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清朝女子,人們腦海中大多會反映出清宮戲裡的各種人物形象,比如瓊瑤筆下那一動一靜,一位活潑伶俐的還珠格格,另一位楚楚可憐的紫薇格格;又比如歷史上那一前一後,輔助一代帝王康熙帝,成就霸業的孝莊太后,以及叱吒風雲半個世紀,一力主宰晚清的慈禧太后;亦或者是近年來影視作品上不絕如縷的清宮戲裡的各式美女們,當我們為影視作品裡的女主人公與阿哥們的故事牽動著心的時候,卻不知有一位清朝的女科學家,她僅僅活不到三十歲,卻讓世界驚豔了兩百年,2016年,她入選美國暢銷書《勇往直前:50位傑出女科學家改變世界的故事》。
她便是一代才女——王貞儀。
才女一生:顛沛流離的書香世家
王貞儀,字德卿,祖籍安徽,關於她的生平,目前我們並沒有看到完整的傳記,我們只能從光緒年間重刊的《江寧府志》裡看到關於她的零星記載。除此之外,就只有從她自己的《德風亭初集》的序言中,以及從她的流傳後世的文章詩詞中看到才女的某些畫面。
王貞儀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祖父王者輔曾任太守,好讀書,因為為官清廉正直,不肯阿諛奉承、同流合汙,數次頂撞上官,仕途一直起起落落,後來因罪被謫戍吉林,在流放地渡過了八年歲月後,因病去世。
王貞儀自幼讀書,八歲開始學詩,十一二歲的時候跟隨祖母董氏和父親前往吉林陪伴祖父,歷時數年,到十五歲時跟隨祖母與父親回到江南,後來又遊歷了山東、湖南、湖北、廣東、浙江和安徽等地,十八歲回到家鄉安徽,二十四歲和宣城詹枚結婚,二十九歲不幸溘然長逝。
兼資文武,六藝旁通
時人評價王貞儀:「兼資文武,六藝旁通,博而能精……」。六藝有兩種解釋,《周禮》說是禮、樂、射、御、書、數,旁通六藝也就是說這人是個全才,這是非常高的評價,許多儒生一輩子一藝都「通」不了。
在吉林陪伴祖父的這段歲月,她通過祖父認識了一位蒙古將軍的夫人,從她身上學習騎射,王貞儀的天賦很好,進步神速,很快地Get到了這個技能,後來已經可以「發必中的,跨馬如飛。」讓周圍一大群視騎射為立國之本的滿蒙漢子都對她嘆為觀止。
她的祖父王者輔,酷愛讀書又精通天文曆法,雖然謫戍吉林身無餘財,卻依舊保存著七十五櫃之多的藏書隨身攜帶。王貞儀對這些藏書愛不釋手,廢寢忘食地閱讀,或許是她的好學感動了祖父,王者輔在人生最後的歲月手把手地教會了孫女天文歷算,為她以後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十一二歲離開家鄉遠赴北國開始,王貞儀的足跡遍布天南地北,這從她的詞中便能看出:
踏莎行(松花江望雨)
黑水驚流,黃雲隱霧。曉峰新翠薶千樹。片帆剛渡半煙江,不知何處吹來雨。
雪濤飛,搏沙風駐。翻盆掛瀑橫空布。風波如此掉回船,星紅一線雷車舞。
黑水雪,這是才女筆下的北國雪景。
虞美人(粵東九日)
金風向晚颼颼起。時序如流水。蟹螫初滿月初黃。又是一年秋老、過重陽。
龍山誰是登高客。負了家園節。廣州九月似春中。梅放桃開千樹、映丹楓。
九月如春,這是才女筆下的南國風光。
在漫長的旅途中,王貞儀見識到了許多民間疾苦,經歷了家族跌宕的起伏,她的思想也開始掙脫出了「三從四德」的封建枷鎖,感同深度的她以滿含同情的筆墨,寫出了《蠶婦詞》《題搗練圖》等詩篇,描繪了婦女們的艱辛和她們的哀怨之情,王貞儀的詩詞不乏對地主階級和官府不顧黎民百姓死活,應對災荒時囤積居奇和橫徵暴斂的揭露,這在封建專制統治達到了頂峰,文字獄盛行的乾隆朝,王貞儀如此膽識實在是難能可貴。
獨一無二的「梅門女弟子」
作為宣城媳婦的王貞儀,她的第一偶像便是同為宣城出生的清代「國朝算學第一」的梅文鼎,梅文鼎一生致力於天文數學的研究,他眼界開闊,注重吸收西方算學,研究中西曆算,被康熙皇帝親賜「積學參微」。
