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產」機油會乳化?附危害、預防及解決辦法

2020-12-06 速倍達養車

當德系絞盡腦汁減少機油非正常消耗時,本田新1.5T發動機近日則被發現擁有一項新科技:機油越開越多。德系你該去日本學習一下了,本田你這樣搞讓我們做機油的品牌商情何以堪,你這是要跟我們爭市場嗎?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我們聊聊機油乳化以及乳化的危害。機油乳化就是機油變成了乳狀液體,呈現乳白色或乳黃色,看起來像是用水攪拌的麵糊,且有泡泡。此時機油已經失效,各項功能均已下降,不能繼續使用。

根據前段時間東風本田開展的媒體溝通會上廠家人員的介紹,機油增多的原因是因為由於機油處於低溫下,水箱加熱速度偏慢,未燃盡汽油和空氣混入機油並液化且無法快速揮發而導致。所以機油增多的原因是因為汽油混入機油裡,那么正常來說機油乳化又是怎麼造成的呢?

乳化的原因首先是在冬季的時候發動機熱車時進入曲軸箱的空氣含有大量的水蒸氣,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與空氣的溫度有很大的關係,溫度越高,含有的水蒸氣越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南方夏季潮溼,北方冬季乾燥。當空氣的溼度超過100%時水蒸氣會從空氣中析出凝結成水,就像冬季帶著眼鏡進屋會馬上鏡面掛露水一樣。冬季汽車經常短途行駛,曲軸箱內的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沒有足夠的時間蒸發到大氣中,日積周累,會凝結成水分混入油中造成機油乳化。

機油乳化有什麼危害呢?

機油乳化以後會降低潤滑效果,導致發動機提前損壞。所以機油出現乳化後還是得儘早更換機油,畢竟乳化的機油失去了機油的性質是不能用的了。

機油乳化如何解決?

首先更換機油但在更換前請清潔發動機。先洗外部、空濾室、廢氣管、發動機、化油器, 排氣接頭也要檢查,在洗髮動機內部時,有條件的打開右邊蓋 清潔發動機機油池;沒有條件的可以用煤油裝進發動機然後啟動再熄火, 再啟動再熄火,燃燒的時間不能超過30秒 ,再換新的煤油 ,然後再重複換煤油。由於煤油的清潔能力強可以去掉水 ,一般多換幾次煤油後排出,再裝上機油多更換幾次就能解決。

如何預防機油乳化?

首先,停車檢查機油尺上下刻度內,機油是否符合標準,前面說過國標要求0.3升/千公裡,上線到下線為1升機油;其次,查看防凍液是否缺失嚴重;還有一點,如果冬季每次行車裡程都很短,也是極有可能出現機油乳化的,所以最好還是儘可能的減少短時間行車。

