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豐田多款車型出現了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現象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一汽豐田多款車型出現了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現象

佚名 發表於 2020-03-12 14:24:02

俗話說「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可靠一直是豐田汽車的固有標籤,選擇豐田旗下車型幾乎是一個「沒毛病」的選擇方案。也正因如此,豐田品牌眾多車型市場前景不好的前提下,仍然能夠做到毫無優惠甚至加價銷售。

但是近期豐田可靠的「標籤」被廣受質疑。多地豐田車主反映車輛出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現象,據「E車匯」了解,此次豐田發動機隱患影響區域深廣,並且在豐田品牌旗下2.5L雙擎混動車型之中逐漸蔓延。

根據亞洲龍車主反饋:「買車不到兩個月,發現機油增多,去4S店檢查後也沒給更換機油,只說先回去等通知!擔心發動機運行潤滑有問題!」據統計,僅某網站統計,針對亞洲龍機油增多的反饋就多達102起,更為嚴重的機油乳化現象則高達20起,而這也僅可能是冰山一角,為此「E車匯」走訪了豐田經銷商。

仍無優惠、無回復,僅能免費更換機油

疫情之下,豐田經銷商與別家經銷商無異,駛入園區需要測試體溫,進入店內仍需再次測試體溫並登記。作為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的爆發疑似「初號病人」,亞洲龍仍然佔據店內C位。

據與店內銷售人員溝通了解到,目前亞洲龍沒有中招的燃油版本目前優惠8千元左右,並且享受免息貸款政策。至於事件主角的亞洲龍雙擎混動版本,不僅沒有優惠、沒有現車、沒有免息政策,更沒有官方解決方案。

在「E車匯」提出網上有車主反映發現機油增多或乳化現象等問題時,該銷售人員表示:「關於機油增多或機油乳化,目前店內並沒有客戶進行反饋維修,店端也在等待廠家的問題反饋,目前僅能進行免費機油更換。」

「E車匯」了解到,亞洲龍雖為合資車型,但其動力核心系統並非本土生產,而是採用進口形式再裝配車輛。因此,終端經銷商每月可分配到的雙擎混動版本車型,也僅僅在個位數。正是這種供需關係,導致亞洲龍雙擎混動版本「奇貨可居」。

同樣毫無任何優惠可言的一汽豐田RAV4榮放雙擎2.5L版本,也是機油事件的重災區,甚至2.0自然吸氣車型也存在機油增多情況。就目前來看,搭載豐田2.5L雙擎混動動力系統的車型,均有出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問題風險,2.0L純燃油車型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包括一汽豐田亞洲龍雙擎2.5L、一汽豐田RAV4榮放雙擎2.5L、進口豐田埃爾法雙擎2.5L、進口豐田威爾法雙擎2.5L、雷克薩斯ES300h等車型,將成為機油問題的重災區,而這基本包含了豐田品牌旗下大部分全球戰略車型。

為何雙擎成為眾矢之的?

相比本田的機油增多,此次豐田爆發的機油事件,明顯更加嚴重,同時出現機油增多與機油乳化兩方面問題,此外爆發問題的用戶同時包含南北多方,受寒冷溫度影響的外部因素並不明顯。問題的關鍵是,發動機並沒有報警、抖動、熄火等明顯症狀。

機油增多與機油乳化是兩種不同液體與機油混合導致的問題,豐田2.5L A25A-FXS自然吸氣發動機是首款誕生自TNGA架構的發動機產品,經過不同的調校後會搭載在傳統燃油車型以及混合動力車型之上。純燃油與混動版之間,包括排量、缸徑、行程、供油方式均為一致,從帳面數據來看僅在壓縮比、馬力、扭矩等方面有所不同。不過,就目前來看,純燃油版本車型,並沒有明顯機油問題。

