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並嘗試預測一個叫做"2020 SO"的物體可能會有怎樣的表現),我們來看看一個叫做"三體問題"的東西。
在不久的將來,地球可能很快就會獲得另一個臨時的 "迷你月球",因為當一個繞太陽軌道運行的物體離我們足夠接近時,其就有可能會被捕獲,並與我們的巨大月球一起環繞地球運行。這顆迷你衛星(在學術上,稱它為"2020 SO"),其有可能是一顆小行星,也有人甚至推測它可能是上世紀60年代所遺留的火箭助推器。但無論它是什麼,天文學家們預計它將在2020年10月15日左右進入地球軌道。
可以肯定的是,這顆迷你月球的運動軌跡將會有很多變化。接下來,讓我們來對它進行粗略的分析:地球和月球之間都存在著引力相互作用,但它們也同時與太陽相互作用。不僅如此,當地球和月球在圍繞太陽的類圓形軌道上運動時,其也在加速。首先,我們先從更簡單的事情開始。如果假設只有地球、月球和迷你月球,我們就可以模擬這三個物體的運動嗎?答案: 是的,當然可以。另外,我們還有一個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當一個物體進入地月系統時,其是否很容易被困在其中呢?讓我們接下來一探究竟。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地球、月球和小月球處於如下圖位置。
可能這張圖看起來與你想像不太一樣。因為它看起來是如此的小,且如此的遙遠,但這是按照真實的距離來模擬的。是的,月球離地球很遠,很難看清。另外,筆者將迷你月球做得太大了——但這是我們能看到它的唯一方法。這也是為什麼在許多教科書上,顯示的地月系統沒有按正確比例的原因。如果我們想把太陽也算進去的話,情況就更糟糕了,因為太陽離我們更遠,會讓月球和地球的大小變得像小螞蟻一樣看不見。所以,現在筆者已經用大致正確的比例尺展示了這個系統(除了迷你月球),因為接下來我們要做一個更有用的圖。
對於上方這張圖:這些箭頭——指的是三個物體(地球、月球、小月球)之間引力相互作用。每當有兩個物體,它們具有我們稱之為"質量"的性質(這幾乎是一切)時,就會有一個引力把這兩個物體拉在一起。這個力的大小與兩個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由於用文字寫出這種關係較為困難,我們也可以用下面的公式來描述。
在這個表達式中,G——是萬有引力常數(數值為6.67×10^-7 Nm^2/kg^2),ME和Mm——是地球和月球的質量,r——是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離。但這些物體和作用力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地方需要注意。第一,力是成對的。如果月球對地球的引力(標記為Fm-E),那麼地球對月球的引力也相同(標記為FE-m)。其次,對於每個物體都有兩個引力作用在它身上。總力只是這兩個力的矢量和(稱為合力)。
但這些合力對物體有什麼作用呢?物體上的淨力會改變該物體的動量,其中動量是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對於動量,我們通常用符號p來表示——這只是我們經常使用的符號。
將這些和合力公式結合起來,我們就會得到總公式。這在我們高中時候的物理課上經常提及。
所以,這樣看起來我們就可以解決迷你月球運動這個問題了。只要計算出這個力,用它來求出動量的變化,然後用這個動量(和速度)來找到迷你月亮的新位置。從整體來看,這樣做是可行的——但實際上不可能得到一個關於小衛星位置的方程。然而,困難的部分是,迷你月球同時拉著地球和月球。這意味著它們的動量也會發生變化。這三個物體都會相互影響,除非你做一些近似的計算(比如由於對地球的力太小,可將其忽略不計),否則是無法解決的。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很有名,以至於它有一個名字。它叫三體問題——我們就可以解決它。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第一反應是那個《三體》,但我講的不是同一個事物。隨後你會想筆者上文不是說解決不了嗎?不,筆者所說的是我們無法得到三個物體的運動方程。但是,我們可以找到這些物體在某些時候的位置。找出這些物體運動的方法可以通過數值計算。在數值計算中,將問題分解為一組短時間間隔。在每一段時間間隔內,我們可以假設引力是恆定的(儘管它們不是,但都是很短時間內可視為恆定)。在作用力恆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相當容易地找出物體在時間間隔結束時的位置。然後,進入下一個時間間隔,就可以找到新的作用力(因為所有的物體都在移動),並假設它又是恆定的。
雖然,這看起來似乎不需要額外的工作就能得到解決方案,但這種方法是有代價的。如果你把運動過程分成1秒的時間間隔,而你想在100秒後找出該物體在哪裡,那麼你就需要把所有這些計算做100次。所以,找到運動方程不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問題,而是是否有可能存在較為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但至少它是可能的。
就筆者個人而言,並不想為這三個物體的運動做無休止的手動計算。不過,我們可以利用電腦幫我進行快速計算。事實上,現在已經沒有人用手做這種計算了(除了在高中或者大學的時期,老師為了讓你了解這種過程會讓你手動算)。甚至,很多人直接稱之為"計算物理學"的解決方案。筆者認為保留 "數值計算 "這個名字很重要,這樣就不會有人認為你必須使用計算機。
那麼接下來,我們開始計算吧,筆者不打算介紹所有的細節,因為我們只需關注計算結果即可。如果你想自行使用Python構建數值計算的過程,可以試著計算一下,這是個很有趣的過程。
上圖就是我們用Python計算所得到的結果。這是迷你月球在參考系中的運動軌跡,其中質心處於靜止狀態(因此,忽略圍繞太陽的運動)。
不過,這個只是基於"2020 SO"維基百科頁面上的數據信息,以此選擇了迷你月亮的初始位置和速度值。你可以看到,筆者所製作的迷你月球版本並沒有真正被困在地月系統中。它甚至不是一個臨時的小月亮。這是因為:在這個有靜止地球的系統中,它就是不會被困住。這是關於能量的問題。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有一個球在平地上滾動時——但前方有一個坑洞,它正向著這個坑洞移動(也許更像是地面上的一個凹陷)。當這個球進入凹陷處時,它向下坡滾去並加速。但當它到達另一邊時,它就會上坡並減速。
如果這是一個理想化的球,並且同時地面也是理想化的話,那麼這個球就不會因為摩擦而損失能量。這意味著球會以它進入時的速度離開洞口,而不會像實際情況一樣被 "困在"洞內。以此類比,這就像迷你月球在靜止的地球附近移動一樣——但這不是實際的凹陷,只是由於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導致的引力勢能的變化。
那麼,如何讓一個移動的球既能到達"坑洞"內,又能停留在那裡呢?唯一的答案是——讓這個"坑洞"加速。如果這個"凹陷坑洞"加速並遠離球,球和凹陷之間的相對速度將使它沒有足夠的速度爬出洞外。這麼看來,這正是地球和迷你月球的情況,因為它至少會暫時被困在地球附近。因為,實際上地球並不是靜止的。它在繞著太陽轉動,這意味著它隨著運動方向的改變而加速。不可否認的是,與其他物體的引力相互作用相比,地球的加速度確實顯得很小——但這就是為什麼物體很難被困在地球附近的原因。所以,迷你月球必須以較低的相對速度和恰到好處的角度進入,才能被困住。但我們的太陽系已經存在足夠久遠了,符合這個標準的物體大多已經被困住了,而幾乎所有的衛星都已經選完了它們的穩定"伴侶"了,這就是為什麼地球沒有一堆迷你衛星的原因。
撰寫:GolevkaTech
重要聲明:此處所發表的圖文和視頻均為作者的原創稿件,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擁有。所刊發的圖片和視頻作品,除特別標註外,均視為圖文作者和被拍攝者默認此版權之歸屬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