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二氧化碳含量不足以實現地球化 移居火星夢恐遭破滅

2020-12-03 前瞻網

火星二氧化碳含量不足以實現地球化 移居火星夢恐遭破滅

 olivia chan • 2018-07-31 15:14:08 來源:前瞻網 E653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對於那些夢想利用當地溫室氣體將火星改造成宜居星球的人來說,他們可能會碰到這種情況:他們可能已經有了一個周密詳細的計劃,但是卻發現缺乏實現這一目標必要的「原材料」。今天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表明,火星上可能沒有足夠的二氧化碳使這顆紅色的星球變成第二顆藍色「大理石」。

在未來的某個時候,火星地球化並不是一項既定的任務——人們長期以來對改造另一個星球以適應我們物種的生存有著倫理上的擔憂——但考慮到火星地球化問題掀起熱潮,以及目前(即使是非常緩慢的)將人類送往火星的努力,火星地球化問題的研究仍在繼續。

有一個關於火星地球化的流行想法是利用全球變暖來溫暖另一個星球。其想法是,將溫室氣體釋放到火星大氣中來吸收來自太陽的熱量,然後融化地下儲存的冰和二氧化碳,並創造出一種類似地球的大氣。

但這取決於冰層和巖石中是否存在足夠的二氧化碳,以及這些二氧化碳釋放到空氣中時是否會產生明顯的作用。然而,這篇新論文斷言,火星上並沒有足夠的二氧化碳可以實現上述想法。

利用目前火星探測任務收集的數據,包括MAVEN(2013年發射的火星大氣和揮發性演進任務),研究人員能夠收集到火星二氧化碳可能藏身的基本情況。

Bruce Jakosky(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科羅拉多大學的地質學)說:「對於火星來說,一個科學問題是二氧化碳去哪了,水去哪了?其中推論出一個基本問題:地球上還剩下多少二氧化碳,你能把它調動到大氣中嗎?」

行星科學家認為,以前火星的大氣層比現在厚得多,這表明火星的天空中曾經有比現在多得多的二氧化碳。地球和金星現在仍然有很多二氧化碳。在金星上,二氧化碳主要存在於大氣中。在地球上,一些二氧化碳存在於大氣中,一些則被鎖在巖石和被稱為碳酸鹽的礦物質中。在火星上,有些二氧化碳被冰凍在兩極,有些則被封鎖在巖石和沉澱物中。

由於目前火星上的大氣層比地球上更薄,因此我們必須向火星大氣層注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使它可以達到一個能夠鎖住液態水的大氣壓--Jakosky說大約需要一巴(大氣壓強的單位)的二氧化碳才能使這個星球變暖。但是,即使我們融化了兩極的二氧化碳儲備,仍然不夠,火星大氣層的厚度只會增加大約6毫巴。

巖石和沉澱物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但我們目前的開採方法幾乎無法獲取這些氣體。Jakosky和他的合著Christopher Edwards在論文中說,要想獲得足夠的二氧化碳,就需要進行大規模的露天開採。僅憑如今的技術,是無法實現的。

「我們仍然可以將火星地球化。我們可以製造高效的溫室氣體,如氯氟烴,它們會使火星變暖,但這需要一個更為先進的製造系統,目前遠遠超出我們的能力,」Jakosky說。「所以如果要實現上述做法,目前似乎有些遙不可及。」

歐洲航天局的跟蹤氣體軌道器目前在火星上運行,收集有關該行星的更多信息。NASA的火星2020探測器可以為最終採集樣本任務奠定基礎,幫助地球上的科學家提供直接從火星土壤和大氣中採集樣本。

但是,即使未來的任務取得了可觀的進展,或者我們技術有了巨大的飛躍,使我們能夠改造另一個星球(向Jeff Goldblum表示歉意),我們也值得花一秒鐘的時間來詢問是否可以這麼做,同時詢問是否應該這樣做。

