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披露中國首艘民用全潛式觀光潛艇出爐過程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現在,這兩艘潛艇已經正式建造完成了,下月中旬在大連首航後,將遠赴泰國!」昨日,站在旅順小黑石村的港灣內,設計師魯國慶興奮地對記者說。雖然比預期完工日期延遲了兩個多月,但當看到「我國首艘民用全潛式觀光潛艇的「升級版姊妹艇」完工時,魯國慶的臉上還是溢滿了欣喜的笑容。

  這兩艘總造價高達400餘萬美元、被外界譽為「水下豪華客機」的民用觀光潛艇,究竟有哪些神秘的高新科技設計?沒有任何專業背景的「商人設計師」魯國慶,又是如何研製出兩艘潛艇,並順利通過美國專家的嚴格測試的?兩艘潛艇遠嫁泰國後,我們今後是否也能乘坐潛艇體驗新奇的「水下觀光」?昨日,帶著諸多疑問,記者再次來到旅順小黑石村海濱觀光潛艇製造基地展開採訪。

  造價遠遠低於國外同類潛艇

  翻滾的藍色浪花上,是一面鮮豔的泰國國旗——明黃色艇身上的這個醒目徽標,標誌的正是兩艘潛艇的特殊身份。昨日,在旅順小黑石村港灣內的一條特製軌道上,這兩艘鯨魚型的潛艇已經被一字排開,潛艇的頭直朝向大海的方向,並已做好了下水的準備。

  「水融化後就可以下水,只等一個好天氣了!」現場正忙著對潛艇進行測試的10餘名技術人員對記者表示,經過了兩年多潛心的研製和建造,這兩艘潛艇是值得他們每個人炫耀的傑作。

  記者眼前,是兩艘體形巨大、長約24米、重165噸、可載客48人的大傢伙。技術人員對記者說,別看是這樣先進的大傢伙,「海泰1號」、「海泰2號」的造價每艘卻僅為200萬美元,遠遠低於國外同類潛艇。

  安全係數與在陸地幾乎無異

  在技術人員的幫助下,打開壓力艙門蓋順扶梯進入客艙內部,記者目睹了酷似「豪華客機」客艙,其中別有洞天——一條長15米的內艙被分為三室,前方是可容納兩名駕駛員的駕駛室,這裡液壓方向舵、電子線路操作臺、GPS衛星定位系統、測定海底深度的雷達探測儀等先進儀器已經安裝完畢。中部是寬敞的乘客室,客艙中安裝了24張精緻的皮質座椅。在座椅旁,是直徑為300毫米的鋼化有機玻璃窗,通過這些小窗戶,遊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底的奇妙景色。

  兩艘潛艇的安全性,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有關專家透露說,「海泰1號」、「海泰2號」有國外潛艇沒有的棄艇逃生系統,此種安全系統能保證艇艙減壓後,所有乘員能憑藉緊急呼吸器和救生衣安全升至海面。就算潛艇無法浮出水面,以兩艘潛艇現有的設備和技術,遊客也能安然無恙地在水下停留72小時!同時,如果出現了緊急情況,救援會在10分鐘之內展開,安全係數與在陸地時幾乎無異!

  「商人設計師」背後有個「智囊團」

  近日,大連造的兩艘豪華潛艇一直被媒體關注,而兩艘潛艇的總設計師魯國慶也經常被請到鎂光燈下。魯國慶,來自內蒙古赤峰,曾經當過警察,後來辭職下海輾轉來到大連經商。早在5年前,一次偶然的事情讓他開始建造潛艇:當時,他看了一檔介紹潛艇的科普節目後,便想到要自己造潛艇。隨後,2001年,經他研製出的我國第一艘民用觀光潛艇「全濤」號終於在大連誕生了。2004年11月,魯國慶又帶著中國民用觀光潛艇的「升級版」——「海泰1號」、「海泰2號」將賣到泰國旅遊勝地芭堤雅的爆炸性新聞再次與公眾見面。

  昨日,記者了解到,在魯國慶造潛艇的這幾年,他的身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智囊團」——「我是學機械工程出身的,是非常一般的專業人員,他們才是潛艇製造業的專家。」魯國慶透露說,為完成潛艇建造工程,2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付出了他們全部的心血和智慧。

  據記者了解,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僅有美國、荷蘭的兩家公司在製造民用觀光潛艇,而在魯國慶和他的「智囊團」的努力下,魯國慶的公司已經成為了第三家。

