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下半場,視頻號即將爆發的11大變現模式(萬字長文)

2020-11-22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半夜放水(ID:wobushikol),作者:晴矢,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2020年10月9日,抖音直播正式切斷和第三方平臺的合作,開始打造自己的封閉生態系統。

與此同時,微信團隊在這一時間段內,開始不同尋常的快速迭代視頻號,並且逐步放開微信生態內的所有權限,包括流量採買(視頻號加熱)、直播間、朋友圈曝光、訂閱號裡的視頻入口等等等等……

抖音的紅利敞口逐漸封閉,而視頻號的突然出現,基本宣告:

短視頻,已經進場下半場。

附上近期對視頻號的一些觀察:

1. 頭部帳號:夜聽劉筱,11月9日首場直播,峰值在線人數接近3萬。直播後,粉絲數已經超過70萬。同時,劉筱在直播間宣布了夜聽的三五七計劃:將3000多萬公眾號粉絲,全部導流到視頻號,投入5000萬元,打造7大類目直播間。

2. 包括夜聽劉筱在內,目前直播間人數到達一定數量,開播兩小時後有一定概率掉線一次。同時,小商店連結在直播間人數達到兩萬的時候,已經刷不出來了。由此可見,目前視頻號直播帶貨的基礎設施很不完善。

3. 視頻號直播的朋友圈置頂推薦全量上線大概一周左右,又被官方下了。目前大部分用戶已經看不到朋友圈置頂的直播間推薦,對用戶騷擾程度的確很大!

4. 在公眾號領域的權威數據統計平臺,如新榜、西瓜(飛瓜數據前身)等,都沒有推出視頻號的數據統計及分析功能。有小道消息,微信可能不太希望這類數據平臺的出現,原因是不希望出現頭部帳號壟斷,以及內容過於同質化的局面。(因為很多人會根據數據分析去模仿爆款內容和頭部帳號)

5. 其他數據平臺,如視向標等等,因為沒有官方的數據統計接口,所以數據和真實情況有一定出入,只能作為參考。

6. 原先在抖音裡做「月入兩三萬的小項目」的團隊,有相當比例的已經轉戰視頻號。

7. 比較野的一批玩家,已經可以做到單條視頻帶貨超10萬佣金。沒錯,就是「擼茶」——帶的貨是京東聯盟的養生茶。

一些基本判斷:

1. 視頻號的推薦機制和抖音有很大的不同,是社交推薦+算法推薦的雙螺旋推薦機制。

2. 從用戶屬性來看,視頻號和抖音的內容風格將形成差異化。很難說哪個會更好,抖音的內容整體偏「年輕化」,視頻號由於有社交推薦這個鏈條,爆款內容的風格會和公眾號有些接近,年紀稍大的用戶會更喜歡。

3. 微信做視頻號的目的主要是將用戶時間再次拉回到微信體系內。

4. 微信視頻號短期內電商爆發的可能不大。兩個原因:第一是基礎設配沒有跟上,第二是付費流量現在效果很差。

5. 電商依然會是視頻號的主要變現手段之一,但很可能不會出現像抖音、快手頭部主播那樣單場直播銷售額過億的情況。

6. 視頻號未來的變現機會將是多方面的,而不會僅僅限於直播電商。但是由於視頻號目前基本沒有流量採購價值,所以變現周期肯定相對較長。做視頻號,需要有耐心。這和當初公眾號的情況非常相似。

7. 視頻號和公眾號一樣,肯定不會希望出現大量營銷號及劣質內容。但是目前視頻號生態建立初期,依然有視頻搬運的紅利。(這個紅利期可能會很快結束)

8. 不要看到關於視頻號變現的標杆案例出現才進場,視頻號的狀態很可能是「雨露均沾」,而不是「頭部壟斷」。

9. 視頻號最大的優勢是和微信本身其他功能玩法的打通,畢竟都是在微信生態內的。所以對於有能力的玩家來說:公眾號+視頻號+個人號的閉環運營將非常重要。

一、抖音閉環,紅利消失

相比於已經形成超級頭部帶貨達人的淘寶(李佳琪、薇婭)、快手(辛巴),以及越來越有這個跡象的抖音(羅永浩),微信視頻號,可能更願意重複當年公眾號的繁榮生態。

而抖音這個平臺,對內容型創作者並不友好,原因在於變現渠道單一。抖音已經一門心思要做電商,搞閉環。而內容創作者,絕大部分並不具備極強的流量變現轉化能力。

當年微信公眾號的崛起,在於其極度開放的生態,平臺的手並不會伸的那麼遠,各種流量運營、變現模式層出不窮。

而在抖音裡,內容型流量和電商型流量是切割開的。以粉絲數統計為標準,絕大部分頭部帳號並不具備中等水平以上的變現能力。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1000萬粉絲非垂直內容的偏頭部帳號,一個月的星圖廣告數量可能僅為三條,報價一般8萬左右。

這意味著,這樣一個帳號一個月靠廣告的收入,可能僅僅能夠維持成本。但是更關鍵的是,廣告這種業務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今年上半年尤其明顯,在疫情的影響下,品宣類廣告急速萎縮。

