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極移和章動的形成

2020-11-29 自然科學之玄學原理

文/樸道玄燈

張衡認為:地球「乘氣而立,其形渾渾」

張衡「渾體道根論」認為「天地各乘氣而立」,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認為大質量物體令所在時空空間彎曲,彎曲時空又告訴大質量物體如何運動。

引力場:物質波,引力波泛起空間漣漪

物體的質量能量與時間空間的「氣的陰陽轉化」關係,是宇宙世界存在的最基本關係。

地球的大質量令所在虛空彎曲

地球是個大質量物體,存在於虛空中,令所在虛空彎曲,也就是「乘氣而立」,彎曲的虛空間包裹著地球,存在於宇宙中。

乘氣而立,浮空搖擺,不停自轉像陀螺

地球這樣「乘氣而立」,

生命保護層:地球空間周圍存在的地磁場

接受著太陽、月亮及太陽系內其他近地星體主要是「水金火木土」五星的引力攝動影響,

太陽系日月五星,各星體相互攝動影響

再加上地球自身質量分布的不規則不均勻,不是純粹的剛體固態巖石球,以及太陽風的周期與非周期的吹拂,於是繞日公轉的同時,角動量守恆支配下自轉,自轉時像個轉動的陀螺,在彎曲的虛空中「浮空搖擺」。

地軸傾斜,傾角周期擺動

而彎曲的虛空在微觀上又一直處於量子態能量的不斷變化,並不是一成不變、不會對存在其中的物體運動產生影響的絕對空間「空無所有」,這樣綜合因素機製作用共同產生了地軸極移與章動。

極移與章動

極移是地球自轉軸相對於地球內部自身而言的自轉軸與形狀軸之間位置關係的現象。章動則是地球自轉軸相對於地外宇宙空間而言的周期運動現象。章動其實是兩種運動現象疊加的自轉軸運動,一是繞北天極圓周運動畫的是橢圓,不是標準圓,二是橢圓周上還有「上下點頭式抖動震顫」運動。

這會令地球內部質量的各構成部份之間會相互碰撞,產生地動山搖的海嘯地震,如同交通工具上乘坐的人,當汽車飛機輪船本身發生搖晃時,乘坐其中的人和物體為保持慣性,都會相應發生位移,抵抗外力作用帶來的改變,以調整保持平衡。人體在做各種動作運動時,體內的五臟六腑各組織器官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安全不受劇烈運動帶來的破壞影響也是這樣,和地動類似,氣的轟鳴振動是地動的主要成因。

極移周期,目前地球物理學界普遍確認兩種主要周期,一是12個朔望月周期,另一種則是14個朔望月周期,這種周期與15個近(遠)點月周期吻合。天幹的十位進位與地支的十二位進位,以及幹支間存在最小公約基元和最小公倍數60。

15近點月≈413.31825天

(413天7小時38分16.8秒)

14朔望月≈413.428204天

(413天10小時16分36.8256秒)

