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軍發掘民用潛艇潛在軍事用途

2020-12-0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11日報導 外媒稱,潛艇在21世紀的一個有趣發展是「休閒潛艇」的日益普及及其價格的日益降低。一些軍事組織,比如美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正在留意這一情況,因為其中一些民用潛艇具有潛在的軍事用途。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11月8日報導,以「入海者」系列潛水器為例,它重658公斤,長5.24米,寬1.06米,可容納兩人。最高水下時速為45公裡,水面時速則相當於這個數字的兩倍。功率250馬力的發動機可以提供噴水推進和非常準確的靈活度。

「入海者」不是一種真正的潛艇,因為它只能下潛到潛望鏡桅杆所能允許的深度(最深2米),因為(從潛水器背部伸出的)桅杆為發動機和乘客提供空氣和排出廢氣。但是,這種桅杆很難從遠處被發現,並且配有攝像頭和供手機或無線電設備使用的通信天線。作為一種消費品,讓「入海者」真正與眾不同的是,它能夠像虎鯨一樣突然躍出水面。「入海者」的造價從7萬至10萬美元不等。根據定製裝備不同,價格也可能更高。

報導稱,從軍事用途角度講,「入海者」是執行偵察任務或者讓戴有水肺的「海豹」突擊隊隊員登陸的理想工具。這些「海豹」突擊隊隊員可以依附在裝有外部把手的「入海者」上。「入海者」在水下慢慢潛向陸地,一旦把「海豹」突擊隊隊員送到目的地,卸掉負擔的「入海者」便能夠以高速返回母艦或是更大的潛艇上。「入海者」還可以用來偵察敵方海岸,因為它的桅杆上可以加載任意數目的探測器。此外,「入海者」體內還有空間用於裝備小型聲吶,可以幫助它在淺海航行或是避開水雷。「入海者」的製造者提供定製服務,如果與軍方客戶合作,它將嚴守客戶秘密。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

