜餚讓我們體驗到了這裡的舌尖上的美味。在一首接著一首的歌謠中,似乎都抵不上那首一首民歌的魅力,儘管醉的舌頭都開始直了,卻還是在唱這首歌,而美麗的卓瑪,卻不是當年的卓瑪了,這裡的卓瑪為我們獻上了潔白的哈達,與愛情的情愫無關。而晚上的篝火晚會,我們與當地牧民一起跳歡快的鍋莊,在歡聲笑語中,找回一個純真的自己,才是此行最大的收穫。(1391字)
文|清風鳴蟬(四川南充人,作家、新聞人、策劃人,985高校中文系畢業,蘇白傳媒本部策劃部策劃編輯。)
審讀:蘇白傳媒 總編審 鄒劍川
運營:蘇白傳媒 丹丹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