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導(駐美國站記者 韓曙):在花費兩天時間對墨西哥灣漏油災區進行第4次視察之後,美國總統歐巴馬15號晚在白宮發表全國講話,表示美國政府將動用一切力量應對漏油事件,並從中吸取教訓。漏油事件持續惡化正在考驗歐巴馬處理危機的能力,歐巴馬能否採取有效措施,將災難變為契機,從而推動一場能源方面的改革呢?詳細情況我們來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美國站記者韓曙。
主持人:韓曙你好,墨西哥灣鑽井平臺「深水地平線」發生爆炸並引發漏油已將近兩月,原油的總洩漏量已經達到1.16億加侖。隨著事故持續惡化,人們對漏油清理、災區重建以及對肇事者英國石油公司的處罰等問題都愈發關注,那麼歐巴馬在15號的電視講話中,都做出了哪些回應呢?
記者:歐巴馬15號在白宮辦公室發表全國電視講話,稱漏油事件「已經成為美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環境災難」,為了應對漏油事件,美國政府將動員一切可動員的力量,與這場災難打一個「持久戰」。歐巴馬表示,目前美國政府主要面臨3項工作:清除洩漏原油、幫助漏油影響地區進行恢復重建、以及加強對能源行業的監管。他表示,美國政府將敦促英國石油公司進行賠償,並責成美國礦業管理局加強對採油行業的監管。
歐巴馬同時表示,發生漏油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美國巨大的化石能源消耗量,導致石油公司為賺取利潤罔顧安全。為從根本上防止未來再次發生類似事件,美國應該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加快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轉變,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性。
主持人:歐巴馬政府因為在漏油事件中應對不力而遭到諸多批評。通過歐巴馬近來的表現來看,他能否扭轉危局,並藉此對以前的疏漏做出一些改革呢?
記者:確實,歐巴馬4訪災區,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挽回民心。雖然最新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52%的民眾對歐巴馬政府的危機處理手段有所不滿,但值得指出的是,在這場災難中,歐巴馬並非沒有「翻身」的機會。美國民眾更多地將怒火燃向了肇事者英國石油公司,而不是總統本人。因此,歐巴馬對這一事件未來的處理,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得到的政治評價和未來政策的實施。
歐巴馬將如何處理英國石油公司,是民眾最為關心的問題,也是歐巴馬挽回民意的關鍵。由於目前美國國內對英國石油公司的不滿與日俱增,預計歐巴馬將會對英國石油公司採取強硬態度。在當天的講話中,歐巴馬已經承諾「要英國石油公司付出應有代價」,16號,歐巴馬將會見英國石油公司董事長,與其探討清理油汙和賠償問題。預計英國石油公司最多將為清理和賠償工作付出370億美元,幾乎是兩年的純利潤。如果歐巴馬能夠如他所說,確保漏油災區得到「公平和及時的賠償」,應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高漲的不滿的民意「滅火」。
還有就是對未來能源行業的監管問題。歐巴馬在當天的講話中表示,缺乏監管是導致這起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美國礦業管理局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日前,歐巴馬已經任命柯林頓政府時期司法部督察長布羅米奇接掌內政部的礦業管理局,整頓石油公司與聯邦機關過去10多年間太過「親密」的關係,稱政府應該與這些公司從「好朋友」變為「監管者」。預計制度上的變化將會給歐巴馬政府減少批評之聲。
主持人:剛才你也提到,歐巴馬在電視講話中表示,為防範事故再次發生,將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那麼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故是否會成為歐巴馬政府轉變能源產業發展方向的契機呢?
記者:不錯,這次漏油事件很可能對美國能源行業未來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在這一事故發生之前,歐巴馬出於政治需要,宣布解除近海原油開採禁令,以換取共和黨對新能源法案的支持。但漏油事件使得美國的近海採油再度被叫停,而歐巴馬也及時地利用這一事故,向民眾痛陳依賴化石燃料的危害。他表示,美國只有全世界2%的石油儲量,卻消費著全球20%的原油,龐大的能源消費使得石油公司為利潤罔顧風險,從而導致悲劇發生。要從根本上防止未來再度出現類似事件,必須發展清潔能源,減少對進口原油和化石燃料的依賴。而歐巴馬政府力推的清潔能源法案正是以此為主題。歐巴馬說:「這場悲劇有力而痛苦地提醒我們,現在是為美國創造清潔能源未來的時候了。」如果清潔能源法案能夠藉此時機一舉通過,將成為歐巴馬政府在這場危機中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