訂閱2014年《參考消息》贏取iPad大獎,立返手機充值卡。>>

相關焦點

  • 美媒狂捧臺軍「自造潛艇」,其實是慫恿他們送死
    文/行走斯圖卡前些日子,臺灣當局為了「以武拒統」,咧咧嗆嗆終於啟動所謂「臺艦臺造」中的「潛艇自造」計劃,按照計劃,臺軍將建造8艘常規動力潛艇,用於取代4艘高齡潛艇,島內一些媒體開啟了「狂吹」模式,而現在有一些美媒也加入其中。
  • 潛艇如何捕獲航空母艦?美媒:這是致命而不流血的決鬥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發布了一篇關於潛艇的文章很有意思,是從一張圖片引發出來的思考,這張圖片上有一艘巨大的軍艦,在這艘軍艦的旁邊一艘潛艇露出了一角,美媒表示,這是一艘潛水艇剛剛殺死了這艘航空母艦。那麼潛艇就究竟是如何捕獲航母的呢?
  • 潛艇「剋星」來了!美國這招真毒,在民用船隻上安裝「反潛聲吶」
    這種情況下,北約想出了很多辦法來遏制蘇聯潛艇,例如在北歐國家集中部署反潛巡邏機,或者乾脆是派遣軍事間諜探查對手的軍事情報。但是,這些辦法都沒能夠有效地遏制蘇聯潛艇,畢竟潛艇在離開港口後便很難尋找,很多時候其實連蘇聯海軍內部的高層人員都不知道自己潛艇的詳細位置,只知道潛艇大概所處那片海域在哪。
  • 俄最先進核潛艇內部曝光 被稱為美海軍最可怕噩夢
    在本月10號播出的俄羅斯紅星電視臺《軍事驗收》節目中,記者登上了俄羅斯海軍最新型核潛艇「亞森-M」級的首艦「喀山」號,這是俄羅斯軍方第一次允許媒體進入該潛艇內部進行拍攝。俄羅斯紅星電視臺記者:任何潛艇的核心都是指揮艙,我現在所處的就是「喀山」號核潛艇上最機密的地方之一,所以我們只被允許從某些特定的角度拍攝,現在潛艇正在模擬準備作戰。我說得對嗎?
  • 美媒對比中美特種部隊:我軍特種部隊不幹美軍那種「爛事」
    【話說軍世】說到特種兵、特種部隊,蘭博等人的影視形象會映入不少人的腦海中,而美軍特種部隊在多年來不斷地參與海外的軍事行動,也為其影視提供了相當多的素材,當然,特種兵雖然「技能包」點的很全,但並非刀槍不入,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1993年美軍在索馬利亞的「黑鷹墜落」,那麼中美特種該部隊的對比
  • 軍事用途將讓美軍戰力提高
    作為美國太空霸權的急先鋒,SpaceX的「星鏈計劃」還對美軍有著重要影響。一直以來,儘管SpaceX官方聲稱「星鏈計劃」是民用為主,但其實際上卻與美軍有著密切聯繫。SpaceX使用的部分發射場就是租用的美軍范登堡空軍基地,而其早期的星鏈低軌技術驗證試驗,則包括了衛星與美國空軍戰鬥機的天線陣列進行直接互聯的內容。
  • 美媒稱朝鮮EMP彈頭是大殺器 可癱瘓美本土電網
    【環球網軍事6月7日報導】朝鮮可能在俄羅斯專家的幫助下研製超級電磁脈衝武器,能通過衛星對美國進行核電磁脈衝攻擊,對美國的損害將是災難性的……美國《國家利益》網站5日提出最新版「朝鮮威脅」,似乎也能解釋朝鮮飛彈研製中的謎團。不過有中國專家認為,美媒的報導有些誇大,目前朝鮮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 中國潛艇和美航母較量,中國潛艇兩次迫近美小鷹號航母
    美軍軍事力量在第一島鏈增加對中國海軍軍事威懾,再加上美海軍航母編隊在東海海域不斷進行抵近偵察,最嚴重則是中美在臺海危機對峙局面,當時中國海軍軍事力量相對弱,根本對美海軍航母編隊無法造成威脅。何況,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由於噪聲相當大等特點,在跟美海軍航母戰鬥群對峙中處在弱勢地步,而且在1994年朝鮮啟動石墨反應堆事件,美軍出動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進行軍事威懾,再碰到中國漢級403號核潛艇,美軍鷹號航母戰鬥群竟然死死纏住403號核潛艇,並且對403號核潛艇進行精確定位,連續進行7次模擬攻擊,這場對峙72小時的中國核潛艇和美國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遭遇事件,最終以中國核潛艇落敗結束。
  • 美媒:可能不是給潛艇探路用的
    軍事分析家們很快就確定這艘無人水下航行器是「海翼」,是中國製造的UUV。但事情可能不那麼簡單。美媒表示,大多數UUV的為亮黃色或橙色,以便於回收。但是這艘UUV是暗灰色,表明它的主人不希望它被發現。沒有人聲明這個設備的所有權的事實進一步表明了它正在執行秘密任務。實際上,這種情況與去年在蘇格蘭被衝到海岸上的神秘無人船相當接近。但是,這次的是一種完全不同且更加隱蔽的航行器。
  • 美媒承認:中國海軍實力已超過日本!
    為此,日本做了不少準備,並且日本還加強了與美國的海上合作,種種跡象表明,日本最近在海軍上面有著不小的野心和動作,而且加上了美軍的幫助,中國將如何應對呢?根據美媒的評估,中國海軍早已超過日本!這個消息還是比較客觀公正地了中國海軍實力的增長,美媒已經承認,中國的海軍實力超越了日本,這項報告一出來掀起了軒然大波,引來了無數網友關注,為什麼美媒說中國海軍實力已經超越了日本?美媒表示:中國如今已超過日本,成為亞洲領先的海軍強國這是不爭的事實。