Jakosky說:「我很難理解為什麼我們想要將火星地球化。我知道很多人都很支持這個想法,把它作為一個「備胎」。但我認為,保持地球的良好狀況比改變火星上的氣候要容易得多。」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火星地球化?NASA:目前還沒足夠多的二氧化碳來實現
    據外媒報導,本周早些時候,NASA和埃隆·馬斯克就火星改造的可能性展開了一場假想辯論。NASA的科學家們認為,如果僅憑當今的技術水平,人類沒法對火星進行地球化處理,因為上面沒有足夠多的二氧化碳。馬斯克則持相反態度。
  • 難以實現的火星地球化
    圖1 人類移居到火星生活一直是最為吸引人眼球的科幻作品創作主題之一,圖中就是科幻電視劇中模擬的未來改造後的火星水手谷的樣子。來源:科幻劇《太空無垠》為了使人類將來能在火星上生活,科學家也提出了火星地球化的計劃。
  • 所以我們是否能地球化火星?
    7月,他們在《自然天文學》的論文中說「這個科技在現在是不可能實現的」,他們直接提到了馬斯克,徹底抨擊了他想要通過核武器破壞火星兩極的冰蓋來地球化火星的想法。他們認為,將大量的固體二氧化碳釋放出來並不足以創造溫室效應。7月30號,《發現》雜誌在一條推文中特別提到了馬斯克,推文的標題是:「對不起,伊隆。沒有足夠的二氧化碳使火星變成地球。」
  • 當火星被地球化百年之後,人類從地球文明走向宇宙文明!
    而要想實現對火星的殖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火星地球化。而科學家就火星地球化百年後做出了大膽的暢想。在火星地球化數百年後,上面的樹木比如松樹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將大氣變得越來越適合人類呼吸。隨著環境的改善,出現一個更加多樣化的生物圈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 NASA最新研究稱火星環境難地球化
    8月1日消息,伊隆·馬斯克一直都把火星稱作一顆需要改善的星球,他認為改造火星之後就能適合人類居住。但是據美國宇航局贊助的一項最新研究稱,用「拆除」來描述這個過程或許更恰當。進行這個研究項目的科學家稱,我們絕對不可能將火星地球化,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將它的環境改造成人類不需要生命維持系統就能夠生存在那裡的狀態。打造一個新的大氣層。火星擁有一個超級稀薄的大氣層,人類如果沒有任何防護的待在火星表面,很快就會死亡。最可能的死亡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大氣壓力來阻止你的器官被撕裂。
  • 新研究表示火星地球化不太可能,埃隆·馬斯克表示異議立即反駁
    但NASA支持的一項新研究可能要給馬斯克潑上一盆涼水,該項目背後的科學家們說使用今天的人類科技根本不可能使火星地球化,火星地球化換句話說,就是想法改變火星的環境,以便人類可以在沒有生命支持系統的情況下生活在那裡。建立一個大氣層。
  •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然而,1965年水手4號探測器拍下了第一張近照,卻發現火星完全不適合人類居住——高達96%的二氧化碳濃度,荒涼、乾燥、大氣稀薄,非常危險。相反,他們專注於將火星地球化:利用技術從根本上把火星改造成人類可以生存的地方。 許多業內知名人士都曾提出讓火星變暖的想法,甚至是給它重塑一個大氣層。 1971年,卡爾·薩根提出將火星冰冠上所有的冷凍水和二氧化碳全部蒸發,由此產生的氣體將使火星變暖。
  • 盤點未來世界七大奇蹟:火星環境地球化
    7.火星環境地球化  人類歷史上最極端的工程項目恐怕將在火星上展開。過去幾十年間,各種各樣的方案浮出水面,欲將距離地球最近的鄰居變成更適於人類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說地球化。毋庸置疑,此類工程的規模將無比龐大——科學家可能會改變彗星運轉軌道,令其撞擊火星以帶來海洋所需要的水澆灌水藻,提高火星大氣中的含氧量。
  • 人類超級工程「火星地球化」
    (火星地球化進程。)火星地球化的主要內容:改變火星目前的氣候和大氣,使其與地球更加相似,創造一個適宜人類生存的幻境。(火星溫室氣體工廠。)(洞察號探測火星。)a,製造巨大的太陽光反射鏡,通過反光鏡將陽光集中反射到火星兩極的冰蓋上,使那裡的冰融化,釋放出儲存在冰內的二氧化碳。多年之後,氣溫上升將導致氯氟烴等溫室氣體的釋放。加厚加濃火星的大氣層。
  • NASA稱對火星進行「地球化」將不起作用 馬斯克願望或無法成真
    據外媒CNET報導,SpaceX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此前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希望利用核彈使火星變得宜居。
  • 未來可能出現的七大奇蹟 火星環境將地球化?