相關焦點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嚴重嗎?怎麼解決?
    因此,近日一些車主在檢查車況時,發現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並伴有乳化的現象,不由得就慌了神。以前只聽說過"燒機油",這機油怎麼還能越用越多呢?其實"機油增多"不是個新鮮詞兒了,前兩年本田CR-V就曾因"機油增多"導致一批車主維權。最後本田方查明了原因,也給了消費者比較圓滿的解決方式。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先別慌,形成原因及解決辦法都在這裡!
    其實出現了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現象不一定是質量問題,這種現象在北方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並不少見,很多汽車品牌的車型都發生過類似的現象,主要還是看機油增多到什麼程度、機油乳化到什麼地步才能確定是否是車型質量問題。接下來我們就詳細分析一下常見的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形成原因及解決辦法。
  • 機油增多、機油蓋乳化現象,到底如何解決?
    而據專業人士分析,車輛之所以會在寒冷環境下導致機油增多的情況,主要是因為汽油的揮發性受到了影響。要知道在汽油缸中,汽油和機油的分離是以活塞為界的,但在高速運行下,汽油難免會被帶入裝有機油的曲軸箱中。但通常,隨著發動機的穩定運行,霧化後的汽油是可以被蒸發掉的。
  • 從最近的機油門聊起,機油增多和乳化現象並沒有那麼可怕
    這就很好的解釋了上面所說的"快遞員工況",專家也指出,適度的機油增多完全不會影響車況和用車生活,只要養成良好的用車習慣,比如啟動時熱熱車,或者之後多跑幾趟高速就可以改善這個情況了。總之,正確認識燃油稀釋問題,按期進行保養,才是最可靠的解決辦法。機油怎麼就乳化了?
  • 出現機油增多、機油乳化?車主不要慌,原理很簡單
    近日,部分車主稱自己的車出現了機油增多、機油乳化的現象,就引發了許多網友的熱議。機油增多、機油乳化是異常現象嗎?出現這種情況是否就代表車輛出現了故障,需要進行修理?想必這也是很多車主的疑問。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解決一下大家的疑惑。咱們從技術角度理性討論一下,這"鍋"豐田該不該背。
  • 豐田和雷克薩斯機油增多/乳化有解決辦法了?我們做了個實測
    ;那麼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其它解決辦法?第一,長途行駛後機油蓋處的乳化現象是否會減少或消失?第二,究竟是缸體內的機油發生了乳化還是僅發生在機油加注口處?如果是前者,情況就比較嚴重了,說明機油已經變質了。(再次強調,最終結論只針對這臺車。)
  • 什麼是判斷機油增多或乳化的合理標準?
    早兩年的本田"機油增多門"並沒有對CV-R和思域造成致命傷害,反而銷量節節高,最近又有少量豐田車主反映自己的愛車出現了機油增多的情況,這一現象引起了筆者的好奇,就連"開不壞"的豐田都機油增多,市面上其他品牌車型會不會也存在這種現象?機油增多對發動機影響力有多大?而伴隨機油增多而出現的機油蓋乳化現象又是怎麼一回事?帶著一系列疑問,咱今天就來探個究竟。
  • 機油乳化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機油乳化現象?
    非正常現象機油乳化那麼水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在低溫環境下,發動機啟動還沒有達到正常工作溫度時,氣缸罩蓋處於低溫狀態,溫差可以讓罩蓋內部出現水凝結,而此時機油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蒸發,藉助曲軸箱通風系統,機油油滴可以順著通氣腔穿過缸體、缸蓋進入氣門室,機油和水混合後,機油出現乳化現象,這類現象多出現在混動車型上
  • 關注:領克汽車驚爆機油乳化現象,快打開你的機油蓋看看
    關注:領克汽車驚爆機油乳化現象,快打開你的機油蓋看看   自渦輪增壓和直噴成為汽車發動機主流技術時,一直困擾汽車工程界的直噴發動機燃油稀釋問題,也越來越多被暴露在消費者面前了。2017至2019年,東風本田、廣汽本田、長安汽車、北京現代等都深陷其中,尋其原因,基本都是研發的直噴發動機技術問題惹得禍。
  • 豐田機油增多、乳化事件持續發酵!
    2020年3月6日晚,有網友在微博爆料自己3月1日購買的2020款混動雙擎RAV4榮放在提車第二天,行駛19km後機油便出現乳化現象,機油換新後,隔天又出現機油增多現象。剛提的新車就出現問題,車主在退車無望,又得不到解決辦法之後,選擇了通過網絡曝光的形式進行維權。
