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發展有多大的影響?

2020-12-06 雍然驛站

這件事的影響,有一個因素必須考慮進來。

那就是對周圍環境的適應度。

想像一個簡單的頭腦實驗,

有一個長長的山坡,剛剛下過雨,都是泥,

你把一塊麵包團成球滾下去,這麵包廢了吧。

你把一個鋼球滾下去,鋼球最多沾點泥,用水一衝,光亮如新。

環境是相同的,

不同在於兩個球的適應度。

這事放在人身上,同樣有效。

同一個環境,你越適應,粘在身上的泥越多,

對自身造成的改變越大。

反之,你越不適應,不迎合,粘在身上的泥越少,

對自身造成的改變越小。

在一個群體中

其他人習慣抱怨,

如果你為了迎合,去適應這樣的環境,

跟著一起抱怨,

要不了多久,你的大腦也形成習慣抱怨的思維方式。

如果不迎合,拒絕一起抱怨,

會有一定後果,比如被其他人孤立,

這件事會影響情緒,

我們不想承受這份情緒,

於是選擇妥協,

每一次妥協,都會改變自身材質,

就像把鋼球替換成麵包,

環境對自身的改變程度就會加大。

關鍵點在情緒,

抗拒所處環境對自身的同化和影響,

我們知道不被環境影響,做自己是很棒的事,

但需要付出代價,就是糟糕的情緒,

我們都知道,你跟別人一樣時,帶來的安全感,

其他人給你的認可感,是很安逸的,

反之,你跟別人不一樣,且不妥協,就會處處感受到阻力,

感受到不被理解,不被認可,有跟他人格格不入的疏離感,

這份感受很強烈,

我們常常想躲開這樣的情緒,

為了感覺好一點,

於是開始迎合環境,增加自己對於環境的適應度。

結果就是不知不覺被環境改變。

變色龍每到一處新環境,就變成周圍的顏色,是為了自保,

人類進入新環境,努力融入其中,同樣是為了自保。

可惜,這種自保是虛幻的假象,

正是這種所謂的自保,導致了自我的喪失。

你不會有跟周圍與眾不同的主張,

因為那樣不安全。

漸漸的就會失去自我,徹底被同化。

留在糟糕的環境中,又要時刻努力保持不妥協,不被改變是很不容易的。

如果想把這件事變容易,

一定要分清一個重要邏輯,

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其他人有什麼反應和情緒,

都是其他人自己的事情,

並不是我的事情。

用阿德勒的理論,課題分離解釋,一件事情的後果由誰承擔,就是誰的課題,他人無權幹涉。

在這裡你會有點糊塗,

說,不對呀,我說了某些話,做了某件事,導致對方生氣,

這後果明明是我的行為造成的,

怎麼能說,對方的反應跟我沒關係?