根據「E車匯」分析雙擎混動機油增多與乳化問題, A25A-FXS自然吸氣發動機噴射方式很可能是問題的核心關鍵。A25A-FXS採用的是偏置直噴方式,汽油霧化後存在溼壁現象,未燃燒的汽油、水汽很容易隨著活塞運動很容易被帶至曲軸箱,導致機油增多或乳化情況。

以往,相同的情況下通過曲軸箱通風裝置,就可以將多餘的水、汽油分離排除,而前提便是需要發動機達到一定的溫度。雙擎混動車型由電機+發動機共同驅動,發動機的工作負荷並不大,若是在短途出現情況下,發動機溫度不夠很難完全分離滲入的外來液體。也因如此,「E車匯」走訪的一汽豐田經銷商銷售人員表示,機油增多問題是部分車主「開車太肉」。

當然,如此情況問題相對容易解決,通過調整發動機縮短暖機時間,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類似情況。不過,另有消息稱,NHTSA美國高速公路管理局已經發布召回豐田旗下混動車型聲明。召回的原因,是在生產製造問題,發動機有可能出現裂縫,從而導致冷卻液或者機油從裂縫中洩露,從而導致發動機機油增多與乳化。

在「E車匯」看來,豐田機油事件爆發至今,基本涵蓋了豐田、雷克薩斯旗下的全部2.5L雙擎混動車型。實際上,無論是機油乳化(機油變濃稠)還是機油增多(機油變稀釋),均會降低機油的潤滑效果,從而影響發動機使用壽命,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E車匯」就機油問題向豐田相關部門進行諮詢,但截至發稿前仍未得到任何回復。面對如此大規模投訴,豐田沒有及時回應仍採用「冷處理」,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機油事件的發酵,這也有可能對於豐田今年在中國市場表現,造成不利影響。
責任編輯;zl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一汽豐田機油增多、乳化 官方表示:正常現象
    發動機下護板螺絲鬆動和發動機雞爪墊橡膠老化都能產生共振。共振導致踏板抖動的特點是僅僅是在某一階段才會出現故障現象,如果油門踏板抖動一直存在,那就需要檢查一下發動機了。董先生購買的這款2.5L混動版本的亞洲龍還有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機油增多並且出現乳化現象。
  • 正常現象?豐田機油增多、乳化事件持續發酵!
    2020年3月6日晚,有網友在微博爆料自己3月1日購買的2020款混動雙擎RAV4榮放在提車第二天,行駛19km後機油便出現乳化現象,機油換新後,隔天又出現機油增多現象。剛提的新車就出現問題,車主在退車無望,又得不到解決辦法之後,選擇了通過網絡曝光的形式進行維權。
  • 一汽豐田亞洲龍機油門持續發酵,雷克薩斯爆出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
    亞洲龍剛剛爆出機油增多現象又一豪車爆出爆出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這款豪車就是雷克薩斯EH300h!雷克薩斯投訴一汽豐田亞洲龍機油門在持續發酵也引起了其他車型的車主對自己的車進行檢查,這一查還真把一款豪車雷克薩斯也拉進機油門的
  • 出現機油增多、乳化,一汽豐田RAV4榮放到底怎麼樣?
    [車友頭條-車友號-優視汽車]  相信近日很多朋友都被豐田出現機油增多問題的事件給刷屏了吧,起初對於這事兒師哥也不太相信,畢竟歷年來黑豐田的人都不在少數,但隨著眾多車主爆料以及車質網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車主投訴,我們也有更多理由相信此番事件並不是空穴來風。
  • 網傳豐田銷售話術:機油增多、乳化均是正常現象
    自今年3月開始,豐田旗下新款SUV車型新RAV4榮放車型被曝出機油乳化案例後,遭到越來越多車主的關注,隨著輿論不斷上升,以致於大量廣汽豐田、一汽豐田以及雷克薩斯車主都出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事件。 由於事件發展迅速,對豐田系車型在銷售上都遭到一定困擾。
  • 為什麼被一汽豐田寄予厚望的Rav4會出現機油乳化的問題?