反之,抖音生態裡,非內容型而是以直播電商為主要變現手段的,反而做的熱火朝天。上文說的1000萬粉絲偏頭部帳號,一個月的收入可能只有十幾萬;而在直播電商裡,一個偏頭部的主播,一個月的帶貨銷售額很有可能超過1000萬。

而以純流量採買進行直播轉化的帶貨主播們,似乎也在越來越接近瓶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長期依賴非內容型流量,導致他們已經喪失了製作優質垂類帶貨短視頻內容的能力。

因此可以預見的一個趨勢是:直播帶貨團隊在現金流充沛的情況下,將會不斷的吸收內容型MCN的編導人才。

但即使這樣,抖音依然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優秀的內容創作者」活不下去的情況。其根本原因在於:抖音的粉絲沒有粘性。

1. 抖音的中心化流量推送方式,導致帳號與粉絲之間的連接相當之弱,甚至可以出現你關注了某個帳號,卻接收不到他的新內容推送的情況。

2. 作為短視頻平臺,內容本身很難具備足夠的深度,沒有深度,粉絲很可能無法在短時間裡對創作者產生「信任感」,更多的情況是,抖音用戶在刷視頻的時候,只是「看個熱鬧」。

3. 而具備足夠內容深度的創作者,因為視頻製作成本、文案能力等種種原因,很難做到內容質量持續滿足抖音算法推薦的要求。因此經常會出現一個帳號只有極少數視頻的數據足夠好,而其他視頻的數據慘不忍睹的情況。

二、視頻號迭代加速,跑步進場

反觀視頻號這邊,自從今年1月份開始灰度測試以來,在9月左右,迎來了視頻號變現相關功能迭代的大爆發。這一點,從視頻號從業者的運營迭代,就可以看得出來:

-1月,視頻號開始灰度測試,這一階段,視頻號創業者的運營方式非常基礎,並且也非常低效:自由誠信互相關注

-2月,疫情到來,但視頻號運營也進入新階段,開始有人組建視頻號紅包互助群,群員可以發紅包請求其他成員完成播放、點讚、評論、關注(四連)等動作。

-3月,由群主主動運營各群員,有計劃的組織安排播放、點讚、評論、關注四連動作。當然,依然要發紅包。

-4月,開始有「發車」動作,組織者會群發二維碼,創建一個「快閃」開車群,這個群僅短期為群友服務,群友之間互相完成播贊評關四連動作後即可解散。這一點和2013年興起的公眾號互推小組非常類似,大家都知道,公眾號早期,我就是靠公眾號互推小組完成粉絲從0到100萬的突破!

-5月,在4月發車小組播贊評關四連的基礎上,加入了收藏等其他動作。這個時候運營者已經發現,收藏、評論等動作對社交推薦也有幫助。

-6月,發車小組開始擴大範圍,進行跨圈互推。這種互推,往往是一對一的,這點依然和公眾號在互推小組效果下降後,公眾號運營開始單推類似。但是目前視頻號單推的效果並不好。

-8月初,視頻號 pc 版助手上線。同時,公眾號大V開始逐漸進場,擺脫了視頻號一水營銷內容的狀態。而其中最具優勢的,無疑就是自身具有私域流量池的大V。

-9月,視頻號創造營上線。同時,大V們開始意識到,微信群的作用非常巨大。有人帶著幾百個微信群,將視頻內容投放到微信群,並且配上一個紅包,可能短期內就能獲得巨大流量。而因為這點,群裂變這個工具又被很多人撿了起來。

-10月,視頻號功能迭代大爆發。1分鐘以上的長視頻、「被提到」(即@功能)、小商店、視頻號助手的數據統計、公眾號嵌入視頻號內容、直播間功能、直播間購物車,這些功能都是在10月份上線的。而公眾號功能的同時推出,開始出現運營方式百花齊放!

-11月,某大V進行視頻號直播,提前在幾百個微信群裡宣發,並且使用上述群裂變工具。直播當天帶貨銷售額超過180萬。

看出來了嗎?視頻號好像開掛了,進化速度越來越快。同時,視頻號創作者的運營方式,也在不斷向前探索。

最關鍵的是,隨著一些有專業運營能力的和私域社群流量積累的大V進場,視頻號的變現生態也開始慢慢清晰了。

歸根結底,在視頻號這個平臺上創業,離不開一個萬能的公式:

收入=流量*轉化*客單價

視頻號早期,所有人都側重於流量運營,但因為視頻號的流量分配機制中,依然有基於算法的系統推薦。

算法這個東西,是從「今日頭條」開始,就是一個每個人都可以說的頭頭是道,又完全沒有證據支撐的「黑盒」。

聰明的人,切入點不在算法推薦,而在社交推薦。

視頻號的流量分配,是社交推薦+算法推薦的雙螺旋推進機制。

既然摸不清楚算法推薦的核心標準,那麼只要內容能引起用戶極強共鳴,依然可以依靠社交傳播獲得大量的播放。

而這正是微信公眾號時代創業者的優勢:熟諳用戶心理。

所以,不同於抖音「內容為王」的特點,視頻號,非常非常非常的:重運營!