關鍵點是我們常常忽略一個隱藏行為,

就是解讀。

你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後果由你承擔,是你自己的課題,他人無權幹涉,沒錯。

但你的行為並沒有直接造成對方的情緒,

而是他對你行為的解讀造成了他的情緒,

是他的解讀產生了他很生氣這個後果,

如何解讀,是他的課題,後果他自己承擔,別人無權幹涉。

現在理解了吧。

你的行為在不同的人看來,可能造成不同的反應和情緒,

如果你的行為直接造成他人情緒的後果,

我們無法解釋,同樣的行為在不同的人看來,產生不同的情緒,

正是因為中間有個對方解讀你行為的環節被忽略了,

才導致這種看起來很奇怪的現象。

只有把這一點徹底分析清楚,

才能讓人際關係變得清爽。

總結一下,

環境對人的影響大小,要看這個人對環境的適應度,

想想麵包和鋼球。

拒絕適應看起來很難,關鍵是因為情緒。

別人的反應都是他們如何解讀產生的後果,

而非你的行為本身,

這一點至關重要。

搞清這一點,才能在人際關係中,

想說什麼就說,想做什麼就做。

只要你做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情就好,

不必在意他人反應,

因為他人反應就算再糟糕,

就算把他氣死,

這個後果也是他大腦中的解讀造成的,

而非你的行為。

最後,更為重要的是,努力進入對的環境,

讓環境主動改變你,變得更好將會更省力。

相關焦點

  • 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有多大?這三點最容易被忽視
    一個人的家庭出身真的對人一個人的影響有這麼大嗎? 家庭真的可以決定一個人未來嗎?我覺得影響的大小要看看整個的社會發展階段而定。文中的兩個案例都是在成熟的的商業社會,社會階層相對比較穩定,階層的流動性較差,所以家庭出身的影響會比較大。
  • 成長環境對一個人認知的影響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我們在網上能夠方便得知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不同角落的故事,不同的人生和成長經歷,可以說在我們面前是有一面鏡子讓我們去看到這個世界是鮮活的。正是因為看到了很多的故事,我們慢慢地對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在變化,但多數發生在遙遠地方的事情,我們最多是感慨一下罷了,只有真切的發生在自己和周邊熟悉人的事才會給我們真切的感受,並會手指影響。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就是這樣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並固定了一個人的對世界、對人性、對愛情、對人生的認知。A和B都是我的同學,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女生。
  • 童年經歷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童年經歷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奧地利著名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曾經說過一句讓不少人感同身受的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張張的性格與她的成長經歷具有很大的關係。張張很小的時候就成為留守兒童了,爸爸媽媽去大城市打工,自己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但爺爺奶奶年紀很大,且感情很不好,常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吵的你死我活。張張的家長會從來沒有人去過,也沒有人關心她在學校的生活,父母給的生活費很少,自己精打細算著用也常常不夠。
  •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作文素材)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作文素材) 2013-09-06 10:2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環境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學宮附近常常有讀書人來往,這些讀書人從容優雅的言談舉止,高雅動人的氣質風範對孟子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孟母內心大為高興:「這才是孩子們最佳的居住環境啊!」她由衷地發出感嘆,並把孟子送入學宮讀書。在學宮靜謐的環境氛圍中,孟子開始了他的求學生涯,為他以後成才為賢打下了堅實基礎。
  • 環境的因素可以改變一個人,這是人成長過程中重要因素
    從一個看到打牌就煩的人變成現在多大都敢打的我,從輸一塊錢就心痛到現在輸幾百塊也照樣睡得著的我,這是個什麼經歷呢?所以說環境很重要,以前我生活的環境沒有打牌的所以我就不打牌;之後接觸的人都打牌我也就慢慢的學會了打牌。生活中受環境影響的人很多,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很重要。我和老公經常爭吵,孩子同樣學的很愛爭吵也是一樣的道理。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究其原因,這就是房似錦的原生家庭對她造成的影響。在電視劇《安家》播出的過程中,「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帶來影響」這個話題也上了熱搜。不管是電視劇《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還是電視劇《都挺好》中的蘇明玉,都因為在自己生長的原生家庭中受到的影響,有過委屈、崩潰的瞬間,這些都是環境不好的原生家庭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那麼何為原生家庭呢?
  • 環境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看了你就知道了
    心靈是可以塑造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生活在一個好的環境中,不僅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也有利於我們的心理健康,甚至也會增加我們的幸福感。以前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好班風才能出好學生,那個時候對這個還不怎麼理解。