    未來可能出現的七大奇蹟:火星環境地球化人類歷史上最極端的工程項目恐怕將在火星上展開。過去幾十年間,各種各樣的方案浮出水面,欲將距離地球最近的鄰居變成更適於人類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說地球化。毋庸置疑,此類工程的規模將無比龐大——科學家可能會改變彗星運轉軌道,令其撞擊火星以帶來海洋所需要的水澆灌水藻,提高火星大氣中的含氧量。
  • 【世界那麼大】盤點未來世界七大工程奇蹟:火星環境地球化
    人類歷史上最極端的工程項目恐怕將在火星上展開。過去幾十年間,各種各樣的方案浮出水面,欲將距離地球最近的鄰居變成更適於人類居住的地方,也就是說地球化。毋庸置疑,此類工程的規模將無比龐大——科學家可能會改變彗星運轉軌道,令其撞擊火星以帶來海洋所需要的水澆灌水藻,提高火星大氣中的含氧量。其他方案還涉及將幾面巨大的鏡子安設在地球軌道,將陽光折射到火星極地冰蓋,從而釋放出液態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啟動溫室效應。
  • 人類超級工程「火星地球化」可以成功嗎?
    並不適宜生理結構脆弱的人類生存,人類要想殖民火星,唯一的一個辦法:火星地球化。通過改造火星,使之適宜人類生存。(火星地球化進程。)火星地球化的主要內容:改變火星目前的氣候和大氣,使其與地球更加相似,創造一個適宜人類生存的幻境。(火星溫室氣體工廠。)
  • 能幫助人類實現移居火星的二氧化矽氣凝膠到底有多厲害?
    他在1971年的一篇論文中指出,蒸發火星北極冰蓋能夠產生海量氣體,通過溫室效應提高火星的全球溫度,進而提高讓水保持液態的可能性。薩根的論文促使其他科學家和未來學家認真對待火星地球化改造的相關想法。關鍵的問題是,火星上是否存在足夠的溫室氣體和水,能夠讓大氣壓提高到與地球相當的水平?
  • 明明火星地球化有N多靠譜方法,為什麼還有人打木星的主意呢?
    有人問:木衛二的水比地球還多,如果把它安上發動機推到火星,能創造出第二個地球嗎?其實根本無須把木衛二推向火星,都有可能將火星環境改造得類似於地球,適宜生命的居住,這是一個專門的研究課題,叫火星地球化。火星可能會形成較為宜居的水環境,並至少會保持一段較長的時間,估計數百萬年甚至上億年,足夠地球移居生命的生存和演化發展了。
  • 火星地球化,真的可以嗎?
    火星被改造的歷程在2003年8月,美國召開了「火星移民研究國際會議」,商量著未來幾個世紀中將火星改造成一個綠色星球,使之成為未來人類的第二個家園。於是這麼幾個看上去還蠻可行的方案就出現了:1、火星大氣改造計劃第一個辦法是將經過遺傳工程改造的細菌和 其他適應性強的 微生物播「種」到火星上去,它們會「吃掉」火星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逐步形成一個類似於地球的含氧大氣層。
  • 火星地球化:人類步入行星際文明的第一個千年工程
    火星地球化是將火星改造成人類可居住的星球,也就是改造成類似地球的環境。
  • 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
    有人會想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移居到其它星球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火星是否適合人類生存。火星的基本特徵火星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均半徑為1. 52AU,根據克卜勒第三定律可以計算出它的公轉周期T=1.88。
  • 科學家開出改造火星時間表 7步驟實現火星地球化
    人類在火星上的住處為了人類共同的明天,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兄弟——火星,夢想著重拾生命的妙筆,將它打造成另一個地球。也許一百年甚至數百年後的焦點話題就是:你願意住在火星上嗎?中國繞月工程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是「火星探測」的積極推動者。他在接受北京晚報記者採訪時說:「火星是最接近地球環境的行星,人類通過改造將其變成一個宜居星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 200年之內我們人類可以移居火星嗎?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移居火星和登陸火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移居必須建立在登陸基礎之上,然後改造或者目的行星的部分區域被改造成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我想,200年之內人類很難移居火星。火星是地球的鄰居,兩者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