也有人從「轉化」這個點切入,只把視頻號當做一個新場景。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微商。

微商自帶私域流量。而視頻號,給了微商一個新的流量轉化場景。微商大佬龔文祥,已經通過視頻號變現接近200萬。

未來,也會有人從「客單價」這個點切入。視頻號對用戶的粘性強度,目前看介於公眾號和私人號之間。

撇除內容垂直度這個要素,創作者和用戶之間,弱粘性只能賣低客單價,強粘性卻可以賣高客單價。未來,基於垂類帳號的高客單價供應鏈,一定會出現。

三、視頻號對普通人的機會

普通人逆風翻盤的機會,大概每5年會出現一次:

2008年的淘寶

2013年的微信

2018年的抖音

但抖音在流量紅利期過後,整體向電商方向做閉環。電商運營比自媒體運營的難度要大很多,你依然可以套用上面的萬能公式:收入=流量*轉化率*客單價,用這個公式來理解就是:

你能持續的拿到低價格的流量嗎?

你有高轉化率的主播嗎?

你對供應鏈有議價能力嗎?

每一個問題,可能都很難解決。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抖音這裡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而視頻號的突然出現,基本標誌著短視頻下半場的流量紅利來了。

不管未來視頻號是不是可以形成良好的變現生態,都應該去做視頻號。

四、視頻號的11個變現模式

創業一定要找到業務模式的SOP,有了SOP,才有可能規模化複製,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在短時間迅速爆發。

個人切入視頻號的優勢在於:短視頻創作的門檻已經越來越低,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快速上手。

而個人做視頻號的劣勢,也在於此。一旦資源和能力更強的機構或者團隊下場,基本就是秒殺。

賽道決定業績上限:「衣食住行」成就巨頭,「貪嗔痴懶」強於變現。在內容平臺上創業,務必要找到自己的核心優勢,並將優勢無限低成本的放大。

這裡,我整理了11條視頻號裡適合創業的變現模式,主要分為風向標、核心業務轉化、流量變現三大模塊。

風向標包括:數據服務、視頻號培訓、媒介。

核心業務轉化包括:內容型流量、視頻號經紀、內容+知識付費/教育、內容+電商、付費流量+直播電商、直播支持

流量變現:私域+直播電商、私域+微商代理

其中,風向標類模式,和視頻號生態的繁榮程度直接關聯,具體看下文。

核心業務轉化,指的是本身已經具有核心業務,如知識付費、電商等等,而視頻號是作為新渠道、新流量,可以把本來的業務做的更大。

流量變現模式,指的是本身具有流量,如微商、社群淘客,視頻號提供了新場景、新工具,甚至是新產品,讓已有流量可以再次轉化,或者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升轉化率。

1. 流量黑科技:數據服務

啥是視頻號的數據服務?直接點說,就是基於視頻號的數據優化,如點讚、轉發、漲粉等等,現在已經出現了規模化的刷量機構,1000個粉絲的價格是50-90元不等。

同時,因為視頻號本身具有強烈的社交屬性,所以在很早,就有人開始嘗試去刷點讚,測試點讚數和系統推薦流量池的關聯度。

總體來說,刷量帶來的系統推薦流量非常有限,目前沒有可複製的通過刷贊刷上熱門的方法。

這類業務不建議個人做,因為是絕對的灰產。目前法規以及平臺都不會鼓勵這類數據服務做大,而近兩年,也出現過刷量機構因為觸犯法律被一鍋端的案例。

同時,刷量本身有一定技術門檻,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另外一類數據服務,是第三方數據統計。比如抖音數據統計有飛瓜數據、蟬媽媽等,微信公眾號數據統計,目前最權威的是新榜。

由於微信沒有開放視頻號粉絲的數據接口,因此你能看到的所謂粉絲數統計,基本都不是真的,一種可能是根據播放量來估算,另一些就是人工與視頻號創作者對接溝通獲得粉絲數據。但無論哪種,這類數據都極其失真,不具備參考性。

數據服務這個賽道,是最典型的風向標賽道。只有視頻號整體的生態足夠繁榮的時候,才會誕生出這種需求。

如果視頻號沒有變現價值,除了傻子,誰會花錢去刷量呢?

2. 變現常青樹:視頻號培訓

觀察了幾年抖音,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抖音裡最具有活力和變現能力的,不是搞MCN、工會,甚至也不是做直播帶貨。

而是做抖音培訓。

抖音的風口變化太快,從開始的搬運號、顏值號、劇情號,到後來的dou+帶貨、直播帶貨,基本每兩個月就會有一次大變化。追風口追的不好,很有可能就虧錢,但不變的是,做培訓的卻一直在賺錢!

