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嚴重嗎?怎麼解決?

2020-12-06 全球汽車知訊

對於很多車主來說,用車前檢查一下發動機,已經成為很日常的一項工作了。它的好壞能直接影響行車安全,怎麼重視都不為過。因此,近日一些車主在檢查車況時,發現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並伴有乳化的現象,不由得就慌了神。以前只聽說過"燒機油",這機油怎麼還能越用越多呢?

其實"機油增多"不是個新鮮詞兒了,前兩年本田CR-V就曾因"機油增多"導致一批車主維權。最後本田方查明了原因,也給了消費者比較圓滿的解決方式。其後幾年,"機油增多"的聲音經常出現,很多品牌旗下的車型或多或少都出現過此類問題,可見機油增多是一個較普遍的問題。如果故障燈沒有亮起,沒有發生熄火、動力不足或異常抖動影響駕駛的情況,這時候的機油增多大多屬於正常情況,車主們對此不必太過擔心。

機油增多是什麼原理?該怎麼解決

為什麼說這是正常現象呢?咱們先來看看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在發動機做功的過程中,噴油嘴會不斷地將汽油噴霧噴射到燃燒室內,汽油噴霧和空氣結合燃燒產生動力,並產生汽油蒸氣、水蒸氣和廢氣等物質。現在很多車為了提升燃燒效率,會採用缸內側置直噴的設計,側置的方式很容易使汽油噴霧附著到氣缸壁上。

為了確保啟動性能,缸內直噴發動機在冷啟動的時候,會噴射較多的燃油製造濃混合氣。如果是在冬季或氣溫更低的高寒地帶,發動機冷機運行的時間更長,噴射的燃油會更多,汽油噴霧附著在氣缸壁上的現象也就更嚴重。

由於發動機的溫度不夠高,附著在氣缸壁上的汽油噴霧會凝結變成汽油液體,並順著氣缸壁留下來形成"溼壁"。發動機工作時,活塞上下運動,缸壁上的汽油液體就順著活塞環、缸壁間隙流入下方的曲軸箱,與曲軸箱內的機油混合,造成機油液面升高。

其次,汽油燃燒後產生的汽油蒸氣、水蒸氣和廢氣等物質,也會通過活塞環進入到曲軸箱內。在正常工況下,流入到曲軸箱內的汽油液體和竄氣,會通過曲軸箱通風機構(PCV)排出去。但在發動機溫度不夠高的情況下,汽油液體、汽油蒸氣無法揮發,PCV無法發揮作用,汽油就只能積累在機油中了。

因此,在天氣比較寒冷的情況下,車主在用車前不對發動機進行充分的預熱,就有可能產生機油增多的現象。另外,頻繁的短距離行駛也會導致發動機經常在冷機的狀態下工作。因為啟停時間間隔短,發動機長期無法在最佳工作溫度下運行,也會加劇機油增多的現象。所以,很多時候機油增多並不代表發動機出故障了,只是寒冷天氣不熱車、短距離行駛下的一種正常現象。

"機油蓋乳化"不能視為"機油乳化"

還有少量車主在機油蓋的位置發現了乳化現象,因此他們特別擔心,自己的愛車會不會發生了機油乳化。機油乳化一般是由於機油和水混合,產生了乳白色、乳黃色的乳狀物,並伴有泡沫。如果發動機內部漏水或有裂紋,冷卻水就有可能進入到曲軸箱內,與機油混合在一起,造成全面的機油乳化。

機油乳化後就相當於變質了,不僅失去了潤滑、清潔等作用,還會對發動機性能造成損害,危害還是挺大的,因此這些車主的擔憂也是情有可原。那麼如何判定自己的愛車是否發生機油乳化了呢?

其實很簡單,只要拔出機油內部的機油尺,觀察上面是否有白色、黃色的乳狀物和泡沫。如果有,基本能確定機油發生了乳化,這時候就需要去4S店修理了。如果沒有,而只是在機油蓋的位置發現了乳化現象,那麼說明只發生了機油蓋乳化,並非機油乳化。

機油蓋乳化是一種正常的物理現象,發動機、機油的溫度不夠高,竄入曲軸箱內的水蒸氣無法蒸發,升到腔室上方後遇到氣門室罩內外的冷空氣而凝結成水珠,並與此區域的機油混合形成黃白色乳狀物,造成機油蓋乳化。僅僅是機油蓋乳化,不會對機油的品質、發動機的性能造成任何影響。只要發動機溫度上來了,混在機油裡的水分蒸發出來,乳化現象自然就消失了。

因此,遇到機油增多、機油蓋乳化現象時,車主們無需太過擔憂,它們都是特定工況下、很多車型都會出現的正常現象。解決起來也很簡單:車主們在用車前,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氣下,儘量給車輛預熱幾分鐘,讓車輛在熱機的情況下運行;避免頻繁的短距離行駛,偶爾跑跑長途、高速,讓發動機在最佳工作溫度下運行久一點,機油增多、機油蓋乳化的現象都能得到改善。

