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通
設計:劉碩
排版:劉通
2017年的冬天,對於本田和長安汽車的用戶來說,就如同噩夢一般,本來一個祥和的春節,變成他們與車企之間的鬥智鬥勇、隔空較量。而對於本田和長安來說,始料不及的「機油門」也將它們置於輿論的漩渦。雖然整個「機油門」事件持續半年之久,事件的發展也略有波折,但整體來看還算波瀾不驚,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事件也逐漸被淡忘。然而,近日的一則網絡爆料又將沉寂許久的機油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而這一次的主角變成了豐田。
2020年3月6日晚,有網友在微博爆料自己3月1日購買的2020款混動雙擎RAV4榮放在提車第二天,行駛19km後機油便出現乳化現象,機油換新後,隔天又出現機油增多現象。剛提的新車就出現問題,車主在退車無望,又得不到解決辦法之後,選擇了通過網絡曝光的形式進行維權。
豐田機油增多、乳化投訴倍出
事件一經曝光,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部分一汽豐田RAV4、一汽豐田亞洲龍、廣汽豐田凱美瑞和雷克薩斯ES的車主也通過不同網絡渠道爆料,他們的車型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機油增多或者乳化現象。
記者查詢某全國汽車消費者投訴平臺後發現,從2月底到現在,平臺共收到以上四款車型關於機油增多的投訴300餘例,關於機油乳化的投訴80餘例【註:3月9日後,此平臺暫無一汽豐田RAV4榮放 、亞洲龍的相關投訴數據】。其中凱美瑞在7日到16日9天時間裡,就收到177例機油增多投訴、37例機油乳化投訴。豐田機油增多、乳化事件持續發酵。
從具體車型發動機型號來看, 相比之前的「機油門」事件,無論是本田、長安,還是零星出現的現代、起亞、雪鐵龍等車型,機油增多、乳化的問題均出現在渦輪增壓發動機上,而此次豐田出現此問題的車輛及車型則較為寬泛。
具體表現為:亞洲龍、雷克薩斯、RAV4被投訴車型主要集中在2.5L雙擎發動機車型上,部分2.0L、2.5L汽油版車型受到波及,而凱美瑞被投訴的車型在三款發動機型號分布上相對比較均勻。
四款車型在2.5L雙擎發動機上存在的同樣問題一目了然,而在2.0L、2.5L自然吸氣發動機上又是否存在某種關聯呢?為什麼會出現機油增多、乳化這些問題呢?
豐田的「非官方」解讀
針對以上問題,記者查閱了豐田中國、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以及雷克薩斯的官方網站、微信、微博等官方發布渠道,但直到截稿時,仍未看到對此事件的官方回應。不過在此之前,有媒體援引新浪汽車對一汽豐田相關負責人的採訪,側面對事件原因進行了「非官方」的解讀。
為什麼機油增多?
一汽豐田相關負責人:機油增多/上升可能會有各種原因,我們一般情況下考慮有以下原因:
1.發動機工廠實際注入機油時有超過上限的情況,但仍在規定範圍內;除了新車出廠以外,在車輛保養更換機油時,也有可能出現超過機油液面最高上限的情形。
2.從發動機工作原理來看,在低溫冷啟動時,極少量的未完全燃燒的汽油經過活塞環與缸體之間的間隙進入機油。
3.對機油液面高度測量時,地面是否平整,機油溫度等也對液面高度有影響。
為什麼會出現機油乳化現象?