成本低,客戶多,利潤高。

這點,和公眾號的發展依然很類似。甚至基於公眾號的培訓,單獨發展出了「知識付費」這個產業。最早的知識付費,就是教人怎麼做公眾號的。

培訓當然也是視頻號的風向標業務之一,視頻號剛出來兩三個月的時候,各種視頻號相關的課程就已經出現了。雖然內容講的都比較淺,但是本身吸引的就不是從抖音過來的用戶,微信生態內很多人可能都沒做過抖音,而視頻號基本思路和公眾號很接近。

有了公眾號的造富效應在前,大量之前的公眾號從業者對快速上手視頻號還是有非常強烈的需求的。

搞知識付費的眼光還是很敏銳啊!

3. 中間業態:媒介

最後一個風向標賽道:媒介。

媒介的作用主要是連接品牌廣告主和創作者。

目前已經有了一些視頻號媒介,但是明顯的問題是:品牌廣告主目前大部分在觀望,並沒有要立即進場的意思。

這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品牌廣告這兩年相對於效果類廣告的佔比在持續下降。尤其在疫情衝擊下,突然崛起的直播帶貨,讓消費市場的廣告主更傾向於花一樣的錢,產生可以穩定預估的收益。

而品牌廣告要出效果,要砸錢砸到一定程度。

另外一方面,是視頻號創作者本身的問題。即使到現在,視頻號的內容生態質量依然不算太高。有大量的創作者還是以抖音為主戰場,視頻號只能作為內容分發渠道之一。而品牌類廣告主更喜歡內容獨特、畫面精美、數據穩定的帳號。

主要以視頻號為創業平臺的人,大部分對短視頻的理解並沒有那麼深刻,更多的是本來就存在於微信生態內的,比如公眾號、微商等等這樣的人。當然,這類人更熟悉微信生態,並且有極強的運營和學習能力,未來這也會成為他們的優勢。

媒介主要的盈利點,在於創作者報價和廣告主投放價格的差額。而視頻號早期,有巨大的信息差:廣告主不知道該投多少,創作者也不知道該報多少。

雖然現在還沒有形成穩定的廣告投放環境,但是以此為切入點還是可以的。主要原因是目前能找到的可以接廣告投放的優質視頻號的數量很少,所以媒介這邊,相對報價比較高,大概可以達到每萬粉1000塊的價格。

做過公眾號和抖音帳號廣告業務的都知道,這個價格非常的高。同樣十萬粉絲的公眾號報價可能只有一兩千,抖音也基本差不多,甚至還要低一些。

而十萬粉絲的視頻號報價,卻能達到一兩萬。

只要你敢報,廣告主就敢選。因為他們沒的選。

最後提一句,媒介很難形成獨特優勢。主要原因是在視頻號市場成熟之後,信息差會消失,廣告主投放價格會和創作者報價趨近,套利機會也會消失。當然,主打全案服務類的廣告公司依然會有自己的優勢,而且他們手上還有不少廣告主資源。

4. 野生創作者:內容型流量

相比於抖音目前的機構化狀態,微信一直都是對普通人非常友好的一個平臺。我認識的很多公眾號創業者,一年的收入可以達到1000萬以上,過去一問,一整個公司就只有他自己一個人。

龔文祥號稱公司只有5個人,一年利潤可以達到5000萬。

單槍匹馬,也能在微信裡玩的開。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微信體系的社交傳播力量太強了,而且變現的生態相對更加多元化。而在抖音裡,除了一些「月賺兩三萬」的小項目,基本只有直播帶貨一條路。

可以預見的是,直播帶貨不會是視頻號生態裡的唯一變現模式。這樣會對以個人為單位的創作者來說更加有利。

在解決依靠私域流量冷啟動的問題後,內容足夠優質的創作者不用擔心流量的問題,畢竟視頻號的流量分配是社交推薦、算法推薦兩條路徑並行。

視頻號應該是個長線戰場,變現不會那麼快。但是只要形成一定程度的粉絲規模和人設粘性,變現的周期一定會比抖音更長。(抖音網紅的生命周期,基本只有3到6個月)

但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以個人IP為破局點,會面臨兩個問題:

複製內容、做矩陣的問題。

個人作戰工作量較大,視頻號的運營裡,私域流量運營佔比較大,這部分會比較吃工作量。

但對於個人來說,視頻號依然目前最值得做的平臺,沒有之一。

5. 內容MCN:視頻號經紀

從2019年初開始,內容型MCN迎來一波廣告業務小高峰。一部分品牌廣告主從微信公眾號遷移到抖音,短期的大量投放,讓粉絲基數龐大的內容型MCN收入大增。

MCN的運作一般有兩種模式:自己孵化達人和籤約野生達人。

MCN孵化達人,要求自身有非常強的內容生產能力。這種模式也是現在MCN的主流模式。原因很簡單——野生達人不太好控制。

MCN和達人之間的關係,如果只能維繫在基本的商業廣告基礎上,那麼關係是非常脆弱的。尤其是達人認為MCN不能給ta帶來更好的發展,而是僅僅榨乾短期價值的話,ta就會毫不猶豫的拋棄MCN機構。

所以做內容MCN,核心還是要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優質內容。

當然, 視頻號早期,大量野生創作者由於資源有限,自身變現能力不足。所以以籤約野生達人為主要模式的MCN機構依然有機會,前提是這類機構自身有足夠的廣告主資源來吸引野生創作者。

