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現象?豐田機油增多、乳化事件持續發酵!

2020-12-06 Dong車參謀

作者:劉通

設計:劉碩

排版:劉通

2017年的冬天,對於本田和長安汽車的用戶來說,就如同噩夢一般,本來一個祥和的春節,變成他們與車企之間的鬥智鬥勇、隔空較量。而對於本田和長安來說,始料不及的「機油門」也將它們置於輿論的漩渦。雖然整個「機油門」事件持續半年之久,事件的發展也略有波折,但整體來看還算波瀾不驚,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事件也逐漸被淡忘。然而,近日的一則網絡爆料又將沉寂許久的機油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而這一次的主角變成了豐田。

2020年3月6日晚,有網友在微博爆料自己3月1日購買的2020款混動雙擎RAV4榮放在提車第二天,行駛19km後機油便出現乳化現象,機油換新後,隔天又出現機油增多現象。剛提的新車就出現問題,車主在退車無望,又得不到解決辦法之後,選擇了通過網絡曝光的形式進行維權。

豐田機油增多、乳化投訴倍出

事件一經曝光,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部分一汽豐田RAV4、一汽豐田亞洲龍、廣汽豐田凱美瑞和雷克薩斯ES的車主也通過不同網絡渠道爆料,他們的車型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機油增多或者乳化現象。

記者查詢某全國汽車消費者投訴平臺後發現,從2月底到現在,平臺共收到以上四款車型關於機油增多的投訴300餘例,關於機油乳化的投訴80餘例【註:3月9日後,此平臺暫無一汽豐田RAV4榮放 、亞洲龍的相關投訴數據】。其中凱美瑞在7日到16日9天時間裡,就收到177例機油增多投訴、37例機油乳化投訴。豐田機油增多、乳化事件持續發酵。

從具體車型發動機型號來看, 相比之前的「機油門」事件,無論是本田、長安,還是零星出現的現代、起亞、雪鐵龍等車型,機油增多、乳化的問題均出現在渦輪增壓發動機上,而此次豐田出現此問題的車輛及車型則較為寬泛。

具體表現為:亞洲龍、雷克薩斯、RAV4被投訴車型主要集中在2.5L雙擎發動機車型上,部分2.0L、2.5L汽油版車型受到波及,而凱美瑞被投訴的車型在三款發動機型號分布上相對比較均勻。

四款車型在2.5L雙擎發動機上存在的同樣問題一目了然,而在2.0L、2.5L自然吸氣發動機上又是否存在某種關聯呢?為什麼會出現機油增多、乳化這些問題呢?

豐田的「非官方」解讀

針對以上問題,記者查閱了豐田中國、一汽豐田、廣汽豐田以及雷克薩斯的官方網站、微信、微博等官方發布渠道,但直到截稿時,仍未看到對此事件的官方回應。不過在此之前,有媒體援引新浪汽車對一汽豐田相關負責人的採訪,側面對事件原因進行了「非官方」的解讀。

為什麼機油增多?

一汽豐田相關負責人:機油增多/上升可能會有各種原因,我們一般情況下考慮有以下原因:

1.發動機工廠實際注入機油時有超過上限的情況,但仍在規定範圍內;除了新車出廠以外,在車輛保養更換機油時,也有可能出現超過機油液面最高上限的情形。

2.從發動機工作原理來看,在低溫冷啟動時,極少量的未完全燃燒的汽油經過活塞環與缸體之間的間隙進入機油。

3.對機油液面高度測量時,地面是否平整,機油溫度等也對液面高度有影響。

為什麼會出現機油乳化現象?

一汽豐田相關負責人答:發動機反覆地無法充分暖機,在水溫80℃以下的狀態下使用時,發動機內少量的結露水不能蒸發且混入發動機機油中。在這種情況下,機油加注蓋會出現乳化現象。當車輛高速行駛後,發動機充分暖機的情況下,混入到發動機機油中的少量水分蒸發,乳化現象就會消失。從上述兩種情況來看,機油乳化屬於發動機在使用過程中的一般現象,不會影響發動機機油的潤滑性能,也不會對發動機性能造成問題,我們認為上述現象不是品質問題。

幾日前,也有媒體聯繫了一汽豐田企劃部公關室主管夏一天,據其介紹,收到車主投訴後,豐田總部和一汽豐田一起,已經成立專家團隊,對「機油增多」事件展開了調查。根據目前的案例來判斷,此次亞洲龍出現機油增多,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天氣寒冷,再加上疫情期間,車主用車頻率太低等。待專家組調查結束後,會儘快給客戶一個滿意的答覆。