  兩工程師「壓力鍋」內生存29小時

  能夠突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其實並非易事,魯國慶的潛艇必須要通過世界最為苛刻的美國船級社(ABS)的檢測和認證。而在今年1月的這次美國專家的檢測中,也成為了魯國慶津津樂道的一次「歷險經歷」。

  今年初,在對主體完工的潛艇進行壓力測試的時候,魯國慶首次提出人進入潛艇內部,再將潛艇裝入壓力缸的「壓力鍋」試驗,並最終說服了嚴謹而保守的美國專家。

  那麼,在高壓的環境下,誰肯冒險進入有潛在危險的潛艇內部呢?與魯國慶相識多年的「智囊團」成員、工程師王樹林和王儉武自告奮勇做這次試驗。

  今年1月16日,兩名工程師提著方便麵和棉被走進了「海泰1號」潛艇,隨後潛艇被吊入了密封的壓力缸內,壓力缸隨後被注入了600噸海水。在壓力缸外的監視器旁,魯國慶和美國專家密切地注視著潛艇內兩名工程師的生存狀況,整整29小時過去了,魯國慶焦急地觀察著技術人員的一舉一動——「沒有一點漏水,潛艇內一切正常!」技術人員報告:成功了!

  大連不久有望出現觀光潛艇

  「順利通過了測試,待3月初冰雪融化後,兩艘潛艇將進入大海,實現它們的處女航!現在,我們已鋪設好了潛艇下水用的軌道,試水時,潛艇將順著這個軌道滑向罐艙。」昨日,現場技術人員高興地說。

  「3月初下水就在這裡,3月中旬,潛艇將在大連舉行首航儀式,並前往泰國海濱勝地芭堤雅。」魯國慶向記者透露說。

  記者了解到,隨著試航日期的臨近,越來越多的目光投向了大連姊妹觀光潛艇。近日,大連市有關領導專程來到現場,視察了建造中的觀光潛艇,對大連民營企業在觀光潛艇製造領域的巨大突破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與此同時,其他國家也對魯國慶的潛艇產生了濃厚興趣。魯國慶介紹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已經派代表來接洽了。

  大連的海濱旅遊景點眾多,觀賞海底的神秘景色是否也能用上觀光潛艇呢?面對這個問題,魯國慶給予了肯定的回答。他說,現在大連就已有5家企業正和他們接洽,相信不用太久,在大連就可以開設潛艇旅遊項目了!

  那麼,乘坐這樣的潛艇需要付出多少錢呢?據記者調查了解,觀光潛艇的乘坐價格也與它的身份一樣「高貴」:目前,國內只有海南三亞有一艘自芬蘭引進的全潛觀光艇,每位遊客水下觀光50分鐘,收費近300元。