  • 中國擴建海外軍事基地,美媒:中國的動作太快了
    此前,美國《福布斯新聞》曾報導了中國軍隊擴建吉布地港口的消息,根據美方提供的衛星照片顯示,一臺挖掘機正在進行填海造地工作,新的港口以可見的速度擴張,美媒感慨道:「中國的動作太快了」。此外,中國還在吉布地正式建立了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吉布地港將有一部分被用於軍事用途,主要用於中國軍隊執行亞丁灣和索馬利亞海域的護航、維和、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2017年,吉布地基地正式開建,截至目前,碼頭的建設工作仍在進行中。據美媒爆料,目前中國已經在吉布地完成了一座1120英尺長碼頭的建設工程,足以容納中國航母、兩棲攻擊艦或者其它大型軍艦。
  • 時隔12年北約重啟軍事基地:便於美國追蹤俄潛艇
    這座位於冰島主要民用機場凱夫拉維克國際機場內的航空站新近翻修。冰島不設軍隊,由美國承擔防務。同為北約成員國,美國自1951年與冰島籤訂防務協定以來駐軍冰島,以凱夫拉維克海軍航空站為基地,保障北約部隊在北大西洋的航空安全。2006年,北約軍事重心轉移至歐洲南部的地中海地區,凱夫拉維克海軍航空站航空站停用。
  • 美軍重返「魔鬼三角」百慕達群島,部署反潛機應對俄羅斯潛艇
    資料顯示,這是自冷戰結束以來,美軍首次將反潛機部署到百慕達群島上。據當地媒體報導, 美國第二艦隊發言人,瑪麗卡特·瓦爾什(Marycate Walsh)表示:一支由兩架P-8A「海神」反潛機組成的分遣隊已經於10月30日抵達百慕達群島,這些反潛機將和大約40名工作人員一起部署在百慕達群島上的L.F. Wade國際機場,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在百慕達地區執行任務。
  • 目標:大國新潛艇?美軍招標新型聲吶,欲在整個海洋密布竊聽器?
    這一系統是冷戰時期潛艇監控網再現,主要針對俄羅斯潛艇在美國東部海岸更頻繁地出現。這些船隻可以是軍方的也可以是民用船隻。這可能包括分配給海軍軍事海運司令部的貨船或其他輔助設備,或承包商運營的船隻。SOSUS的第一個版本於1959年開始服役,隨著冷戰的結束,它的軍事功能已經減弱,並越來越多地被用於科學研究。海軍對其最新一代固定式反潛監視系統的確切範圍和規模守口如瓶,但該部門多年來一直在擴大和提高其能力,以跟上潛艇設計和其他技術的進步。
  • 英媒:中國科學家完成了美軍無法完成的任務,這是北約潛艇的災難
    運-8Q反艦巡邏機運-8Q自從亮相以來,成為國外軍事觀察家最為關注的一款中國特種軍機。從去年至今,多張衛星圖片顯示,運-8Q已經批量生產,2015年以來,某戰區特種機部隊已在逐步接受這款新機型。分析稱,在磁異常探測器的探測之下,即使潛艇再怎麼靜音也無從匿形。
  • 上面全是中國字,美媒:作戰意義很大
    美國軍事專家約瑟夫·特裡維希克指出,"海翼"無人潛航器可以在水下連續滯留一個月的時間,其主要責任是負責收集海洋中的氧氣含量、含鹽量、溫度等重要水文數據,在民用領域有廣泛的應用空間。但他同時也警告稱,它也很可能被用於軍事用途,尤其是對於潛艇部隊來說,具有很強的作戰意義。
  • 美軍開發海上補給新手段,視距內用無人機向核潛艇「送貨」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The Drive網站10月21日報導,日前,美軍「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亨利·M·傑克遜」號露出水面接受一次無人機送貨。據悉,美軍為開發海上補給的新手段,令兩名美軍士兵在視距內,操縱一架四軸無人機向核潛艇投送了一枚小型載荷。
  • 中國聲波武器「擊落」美軍隱形戰機F-22
    根據美媒的報導稱,曾經美軍有多架F-22在中國周邊墜毀,這不得不引起美軍專家的高度重視。甚至有美專家認為,美軍戰機的墜毀令中國神秘的聲波武器難逃干係。那麼,解放軍的聲波武器到底有多強呢? 美軍誣稱中國聲波武器威脅        美國媒體曾刊發題為《「神秘聲波武器」多次擊落美制軍機?》
  • 美臺十大軍事勾結曝光!大陸警告:嚴打臺獨
    鳳凰衛視1月4日《軍情觀察室》,以下為文字實錄:董嘉耀:今年臺海肯定是一個多事之秋,美國侯任總統川普已經多次的暗示對臺灣有更多的軍事援助,臺美之間可能有更多的秘密的軍事勾結,現在蔡英文下周也要所謂過境美國兩次,另外最新情報披露,臺美之間有所謂十大的軍事聯繫,同時最新的突破,是臺灣要學習美國的核生化作戰和反制,看一個片斷。
  • 美國首次承認艦艇相撞時美艦正跟蹤中國潛艇
    麥凱恩號的拖曳聲納在菲律賓蘇比克灣外海與中國潛艇意外相撞「約翰·麥凱恩」號從2001年開始就常駐東亞,其母港為日本橫須賀,隸屬美軍第7艦隊。  事件回顧:中國潛艇撞上美艦水下聲吶 南海上演「躲貓貓」  不久前「中國潛艇與美國軍艦的拖曳聲吶碰撞事故」曾引起廣泛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