這種模式,非常適合目前在抖音裡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MCN跨平臺來運作。因為無論是內容生產能力,還是廣告商務資源,這類機構都有自己的優勢。

所以,視頻號經紀業務這個事情,普通人入局的難度大,壁壘低,不是特別建議做。

6. 微信主力軍:內容+知識付費/教育

要說這兩年微信公眾號最大的廣告爸爸是誰?一定是以K12教育為主的在線教育公司,包括跟誰學、掌門一對一、學而思等等。從2016年開始,基本每家都要在微信公眾號裡投放巨量金額的廣告。

而除了K12教育外,微信體系生長出來的新產業——知識付費,也是很多公眾號創業者最主要的一種變現模式。比如得到的前身就是羅振宇的個人公眾號——羅輯思維,現在都要上市了。

在線教育這個市場實在太大了,而現在又是一個節奏非常快的時代,無論是主要應試教育的K12培訓機構,還是主打個人提升的職業培訓或知識付費,在微信公眾號都有做的非常好的先例。

視頻號到來之後,以前做知識付費和在線教育的機構,又有了一個流量渠道來源。

目前在視頻號領域裡,已經看到很多教英語、數學等的教育類帳號,而且數據還不差。

除了這些垂直類目的內容,還可以考慮個人成長類的,這種內容專業門檻不高,而且後期變現效果也很好。

如果你是剛開始做視頻號,而之前沒有過公眾號的基礎,那麼上手切這種領域有一定難度,主要原因是缺乏變現終端,並且缺少私域流量做啟動。

最適合的還是以前公眾號有一定粉絲基礎的,或者有私域流量基礎的創業者進入。

7. 抖音挑戰者:內容+電商

目前觀察所得:視頻號絕對不會以直播電商作為唯一重要的變現方式。

但電商帶貨,肯定也會成為很多視頻號創作者主要的變現模式,只是收入上限,短期內不會超過抖音。

視頻號裡近幾個突然出現了一個「擼茶流派」,這些人大部分還是之前在抖音裡做二類電商,用各種騷操作去薅流量來變現的野路子玩家。微信現在給了視頻號非常高的流量分配權限,這些人是不會放過的。

目前可以了解到的數據最好的案例,是單條視頻通過「擼茶」拿到了超過20萬的佣金。看起來不少,但是這和抖音的短視頻帶貨差距還是相當之大。並且有一定的複製難度。

但是通過視頻號去帶貨,肯定會成為一種主流變現模式。原因除了電商帶貨本身就是流量變現的一種主流模式之外,還在於抖音平臺的流量紅利基本已經結束,導致很多流量玩家的目光投向了視頻號。

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不建議跟著流量玩家去做。流量玩家的節奏,你很有可能跟不上。

特別想賺快錢的人,往往最後都賺不到什麼錢。

流量玩家的優勢在對平臺的理解,和技術手段的應用,這些都是一般人很難達到的。

相比於短平快的暴力帶貨玩法,好好做內容,養成粉絲粘性,長期的帶貨效果肯定也不會差。

8. 高效電商模式:付費流量+直播轉化

視頻號的生態,可以預計的是將比抖音開放很多。相比於抖音裡直播電商的火爆,微信視頻號目前在電商這塊的基礎設置非常不成熟。

抖音帶貨今年最大的可複製紅利,是通過feed投放,將流量帶到直播間再做轉化。

這套模式想在視頻號裡跑通,還需要時間。原因主要是:

- 缺乏流量採買工具:據了解,視頻號短期內不會出現類似抖音feed類的流量採買工具。目前的視頻號加熱功能,主要定位是給品牌方用的。而且視頻號加熱測試的數據非常差,給的展示量很大,但是播放單價很高。

- 電商配套不完善:小商店目前的狀態非常原始,雖然抖音小店在功能上也經常被吐槽,但是好在它還是穩定的。之前夜聽劉筱直播帶貨,峰值在線人數2萬左右的時候,小店的商品詳情頁就已經卡死了。當然這塊肯定是重點優化的方向,離穩定使用的時間點不會太遠。

付費流量+直播電商這個模式,能不能在視頻號裡跑通還需要時間來驗證。但是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即使這個模式跑通了,也很難進場搶到肉。

因為抖音上有大量的機構都已經爭的頭破血流了,如果視頻號成為新的直播帶貨風口,這批人會帶著大量的資金、專業的主播轉戰視頻號。短期內競爭會變得非常激勵,而沒有雄厚資金的小玩家,只能選擇退場。

不過,個人在這種模式下依舊可以生存。雖然資金拼不過,但是可以培養自己的直播帶貨能力,去和機構合作。

杭州現在有為數不少的機構,採取的是和小主播合作的模式,機構出錢,小主播出人,約定好分潤比例就行。這種模式對小主播來說相對比較友好,直播能力強的話依舊可以獲得遠超職場的收入。

9. 第三方:直播支持

如果你看了夜聽劉筱的直播,你會發現,和抖音成熟的直播場比起來,視頻號頭部主播的直播場景和水平,相比於抖音一個中腰部主播,都差的很遠。而這個差距,未來會直接反映在轉化率上。