    被連續投訴的機油乳化 在第三方的投訴網站中,我們發現近幾日一汽豐田Rav4連續出現了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問題。 機油乳化的危害 而所謂機油乳化,就是是指機油變成了乳狀液體,是水與發動機機油進行混合後的反應。車輛產生乳化反應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車輛發動機機油會變為乳黃色或乳白色,出現機油泡沫較多,整體呈糊狀。這會導致車輛機油失去粘度和散熱效果,如果車輛發生乳化反應還繼續行駛,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損壞發動機的情況。
  • 最近熱議的豐田機油增多和乳化是怎麼回事?
    目前一些車主反映,亞洲龍、RAV4榮放等等車型,出現了機油增多和乳化的問題。接著,豐田美國就發出了車輛召回的消息,這樣的消息一出,不少車友都紛紛熱議,難道一向以質量過硬著稱的豐田,這一次也攤上事兒了?要知道此前豐田可被稱為「開不壞的豐田」,這樣的神話難道也要破滅了嗎?
  • 機油為何會出現增多和乳化現象
    近日,雷克薩斯被曝出現了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現象,事件起因是一位現款雷克薩斯ES300h車主在某論壇中發帖,說自己的車子出現了嚴重的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見到此帖後很多車主開始自檢,並表示紛紛「中獎」。所涵蓋的車型從雷克薩斯ES300h擴散至亞洲龍雙擎、RAV 4雙擎、凱美瑞雙擎等全部TNGA架構下的混合動力車型。所有車主的反饋主要體現在機油比上限高了1-2cm,擰開機油蓋能看到黃色的乳化物。那麼究竟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機油增多、機油蓋乳化現象,到底如何解決?
    由於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下跌,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我國汽車市場的汽油和柴油價格正式迎來了"五元時代"。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在眾多車主歡喜之餘,有一部分車主反映,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其中也有一些是豐田車主。
  • 出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車主不要慌,原理很簡單
    近日,部分車主稱自己的車出現了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現象,就引發了許多網友的熱議。機油增多、機油乳化是異常現象嗎?出現這種情況是否就代表車輛出現了故障,需要進行修理?想必這也是很多車主的疑問。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解決一下大家的疑惑。咱們從技術角度理性討論一下,這"鍋"豐田該不該背。
  • 3.15戰役|凱美瑞雙擎機油增多乳化問題凸顯,廣汽豐田暢銷車型的一...
    但最近一段時間,在網絡投訴平臺和論壇上,不少購買了廣汽豐田凱美瑞雙擎的車主表示,剛買的車用車時間不長就發現有機油增多乳化的現象,部分車主在檢查機油尺時發現機油量超過最高刻度值,並且部分車主還注意到機油中出現了乳化現象,並伴隨著濃烈刺鼻的汽油味道。隨著大量投訴事件在網絡上不斷爆出和發酵,引發了市場和消費者對豐田品牌的質疑。
  • 豐田深陷「機油門」,你的車有沒有中招?
    近期,豐田汽車多款車型出現機油增多、乳化現象引起消費者熱議。在車質網今年3月車型投訴排行榜中,前三名分別是凱美瑞、亞洲龍和RAV4榮放,卡羅拉、雷凌車型也進入投訴榜前30名,投訴問題都是機油增多、乳化現象嚴重。出現這種現象的車型大多集中在新款的混合動力車當中。對此,豐田中國回應,這屬於正常現象,不是品質問題。而汽車專家認為,發動機設計或存在問題。
  • 從最近的機油門聊起,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並沒有那麼可怕
    說到機油,真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能潤滑,能密封,能清潔,能防鏽,但是和機油有關係的發動機毛病可以說也是相當的多,從大眾的燒機油,CS35的機油乳化,本田機油的增多,都引起過極大的爭議。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關於機油那些熱門問題,機油增多是什麼?機油乳化又是什麼?它們到底有傳言中那麼可怕嗎?