  【來源:遼瀋晚報;作者:李霖】

相關焦點

  • 中國首艘無軸泵噴潛艇問世,高速航行靜悄悄,美日稱:防不勝防
    圖為:無軸泵噴的驅動磁感應線圈結構近日,據媒體報導,經過五年研發,中國首艘無軸泵噴潛艇問世,這款潛艇應用了我國最新設計的無軸泵噴技術,該技術應用於潛艇可謂世界首創,在靜音性能方面獲得質的飛躍。且應用了我國最新研製完成的「永磁電機推進技術」,因此該潛艇並非是大家猜測的095型攻擊核潛艇,而是由中國武漢造船廠設計生產的小型脈衝核反應堆潛艇,也就是傳聞中的「小虎鯨」。該核潛艇水下排水量僅有4000噸,與各國常規潛艇接近,但是由於採用了核動力,其無需依賴空氣進行工作,且航程近乎無限,所以,其無需上浮換氣,減少了被發現的可能性。
  • 全球首艘鋰電潛艇服役,但批量裝備還為時尚早
    全球首艘鋰電潛艇服役,但批量裝備還為時尚早 日本海上自衛隊近日接收了最新一艘蒼龍級常規潛艇「凰龍」號。據報導,「凰龍」號是世界上首艘將鋰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這可以讓它在水下潛航時間大幅延長。
  • 澳首艘潛艇失蹤103年後終尋獲 村民曾稱看到海怪
    最終,潛艇殘骸在水下超300米的地方被發現。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將努力尋找這些海軍的後代,也將同巴布亞紐幾內亞政府合作,在殘骸發現地建立紀念標誌。隨著殘骸的發現,潛艇失事的原因或將被查明。報導稱,隸屬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的AE1艦(HMAS AE1),是澳大利亞首艘E級潛艇,1914年2月才在英國正式建成,同年5月抵達雪梨。
  • 921A潛艇鋼區別民用
    我們的10CrNi3MoV潛艇鋼921A通過軍工船級認證。工藝分連鑄L921A和磨鑄921A,都是按GJB標準執行。921A是船舶類用鋼,可與普通民船大為不同。921A潛艇鋼作戰艦艇在進行總體設計時,必須進行的電磁兼容性設計、火力兼容性設計和聲兼容性設計,這類設計對發揮艦艇的作戰能力至關重要
  • 全球首艘鋰電潛艇服役 但批量裝備還為時尚早
    【來源:科技日報】日本海上自衛隊近日接收了最新一艘蒼龍級常規潛艇「凰龍」號。據報導,「凰龍」號是世界上首艘將鋰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這可以讓它在水下潛航時間大幅延長。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凰龍」號常規動力潛艇在維持規格和航速不變的情況下,使用鋰離子電池替換掉整個斯特林發動機的AIP動力系統和鉛酸蓄電池。 「『凰龍』號常規動力潛艇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鋰離子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受國際條約和法律法規限制,日本不能發展核潛艇,因此只能在常規潛艇技術上嘗試各種創新和突破。
  • 中國將建世界上第一艘民用潛艇 可容納40名旅客
    據《中國日報》報導,中國計劃在俄羅斯科學家的幫助下於2017年底前建造世界上第一艘民用潛艇。據《中國日報》報導,天津海之星水下機器人公司正在俄羅斯科研院支持下開展研發工作。
  • 日本全球首艘鋰電潛艇「凰龍」號下水,2020年交付海上自衛隊
    日本「凰龍」號潛艇(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三菱重工從日防衛省獲得訂單的「凰龍」號潛艇10月4日在神戶造船所下水。「凰龍」號是首艘配備鋰離子電池的潛艇。由於蓄電容量增加,在不使用發動機的情況下,「凰龍」號能在更長時間裡安靜潛航。
  • 港媒:中國或研超導磁流體潛艇配最新巡航飛彈
    27日央視、新華社等媒體首次以大量圖文及視頻資料的方式對外解密中國海軍第一支核潛艇部隊———北海艦隊某潛艇基地的發展過程和事跡,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香港星島環球網10月28日報導】央視、新華社等媒體27日首次以大量圖文及視頻資料的方式對外解密中國海軍第一支核潛艇部隊———北海艦隊某潛艇基地的發展過程和事跡。對外界來說,中國核潛艇部隊一直是最神秘的部隊之一,此次是這支海基核力量部隊首次「大尺度」解密。報導中「大尺度」公布了大量中國核潛艇的照片、訓練及演習資料。此前,僅在2009年海上大閱兵中,中國核潛艇曾公開亮相。
  • 荷蘭海鱔級潛艇
    1998年7月,簡氏防務周刊報導埃及有意購買2艘海鱔1400型潛艇。   1999年3月,美國"潛望鏡"網站報導埃及取消了購買意向。   1999年6月,RDM執行長凱維特就海鱔1400型潛艇前景向媒體表示,RDM預計未來10年世界範圍內將會有100至150艘潛艇市場,RDM將通過其海鱔級潛艇獲得這一市場20%的份額。
