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如何「死亡」?

2020-11-29 搜狐網

  蛋白質是包括人類在內各種生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對於生物體而言,蛋白質的生老病死至關重要。然而,科學家關於蛋白質如何「誕生」的研究成果很多,迄今至少有5次諾貝爾獎授予了從事這方面研究的科學家,但關於蛋白質如何「死亡」的研究卻相對較少,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表彰的就是這方面的工作。

  獲獎的三位科學家於上世紀80年代初發現,一種被稱為泛素的多肽在需要能量的蛋白質降解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種多肽由76個胺基酸組成,它最初是從小牛的胰臟中分離出來的。它就像標籤一樣,被貼上標籤的蛋白質就會被運送到細胞內的「垃圾處理廠」,在那裡被降解。他們還進一步發現了這種蛋白質降解過程的機理。

  後來很多科學家的大量研究證實,這種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過程在生物體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如同一位重要的質量監督員,細胞中合成的蛋白質質量有高有低,通過它的嚴格把關,通常有30%新合成的蛋白質沒有通過質檢,而被銷毀。但如果它把關不嚴,就會使一些不合格的蛋白質矇混過關;如果把關過嚴,又會使合格的蛋白質供不應求。這都容易使生物體出現一系列問題。

  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在生物體中如此重要,因而對它的開創性研究也就具有了特殊意義。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實驗室中,科學家不斷發現和研究與這一降解過程相關的細胞新功能。這些研究對進一步揭示生物的奧秘,以及探索一些疾病的發生機理和治療手段具有重要意義。(據新華社)

  作者: 編輯:

相關焦點

  • 他們發現了蛋白質死亡機理(組圖)
    本報綜合報導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以表彰他們發現了細胞是如何摧毀有害蛋白質的(即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  世人研究蛋白質的誕生,他們卻研究蛋白質的死亡  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貢諾·厄奎斯特帶著兩名化學獎評委代表笑容可掬地出席了宣布儀式。
  • 發現蛋白質「死亡」之路
    「死亡」的重要機理。 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胺基酸如同磚頭,而蛋白質則如結構複雜的建築。正如同有各種各樣的建築一樣,生物體內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蛋白質。不同的蛋白質有不同的結構,也有不同的功能。通常看來蛋白質的合成要比蛋白質的降解複雜得多,畢竟拆樓容易蓋樓難。
  • 正常普裡昂蛋白質過剩可能誘發神經細胞死亡
    新華網東京5月31日電(記者何德功)日本國立精神神經中心研究人員近日發現,和狂牛症沒有直接關係的正常普裡昂蛋白質過剩會引起神經細胞凋亡,這一發現對了解狂牛症發病機理和預防狂牛症大有幫助。 據《日本經濟新聞》31日報導,大腦中一般存在很多正常的普裡昂蛋白質,但這些普裡昂在大腦中到底有什麼功能人們並不清楚。研究人員在研究正常普裡昂增加以後老鼠大腦呈海綿狀而死的原因時,發現了與神經細胞死亡有關的兩種蛋白質。一種是搬運正常普裡昂的蛋白質,另一種是在神經細胞表面接受普裡昂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不斷發出讓神經細胞死亡的信號,誘發神經細胞凋亡。
  • Cell: 細菌核糖體如何修復蛋白質錯誤合成
    2019年5月3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德國海德堡大學Claudio Joazeiro博士實驗室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細菌蛋白質合成的新機制。這些發現不僅為抗一些人類最危險的病原體(包括李斯特菌,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的毒力提供了新的方向,它們對我們理解生命本身如何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 蛋白質如何嵌入細胞膜中
    生物中幾乎三分之一的蛋白質牢牢地嵌入生物膜中 - 無論是在細胞的外膜還是在細胞內部區域的邊界。在那裡,這些膜蛋白質執行重要任務,例如,用作通過膜運輸代謝物和營養物的分子通道或用作感測細胞環境的傳感器蛋白質。
  • 蛋白質是增肌成功的基石,身體是如何利用蛋白質修復肌肉的?
    蛋白質增肌,並非傳說,而是基於事實當談論到如何增肌的時,很多人都聽到這樣的理論:通過力量訓練破壞肌肉,然後經過身體修復過程,讓肌肉變得更大更強。這種說法是基於事實,有針對性的阻力訓練會對肌肉造成損傷,然後自我修復。更具體地說,這種損傷發生在肌肉纖維的蛋白質上,肌肉是包裹在筋膜和結締組織中的單個纖維束。
  • ...報導了新冠肺炎死亡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
    文 / 夏洛特2021-01-12 06:17:30來源:FX168 【新冠患者體內5336個蛋白質分子發生改變】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報導了新冠肺炎死亡患者體內多器官組織樣本中蛋白質分子病理全景圖
  • 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但你知道蛋白質是如何「編織」的嗎?
    而所有這些形態各異的地球生命,在本質上卻都有著許多驚人的共同之處——比如,生命都是由遺傳物質指導下合成的蛋白質構成的。蛋白質(Proteins)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是在100多年前的希臘,意思就是「非常重要」(of prime importance)。我們知道,蛋白質是細胞的基本組成成分之一,它是一種微觀分子。如果說細胞就是一棟房子,蛋白質是建房子的磚,但不是唯一的磚。
  • 如何在火星上死亡?我們應該穿什麼?火星模擬任務告訴你
    死亡是每個物種都無法逃脫的自然定律。在地球上,我們可以有多種方式處理屍體,但是當我們在浩瀚的太空探索或者到達某個星球時,就比如說火星,那麼如何處理屍體就是一個科學問題。我們在電影中看到,通常處理屍體的方式就是將他們扔到太空。
  • 食物中的蛋白質如何分「優劣」?
    很多食品在做推廣時,也經常會打著「富含優質蛋白質」的旗號,來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那麼,到底什麼是優質蛋白呢?蛋白質如何分優劣呢?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蛋白質的基本構成單位是胺基酸,組成生物體內蛋白質的胺基酸有20多種,其中有8種胺基酸是人體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須通過食物進行有效供給,這些胺基酸被稱為必需胺基酸。
  • 蛋白質有這四大作用,那麼我們該如何合理膳食,保證蛋白質供應?
    那麼作為受害方,我們人類又該如何強化自身、預防病毒呢?其實,除了大家都清楚的要每天通風半小時、飯前飯後勤洗手、日常注重保持社交距離外,還有一點也特別重要。那就是合理膳食、加強飲食營養,增強咱們自身抵抗力。可也是這是治本的方法,那麼該如何強化飲食增強自我抵抗力呢?食物中的蛋白質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 回顧2018 | 科學家如何運用蛋白質組學來研究病原-宿主互作?
    2018年,蛋白質組學研究病原-宿主互作的論文屢屢見刊於Cell、Nature、Immunity等高水平學術期刊,今天我們回顧這些發生在2018年的亮點研究,去洞察科學家如何運用蛋白質組學研究來探究病原-宿主互作機制。
  • 如何建立蛋白質純化工藝?
    當前,更為常見的是從重組來源的樣品純化蛋白質。一些重要決定需要提前考慮以便優化後續的純化。研究者需要考慮蛋白質的最終用途(例如酶測定,結構研究,抗體生成),因為這將決定最終蛋白質製備所需的量和純度。儘管蛋白質表達的詳細討論超出本文範圍,但是在這一點上仍有幾個值得考慮的基本點,因為它們直接影響後續的蛋白純化。哪個系統的表達水平最高?
  • 科學家們揭開了細胞如何展開蛋白質的過程
    一個快樂的細胞是一個平衡的細胞,但對於它產生的每一個巨大扭曲的蛋白質,它必須撕裂舊的細胞。這意味著解開一個複雜的椒鹽卷餅狀物質進行回收利用。Cdc48在解開用過的蛋白質中起著關鍵作用。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完全了解它是如何運作的。「Peter Shen,博士,猶他大學生物化學助理教授,該論文的高級作者Shen領導了一個多機構研究團隊,以確定Cdc48的關鍵結構,以便在其展開蛋白質時可視化其起伏。結果可在6月27日的「科學」雜誌網絡版上獲得。「我們開始這樣做是因為我們關心分子機器是如何工作的,」沉說。「由於臨床意義,我們決定磨合Cdc48。」
  • 生命守護神——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機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人體的每個組織:毛髮、皮膚、肌肉、骨骼、內臟、大腦、血液、神經、內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質組成,蛋白質佔人體重量的16%~20%,即一個60kg重的成年人其體內約有蛋白質9.6~12kg。
  • 紫外線傳感器如何測量蛋白質的含量?
    原標題:紫外線傳感器如何測量蛋白質的含量?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是在190~760nm波長範圍內測定物質的吸光度,用於鑑別、雜質檢查和定量測定的方法。
  • 「知冷知熱」的蛋白質摺疊,是如何親水和避水的?
    一幅插圖展示了蛋白質在溶液中摺疊的動力學。水會影響蛋白質摺疊方式,這一假設長期存在。然而,一項新研究對該假設的細節提出了挑戰。近日,發表在《物理化學快報》上的一篇論文表明:蛋白質可能會通過某種特殊的摺疊方式避開水。這一發現或將改變科學家們對溶液中疏水、親水相互作用的看法。
  • 出現鵝痛風如何快速控制死亡 有什麼辦法能根治鵝痛風呢
    出現鵝痛風如何快速控制死亡鵝痛風有什麼症狀呢 有什麼辦法能根治鵝痛風呢 痛風是由於鵝體內蛋白質代謝發生障礙所引起的一種內科病。
  • JCB:華人學者發現蛋白質錯誤摺疊後處理的新機制
    生物谷報導:通常,細胞中的錯誤摺疊蛋白質會被蛋白酶體降解。但是在一定的病理和生理條件下,一些錯誤摺疊蛋白質幾乎不被降解,反而可以形成蛋白質聚集體。研究表明,許多疾病,如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病機理與錯誤摺疊蛋白質在細胞內的聚集體沉積有關。
  • 細胞處理如何聚集和傾倒受損的蛋白質
    在一篇新的論文中,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大學的資深作者Eric Strieter等發現了一種叫做UCH 37的酶是如何調控細胞的廢物管理系統的,這篇論文的研究結果被其稱為「令人難以置信的驚喜」。正如他解釋的那樣,一種稱為蛋白酶體的大型蛋白酶負責降解細胞中絕大多數的蛋白質;它可能由多達40種蛋白質組成。20多年來,人們都知道UCH 37是與蛋白酶體相關的調節酶之一,他補充道,「但沒人知道它在具體做什麼。」事實證明,整個過程的關鍵,是在一個小而複雜的蛋白的修改。這種蛋白被稱為泛素。他補充說,「除了修飾其他蛋白質外,泛素還會自我修飾,形成一系列的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