王貞儀尤其喜愛梅文鼎的歷算著作,兩人雖一生從未謀面,但兩人在學術上的思維是同步的,王貞儀在繼承梅文鼎「中西結合」的思想上,繼續發展,她在孜孜不倦地閱讀前人基礎上,積極地進行實驗,深入地研究了日食、月食的原理,為此寫出了《月食解》,將研究的成果語言淺易地向世人述說。
在了解了哥白尼《日心說》的相關知識後,王貞儀通過自己的觀察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觀點,寫出了《地圓說》,在文章裡提出六點理由證明地球是圓的,這其中就有在各種穿越小說中被主角們瘋狂使用以至已經爛大街的「望船駛出港口,近處見船身,遠處見船桅,漸漸地船進入大海。」她是唯一一個結合宏觀與微觀來解釋「天圓地方」的天文學者。此外她還著有《歲差日至辯》一文,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批駁了當時學界上在曆書中存在的錯誤。
除了在天文領域,她在數學領域依舊著作豐盛,短短數年就寫出了《西洋籌算增刪》、《重訂策算證訛》、《像數窺餘》、《勾股三角解》等多本著作,對中國的籌算學和數學都有很大的貢獻。
在封建社會中,統治者為了推行愚民政策,把天文學視為科學的禁區,壟斷了天文學的研究,不許民間私習天文,在這樣的歷史環境裡,王貞儀還能突破禁區,將天文學的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又是難能可貴。
天作之合的婚姻
王貞儀的特行獨立自然讓她不受主流社會的認可,時人對她多有譏諷,罵她是「失閨閣本來面目」、「一味好名的閨閣狂士」,她也做好了面對千夫所指的心理準備,終身不嫁。然而就在她25歲這一年,她遇到了青年書生,同是宣城人,而且熱愛數學與天文的詹枚,兩人經過一段時間相互了解的交往,最終兩情相悅成了親。
婚後兩人舉案齊眉,丈夫詹枚不但大力支持王貞儀的事業,甘願在學術上成為她的助手,還在當時高壓的文化專制之恐怖氣氛下,冒著生命危險幫王貞儀整理她的作品,最終王貞儀整理出來的著書足足有六十四卷之多,可惜流傳到如今的作品已經少之又少,她的《德風亭集》如今成為了哈佛大學圖書館藏,靜靜地躺在大洋彼岸。
然而廢寢忘食的研究讓王貞儀的身體日漸消瘦,最終很不幸地,僅僅在婚後四年,一代才女便香消玉殞,年僅二十九。
結語
王貞儀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她有遠大的志向,正如她的詩:「足行萬裡書萬卷,嘗擬雄心勝丈夫」那樣,她用她如流星般璀璨的一生告訴世人,當一個人無所畏懼地朝著心中的目標前進時,整個世界都會為她讓路。她品性如蓮花一樣高潔堅白。巴爾扎克說:「一個能思想的女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
王貞儀的事跡在當今知道的人非常的少,國際上甚至有不少人誤以為她是日本人,對此我們應該感到羞愧,王貞儀應該永遠被後人銘記,因為在一個女人還唯唯諾諾的年代,有一個奇女子,她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本文由思維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往期回顧:
南昌起義後團長投蔣,後作為國軍司令不救錦州,兩天的路走11天
老人借給八路軍1100萬,40年後拿借條去兌現,國家給了多少?
她貪汙國家100多億,光是珠寶就有100多斤重,國人卻為其建博物館
張獻忠逼迫和尚吃肉,不吃便屠城,和尚吃完說了這1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