總結來看,豐田一方面並沒有從官方渠道解釋問題原因,另一方面也沒有給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對於豐田的「非官方」解釋,大部分消費者並不「買帳」。

有網友表示同樣在低溫環境下、疫情期間,為何其他品牌車型未出現機油增多、乳化現象?並且如果說機油增多是正常現象,為何在豐田RAV4說明書中明確標註 「避免加注過量,否則會損壞發動機」,如在車輛出廠時或在保養時機油加注過量,這是廠家生產時的不嚴謹、還是維修技師工作的不仔細,這又該作何解釋?

最讓消費者不滿的是,豐田對國內消費者與國外消費者的區別對待。部分車主拿此次事件與剛剛發生不久的豐田北美機油乳化召回事件作出對比。

北美發聲,召回部分2.5L雙引擎車輛

早在今年2月初,豐田北美發布了一則關於機油乳化導致的車輛召回的聲明。

聲明中,豐田承認部分2.5L雙引擎發動機缸體由於製造時缸體內存在氣孔,隨後導致缸體出現裂紋,防凍液從這些裂紋進入機油從而發生乳化,豐田將會在美國召回總計44191輛的問題車輛,並對部分有問題的車輛免費更換整臺發動機。而這些車輛主要涉及的車型就是2.5L雙引擎的混動凱美瑞、混動亞洲龍、雷克薩斯ES 300h以及混動RAV4。

需要注意的是,北美地區其機油乳化問題通常會引起發動機故障燈報警,而目前國內部分用戶所反饋的機油乳化、增多問題,在儀錶盤上並沒有出現報警,且國內在售車型所採用的發動機與北美地區為不同工廠生產,因此國內的「機油門」事件到底是否與北美的此次召回有關聯,需進一步證實才可以得出結論。

豐田如何應對此次「機油門」危機?

通過3月6日車主曝光微博,以及網上曝出的豐田各種「非官方」回應,我們可以看到在事件曝光前,豐田已注意到車輛存在機油增多、乳化問題。亦有媒體報導,截至3月11日,豐田對所發現的249例機油增多車輛進行了統一的測量,結果發現沒有一輛車出現發動機故障燈點亮問題。

上述媒體援引豐田內部人士的消息稱,機油增多與乳化屬於正常現象,車輛完全可以安心的使用,如果消費者仍不放心,可以去廠家售後部門進行全面的檢測。另外,出現機油增多、乳化的車輛數量不多,可能不予召回。

面對網上魚目混雜的各種信息,記者也諮詢了幾位相關業內專家。對此專家指出機油增多會導致機油潤滑系統壓力增大,機油會竄入燃燒室燃燒,容易在活塞環、噴油嘴等處形成積炭,致使發動機產生爆燃現象。另外,當機油出現增多或乳化現象時,機油的粘稠度會下降,機油的潤滑、密封、散熱等功能降低,可能會導致汽缸拉缸、軸瓦磨損等,影響發動機正常使用。