相關焦點

  • 機油增多、機油蓋乳化現象,到底如何解決?
    在眾多車主歡喜之餘,有一部分車主反映,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其中也有一些是豐田車主。這則消息對於一向表現出色的豐田來說,可謂是一個"深水炸彈"。不過,還有很多豐田車主表示疑問,為何他們並沒有出現此類情況?而"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又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先別慌,形成原因及解決辦法都在這裡!
    近期,很多車友的愛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現象,導致大家一談起這種現象都非常的擔心,是不是出現了這種情況就一定說明我的車有嚴重的質量問題和設計缺陷呢?其實出現了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現象不一定是質量問題,這種現象在北方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並不少見,很多汽車品牌的車型都發生過類似的現象,主要還是看機油增多到什麼程度、機油乳化到什麼地步才能確定是否是車型質量問題。接下來我們就詳細分析一下常見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形成原因及解決辦法。
  • 出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車主不要慌,原理很簡單
    近日,部分車主稱自己的車出現了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現象,就引發了許多網友的熱議。機油增多、機油乳化是異常現象嗎?出現這種情況是否就代表車輛出現了故障,需要進行修理?想必這也是很多車主的疑問。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解決一下大家的疑惑。咱們從技術角度理性討論一下,這"鍋"豐田該不該背。
  • 發動機機油乳化後果嚴重嗎?怎麼判斷機油有沒有乳化?
    另外即便是正常測量機油液位在上限也沒啥問題,只要在上限和下限之間就都是合理的機油量,另外很多朋友一打開加機油的蓋子,發現上面有乳白色的物體就開始慌了,我這不就機油乳化了嘛,關於這個問題先別擔心。先來說說啥是機油乳化,我們都知道機油跟水是不相容的,但是如果機油跟水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就會發生乳化作用,說白了機油乳化就證明機油進水了,這個時候機油的整體性能都會大幅度的下降,必須要及時換掉。有朋友要說了,你剛才不是說不用擔心嗎?這機油乳化都能把發動機幹報廢了,還不用擔心嗎?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到底誰是罪魁禍首?
    機油增多誰的責任?要想知道機油是如何增多的,我們首先需要明白機油是參與發動機的運轉的。此外,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有時候「機油增多」並不是因為「增多」了,也有可能是由於地面不平整、機油溫度過高等因素導致了機油超過刻度的上限。所以在測量機油的時候,一定要確保車輛在平穩的路面,同時讓發動機重複冷卻5-10分鐘,機油重新流回油底殼後,再進行測量。機油乳化誰來背鍋?
  • 從最近的機油門聊起,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並沒有那麼可怕
    說到機油,真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能潤滑,能密封,能清潔,能防鏽,但是和機油有關係的發動機毛病可以說也是相當的多,從大眾的燒機油,CS35的機油乳化,本田機油的增多,都引起過極大的爭議。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關於機油那些熱門問題,機油增多是什麼?機油乳化又是什麼?它們到底有傳言中那麼可怕嗎?
  • 專家釋疑:機油乳化和機油增多究竟怎麼回事?
    圖/文 耀琪近期,關於發動機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問題成為許多車主關心的熱點問題。究竟這是正常的物理現象,還是說是汽車設計上出了問題?對此記者採訪了有關的汽車技術專家。在低溫環境下,發動機未達到正常工作溫度時,由於氣缸蓋罩蓋溫度不能很快升高,在溫差的作用下,氣缸蓋罩蓋內易出現水凝結現象,其與機油油滴進行混合後,在發動機機油加注口、氣缸蓋罩蓋處便形成了乳化後的白色泡沫。這種泡沫還會引發新的問題,包括進一步導致機油的乳化現象以及氣缸內混合氣燃燒質量變差等。顯然,機油乳化會影響到機油在潤滑、清潔、散熱等方面的性能。
  • 什麼是判斷機油增多或乳化的合理標準?
    早兩年的本田"機油增多門"並沒有對CV-R和思域造成致命傷害,反而銷量節節高,最近又有少量豐田車主反映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的情況,這一現象引起了筆者的好奇,就連"開不壞"的豐田都機油增多,市面上其他品牌車型會不會也存在這種現象?機油增多對發動機影響力有多大?而伴隨機油增多而出現的機油蓋乳化現象又是怎麼一回事?帶著一系列疑問,咱今天就來探個究竟。
  • 「機油門」再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到底是不是所謂的正常現象?
    要說前段時間汽車圈最熱門的事件,必然是令人十分憤怒的「減配門」,以及似乎已經沒什麼新鮮度的「機油門」,畢竟對很多人來說,「機油門」已經司空見慣。不過,相信也有很多人疑惑,既然是頻繁出現,那這到底是什麼鬼?危害性大嗎?
