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2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降溫的冬日周末裡,
2020年南沙國際美食節如期而至,
將在灣區南沙的悠方天地
和老廣們赴一場為期四天的舌尖之旅。
LET'S GO
「 出發!去吃!」
今年美食節現場有超過60個攤位,超500種美食齊齊上陣,其中不乏南沙的美食「新貴」——廣州酒家、壹潮、28樓茶餐廳帶來的美食,也有南沙老牌「貴族」花園酒店、喜來登、花之戀城堡酒店、正月水餃、黃閣燒肉、珠江啤酒等,當然少不了美食節的「常客」燒烤、飛餅、蠔烙煎!
現場除了各種美食,還有魔術、舞蹈、漢服秀等演出,南沙在這個周末將格外熱鬧歡樂,驅走寒意。
上周,
「廣州南沙發布」
也和美食節聯合舉辦
「寵粉周」活動,
現場有45位「南粉」
拿到50元和100元的代金券,
粉絲的吃喝「南沙發布」包了!
點擊圖片回顧活動
一網打盡南沙美食
Nan Sha 2020
當天,南沙區副區長阮曉紅致辭,祝賀本屆美食節召開。
莊臣以美食家和餐飲代表身份推介南沙美食。據其介紹,南沙美食可總結為三個字:「鮮」「美」「潮」。
「鮮」
「鮮」字講的是南沙靠水吃水的先天優勢。南沙位於珠江入海口,正是由於鹹淡水交界的天然環境,南沙的海鮮、河鮮比別的地方更加豐富鮮甜。小虎麻蝦、黃腳立、金鼓魚、南沙青蟹,這些都是別的地方吃不到的海鮮美食。
「美」
「美」字要感謝南沙肥沃的土壤,悠方所在的地方以前就是蕉門村,這裡盛產的蕉門香蕉、一點紅番薯、南沙粉葛都是地標性農產品。地標性農產品的意思是,一定要在這塊土地上種植才有這樣的味道,把種子播種到其他地方就失去風味。南沙的地標性農產品還有新墾蓮藕、萬頃沙番石榴、陽光玫瑰葡萄等。
「潮」
「潮」字則是聰明的南沙人,將這些時令的本地食材烹飪成為美食的手工和巧思。百萬葵園用葵花籽養大的雞味道和口感令人拍手叫絕,連「無雞不成宴」的老廣都公認最佳。今天還能在美食節現場看到,人工智慧也能製作經典的手衝咖啡和棉花糖,將南沙的「潮」體現得淋漓盡致。
美食娛樂兩不誤
Nan Sha 2020
據悉,本屆美食節從12月4日起至7日結束,為期4天。活動立足灣區,面向國際,以「交流、碰撞、融合、創新」為基調,以美食、國潮、直播、科技等為亮點呈現,全方位展現南沙美食文化的多樣性、包容性和創新性,為市民帶來包括味覺、視覺、聽覺、觸覺等在內的南沙文化體驗。
在活動現場,市民可品嘗由近60家商家帶來的超500款名菜,包括葵花雞、十四湧海鮮煲粉蓮藕、黃閣燒臘等南沙本土美食及符合年輕人口味的各地特色小吃;亦可通過近距離觀賞粵菜名廚雕花展示,感受粵菜文化精髓。此外,現場特設高科技智能自助區,市民可自助品嘗漢堡、棉花糖和咖啡等美食,體驗高端智能美食機帶來的智能化服務與樂趣。
除了美食大餐,文化大餐也必不可少。本屆美食節在展現南沙傳統美食的同時,創新性地引入了國潮文化打卡點,提煉南沙美食名片、粵劇臉譜等元素,製作多面國潮特色的打卡牆,並安排漢服美女與市民互動拍照。除了打卡拍照,穿漢服前來的市民還能享受駐場化妝師提供的免費小化妝服務,手遊愛好者還能現場體驗App store霸榜手遊Muse Dash。活動期間更有漢服快閃、國潮卡通玩偶巡遊、夜間小舞臺表演輪番上陣,及傳統手藝展銷活動、網紅帶貨直播活動助陣支援。可謂百花齊放,展現南沙城市魅力與活力。
南沙前十月住餐營業額增速全市第一
Nan Sha 2020
今年以來,南沙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推行一系列措施和暖企行動,幫助有困難的企業渡過疫情難關。在線上方面,廣州直播節南沙區分會場活動、南沙黃閣麒麟荔枝文化節活動、區領導走進車間等直播帶貨活動為企業紓困解憂;在線下方面,南沙區不斷促進假期經濟回暖和重點商圈復甦。
在多方努力下
南沙創下了前三季度GDP
增速全市第一的佳績
1-10月
我區批發零售業商品
銷售總額2547.06億元
同比增長21.1%
商品銷售總額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住餐營業額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未來,南沙將以蕉門河城市客廳為中心,依託萬達廣場、悠方天地、南沙城、星河COCO PARK等重點項目,不斷織密便民服務網點,進一步優化南沙商業格局,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吸引更多人才前來南沙創業、就業和定居,共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果。
出品:南沙區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火到爆!南沙美食節500多種美食盡逛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