  • 音樂教育對孩子成長有什麼樣的影響
    在這一時期,如果能採取有效措施提高他們的記憶能力,將對他們今後的發展非常有利。有時,我們會發現孩子們記憶知識的能力很弱。一段時間後,他們會忘記以前學過的東西。但他們能快速而牢固地記住一些音樂歌詞,甚至逐字記錄下來。因此,這意味著音樂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記憶能力對兒童的未來發展很有幫助。可以說,一個人記憶能力的強弱決定了他們未來的成就。因此,它要求教師和家長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 環境真的可以影響人的一生!
    可是「人之初,性本善」,如果一個人的本性就是善,那麼他又怎麼由善變惡的,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概就是這個道理。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環境的好與壞直接決定這個人未來的方向。如果我們處在一個和諧向上的環境中,我們自身也會附帶正能量,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可是如果我們處在一個帶來消極影響的家庭裡,自身也會染上那些惡習。
  • 壓力是如何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潛能的發展
    它們分別是腦部具有驚人的延展性、它是經驗依賴型增長以及成長環境的作用。在這裡你一定很好奇成長環境是如何通過皮膚並進入大腦的。為了解釋這一點,我需要先介紹邊緣系統。邊緣系統是大腦對情緒,注意力,記憶力等作出反應的部分,它由三個結構組成。 前額葉皮層,涉及焦點和注意力。
  • 蒙臺梭利教育洞穿兒童成長的秘密,解決影響兒童發展的障礙
    但實質上還是處於胚胎期,對環境的適應、動作能力的發展、語言的學習等,都處於一個不斷「適應」的階段。精神胚胎期是嬰幼兒逐漸從無意識轉化成有意識,形成感知、記憶、想像、思維等認知能力的發展階段。同時也是嬰幼兒需要、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發展關鍵時期。
  • 童年創傷,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下)
    有愛和受虐,那只是童年時候,我們周圍環境造成對我們心理的影響。環境能影響人,但不代表你就要選擇妥協。所以說,對個體童年創傷的撫慰是決定個體是否會受到影響的關鍵,而創傷如何發展,則是個體跟成長經歷互動決定的。
  • 什麼是三觀,三觀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但是這個看法確是受著世界觀的影響,世界觀不好,人生觀怎麼好得起來。就好像,如果你對這個世界有偏見,那麼你怎麼能不對自己的人生有偏見。照搬百科上的解釋「對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對於人類生存的目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人生觀是由世界觀決定的。其具體表現為苦樂觀、榮辱觀、生死觀等。人生觀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關係的產物。
  • 一個人對他人的人生影響有多大?真香定律
    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管是誰,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身邊人的或好或壞的影響。在你的一生中,總有一個人是對你有深遠影響的,你的生活作風、習慣、性格等等都會和他有關,也有人對你的影響是轉變意義的,改變了你的一生。
  • 電子遊戲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想到什麼就把它學會,才是一個健康的人生,打遊戲只是在平常中學到的一個小技能,你要知道一個人能掌握多少技能。想和他們在一起你就要付出和他們在一起並非只有遊戲。對於我這種會到處搜集小說動漫圖片的人來說,電子遊戲簡直就是我的爸爸/媽媽/外公外婆。至於我為什麼要說是以上所有人。答案很簡單,因為我的至親兄弟姐妹大人們都玩而我不玩!!!!
  • 有人問:一個人的承受力有多大?
    一個人的承受力,因人而異,與各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成長環境、經歷以及信仰等都有關係。為什麼有的人遇到一點小困難,就不知所措,心神不寧?而有的人面對重大困難甚至生死抉擇時,還能沉著冷靜,伺機而動,迅速找出最佳解決辦法,把損失或犧牲降到最小。
  • 辦公環境的影響有多大?研究表明:工作環境直接影響員工的敬業度
    辦公環境的重要性上世紀90年代的網際網路大潮中,新公司為了和資格較老的電子媒介公司爭奪技術人員,開始改善辦公環境,一種和開放式辦公環境不同的布局也隨之流行開來。辦公室裡有了茶水間、咖啡吧、衣帽間、遊戲室、桌球室等等。為何這些公司願意投入資金去改善員工的辦公環境呢?
  • 遺傳和環境對人的發展的影響
    人的發展是取決於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這些不同的因素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也是有不同認識的,我們主要考查的有遺傳、環境、教育和個體主觀能動性這四個方面的影響,此次我們主要針對遺傳和環境對人的發展的影響進行簡要的解釋說明。一、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首先,遺傳素質是人的發展的生理前提,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 「低頭族」父母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低頭族」父母對孩子影響有多大?中國的很多爸爸媽媽都是手機黨,身處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變身「低頭族」是很多年輕父母的通病。下面我們看看做低頭父母對孩子的危害,作為父母可不要給孩子起不好的帶頭作用哦。無論是在家裡、在家外,抱著手機、平板,聊聊微信、刷刷微博已經成為一種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