  • 潛艇「剋星」來了!美國這招真毒,在民用船隻上安裝「反潛聲吶」
    這種情況下,北約想出了很多辦法來遏制蘇聯潛艇,例如在北歐國家集中部署反潛巡邏機,或者乾脆是派遣軍事間諜探查對手的軍事情報。但是,這些辦法都沒能夠有效地遏制蘇聯潛艇,畢竟潛艇在離開港口後便很難尋找,很多時候其實連蘇聯海軍內部的高層人員都不知道自己潛艇的詳細位置,只知道潛艇大概所處那片海域在哪。
  • 海南分界洲島,乘坐中國唯一一艘海底觀光潛水艇,票價僅310元
    在海南陵水,遊客在分界洲島乘坐潛艇欣賞海底世界。在分界洲島的這艘可自由航行在大海的潛水艇,是一艘全潛式海底觀光潛水艇。該潛水艇由芬蘭進口,全長18.60米,可乘坐46人。遊客通過潛艇窗,輕鬆遊覽海底世界。票價每人每次僅310元,專業的潛艇解說員可以幫助遊客了解潛艇及海底海洋生物的相關知識。
  • 中國潛艇戰鬥力被誇大了嗎?三大嚴重缺陷被公開 趕上美俄路還長
    毋庸置疑,中國是有產能和財力的,但在技術層面呢?據俄羅斯《觀點報》網站7月13日發表軍艦工程師亞歷山大·希什金的文章《中國海軍的實際戰鬥力被明顯誇大》稱,中國海軍又獲得了一艘093B和一艘095核潛艇——諸如此類的新聞經常見諸媒體。專業人士指出,中國正在實施全球最大規模的海軍軍艦製造計劃,很快就將成為海軍軍備競賽中的翹楚。但跟俄羅斯以及美國海軍相比,中國海軍潛艇的真實戰鬥力如何?
  • 日本賣民用工具機給蘇俄,交貨時換成精密工具機,蘇俄潛艇技術猛進
    上世紀70年代中期之前,蘇聯人在潛艇方面佔有巨大優勢,無論是潛水深度還是水下航行速度又或者是載彈量,蘇聯潛艇都優於他國同類潛艇。不過,隨著新技術發展,到了80年代,蘇聯人的潛艇優勢不復存在,特別是噪音量方面,西方的飛機和聲吶可以輕而易舉的偵測到。這顯然是蘇聯人無法容忍的——試想自己的戰略飛彈核潛艇在水中的位置被人看得清清楚楚,還談什麼三位一體核打擊?
  • 美媒:美軍發掘民用潛艇潛在軍事用途
    參考消息網11月11日報導 外媒稱,潛艇在21世紀的一個有趣發展是「休閒潛艇」的日益普及及其價格的日益降低。一些軍事組織,比如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正在留意這一情況,因為其中一些民用潛艇具有潛在的軍事用途。
  • 日本最新一代潛艇下水,噸位居世界第二,棄用039A同款AIP
    日本海上自衛隊披露,當天,海上自衛隊根據「26中期防衛計劃」訂購的首艘「3000噸級」潛艇「大鯨」號下水,它是在2018年3月開工的,下水後會進行舾裝、試航,預計2022年3月交付海上自衛隊,它的造價是800億日元(約7.6億美元)。
  • 下崗職工製造無人遙控潛艇:發明需要一定的狂熱
    如今這艘潛艇放在張五一新租的工作室外面,潛艇上的核心導航設備被拆下來做進一步改進。 這是張五一製作的第一艘無線遙控潛艇。 張五一說,製作這艘潛艇最困難的地方在遠程導航控制技術。 「做無線遙控潛艇沒有太多可以參考的案例,所有的程序都要自己去編寫,」張五一說,「我自己本身的基礎比較差,再加上基本所有的資料都是英文版的,所以難度很大。」
  • 臺自製潛艇項目在質疑聲中動工,臺媒:怕又是騙納稅人錢,肥了綠營人...
    「海昌大樓」是與潛艇案有關的臺船、「中科院」、海軍及世界各地技術人員的辦公場所,另有一棟「群英大樓」則是臺船第三方進駐的辦公室。聯合新聞網透露,「潛艦國造」專用廠房採取「造修合一」的設計,屬封閉式,可避免外界窺探,也能防止衛星偵照潛艇建造過程。
  • 中國AIP潛艇的動力源泉,詳細解讀斯特林發動機系統
    中國海軍的039A/B型AIP潛艇,採用的是斯特林發動機系統。那麼,斯特林發動機有什麼特點呢?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斯特林發動機系統。斯特林發動機系統概述斯特林發動機AIP系統簡稱SE/AIP,主要是由斯特林發動機、發電機、液氧系統、供油系統、冷卻系統、工質系統和控制系統等組成。
  • 中國無人潛艇2020年成軍?媒體稱將挑戰西方優勢
    最近,相關傳聞再度升級,香港《南華早報》23日宣稱,2020年中國將研製智能化無人潛艇,對西方強國的海上優勢地位形成挑戰。無人潛艇優勢何在?該報導引用熟悉人工智慧(AI)項目的科學家的話稱,中國目前正在開發大型、低成本的智能化無人潛艇。未來該潛艇將行駛於世界各大洋,執行從偵察到排雷,甚至對敵方艦船實施自殺式攻擊等各式任務。
  • 096潛艇螺旋槳或被去掉,磁流體靜音驅動海水
    最近中國在渤海試射巨浪-3號洲際飛彈的消息不僅讓國人感到驚喜,更讓世界強國感到驚訝,這也展示著中國在軍工上發展的速度之快已經讓人眼接不暇,美國更是對於中國最近試射的飛彈嚴加觀測,美媒也在近日又證實中國進行了第二次巨浪三號的試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