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雷達幹擾車讓抗幹擾訓練告別「紙上談兵」

2020-12-03 中國軍網

第31集團軍某團研發新型雷達幹擾車

抗幹擾訓練告別「紙上談兵」

本報訊 王喆、蔡忠友報導:仲夏時節,閩北某地,一場無形的較量悄然拉開帷幕。「雷達信號遭敵強電磁幹擾!」剎那間,雷達顯示屏上一片雪花,目標消失。「啟動抗幹擾預案!」隨著雷達站站長胡亞威的指令,雷達操作手葉鑄紳迅速判斷幹擾類型,輕點滑鼠,按下抗幹擾按鈕,不一會,藍方幹擾被壓制,雷達恢復正常。這是第31集團軍某團新研製的雷達幹擾車投入使用帶來的變化,複雜電磁環境下電磁對抗不再是「紙上談兵」。

過去,由於沒有電磁幹擾器材和幹擾分隊,該團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只能停留在想定背景下進行,抗幹擾訓練依靠看圖板判斷幹擾類型,部分課目少訓漏訓。訓練場上空對空,上了戰場打敗仗。在去年4月上級組織的野戰防空戰法集訓中,由於實戰經驗不足,胡站長所在的雷達站一開機就被藍方鎖定,官兵們手忙腳亂,直到「敵機」臨空,也沒跳出藍方電磁「伏擊圈」,只能眼睜睜看著「敵機」飛走。

「『紙老虎』練不出打虎真英雄,不能讓『千裡眼』『順風耳』成為瞎子聾子。」痛定思痛,他們決定啟動「磨刀石」工程——研發雷達幹擾車,成立電磁幹擾分隊,讓官兵在近似實戰環境下摔打磨練。他們立足現有裝備條件,挑選相關專業的幹部骨幹組成「技術攻關小組」,查閱資料,革新裝備。同時,邀請院校專家上門指導,邊研製邊改進,邊改進邊提高。今年年初,他們研製成功一款雷達幹擾車,該車可隨機設定幹擾參數和幹擾類型,滿足了雷達、通信幹擾與反幹擾訓練需要。 

筆者在該團演練場上看到,紅藍雙方在無形戰場鬥智鬥勇,電磁幹擾分隊時而實施噪音幹擾,時而實施全頻譜壓制,招招致命。雷達、通信分隊沉著應戰,準確判斷幹擾類型,快速實施反幹擾,不一會就跳出「包圍圈」。該團領導介紹說,藉助這一平臺,他們探索出10餘種新訓法新戰法,雷達、通信分隊訓練成績較往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