  • 冬季用車如何避免機油增多、乳化?開長途、多熱車是關鍵
    從今年的2中旬開始,陸續有網友在汽車論壇上,反映自家車輛出現機油增多和機油蓋乳化的問題。有車主在檢查機油尺時,發現機油量超過最高刻度值,並且部分車主還注意到機油蓋當中出現了機油乳化現象。投訴數量的增多,不僅將豐田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也讓車輛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問題再一次成為汽車市場熱議的話題。最近一周機油增多、乳化問題投訴數量驟減但越是混亂的時候,我們更應該保持冷靜,用數據和事實說話。
  • 豐田和雷克薩斯機油增多/乳化有解決辦法了?我們做了個實測
    易車原創 近期,豐田和雷克薩斯旗下一些混動車型因出現機油增多和乳化的現象而備受關注就此事我們諮詢了豐田系的一些相關工作人員並得到了一個說法:長距離的中高速行駛可以減緩或消除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這2臺ES300h,一臺出現了機油增多(行駛裡程9000km),一臺機油加注口處出現乳化(行駛裡程11000km);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出現機油乳化現象的車型不多,我們找到的這臺也只是出現了比較輕微的乳化,本次所有實驗均以「求證」為目的,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機油問題」車型。
  • 什麼是判斷機油增多或乳化的合理標準?
    早兩年的本田"機油增多門"並沒有對CV-R和思域造成致命傷害,反而銷量節節高,最近又有少量豐田車主反映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的情況,這一現象引起了筆者的好奇,就連"開不壞"的豐田都機油增多,市面上其他品牌車型會不會也存在這種現象?機油增多對發動機影響力有多大?而伴隨機油增多而出現的機油蓋乳化現象又是怎麼一回事?帶著一系列疑問,咱今天就來探個究竟。
  • 「機油門」再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到底是不是所謂的正常現象?
    如果機油量低於下限,曲軸就夠不到機油,氣缸壁和活塞銷無法得到潤滑,會加速磨損;如果機油量高於上限,過多的機油會增加曲軸旋轉的阻力,會出現油耗增加、發動機加速無力發悶等現象。而機油增多,便是機油量超過機油液位上限。不過,導致機油增多除設計缺陷外還有三種原因,其一便是加注量多。
  • 關注:領克汽車驚爆機油乳化現象,快打開你的機油蓋看看
    關注:領克汽車驚爆機油乳化現象,快打開你的機油蓋看看   自渦輪增壓和直噴成為汽車發動機主流技術時,一直困擾汽車工程界的直噴發動機燃油稀釋問題,也越來越多被暴露在消費者面前了。2017至2019年,東風本田、廣汽本田、長安汽車、北京現代等都深陷其中,尋其原因,基本都是研發的直噴發動機技術問題惹得禍。
  • 豐田「機油乳化」疑雲難開?這或許能讓你釋懷
    劃重點03「溼壁現象」導致油水混合本次機油乳化/增多現象,多發生在豐田TNGA架構下主推的2.5L和2.0L兩款自然吸氣發動機,兩款發動機皆採用了基於實現快速燃燒理論打造而來的雙噴射系統,即主流的不難發現,當前出現問題的很大一部分問題車型,都是搭載有全新2.5L阿特金森發動機的油電混動車車型,而混動的一大特點就是在發動機運行過程中會頻繁的冷啟動,無法穩定保持較高的工作溫度,導致溼壁現象,最終,凝結水以液滴的形式混入到機油循環中造成機油乳化/增多。
  • 日系汽車相繼出現機油增多或機油乳化,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本田汽車一度自我標榜「買發動機送汽車」,然而還不如說是「買發動機送機油」更貼切。其L15B系列的地球夢發動機裝備的東本與廣本兩大品牌的所有量產車,包括NA發動機的代步車有一臺未涉及機油增多的車輛嗎?而機油一旦增多則會導致曲軸箱箱體壓力升高,高壓一定會破壞缸蓋的密封性而造成冷卻液滲入曲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