中國古代天文曆法使用幹支這把量天尺,描述萬物「氣的陰陽轉化」關係運動,就是根源於這個地球自轉的運動機制。

相關焦點

  • 地球的進動與章動
    事實上,地球進動的產生完全是地球自轉本身的一個副產品,而不是有人說的是喜馬拉雅的副產品,當然從嚴格精確的意義上來講,喜馬拉雅的產生確實會在高階小量的尺度上影響到地球的自轉速率、進而也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地球的進動與章動。這裡建議買一個陀螺回家,在自己家的院子裡玩一段時間,從觀察陀螺的進動與章動入手,大概也可以進一步悟出點關於地球進動與章動的相關道理來。
  • 關於歲差、章動
    假設存在一個上帝視角,把地球和太陽放在一個絕對空間,地球從某一個位置開始圍繞太陽旋轉,到下一次再轉到這個位置的時候,這就是一恆星年。 同樣是一圈,為什麼會短了20分鐘?唯一的可能就是這個終點提前了,還是假設太陽圍繞地球轉,太陽跑跑跑,還沒跑到一圈呢,就到春分點了,因為春分點向前移動了,這就是形成歲差的直接原因。
  • 地球自轉一直是恆定的嗎?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從地球北半球看,北極星的位置幾乎不變,這是因為它幾乎正對著地球自轉軸。  但地球自轉一直是恆定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  地球的自轉一直在變化,而且變化得相當複雜,既有「歲差-章動」,還有「極移」和「日長變化」。  1.
  • 我們眼中星空的變化,不僅與頭頂的星星有關,還與腳下的地球有關
    地球的自轉一直在變化,而且變化得相當複雜,既有「歲差-章動」,還有「極移」和「日長變化」。1. 歲差-章動:自轉軸的陀螺式轉動和點頭地球圍繞著自轉軸轉動。18.6年,這就是章動。你會發現,極移就是指自轉軸相對於固定在地球上的參考軸的「漂」。根據近80年來的天文觀測資料,發現了極移數據中包含著多個周期的極移,如周期接近14個月的張德勒周期極移,周期為一個月、半個月和一天左右的各種短周期極移等。造成極移的因素很多,包括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外部因素涉及日、月引力以及大氣和海洋的作用,內部因素則涉及到地幔、地核等內部結構的物理機制。
  • 地球自轉的表面拉力,可能會引發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爆發!
    通常情況下,火山爆發主要有2大因素,一是來自地球內部的壓力,地幔內部形成地幔對流或地幔柱,形成壓力導致巖漿囊衝破地殼;另一種則是板塊運動的相互作用。不過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地球自轉時所形成的表面拉力,也有可能會引發義大利埃特納火山爆發。
  • 最近地球軌道改變了嗎?為什麼太陽跑北邊去了?
    形成這樣的原因是因為月球的公轉軌道和赤道平面有一個非常大的角度,這使得月球在公轉過程中,地球因為自轉看到月球升起的位置是變化的,而且因為月球公轉方向和地球自轉方向一致,所以導致每天月亮都晚大約52分鐘左右!
  • 第一章 讓九大行星聽口令集合
    科學家用支架加上齒輪和鏈條把日、地、月形象地組合在一起,做成了三球儀。利用三球儀可以給我們演示,地球和月亮的繞日運轉、自轉、月亮繞地球運轉和發生日食和月食的科學狀態。只要搖動手柄,月球會繞著地球轉動,地球會帶著月球一起圍繞太陽轉動。
  • 昴宿星人預言2025年左右地球將發生極移人類將搬離地球
    主流科學界已經注意到地球的南北磁極已經在悄悄發生極移,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計算機模型,用它來鑑定地球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極移的四種可能的情況接著,他們說,真正的極移當下正在發生。今天,德國和挪威的科學家聯合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這項研究是關於一個被稱為 「真正的極移(true polar wander)」的地球物理理論的。它是指發生在地球固體表面上的一個漂移——對一些大陸塊來說,它是一個實際的緯度上的改變——相對於我們地球的轉動軸來講。
  • 除了自轉和公轉,地球還有別的運動嗎?
    地球還有進動和歲差(軸向進動),實際兩者的含義是一樣的,但是有本質的現象區別。它們的含義類似於陀螺儀,一種在自轉狀態下的物體,其自身的自轉軸又在圍繞另外一個軸做自轉運動。進動在地球公轉的橢圓軌道中最為明顯,而歲差在地球自轉中最為明顯(可稱自轉軸進動)。
  • 和月亮的形成有關,你知道這樣有什麼好處嗎
    相對於太陽的黃道而言,地球的地軸是傾斜的,在北半球它指向北極星的方向,和太陽的黃道面有66.5度的夾角,但它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微小的移動,造成"極移"。地軸的這個傾斜度實際上在地球上的生態圈造就了很多的好處。
  • 孫和平:重力場的時間變化與地球動力學
    在日月等天體力源和各種區域及全球物理場變化的作用下,地球各圈層內的物質將不停地遷移,引起地球各圈層間自由或受迫的運動,所有這些將導致重力場的潮汐和非潮汐變化。主要表現為固體地球潮汐、地球自由振蕩、地球自由(和受迫)章動、地球極移效應和錢得勒擺動、液態地核自由振蕩、固態內核平動振蕩和各種核模、構造運動和地殼長期形變、海平面變化、地震過程及其重力與海洋和大氣的耦合效應等等。
  • 第二章 恆星聚爆即時能動效應和星系形成
    ,由於它強大的場效應作用;在下半域其周邊範內沒有形成其它大的行星,而是形成了一些伴隨其長久運動的非常成熟的諧動衛星(相當於行星),而且還形成了自己的盤環帶和一些分化期俘獲的衛星,它們基本上可以構成一個獨立的小恆星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