記者認為,用戶之所以對豐田的「非官方」解釋不買單,主要是因為擔心這兩個問題對發動機帶來的進一步傷害。豐田應及時、正面地對此事發布官方聲明或提出相應的用車建議,或許能夠打消一部分用戶的疑慮。畢竟在汽車行業進入寒冬期的特殊時刻,豐田更需要良好的口碑讓消費者放心、安心。至於該事件的進展,我們會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一汽豐田機油增多、乳化 官方表示:正常現象
    車主表示,也因此事更換過機油,但更換機油過後幾天,機油增多的現象再次出現。一汽豐田:該現象對發動機性能不會產生影響就在今年3月,豐田亞洲龍、凱美瑞、RAV42.5L雙擎版均出現機油增多、乳化問題。但是豐田官方卻認為這並不是質量問題,而是屬於正常現象。
  • 一汽豐田亞洲龍機油門持續發酵,雷克薩斯爆出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
    亞洲龍剛剛爆出機油增多現象又一豪車爆出爆出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這款豪車就是雷克薩斯EH300h!雷克薩斯投訴一汽豐田亞洲龍機油門在持續發酵也引起了其他車型的車主對自己的車進行檢查,這一查還真把一款豪車雷克薩斯也拉進機油門的
  • 一汽豐田多款車型出現了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現象
    可靠一直是豐田汽車的固有標籤,選擇豐田旗下車型幾乎是一個「沒毛病」的選擇方案。也正因如此,豐田品牌眾多車型市場前景不好的前提下,仍然能夠做到毫無優惠甚至加價銷售。 但是近期豐田可靠的「標籤」被廣受質疑。多地豐田車主反映車輛出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現象,據「E車匯」了解,此次豐田發動機隱患影響區域深廣,並且在豐田品牌旗下2.5L雙擎混動車型之中逐漸蔓延。
  • 網傳豐田銷售話術:機油增多、乳化均是正常現象
    自今年3月開始,豐田旗下新款SUV車型新RAV4榮放車型被曝出機油乳化案例後,遭到越來越多車主的關注,隨著輿論不斷上升,以致於大量廣汽豐田、一汽豐田以及雷克薩斯車主都出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事件。 由於事件發展迅速,對豐田系車型在銷售上都遭到一定困擾。
  • 機油增多、機油蓋乳化現象,到底如何解決?
    由於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下跌,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我國汽車市場的汽油和柴油價格正式迎來了"五元時代"。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在眾多車主歡喜之餘,有一部分車主反映,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其中也有一些是豐田車主。
  • 3.15戰役|凱美瑞雙擎機油增多乳化問題凸顯,廣汽豐田暢銷車型的一...
    但最近一段時間,在網絡投訴平臺和論壇上,不少購買了廣汽豐田凱美瑞雙擎的車主表示,剛買的車用車時間不長就發現有機油增多乳化的現象,部分車主在檢查機油尺時發現機油量超過最高刻度值,並且部分車主還注意到機油中出現了乳化現象,並伴隨著濃烈刺鼻的汽油味道。隨著大量投訴事件在網絡上不斷爆出和發酵,引發了市場和消費者對豐田品牌的質疑。
  • 最近熱議的豐田機油增多和乳化是怎麼回事?
    要知道,負面消息對品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面對目前出現的種種疑團,豐田中國作出了回應。豐田中國表示,車主所反映的問題,是發動機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一般現象,這樣的現象並不會影響機油的潤滑效果,更不會對發動機造成任何影響。這樣來看的話,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的出現,並不能算是質量問題。豐田中國如此表示,是在推卸責任,還是如實表達呢?
  • 從最近的機油門聊起,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並沒有那麼可怕
    先拋出一個結論,合理範圍裡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根本不可怕,不僅對車輛使用沒有什麼影響,相反,它們只是一個發動機做功過程裡時常出現的正常現象。說到這裡肯定有一些人會反駁,這怎麼可能呢?首先,我們要先來了解,機油增多的原理是什麼,機油乳化又是什麼原因,知道了真相的你就會明白,其實這些現象並不可怕!
  • 機油為何會出現增多和乳化現象
    近日,雷克薩斯被曝出現了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現象,事件起因是一位現款雷克薩斯ES300h車主在某論壇中發帖,說自己的車子出現了嚴重的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見到此帖後很多車主開始自檢,並表示紛紛「中獎」。實際注入機油時有超過F線的情況,但仍在規定範圍內;2.在車輛保養更換機油時,也有可能超過機油液面F刻度線;3.根據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在低溫冷啟動時,極少量的未完全燃燒的汽油經過活塞環與缸體之間的間隙進入機油,這屬於正常現象;4.對機油液面高度進行測量時,地面是否平整和機油溫度等因素也對液面高度有影響;另外,發動機機油溫度越高,熱膨脹導致機油體積增加。
  • 出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車主不要慌,原理很簡單