當然抖音直播的流量和微信視頻號直播的流量來源有非常大的區別,視頻號直播可以和淘寶系主播一樣佛系,而抖音直播流量可能遇到的狀況會非常多,這就要求直播運營要能夠非常靈活。

目前的狀態是,視頻號主播整體還是太粗糙,不夠專業。

抖音直播支持的工作,已經非常複雜而且精細化了。這種複雜度,也給了專業的直播支持團隊很好的機會。

在抖音和快手,一般一場直播,最多會需要十幾個人來服務,每個人的角色和功能都不同,以匹配不同層面的直播需求。

當然,這條賽道的出現,務必要在上述直播電商整體環境成熟之後。

沒有火力輸出,要再好的輔助又有什麼用呢?

10. 社群淘客:私域+直播電商

經過觀察和測試,目前已經確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

私域流量,對視頻號的冷啟動和變現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開頭說的,某視頻號大V,提前通過微信群預熱,同時結合群裂變,可以在直播間帶貨超過180萬。關鍵的一點就在於,她有足夠多的私域流量。

而視頻號如果要冷啟動,私域流量也是必不可少的。視頻號為什麼現在有很多看起來是中老年特別喜歡的內容?正是因為中老年人群特別喜歡分享這一類的內容。

我們測試了一個視頻,在還沒到1000播放的時候,朋友圈監測已經有超過100位好友(全部是中老年女性)轉發了這個視頻,轉發率可以達到恐怖的10%以上!

私域+直播電商,具體點說就是已經有私域流量的,可以通過直播電商進行二次轉化或者提升轉化率。

這對社群淘客是一個比較大的利好!

雖然微信內現在不支持跳轉淘寶,但是社群淘客的優勢在於有大量精準的購物類用戶,而直播間給了除社群外第二個轉化的場景,這個場景明顯優於社群內直接發優惠券,畢竟在直播間裡,更加容易洗腦和建立信任感。

11. 微商:私域+微商代理

有大量私域流量的,除了社群淘客外,還有微商。

今年總體來說,微商的日子並不好過。已經聽到不少微商團隊轉向去做社區團購了。

但如果產品端沒問題的話,微商通過視頻號內容及直播,仍然有再次拉高招商成功率的可能。

微商招代理,核心是建立信任感和情感連接,所以一般微商都很能聊。而以往微信單獨聊天的效率是比較低的。通過視頻號直播間去聊,效率會更高,同時也更容易加強信任。

五、壁壘不高的新賽道

微信的視頻號,不是一個新物種。

從功能形態上看,視頻號無非就是結合了微信自身的社交屬性、以及抖音的短視頻算法特性。

它最多只能算是一個新渠道,但渠道內的流量,依然是活躍在微信裡的用戶。

玩過抖音的都知道,現在視頻製作的門檻已經降到一個非常低的程度了,可以說,即使你什麼都不懂,通過網上一門99元的課程,也可以快速上手短視頻製作。

而無論你是做抖音、快手,還是視頻號,想要賺錢,視頻畫面的質量,根本就不是決定性因素。

只有變現思路正確,才算走在真正可以盈利的路上。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在視頻號初期,各種運營方式和抖音有非常大的區別,反而和微信公眾號特別相像。

要知道,公眾號的變現,和抖音的變現區別也非常大!

所以,想把抖音那套流量運營和變現模式拿過來做視頻號,效果肯定會非常差!

強調一遍:視頻號是個「慢生意」。

這一點不光由視頻號現在的產品特性決定,也由微信團隊的意志決定。他們肯定不會希望視頻號成為第二個抖音。

抖音崛起後對微信的衝擊非常大,顯而易見的是,微商、微信公眾號等等微信體系內的團隊,業務收入在今年下滑的非常嚴重。

但是,賺不了那麼多錢,不代表不賺錢了。

微信由於有非常強的流量沉澱價值,因為變現周期非常的長。

而抖音不一樣,如果你做抖音你就知道,這裡基本是個雁過拔毛的熔爐。你只能不停的去判斷抖音的方向,不停的去研究抖音新出的規則。抖音變化的周期,基本是以周為單位的,這讓很多團隊,都跟不上節奏。

賽道決定你的收入上限!與其跟著一個多變的抖音屁股後面追,不如在一個開放的內容生態裡提早布局。

如果你打算做視頻號的話,給你幾個建議:

1. 提前建立私域流量池,微信公眾號和微信個人號都可以,越多越好;

2. 想好你的變現定位,是帶貨、知識付費還是引流到私域再變現;

3. 想好你的內容定位,你的內容是不是受你的目標用戶喜歡,這一點是做內容最關鍵的。

4. 行動起來!

