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光速可變原理》。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2016年11月25日報導,
英國和加拿大兩位科學家
提出了光速可變理論,
並且做出了一個可以進行檢驗的最新預測。
這兩位科學家提出,
在早期宇宙,光速可能比現在快得多。
他們提出的宇宙波動情況
受到早期宇宙光速變化影響的理論,
可以通過一種數學模型給「光譜指數」
找到準確數字,0.96478。
他們說,光速可變這一提法,
顯得非常激進。如果證明它是正確的,
就意味著自然法則
並不總是和現在(相對論)一致;
他們還說,他們在20世紀90年代,
1998年首次提出了這一(光速可變)理論。
到現在,該理論已經成熟了。
因為它形成了一個可以驗證的
「光譜指數」的預測。
如果這個數字0.96478是正確的,
那麼,
將可能帶來對相對論作出修改這樣的結果。
他們還說,
他們力爭2020年完成這項理論的檢驗。
在筆者看來,
他們還是保守或謹慎了一點。
既然認為自己的理論已經成熟了,
為什麼還那麼小心翼翼?!
當然,理論是需要實驗來檢驗的。
然而,
理論的檢驗往往受制於檢驗工具的發展狀況,
而一兩次檢驗也無法證偽或證實其理論。
值得注意的是,
我國的科學家張超先生
2017年,
多次重複做過世界上
第一個真正的交流電縱向電場超光速實驗;
德國的兩位科學家,
2018年
發現「量子隧穿」時,
部分量子產生了「超光速」運動;
更早還有,
2013年,
德法兩國的科學家實驗,
使用雷射可以改變光速,
產生∆c≧0或≦0現象。
∆c<0時,光子變為慢子;
∆c=0時,光子仍然是光子;
∆c>0時,光子變為快子;
詳情請參考博文《虛子或快子的前世今生》。
1965年
大學期間,
筆者把拉馬克生物進化論的
「獲得性遺傳」定為自己的研究題目。
1976年
回蓉工作後,
自己當自己的「博導」,
重拾「獲得性遺傳」研究課題。
1992年,
筆者將生物學的「新性狀」
哲學抽象為「新變化」後,
由生物學「進化論」跨界到物理學「相對論」,
從而發現了獲得性原理,
寫出了習作,
一論二論三論《獲得性原理》,
參加了當年成都市自然辯證法協會的年會,
並在四川通訊報上發表了
《我有一個五彩夢》的紀實散文,
明確提出了超光速和光速可變原理。
後來又連發三篇文章
《從著名的愛因斯坦質能公式E=mc²談開去》(1~3)。
文章1,提出了「宇宙三子論」;
文章2,提出了「鏡像世界」;
文章3,特別提到了m=0 這個關節點。
在這個關節點上,
E 和 v 趨於無窮大,
正好描述了宇宙大爆炸那一時刻的情況:
超爆,
超「超光速」。
有關內容請參閱博文
《萬物簡史》:「光子時期」
或
《大智晚成》:「70周年慶」。
由此,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推廣為筆者的
拓展式 E=mv²,
引申式 △E=△m△v² ,
相嵌式 v=E/m × t/s 。
這三個
2015~2016年新創的公式,
既是
愛因斯坦質能公式的深化與發展,
又是
筆者獲得性原理三大支柱內在精華的體現,
更是
此原理的外在表述。
它們暱稱為老「三劍客」。
2019年7月28日,
筆者把
相嵌式、
相嵌式的兩個變形式:
質能轉化率公式、
時空彎曲率公式,
組成了新的「三劍客」。
新「三劍客」的
後兩個百分率公式,
是對相對論
「質能轉化」和「時空彎曲」的精準度量。
據此,
把相對論質能公式升級為2.0版。
筆者堅信,
這種超光速狀況,
也會以 「光譜指數」 的形式
留在宇宙微波背景上,
它就是我們宇宙最古老的光譜圖像之一。
2019年11月25日,
筆者把質能公式的變形式,
「相嵌式」的變形式公式,
即兩個百分比(率)公式,
外+「量子態普適公式」,
共同組合成
第三組「三劍客」,
暱稱「新新三劍客」,
專門應對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
筆者還認為,
「量變、質變原理」與「獲得性原理」
可以合併成「量變質變與獲得性原理」 。
「量變與質變原理」是合併後原理的「形式」,
「獲得性原理」是合併後原理的「內容」。
合併後的這個新原理,
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
稱為「量變與質變原理2.0」。
再加上AI和現代科技前沿的「新變化」,
就升級為「量變與質變原理3.0」,
簡稱「量、質互變律3.0」。
引申式△E=△m△c²(或v²),
光速可變、速度可變 ;
它是三組「三劍客」的核心公式。
它是一種新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它和《量變與質變原理3.0》(教學大綱)一起,
必將深刻地影響
21世紀科技前沿與交叉學科的探索與實驗。
至於相關文章的詳細內容,
請參閱2017年系列原創代表作之1~15 。
或
2018~2019年的小冊子
《五彩夢系列》(1~11)。
若嫌文章太多太長,
就請閱讀
《興趣與老師》;
《大智晚成》;
《信念-座右銘》;
《草堂夜話》;
《中微子節》等
綜述、雜文,
也能有個初略的、大概的了解。
自然
本篇文章十分重要。
它是1992年
首次提出的光速可變原理、
超光速理論的回顧、展望與佐證。
28年來的持續研究,
鐵樹終於開了花;
詳情可參閱
《十大公式》,
與
《再敘敘「十大公式」》,
及
《用一個公式解釋世界、解釋宇宙》。
本文現劃為2017年原創系列代表作之六;
配合我國墨子號量子衛星
非定域性通訊的科考,
作出了自已應有的理論貢獻。
參考書目:
《世界觀》
《物理學的進化》
《起源-萬物大歷史》
跋:
重要讀書筆記摘要如下:
(1)《檢驗宇宙的速度極限》:
許多量子引力模型都表明,
相對論的行為將在極高的能量下被打破。
可參閱《申氏光子論》和《十大公式》。
(2)《量子力學的根源,或許就在相對論!》
他們認為,
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假設,
至關重要的是「相對論原理」,
而不是「光速恆定」。
他們的新研究,
提出了一個問題,
如果認真對待超光速粒子運動系統,
預計會出現「因果悖論」。
同時,
人們看到的(物質運動現象),
正是量子力學最深核心的那些效應:
(譬如:
時空反轉、時空交錯、量子疊加、
量子糾纏、量子思維、量子糾錯(碼)、
量子躍遷、量子隧穿、量子隱形傳態、
量子信息隱形傳輸,等等,等等。)
這裡是微信公眾號《草堂論壇》
微信號shsul20150725。
關注:
公眾號《草堂論壇》,
小程序《我的五彩夢》,
企業微信《海蘭諮詢》,
視頻號《草堂論壇—五彩夢》。
線下店:
「海蘭諮詢」,
隨時為您服務。
20190311首播。
20200910重播。
20210122點播。
周末愉快,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