一汽豐田相關負責人答:發動機反覆地無法充分暖機,在水溫80℃以下的狀態下使用時,發動機內少量的結露水不能蒸發且混入發動機機油中。在這種情況下,機油加注蓋會出現乳化現象。當車輛高速行駛後,發動機充分暖機的情況下,混入到發動機機油中的少量水分蒸發,乳化現象就會消失。從上述兩種情況來看,機油乳化屬於發動機在使用過程中的一般現象,不會影響發動機機油的潤滑性能,也不會對發動機性能造成問題,我們認為上述現象不是品質問題。
幾日前,也有媒體聯繫了一汽豐田企劃部公關室主管夏一天,據其介紹,收到車主投訴後,豐田總部和一汽豐田一起,已經成立專家團隊,對「機油增多」事件展開了調查。根據目前的案例來判斷,此次亞洲龍出現機油增多,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天氣寒冷,再加上疫情期間,車主用車頻率太低等。待專家組調查結束後,會儘快給客戶一個滿意的答覆。
總結來看,豐田一方面並沒有從官方渠道解釋問題原因,另一方面也沒有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對於豐田的「非官方」解釋,大部分消費者並不「買帳」。
有網友表示同樣在低溫環境下、疫情期間,為何其他品牌車型未出現機油增多、乳化現象?並且如果說機油增多是正常現象,為何在豐田RAV4說明書中明確標註 「避免加注過量,否則會損壞發動機」,如在車輛出廠時或在保養時機油加注過量,這是廠家生產時的不嚴謹、還是維修技師工作的不仔細,這又該作何解釋?
最讓消費者不滿的是,豐田對國內消費者與國外消費者的區別對待。部分車主拿此次事件與剛剛發生不久的豐田北美機油乳化召回事件作出對比。
北美發聲,召回部分2.5L雙引擎車輛
早在今年2月初,豐田北美發布了一則關於機油乳化導致的車輛召回的聲明。
聲明中,豐田承認部分2.5L雙引擎發動機缸體由於製造時缸體內存在氣孔,隨後導致缸體出現裂紋,防凍液從這些裂紋進入機油從而發生乳化,豐田將會在美國召回總計44191輛的問題車輛,並對部分有問題的車輛免費更換整臺發動機。而這些車輛主要涉及的車型就是2.5L雙引擎的混動凱美瑞、混動亞洲龍、雷克薩斯ES 300h以及混動RAV4。
需要注意的是,北美地區其機油乳化問題通常會引起發動機故障燈報警,而目前國內部分用戶所反饋的機油乳化、增多問題,在儀錶盤上並沒有出現報警,且國內在售車型所採用的發動機與北美地區為不同工廠生產,因此國內的「機油門」事件到底是否與北美的此次召回有關聯,需進一步證實才可以得出結論。
豐田如何應對此次「機油門」危機?
通過3月6日車主曝光微博,以及網上曝出的豐田各種「非官方」回應,我們可以看到在事件曝光前,豐田已注意到車輛存在機油增多、乳化問題。亦有媒體報導,截至3月11日,豐田對所發現的249例機油增多車輛進行了統一的測量,結果發現沒有一輛車出現發動機故障燈點亮問題。
上述媒體援引豐田內部人士的消息稱,機油增多與乳化屬於正常現象,車輛完全可以安心的使用,如果消費者仍不放心,可以去廠家售後部門進行全面的檢測。另外,出現機油增多、乳化的車輛數量不多,可能不予召回。
面對網上魚目混雜的各種信息,記者也諮詢了幾位相關業內專家。對此專家指出機油增多會導致機油潤滑系統壓力增大,機油會竄入燃燒室燃燒,容易在活塞環、噴油嘴等處形成積炭,致使發動機產生爆燃現象。另外,當機油出現增多或乳化現象時,機油的粘稠度會下降,機油的潤滑、密封、散熱等功能降低,可能會導致汽缸拉缸、軸瓦磨損等,影響發動機正常使用。
記者認為,用戶之所以對豐田的「非官方」解釋不買單,主要是因為擔心這兩個問題對發動機帶來的進一步傷害。豐田應及時、正面地對此事發布官方聲明或提出相應的用車建議,或許能夠打消一部分用戶的疑慮。畢竟在汽車行業進入寒冬期的特殊時刻,豐田更需要良好的口碑讓消費者放心、安心。至於該事件的進展,我們會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