相關焦點

  • 通大毫米波雷達抗幹擾研究取得突破
    就在此前5天,《中國交通報》以《南通大學毫米波雷達抗幹擾研究取得突破》為題,報導該校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許致火在協同無人駕駛汽車抗幹擾難題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作為國內第一套毫米波雷達抗幹擾波形仿真系統,目前研究人員將相關的技術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論文8篇,並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立項資助。
  • 國內車企用毫米波雷達技術避免兒童被困車內窒息事件
    圖自長城汽車  6月8日,長城汽車舉辦了「生命體徵監測技術線上發布會」,推出新型生命體徵監測技術。據了解,該技術使用的便是毫米波雷達檢測技術,該技術通過藉助安裝在車輛上方頂棚的高精度、高性能的毫米波雷達,即便在車輛停駛、鎖閉的狀態下,也能有效地剔除車內靜止物體的幹擾,實時監測車內的生命體徵。一起來看看吧!  據介紹,酷暑時節當外界溫度達到35°C時,陽光照射15分鐘後,封閉車廂內的溫度將升至65°C左右。高溫環境中,被困車內的兒童會急速引發「熱射病」,危及生命安全。
  • 【最新綜述】合成孔徑雷達抗幹擾技術綜述
    然而,作為一種寬帶雷達系統,合成孔徑雷達在工作頻段內易受到敵方有源幹擾機信號、無線通信信號、廣播電視信號和其他雷達信號等多種複雜電磁幹擾的影響,其中合成孔徑雷達面臨主要威脅在於人為有意識製造的幹擾,即有意幹擾;而有意幹擾則可進一步分為壓制幹擾和欺騙幹擾。
  • 從射頻(RF)測試技術角度探討車用雷達的若干設計要點
    車用雷達的核心技術之一是雷達波形設計。線性頻率調變連續波(LFMCW,常簡稱為FMCW)是一種常用的雷達波形。發射信號(亦即波形)的穩定度與線性度直接影響雷達對目標物體的辨識能力。由於車用雷達大多工作在毫米波頻段,所選用的各種材料及組件固有的非線性特性都會納入最終的發射信號與接收信號中,從而幹擾信號分析算法。
  • 北鬥使用的這種抗幹擾模式,能把幹擾距離縮短1000倍?
    衛星導航技術是現代化戰爭信息戰、導航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精確制導武器制導,還廣泛的應用於智能武器、靶場訓練、戰場救援等場景。但是由於它自身信號的特點,花大價錢建立起來的衛星導航系統,既脆弱又容易被幹擾,因此,我們需要採用相應的抗幹擾手段。導航信號為什麼容易受幹擾?有哪些抗幹擾手段?什麼是陣列天線?
  • 新原理雷達讓隱形飛機不易覺察、無法定位,無法幹擾,被死死鎖定
    雷達隨時面對著反輻射飛彈、目標隱身技術、低空超低空突防和全面電子幹擾的懟戰,雷達若要在越來越先進複雜的電子攻防對抗中發揮效能,必須從基本原理和體制上找到突破口,要有有效的電子抗幹擾和電子防禦措施。因此陸續出現了稀布陣綜合孔徑雷達、無源反隱身雷達等新體制雷達,並得到了顯著發展。新原理雷達讓隱形飛機不易覺察、無法定位,無法幹擾,被死死鎖定。
  • 先進信號算法展妙用 汽車雷達抗幹擾能力大增
    隨著汽車雷達越來越普及,城市環境中擁擠不堪的射頻頻譜將變成一個電子戰場。 雷達將面臨無意或有意幹擾的組合式攻擊,使得設計人員必須像在電子戰(EW)中一樣實施反幹擾技術。汽車雷達通常會遭受拒絕式或欺騙式幹擾。 拒絕式幹擾會致盲因而損害車輛雷達。
  • 中國10多種雷達提升抗幹擾能力 完善戰略預警
    在1月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揭曉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評比中,空軍預警學院王永良教授領銜主持研製的「雷達空時自適應抗幹擾技術及應用」項目喜獲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該項目攻關歷時十餘載,其創新成果在10多種雷達裝備的研製與改進升級中投入使用,對提升我國重要型號雷達裝備的抗幹擾能力具有重大意義。至此,該院已連續兩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E1抗幹擾開發系統(EFT突發乾擾)
    由於瞬態幹擾具有快速和寬頻譜等特點,傳統的示波器和頻譜分析儀等手段都無法準確測量瞬態電磁場。產品的抗幹擾設計,只能在產品最終測試階段來考慮,採取的手段是屏蔽或者濾波,對外界幹擾進行隔離或者直接引到接地系統。
  • 最強抗幹擾的5.8G雷達模塊哪裡有?
    打開APP 最強抗幹擾的5.8G雷達模塊哪裡有? 億思騰達準備向市場推出最熱研發出的超強抗幹擾!超強抗幹擾!超強抗幹擾!的5.8G雷達模塊CS-MRD-12A以幫助苦逼的照明人們穩定軍心。
  • 抗幹擾雷達 PAPAGO威狗3號太原售580元