相關焦點

  • 視頻號:機會和商業化|藍鯨渾水萬字解析
    張小龍的發言無疑預告著微信在「短內容」方面即將開展新動作,渾水曾就微信「短內容」的呈現方式進行猜想。在眾人的猜想與期待中,微信在今年1月下旬正式開啟了視頻號功能的內測。之後微信更新動作頻頻,內測長達5個月的視頻號在流量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萬字長文:談談我對視頻號的思考
    編輯導語:視頻號的出現,讓微信變了另一副樣子。微信之父張小龍曾表示,微信是一款「用完即走」的產品,但是視頻號推出以後,微信似乎變了一副模樣。隨著抖音、快手在短視頻和直播領域的地位越來越穩,微信也坐不住了。視頻號頻繁打通各種鏈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它真的能火嗎?
  • 視頻號:機會和商業化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不少企業主品牌主入駐視頻號,如樊登讀書、丁香醫生,微信的流量池之大不得不被企業重視,短視頻風口下,視頻號的開通為企業營銷提供了新的思路。 3、垂直領域的內容依然受用戶喜愛。基於微信的社交推薦會使得這類內容得到更大程度的曝光。如乾貨分享類、專業技能類、情感雞湯類等,在開設視頻號之初,帳號的規劃和人設的打造需要仔細考究。 4、視頻號面前,人人都有機會。
  • 私域流量結合多元商業模式,視頻號生態將創造萬億美金市場空間
    微信 12 月 23 日發放」聖誕大禮包」包含了連麥、打賞、美顏、濾鏡、抽獎等新功能及發現頁附近的直播和人以及個人頁中展示視頻號名片兩個私域入口,打開了視頻號商業化變現巨大的想像空間。近期大家可以看到他活躍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在抖音擁有粉絲 674.9 萬,快手擁有粉絲 458.5 萬。但是對比各平臺發布內容我們發現,在抖音和快手上發布的內容為同樣的作品,而在視頻號發布的內容與二者沒有重疊,是全新視頻號定製發布的內容,調性也更加輕鬆搞笑符合他的人設。由此我們猜想「郭冬臨」未來可能會以視頻號作為重要平臺加強運營,一方面強化其幽默憨厚的人設,另一方面藉助微信平臺強化個人影響力。
  • 一場「雙子座流星雨」直播超百萬人觀看 視頻號全面進軍直播能否...
    1元10個「微信豆」,視頻號可以打賞了2020年初,在微信公開課的視頻演講中,張小龍便劇透了「短內容」即將上線的消息。很快,「視頻號」就低調地開始內測了。假如平臺視頻質量參差不齊,體驗觀感不佳,則會影響用戶瀏覽和使用。而從行業大環境來看,能在多大程度上撼動目前已經相對固定的行業格局,是行業關注的一個核心。微信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現象級產品,但視頻時代,微信的步伐並不快,這也和微信一貫的產品思路有關。號榜創始人吳小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騰訊做視頻號原因有三。
  • 開始內測視頻號 推出短視頻App「星球視頻」
    布局短視頻多年的微博,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強化視頻業務的機會。6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微博開始內測視頻號和獨立短視頻App「星球視頻」。與微信一樣,微博視頻號也是採用邀請制,但是微信視頻號是類似於抖音的視頻入口,屬於功能型。微博視頻號是針對視頻作者的扶持計劃,提供產品服務和商業變現等一系列服務。
  • 快兒雜談|微信視頻號可以直播帶貨了
    在直播電商成為風口的今天,上線8個多月的視頻號幾乎完成了其他短視頻平臺幾年進展。2020直播帶貨元年,今年商業化腳步加快,動作頻發的流量巨頭微信終於放大招了,近日,微信向部分視頻號用戶推送了「視頻號直播帶貨」的內測資格。
  • 短視頻的變現,看完這篇文章就足夠了!
    究其原因,很多短視頻運營者本身對短視頻的變現方式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即使僥倖運營出一個粉絲多的帳號,也不知道如何將內容變現成收益,能做出內容,卻看不見收益,便無法繼續在這個行業裡堅守下去。今天,秀才就來和大家盤點一下短視頻的變現渠道,方便創作者在運營帳號前,就做好帳號定位,以變現為目標導向,成為一個高收入的內容創作者。
  • 一下科技張劍鋒:短視頻未來發展的三大新動向
    5月10日,在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主辦、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承辦的2018中國網絡視頻年度高峰論壇上,一下科技高級副總裁張劍鋒發表了主題演講,主要分析了短視頻當前發展格局現狀、如何提升扶持內容生產力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短視頻行業當前處於爆發增長期,表現為「競速」和「下半場」這兩個特點。
  • 疫情防控升級,將對視頻號產生哪些影響?
    那麼問題來了,疫情防控升級,將對視頻號產生哪些影響?第一:峰會改期,線上火爆各種峰會改期的背後,積攢了龐大的學習和交流需求,一定會轉移在線上。由於很多人沒法出門,無論是原來峰會的嘉賓大咖KOL,還是參加峰會的普通博主或者學習者,因為峰會本身,了解了視頻號生態,所以會有強大的學習欲望。這個時候,線上會誕生大量的連麥、直播等活動。