  • 你所不知道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機油,被譽為汽車的血液,對發動機起到潤滑減磨、輔助冷卻降溫、密封防漏、防鏽防蝕、減震緩衝等作用。我們有時候聽身邊朋友說愛車「燒機油」了,但隨著用車知識的普及,已經有不少人知道機油也是有正常損耗的,並不是機油減少就是所謂的「燒機油」。那麼「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你遇到過嗎?是否屬於發動機嚴重故障?
  • 一汽豐田多款車型出現了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現象
    據統計,僅某網站統計,針對亞洲龍機油增多的反饋就多達102起,更為嚴重的機油乳化現象則高達20起,而這也僅可能是冰山一角,為此「E車匯」走訪了豐田經銷商。 仍無優惠、無回復,僅能免費更換機油 疫情之下,豐田經銷商與別家經銷商無異,駛入園區需要測試體溫,進入店內仍需再次測試體溫並登記。作為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的爆發疑似「初號病人」,亞洲龍仍然佔據店內C位。
  • 為何一聽到機油「增多」「乳化」就很焦慮?
    最近,不少車主都關注到一個投訴現象,就是部分車輛出現機油「增多」「乳化」的問題,進而引發了車主們對其是否會造成發動機損傷乃至是否需要召回的擔憂。事實上,是否嚴重到需要召回,國家質檢總局自有定論。但我們在不妄下結論的前提下,不妨從技術角度分析,了解一下汽車機油「增多」「乳化」現象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它是否真如網絡上說的那樣可怕?A。為什麼會有機油增多的現象?
  • 最近熱議的豐田機油增多和乳化是怎麼回事?
    目前一些車主反映,亞洲龍、RAV4榮放等等車型,出現了機油增多和乳化的問題。接著,豐田美國就發出了車輛召回的消息,這樣的消息一出,不少車友都紛紛熱議,難道一向以質量過硬著稱的豐田,這一次也攤上事兒了?要知道此前豐田可被稱為「開不壞的豐田」,這樣的神話難道也要破滅了嗎?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原因起底 究竟對車有沒有傷害?
    近期,有很多網友表示想要了解關於 「機油乳化」、「機油增多」的更多信息。考慮到機油乳化和機油增多事件近些年來時有發生,那麼背後的原因有哪些?到底會對車輛造成多大的損害?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那麼我們回歸到話題本身,回顧歷史上車主反映的機油乳化、增多事件,我們能夠發現主要為兩類情況。第一種就是產品本身存在設計缺陷,廠方召回處理後即可解決。第二種就是少量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我們將第一種情況排除在外,來聊聊第二種情況。為何會出現機油增多現象?
  • 網傳豐田銷售話術:機油增多、乳化均是正常現象
    自今年3月開始,豐田旗下新款SUV車型新RAV4榮放車型被曝出機油乳化案例後,遭到越來越多車主的關注,隨著輿論不斷上升,以致於大量廣汽豐田、一汽豐田以及雷克薩斯車主都出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事件。 由於事件發展迅速,對豐田系車型在銷售上都遭到一定困擾。
  • 為什麼每到冬季就有車出現機油增多和乳化
    不知道大家還有印象沒,每到冬天都有車輛被曝出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現象,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別的原因?我們不妨從常規角度分析一下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如何是怎麼發生的? 所以在冬季氣溫較低的地區,機油增多的現象其實比較常見,出現機油增多嚴重的問題很多是因為有些車主駕駛路途比較短
  • 豐田和雷克薩斯機油增多/乳化有解決辦法了?我們做了個實測
    就此事我們諮詢了豐田系的一些相關工作人員並得到了一個說法:長距離的中高速行駛可以減緩或消除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這2臺ES300h,一臺出現了機油增多(行駛裡程9000km),一臺機油加注口處出現乳化(行駛裡程11000km);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出現機油乳化現象的車型不多,我們找到的這臺也只是出現了比較輕微的乳化,本次所有實驗均以「求證」為目的,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機油問題」車型。
  • 車主課堂|為何一聽到機油「增多」「乳化」就很焦慮?
    新快報訊 最近,不少車主都關注到一個投訴現象,就是部分車輛出現機油 " 增多 "" 乳化 " 的問題,進而引發了車主們對其是否會造成發動機損傷乃至是否需要召回的擔憂。事實上,是否嚴重到需要召回,國家質檢總局自有定論。
  • 一汽豐田機油增多、乳化 官方表示:正常現象
    董先生購買的這款2.5L混動版本的亞洲龍還有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機油增多並且出現乳化現象。在行駛1萬多公裡後,車主發現車輛的機油出現了乳化現象,先後與4S店多次溝通,但得到的答覆「平常多跑跑高速,回去再看看機油尺」。車主表示,也因此事更換過機油,但更換機油過後幾天,機油增多的現象再次出現。
  • 本田「產」機油會乳化?附危害、預防及解決辦法
    當德系絞盡腦汁減少機油非正常消耗時,本田新1.5T發動機近日則被發現擁有一項新科技:機油越開越多。德系你該去日本學習一下了,本田你這樣搞讓我們做機油的品牌商情何以堪,你這是要跟我們爭市場嗎?根據前段時間東風本田開展的媒體溝通會上廠家人員的介紹,機油增多的原因是因為由於機油處於低溫下,水箱加熱速度偏慢,未燃盡汽油和空氣混入機油並液化且無法快速揮發而導致。所以機油增多的原因是因為汽油混入機油裡,那么正常來說機油乳化又是怎麼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