    車裡裝上威狗,您可以放心大膽地加速。威狗3號,採用三機一體,完美升級模式,低亮度夜視加強,永久免費升級,優質女聲獨家配音,抗幹擾雷達系統,自建數據預警。現在在商家  「Papago行車記錄儀專營店」  處報價580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簡單的了解一下。
  • 海大研發新型傳感機制,實現海水汙染物檢測「抗幹擾」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日前,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明崗課題組在國際頂尖材料期刊《先進功能材料》在線發表了題為《調控異質結界面能壘實現抗幹擾傳感》的研究成果。在海水汙染檢測領域,通過創建一種抗海水幹擾的傳感機制,為解決常規傳感技術因海水幹擾大而失效的難題提供了新的方案。
  • 中國海洋大學研發海水汙染物檢測「抗幹擾」的新型傳感機制
    日前,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趙明崗課題組在國際頂尖材料期刊《先進功能材料》在線發表了題為《調控異質結界面能壘實現抗幹擾傳感》的研究成果。在海水汙染檢測領域,通過創建一種抗海水幹擾的傳感機制,為解決常規傳感技術因海水幹擾大而失效的難題提供了新的方案。為建設海洋強國,建立海水實時在線監測技術體系成為國家重大需求。
  • 新型無線能量數據傳輸系統,抗幹擾強,效率高,速度快
    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的研究人員程海松、姚友素等,在2018年《電工技術學報》增刊2上撰文(論文標題為「基於雙邊LCC補償的無線能量數據傳輸系統設計」),提出一種基於雙邊LCC補償的新型無線能量數據傳輸系統,具體介紹功率傳輸電路以及數據調製、發送、接收、解調電路的原理。
  • 又一個世界第一,國產新型雷射雷達可探測數百公裡外目標
    量子雷達有兩個顯著優點,第一是帶寬可以做到很大,對於雷達而言,帶寬越大,雷達解析度就越高,十四所研製的量子雷達樣機,在試驗中將解析度提高了一百倍。而帶寬大,同時也具備抗幹擾能力強的優點。而就在今年9月份,同樣是南京大學的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團隊,他們研製的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SNSPD),其實就是前面提到的新型雷射雷達,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值得一提的是,該核心探測器的晶片製備工藝全部在南京大學微製造與集成工藝中心完成。
  • 基因表達如何告別「紙上談兵」?
    經過多年的研究,2001年,54歲的羅傑發表論文,首次破解了這個多年的難題,他在真核細胞生物中拍攝到了DNA信息如何指導蛋白質合成的動態過程,在一系列照片中,他向全世界展示了DNA分子、聚合酶和信息傳遞者RNA的精確位置,並描述了真核細胞轉錄的整個運轉情況,使人們更清晰地理解DNA中的遺傳信息如何轉錄並翻譯成蛋白質,以及該過程是如何控制的,使基因的表達過程告別「紙上談兵」。
  • 智能車船防撞雷達專利技術發明與意義
    、技術各有所長、可滿足不同環境和應用層次的車、船「智能」防撞雷達。隨機信號連續波雷達雖有很高的抗幹擾能力,有望在同一區域電磁兼容性EMC問題得到解決,但因天線發射輻射洩漏,阻塞回波檢測,且對可能發生碰撞的大小目標,距離遠近分辨力單一。減輕相對方向相互幹擾,窄波束天線觀察視域減小,道路彎曲存在盲區。反射式天線價高、掃速慢,抗振防塵差,而微帶天線損耗大。簡單顯示器缺少全景信息圖像。脈衝雷達發射脈寬遮擋回波的盲距,不宜近距防撞。
  • 抗幹擾電路在測控裝備中的應用
    由於我們所需要的只是有用信號,其它不需要的電磁信號都稱為幹擾。  因此接收機的功能之一就是從包括幹擾的信號中,選擇所需要的目標信號,並抑制幹擾信號。在無線電測控裝備中,中頻接收機可採用多種抗幹擾措施,以此提高了接收機的性能指標,以確保測控裝備信號處理和測量精度。
  • 專門對付F22,中國科學家造出新雷達,獲國家800萬獎金後全部捐獻
    圖為劉永坦院士自從隱身戰機誕生以來,各國領空安全都開始面臨嚴峻的壓力,為了專門對付F22戰機,中國科學家劉永坦院士率領的團隊通過多年努力為國家立下大功,這位中國科學家引領團隊造出了國產新型防空雷達,英國率先研製並且使用雷達開始,這種裝備就廣泛運用到對飛機以及軍艦目標的探測上,裝備雷達後能夠讓軍隊遠距離發現戰機的蹤跡,從而提前做好防空準備,劉永坦院士自從大學畢業後就開始投身無線電與雷達技術專業,並且先後主持多款新型雷達的研製工作,而他本人也因為在雷達技術領域做出突出貢獻,從而多次獲得國家獎項。
  • 毫米波雷達及其應用
    另外,毫米波導引頭的抗幹擾、反隱身能力也優於其他微波導引頭。毫米波雷達測距的優勢精度高抗幹擾同微波導引頭相比,毫米波導引頭具有體積小、質量輕和空間解析度高的特點。在天線口徑相同的情況下,毫米波雷達有更窄的波束(一般為毫弧度量級),可提高雷達的角分辨能力和測角精度,並且有利於抗電子幹擾、雜波幹擾和多徑反射幹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