  • 秘樂短視頻,如何快速獲取秘豆變現?
    秘樂短視頻,如何快速獲取秘豆變現?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姆斯特朗雷時間:2020-05-21 分享到: 用悟空多開分身,可以同時多帳號登錄,快速獲取秘豆實現收益成倍增長。
  • 微信視頻號MCN大起底:2000塊打造大號,是一場割韭菜騙局?
    隨著視頻號日活超 2 億,產品形態越發成熟、當初佔坑的人們開始想盡辦法搶灘,但比變現來得更早一些的,是MCN機構的鐮刀。素人做短視頻,沒資源沒指導,尤其是像視頻號這種新崛起的平臺, 幾乎是摸著石頭過河。但如果這時有(專業)MCN找上門跟你說:三個月內幫助你成為大號,你會心動嗎?
  • 一下科技張劍鋒:用戶、技術以及商業化是短視頻未來發展的關鍵點
    在圓桌交流環節中,一下科技高級副總裁張劍鋒表示,短視頻風口是在傳播迭代以及用戶選擇下形成的,短視頻行業目前正處爆發期,用戶增長、消費時長以及短視頻商業化變現模式成為短視頻行業發展需要關注的三個方面張劍鋒指出,一下科技憑藉秒拍、小咖秀以及一直播三大產品涵蓋了移動視頻的多種形態,加上微博社交的強大賦能,形成的移動視頻生態矩陣,在移動視頻目前大爆發的環境下,呈現出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態勢。短視頻正處爆發期,探索多元化商業模式,走向商業化,達成變現才是最終結果。張劍鋒認為,整合營銷、精準營銷以及定製原生廣告,為移動視頻的商業變現提供了發展空間。
  • 鯨臨帶你了解中國抖音短視頻內容及商業模式
    按照生產方式的不同,短視頻內容生產可分為以下三種模式:1,UGC模式,一般生產者為非專業的普通個人,製作成本低,操作簡單,無門檻,但這種模式的商業價值也低,屬於強社交屬性,一般在抖音、快手等平臺比較常見;2,PUGC模式,生產者由專門機構為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
  • 短視頻內容+直播——視頻內容電商新風口
    2016年起,短視頻和網絡直播迅速發展,成為網際網路新風口,用戶規模持續增長。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直播平臺成為新的流量高地,紛紛探索流量變現渠道增加收入。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期的結束,傳統電商亟需新的流量入口,同時內容平臺也需要拓寬變現渠道。
  • 從0到1視頻號這麼玩才賺錢!如何通過視頻號引流?視頻號有哪些機會和優勢呢?
    抖音、快手、視頻號已經形成了三國鼎立狀態,抖快時過去短視頻的王者,我相信春節後,視頻號將會超越快手,成為短視頻平臺的老二,視頻號擁有微信12億的流量池,微信生態的閉環將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機會!視頻號引流與變現的價值,遠遠超出你的認知!視頻時代的微信視頻號的價值肯定是紅利,每個人都可以在微信內部深挖流量,比起你在其他平臺引流更簡單直接!當你真正掌握了視頻號引流的玩法,你會發現視頻號引流的效果就是槓槓的,任何一個微商、代購、網際網路創業者都可以通過視頻號精準引流,快速變現!
  • 說騰訊沒短視頻基因,張小龍第一個不服
    答案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張小龍在2020年自己站了出來,短視頻在微信拜了碼頭,視頻號也於春節前後正式上線。被偏愛的視頻號雖然視頻號上線大半年以來,鬧出的動靜不小,但其真正出圈卻是在視頻號直播強行置頂朋友圈功能內測不久,被用戶罵上了微博熱搜。
  • 一場流星雨,視頻號直播刷爆朋友圈:還是微信老套路
    無論是支持無限制地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還是怎麼都點不完的「朋友在看」紅點,微信視頻號意圖通過用戶關係鏈實現更大社交面的觸達。 其次,在變現上,目前微信視頻號的明顯優勢就在於:能夠通過視頻號的短視頻內容、直播內容完成引流,並以微信社群或者朋友的形式實現社交沉澱。
  • 短視頻紅人轉戰直播帶貨,是變現升級?還是徒增消耗?
    3、廣告主削減品牌預算,更為強調效果轉化在抖音商業化的最初期,紅人最主要的變現手段仍以廣告為主,製作創意類視頻來提升產品的口碑,建立用戶的信任。隨著 2020 年初疫情這個超大黑天鵝事件的爆發,清庫存、強轉化成了各大品牌方的首要選擇,品宣端的需求減弱,品效端的需求增加,從短視頻種草到直播賣貨,成為了順理成章需要推進的事。4、紅人種草廣告收入縮減,必須探尋新的變現路徑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用愛發電」固然高潔,但帳號變現仍是不能迴避的一個問題。
  • 一場流星雨,視頻號直播刷爆朋友圈!還是微信老套路!
    其次,在變現上,目前微信視頻號的明顯優勢就在於:能夠通過視頻號的短視頻內容、直播內容完成引流,並以微信社群或者朋友的形式實現社交沉澱。除了這場流星雨,之前視頻號也有一些帶貨的案例出現——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李筱懿:3小時成交190萬 11月10日,公眾號「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創始人、千萬暢銷書作者李筱懿也在視頻號開啟了直播帶貨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