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雖然在近代史上,清政府一直扮演著和侵略勢力狼狽為奸欺壓百姓的角色,正如唐代詩人許渾在《金陵懷古》中所寫:「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將封建統治推向頂峰。
自1636年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皇太極登基改國號為「大清」之後,清朝正式建立。1662年,康熙即位,自此開啟了清朝的鼎盛時期——康雍乾盛世。當時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將華夏文化介紹給了歐洲,引發了18世紀中國風在歐洲受到熱烈的追捧和推崇。但到了乾隆末年,政治日益腐敗,全國各地受欺壓的百姓奮起反抗壓迫,爆發了大大小小的起義。
吏治腐敗導致海關走私問題嚴重,鴉片貿易猖獗一時。1839年,在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下,林則徐被派往廣州「虎門銷煙」,由此激怒了正處於資本原始積累階段的英國。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南京條約》籤訂,中國的百年半殖民地半封建歷史由此開始。
其後,嘗試過改良和變法自救的清朝仍然無法擺脫內部制度的落後,在1912年1月1日正式被中華民國代替,2月12日,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退位,滿清對中國長達268年的統治走向了滅亡。
清朝滅亡後,皇室成員徹底失去了立足之地,清朝最後一位格格也隨父親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在東北流亡。她是父親肅親王38個子女中最小的一個,名叫愛新覺羅·顯琦。她出生時,清朝已經滅亡了。在流亡期間,家中依然保持著王室的作風和規矩,她從小就要遵守各種各樣的規定。但生性叛逆獨立的她卻不願意讓奶媽陪著自己去上學,還被姐姐們笑話,而她的其中一個姐姐就是著名的川島芳子。
為追求安靜穩定的生活,她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金默玉,追求新潮,思想開明的她在19歲時,告訴家人自己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記者。當時家中思想陳腐的長輩們嚇壞了,都覺得她作為一個王格格,在外面拋頭露臉做記者是一件非常違背常理的事情。
但性格和父親一樣執拗的金默玉早就做好了打算,她開始前往日本留學。後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她被迫回到了北京,並且憑藉自己的才學在當地的一家日本公司做顧問,公司給的薪水很豐厚,她當時還接觸到了騎馬和網球這樣的富人的娛樂項目。
抗日戰爭結束後,新中國成立,國家局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當時,金默玉的父親將她的幾個哥哥送到國外念書,她沒有去。後來接受採訪時,她說自己的哥哥們都「不成器」,有的還在國外染上了抽大煙的毛病。
原本富裕的家庭在哥哥們的揮霍無度中逐漸敗落,家裡的房產都被變賣了。哥哥們將賣房子的事情託給了川島芳子的養父川島浪速,卻不知道大部分的財產都被這個日本人私吞了。1949年,哥哥們被送往香港,此時的金默玉身上的錢只有100塊,而她還要靠這些錢供養哥哥的孩子們和保姆及保姆的女兒。此時的她尚未結婚,懵懂無知的她身上就已經壓上了家庭的重擔。
為了維持生計,她變賣家當,織起了毛衣,後來還開過洗衣坊,但由於買肥皂的錢比掙得還多,她經常向雜貨鋪老闆賒帳。後來直到1952年,在日本的哥哥給她寄來了一筆生活費,她才得以開了四川飯館,吃穿不愁。
好景不長,生活剛穩定下來的金默玉受到姐姐川島芳子事情的牽連,沒有幹過任何叛國賣國的事情的她因為自己的出身被關進了監獄,這一關就是15年。為了不牽連剛剛完婚不久的丈夫馬萬裡,她申請了離婚。
1973年,金默玉刑滿釋放,她在天津的一個農場做工人。後來她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二個愛人,他是個操著一口北方方言的上海人,他將自製的小鐵鍬和一本日語版的《人民中國》送給了金默玉。很快兩人結了婚,金默玉再次過上了平靜的生活。
2014年,已經95歲的金默玉在臨終之前將自己的身份告訴了身邊的人,並且說出了自己的姐姐是漢奸川島芳子的消息。這件壓在她心頭多年的憾事終於說了出來。善良的她因為姐姐的事情一直心中有愧,覺得自己的家族對不起國家和人民,幸而在臨終之時說出了這個難以釋懷的秘密,讓她安詳地離開。
縱觀金默玉的一生,跌宕起伏,命途多舛,但是她仍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的精神。她沒有因為自己的家族是皇室成員就多麼鋪張顯擺,而是選擇默默付出,選擇為著自己的夢想和獨立的人格而奮鬥,這種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參考資料:
《中國通史·近代上編》
《金陵懷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