  • 日系汽車相繼出現機油增多或機油乳化,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以兩田一產為代表的日系汽車,其主品牌與子品牌車輛在品質方面想來被認定為「穩」的代名詞,但是全球範圍內召回次數最多、涉及造假類目最多、車輛故障點最多的品牌均指向日系車。理論上不應該出現通過營銷方式創造的品牌價值會高於其真實價值,除非這一區域的C端市場掌握的汽車相關知識過於匱乏。
  • 發動機機油乳化後果嚴重嗎?怎麼判斷機油有沒有乳化?
    機油在上線位置,顏色正常,機油蓋打開後上面有乳白色的東西還有冰,這是什麼問題?類似是本田CRV的問題,但我的是日產勁客。每一次一出點什麼事情不可避免的大家都要看看,這件事情會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你先別急,如果你的車是傳統的機油尺,不是電子機油尺的話,那麼你一定要等車完全涼下來之後再看機油的位置,你看著高可能因為你的車沒涼就測了。
  • 科普機油增多、乳化現象,搞清原理才不會被帶節奏
    眾所周知,本田向來以發動機而著稱,在網絡上甚至還流傳起"買本田就是買發動機送車"的梗。但風光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在經歷了2018年的大規模發動機機油增多、乳化事件之後,本田迎來了信任危機。回顧2018年整個"機油門"事件,我們會發現當時出現問題的車輛,採用的是不同地方生產的同款發動機,因此的確是產品的品質問題。
  • 機油為什麼會乳化? 什麼是機油乳化?為什麼機油乳化在冬季時最容易...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出現機油乳化,說明發動機裡有水,這跟機油的好壞和發動機的使用環境有關,但是跟發動機本身沒有太大問題。出現機油乳化並不能說發動機就有問題。而一般情形下,空氣中的水汽與機油蒸汽相結合所產生的乳化,大多是機體密封、油氣分離系統等存在的問題所導致;除此之外,零部件故障,比如水路損壞、散熱器損壞、缸墊損壞等,以及不合理的用車習慣也會造成機油乳化;還有就是發動機的類型差異,比如直噴的發動機往往就比電噴的發動機出現機油乳化的概率大。
  • 機油乳化問題集中爆發 長安解決方案不徹底
    【車訊網 報導】前幾日,不斷有媒體報導長安CS35機油乳化的問題,對於機油乳化現象大家或許比較陌生,由於機油質量優劣和天氣等環境因素,少部分汽車會出現機油乳化現象。權威人士指出,乳化現象跟發動機本身沒有關係。
  • 車企相繼遭遇「機油門」,機油增加和乳化,也是「傳染病」嗎?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低溫環境中,反覆短時間(如30分鐘內)駕駛,廢氣、燃油在曲軸箱內與機油長期混合而無法氣化排出,的確會加速機油變質,並對發動機機件造成腐蝕。豐田不是第一個遭遇「機油門」的車企,包括2019年初受到大範圍投訴的東風本田在內,雪鐵龍、起亞、現代、通用、奔馳、寶馬等各大車企,均出現過類似現象。在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的文庫中,由於氣缸中的燃油以蒸汽形式和未燃盡的液態形式,經由活塞環竄漏到曲軸箱,並融入機油,導致機油增多的案例,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00年前。
  • 機油為什麼會乳化?
    聽說不少新車出現了機油乳化的現象,有些甚至是剛開了十幾公裡的新車,這引起了車主們的注意。什麼是機油乳化?機油乳化並不常見,甚至很多車主都不知道機油乳化是怎麼一回事。一旦車輛出現機油乳化的現象,機油肯定是不能用了,如果沒有及時發現繼續使用,輕則對發動機的潤滑性造成影響,重則損傷發動機。
  • 發動機、油品、天氣、超短距離駕駛:誰該為機油增多乳化負責?
    正常來講,經過循環後的機油會經由蒸發箱進行熱處理,但由於低溫的行車環境,機油就不能得到正常的熱處理,會有溼氣。而溼氣和膨脹後的機油流回到曲軸箱後,就會導致機油增多和乳化。外界爭論最大,車主最擔心的是第一種情況——在低溫冷啟動時,極少量未完全燃燒的汽油經過活塞環和缸體之間的縫隙滲入機油,導致增多乳化。
  • 機油乳化不是病 但病起來要命 如何正確對待機油乳化?
    關注汽車圈的朋友經常都會聽到機油乳化這個詞語,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車輛的機油乳化是什麼症狀,而且不知道機油乳化到底是如何引起的,對車輛有什麼影響以及車主平時使用車輛應該如何預防等問題。今天就來了解一下車輛機油乳化的相關問題。
  • 機油增多、機油乳化,到底誰是罪魁禍首?
    而這個時候就需要足夠數量的機油出面調解,它們會遊走在發動機各個零部件的摩擦表面,形成油膜,實現液體摩擦,從而減少摩擦阻力,以到達提高發動機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但身兼重任的機油,性格又十分傲嬌,稍微遇到一點點不開心的事情就容易尥蹶子不幹,好比現在鬧得風風雨雨的機油增多,以及機油乳化現象就是它不開心後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