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牛車網]近日,疑似某田系混合動力車型發動機機油增多和乳化問題引來了網友的熱議。雖然網友和媒體眾說紛紜,但是對於本次事件,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此次機油增多問題能對發動機和用車產生了隱患或者危害,所以大家不需要過分擔心和慌張。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網上曝出的機油增多和乳化的照片,只是機油蓋上有乳化物,這不能視同機油乳化,而是一種正常現象,此外機油增多在目前直噴發動機上其實也是普遍存在的狀況,存在品質問題或者發動機存在隱患。下面我們詳細通過3點來了解下機油為什麼增多,機油蓋乳化為什麼不等於機油乳化。
1.首先,為什麼說機油增多是正常現象?
在發動機中,汽油負責燃燒,機油負責潤滑,都是有各自的管道輸送不會有所幹涉,但在汽缸中,還是會有相遇的時候,對於現在多是直噴混合噴射等等發動機來說,這樣的問題其實也是普遍存在的。
在汽缸中,機油和汽油以活塞為界,活塞上邊的燃燒室是汽油,下邊的曲軸箱是機油。但活塞畢竟是高速上下運動的,負責隔離的活塞環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在某些情況下,沒有燃燒的汽油會掛在汽缸壁上,被活塞環刮到曲軸箱裡,而缸壁上的機油被刮到燃燒室裡也不可避免。
當汽油到了曲軸箱裡,就會跟機油混到一起。在機油溫度高的時候,汽油會蒸發出來,順著「曲軸箱通風」到達發動機進氣管,接著被送進燃燒室燒掉。而如果機油溫度低,汽油揮發不了,就會在機油中積累;時間一長,機油裡的汽油越來越多,機油就會被汽油稀釋,出現明顯的機油增多——所以,機油增多的另一個說法就是「機油稀釋」,這也就是所謂說的一直在溫度較低環境下低速行駛並走走停停所導致機油增多說法的原因。
雖然每次噴氣缸壁上的油量看起來量並不大,但是缸內直噴發動機在冷啟動時會噴射過量的燃油製造濃混合氣,如果是在冬季或者氣溫更低的高寒地帶,冷機運行時間更長,直噴發動機會噴入過量的燃油幫助燃燒,燃油噴霧附著在氣缸壁上的現象就會有所加劇。
單單從發動機設計以及運轉的工作原理上來看,雖然發動機在設計時,已經在活塞上通過活塞環最大程度的避免燃燒室和曲軸箱之間產生物質關聯,但仍不可避免發動機在工作時,有部分可燃混合氣和燃燒產物,經過活塞環由氣缸竄入到曲軸箱內。而針對油電混動車型來說,發動機除了作為主要驅動力供給給車輛運行,還要將一部分動力輸出給電池充電。而在冷機狀態下,發動機會頻繁的噴射更濃的混合氣來拉高轉速,導致冷機狀態下竄入曲軸箱的液態燃油更多,這也是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之一。
當車輛頻繁在冷機工況行駛時,是機油增多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在短途冷車的情況下運行之後的發動機,把機油標尺抽出來,就會聞到一股很濃烈的汽油味。事實上,很多車型都會出現這種問題,尤其是在比較寒冷的北方。
說白了,機油增多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汽缸壁上有沒燒掉的汽油,二是發動機溫度低,汽油混到機油裡揮發不了。這其實是正常現象。
2.機油蓋乳化和機油乳化不可混為一談
目前網上曝出的機油乳化照片都是機油蓋的乳化物,這和所謂機油乳化不是一個概念,不可混淆。發動機反覆的在無法充分暖機(水溫在 80 度以下)的狀態(低速短距離,氣溫 10 度/30 分鐘)下使用時,發動機內的少量的結露水不能蒸發,且混入到發動機機油裡。
在機油加注蓋內側等部位會有乳化現象的發生。車輛中高速行駛後發動機充分暖機,隨著發動機機油溫度的上升,混入到發動機機油中的少量水分蒸發後,乳化現象就會消失。上述現象是發動機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一般現象,不會影響發動機機油的潤滑性能,也不會對發動機的性能造成影響。
#我們在此引用行業內兩位專家對於此事的見解:
#天津大學教授、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姚春德:「當發動機停止運轉後,PCV控制閥關閉,曲軸箱強制通風系統停止循環,其發動機內的水溫在高溫(100℃以上)的作用下上升到腔室上方,遇到氣門室罩內外的冷空氣作用而凝結成水珠與油氣混合成所謂的黃白色乳狀混合物,粘附在氣門室罩蓋的最頂處,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白色乳狀物。這是所有汽車多多少少都會發生現象,並不能說明廠商的產品有問題,而是發動機工作過程與特定自然環境結合的必然結果。」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宋健:「機油口蓋發生乳化的情況並不能完全稱之為機油乳化,而且機油口蓋發生乳化不會直接影響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如果真的存在機油乳化的話,那麼發動機的潤滑度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加速性能、燃油經濟性。因此,作為用戶,如果我們的產品沒有出現油耗增高、加速吃力等情況,那不能僅通過機油氣味、機油口蓋有乳化現象來判定發動機機油出現乳化或增多。」
那如何判斷自己的車是否出現機油乳化問題呢?很簡單,抽出機油尺會帶出觀察帶出的少量機油。如果抽出的機油呈乳白色、並且帶有汽泡,那麼此時已經可以斷定發生機油乳化現象,這種一般是發動機存在漏水裂縫等問題所導致的。如果沒有出現,僅在汽車機油注油口蓋位置發現白色乳狀油水混合物,那表示只是汽車機油口蓋位置機油發生了乳化,這是正常現象,多跑一段時間就可以解決,當然,培養良好的駕駛習慣也非常必要。
3.培養良好的用車習慣會讓問題迎刃而解
其實這些問題還是地域和駕駛習慣所引發的,不良駕駛習慣會導致一些問題的加劇和放大。還是建議大家培養良好的用車習慣。開車之前先熱車,讓發動機保持在合理的工作環境運轉。冬天每次開車時應該是在發動後30秒至一分鐘後上路。但此時千萬勿以高轉速行駛,應保持在低車速,引擎轉速以不超過3000-350轉為限。經常短途行駛的車主則需要定期跑一趟高速,促使發動機機體溫度升高,從而可以讓存留的水蒸氣從發動機中消除。
最後,還是希望涉及相似問題的車主不比驚慌,如果不放心,可以前往經銷商做個全面的檢查。不管現在技術多先進、汽車發展的速度有多快,車輛還是要由駕駛者去操作,儘管電子系統和科技配備越來越多,人的實際駕駛和操作才是和車輛磨合最重要的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