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樣才能讓月球地球化呢?
我們不能讓月球地球化。月球太小了,而且沒有磁場,沒有充足的水,氮等等。
就這樣。
哎。
好吧,其實我們可以使月球地球化。但是這會是一場非常嚴重的大屠殺。
我等不及了。
好吧,為了讓大氣層和太陽保持一個天文單位(AU)的距離,你需要讓月球擁有磁場和更大的重力場。為了達到這些,你需要更大的質量。還需要多少呢?嗯……比火星要大,但應該需要比金星小。我將以1*10^(24)kg為例子,這個質量大概是火星、水星還有月球質量的總和。
火星(bing)
是的,就是這樣,想要讓月球變得可居住,我們需要拆卸並重新安置兩顆行星。這裡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所有的重新安置都涉及大量的熱量,所以我們嶄新的月球將會融化。這也就意味著它將擁有磁場。真棒!
火星和水星上可能擁有足夠的生命賴以生存的元素,但是如果不夠,我們可能還需要把手伸向小行星帶。如果我們仍然發現水資源短缺,我們可能還需要利用奧爾特雲(Oort cloud)。
奧爾特雲(Oort cloud)
好的,無論如何我們已經成功拆卸並重新組裝了兩顆巨大的行星,同時從足夠多的小行星以及彗星那裡獲得了所需要的元素。
現在,我們需要等這顆嶄新的月球冷卻下來。這將會需要一千萬到一億年的時間。現在我們所知道的科技中沒有一項可以有效地加快這一進程,所以請坐下來等它的光環逐漸消退。
冷卻得足夠了?好的。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將地球上的生命形式轉移到月球上去從光合藻類以及細菌開始,等月球擁有一個氮氧環境,再逐漸把其他生物轉移過去。這大概也需要數萬年。你需要留出大約2億年的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
呃,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我們都死了。
是的,當然大家都死了(假設性情境)! 那些所有額外的質量和能量都會對地球造成巨大的破壞。我們的軌道是不穩定的,新月球的高溫烘烤著地球,而且我們將會被「重組」過程中產生的碎片轟炸。噢,還有,太陽系還缺少了兩顆行星和許多小行星——誰知道這對太陽系中剩餘行星的軌道會有什麼影響,受影響最明顯的肯定是和水星形成共振的金星了。
金星(bing)
呃,至少曾經是這樣的。然而現在不再有水星了。
所以呢,把月球地球化,也許,僅僅是也許,在繞Proxima b軌道運行的空間站上度過了2.5億年的倖存者的後代可能有機會從阿姆斯特朗湖(Lake Armstrong)的溫暖的岸邊看到地球貧瘠的外殼。
月球是一顆圍繞地球運行的天體,也是地球唯一的永久天然衛星。它是太陽系中第五大衛星,也是相對於它所環繞的行星(它的主行星)而言最大的行星衛星。它的密度僅次於木星的木衛一,是太陽系中已知密度第二大的衛星。
木衛一(bing)
相關知識
外星環境地球化(Terraforming),簡稱地球化,是設想中人為改變天體表面環境,使其氣候、溫度、生態類似地球環境的行星工程。有時候該詞用來總指行星工程。地球化的觀念根植在科幻小說和真實的科學中。創造這個詞是科幻作家傑克·威廉森(Jack Williamson),出現在1942年其發表於《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雜誌上的一篇小說中[1]。但地球化的具體設想則早於此。奧拉夫·斯蒂伯頓(Olaf Stapledon)1930年的《最後和最先的人》講述了與反對地球化的金星原始居民展開長期戰爭的故事[2]。
作者: quora
FY: 考拉小巫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