    近日,部分車主稱自己的車出現了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現象,就引發了許多網友的熱議。機油增多、機油乳化是異常現象嗎?出現這種情況是否就代表車輛出現了故障,需要進行修理?想必這也是很多車主的疑問。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解決一下大家的疑惑。咱們從技術角度理性討論一下,這"鍋"豐田該不該背。
  • 「機油門」再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到底是不是所謂的正常現象?
    如果機油量低於下限,曲軸就夠不到機油,氣缸壁和活塞銷無法得到潤滑,會加速磨損;如果機油量高於上限,過多的機油會增加曲軸旋轉的阻力,會出現油耗增加、發動機加速無力發悶等現象。而機油增多,便是機油量超過機油液位上限。不過,導致機油增多除設計缺陷外還有三種原因,其一便是加注量多。
  • 發動機、油品、天氣、超短距離駕駛:誰該為機油增多乳化負責?
    作者:張胤2月底以來,關於豐田發動機機油增多和乳化的新聞,在網絡和社交媒體上持續發酵。涉及的用戶集中在東北、華南等地區。對於機油增多和乳化的原因,網絡上眾說紛紜。經過多方求證和採訪。也正因如此,過量的燃油因為得不到充分燃燒,就會因為低溫而附著在汽缸壁上,形成「溼壁」現象,最終流入到曲軸箱,導致機油增多乳化。2、第二種可能,是活塞環的張力過小。為了儘可能節省燃油消耗,減少活塞環或降低活塞環張力卻是一種方式,但這種方式就會導致活塞環刮除汽缸壁上的油膜程度降低,導致機油增多乳化。
  • 豐田和雷克薩斯機油增多/乳化有解決辦法了?我們做了個實測
    就此事我們諮詢了豐田系的一些相關工作人員並得到了一個說法:長距離的中高速行駛可以減緩或消除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這2臺ES300h,一臺出現了機油增多(行駛裡程9000km),一臺機油加注口處出現乳化(行駛裡程11000km);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出現機油乳化現象的車型不多,我們找到的這臺也只是出現了比較輕微的乳化,本次所有實驗均以「求證」為目的,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機油問題」車型。
  • 豐田回應機油門:不是品質問題!難道是新豐田牌高級乳化機油嗎?
    豐田回應機油門:不是品質問題!難道是新豐田牌高級乳化機油嗎?作者 李晨晨近日,一張豐田4S店接到豐田公司對機油增多及乳化現象的統一回復消費者的郵件照片在網上廣為傳播,從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到結論:(機油液面高度超過機油卡尺F刻度線)和(機油蓋內側乳化)是發動機工作過程中發生的正常現象,結合以往調查的結果,判斷該現象不是品質問題。
  • 豐田「機油乳化」疑雲難開?這或許能讓你釋懷
    近來豐田「機油乳化/增多」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豐田中國對此高度重視,已於3月15日做出了正式回應,並就用戶最關心的相關問題做了簡明陳述,換言之:「機油乳化/增多屬正常現象,不存在產品質量問題,也不影響汽車的正常使用。」
  • 出現機油增多、乳化,一汽豐田RAV4榮放到底怎麼樣?
    [車友頭條-車友號-優視汽車]  相信近日很多朋友都被豐田出現機油增多問題的事件給刷屏了吧,起初對於這事兒師哥也不太相信,畢竟歷年來黑豐田的人都不在少數,但隨著眾多車主爆料以及車質網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車主投訴,我們也有更多理由相信此番事件並不是空穴來風。
  • 雷克薩斯官方:機油乳化屬正常現象
    3月16日,針對部分車型出現機油乳化問題致電雷克薩斯官方,雷克薩斯回應:「機油乳化屬於正常現象。」「我的ES300h僅行駛了3000公裡,未進行首次保養,在車友的提醒下,打開機油口發現機油已經乳化。」一名車主在論壇中表示。根據選車網梳理,從今年二月底開始,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已有60多起關於雷克薩斯機油增多與機油乳化問題的投訴。
  • 什麼是判斷機油增多或乳化的合理標準?
    早兩年的本田"機油增多門"並沒有對CV-R和思域造成致命傷害,反而銷量節節高,最近又有少量豐田車主反映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的情況,這一現象引起了筆者的好奇,就連"開不壞"的豐田都機油增多,市面上其他品牌車型會不會也存在這種現象?機油增多對發動機影響力有多大?而伴隨機油增多而出現的機油蓋乳化現象又是怎麼一回事?帶著一系列疑問,咱今天就來探個究竟。
  • 發動機機油增多/乳化是不是正常現象?這3點要先了解
    [資訊-牛車網]近日,疑似某田系混合動力車型發動機機油增多和乳化問題引來了網友的熱議。雖然網友和媒體眾說紛紜,但是對於本次事件,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此次機油增多問題能對發動機和用車產生了隱患或者危害,所以大家不需要過分擔心和慌張。
  • 日系汽車相繼出現機油增多或機油乳化,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日產汽車目前沒有過多設計發動機機油的故障點,但是捷科特的CVT變速箱卻涵蓋了此類低端變速箱的所有問題:低溫保護時間過長增加耗油量與排放量,變速箱油粘度下降造成鋼帶使用壽命的下降,帶檔滑行的兩次頓挫感過於明顯,而在頓挫之外還有異響的問題。這種變速箱可以說毫無品質可言,裝備此類變速箱的車自然也談不到品質,尤其是匹配了一些毫無性能可言的低級NA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