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輪休,我去義務宣傳點。」
「不,我是班組長,我去。」
在疫情防控一線,總能聽到這樣樸實而充滿力量的話語。
在五一節期間,在公交467線又聽到這樣的對話,這條公交線路的全體隊員為保障乘客出行安全與便捷,堅守各自的崗位,每天共同演繹著「工人先鋒戰士的十二時辰」。
5月1日,記者來到重慶交通開投公交集團西部公交467線,體驗467線全體駕駛員的工作十二時辰。
卯時(5-7點)
5月1日,第一班車做好出車準備。
晨光微露,清冷的街道上除了清潔工人外再也難尋其他人的蹤跡,可此時,第一班的車長謝統渝準時到達了自己的崗位,他接受完體溫檢測後,走到自己的車旁,仔細檢查車況、消毒、通風,車上、車下絲毫不敢疏忽。
這位有著15年工齡的老車長謝統渝說「做好車檢、消毒和通風,就是對自己和乘客的安全負責」。
辰時(7-9點)
五一期間,客流增大,為了遊客能有序上車。在謝統渝出車的同時,其他義務隊員利用休息時間來到磁器口站,對每一位乘客進行體溫測量。
5月1日天氣在35度,電子體溫槍完全暴露在高溫下會影響測量溫度,他們儘量讓體溫槍保持正常溫度。於是,他們把空調讓給了」體溫槍」,他們站在太陽下,10多分鐘就把體溫槍放在調度室「休息」,換另一把體溫槍。
巳時(9-11點)
今天在磁器口,很多客流來到磁器口逛街,駕駛員的工作量增加不少:靠站、停車、起步,護送每位乘客出行。
謝統渝告訴記者,公交行業是一道流動的窗口,服務宗旨就是高素質服務好每一名乘客。
他在開車過程中,一直堅持微笑服務、細心提醒,無不溫暖著乘客的心。他說「雖然現在大家都戴上了口罩,但我們的微笑不會因為口罩被阻隔,只要我們堅持熱情服務,乘客一定能感受到」。
午時(11-13點)
到達終點站後,謝統渝開始利用待班時間檢查車輛,其他駕駛員也和他一樣檢查車輛,給車輛做例行保養。
未時(13-15點)
5月1日下午的這個時候人最容易犯困,線長楊睿說,這個時候大家都會想辦法解瞌睡,比如公司提供的清涼油多擦擦眼睛,中午多喝點冰鎮水。
「每一個駕駛員出車前,調度員都會提醒駕駛員注意車速,同時檢測駕駛員是否犯困。」467線負責人說,如果駕駛員十分犯困,調度員會讓下一班駕駛員發車,這名駕駛員會休息一圈。
申時(15-17點)
疫情還沒有結束,467線負責人每天都要對駕駛員出行動態情況進行了摸底,完成人員的基礎排查,築好防控自檢自查工作。
「比如今天駕駛員體溫檢測了幾次,每次的體溫檢測溫度是多少,有沒有咳嗽等症狀,這些都要記錄在案,以確保有記錄可查。」這名負責人說,而且每天早上對駕駛員的安全檢查,還要檢查體溫等。
酉時(17-19點)
洗刷刷、洗刷刷,髒車瞬變「臉」,保證「新」車在路上。
記者在467線的終點站看到,每一輛公交車到達終點站後,駕駛員不僅認真打掃車內衛生,保潔人員也對車窗、車體、玻璃清理。
戌時(19-21點)
「雖然已收班,但現在是五一假期的特殊時期,而且疫情還沒有結束,對公交車的要求更高,如果公交車的消毒沒做好,那就是對大家不負責」。值班長顧傑一絲不苟地做著消毒工作,消毒液腐蝕了他的褲子和鞋,可他卻樂呵呵的告訴記者,「只要工作做好了,那些都不要緊」。簡單的話語中,體現出管理的責任心。
亥時(21-23點)
467線的線長楊睿在線路收班後,並沒有馬上下班回家,而是對當天的營運班次進行分析統計,及時向分公司上報當天的營運情況,便於公司掌握營運的第一手資料,為公司後期調整打下基礎。
「每天的工作必須每天完成,不然不能為明天的發班提供數據依據」。她說,比如5月1日當天的客流情況是好多,什麼時段客流量大,什麼時段客流量小,哪幾個車站的乘客多……,這些就要提供,為5月2日調度員發車提供數據依據。
子時(23-1點)
進入子時,許多人都已進入夢鄉,工作人員還要抽查站場車輛擺放,匯報車輛歸場情況,以確保車輛安全歸場。
丑時(1-3點)
運行了一天的車輛已暫時停歇,在萬籟俱靜的夜裡,守護人員仍舊堅守在崗位,他們檢查著每一輛車的安全,為保證白天的車輛運營保駕護航。
寅時(3-5點)
有了之前對歸場車輛的逐一檢查,下半夜的巡查也不能掉以輕心。雖然五月份白天天氣很熱,但到了凌晨,還是很冒冷,訓查的人員有時要穿著大衣,一遍又一遍的巡查停放車輛的狀況,確保安全出車。
5月2日凌晨5點,又一天開始了,駕駛員們又開始重複「昨天」的故事,但是他們無怨無悔,默默的堅守崗位,為城市裡每一個出行的人服務。
記者獲悉,重慶公交集團有8700輛運行車輛、600餘條線路,每天為這座城市出行服務的駕駛員、車輛維修人員、安全監控等人員上萬名,他們和467線的全體駕駛員一樣默默奉獻,不求名利,只希望大家出行安全,方便。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鄭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