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次承認艦艇相撞時美艦正跟蹤中國潛艇

2021-01-14 搜狐網
麥凱恩號的拖曳聲納在菲律賓蘇比克灣外海與中國潛艇意外相撞「約翰·麥凱恩」號從2001年開始就常駐東亞,其母港為日本橫須賀,隸屬美軍第7艦隊。

  事件回顧:中國潛艇撞上美艦水下聲吶 南海上演「躲貓貓」

  不久前「中國潛艇與美國軍艦的拖曳聲吶碰撞事故」曾引起廣泛猜測。匿名的美國國防官員20日向美國《海軍時報》首次承認,出事的美海軍「麥凱恩」號飛彈驅逐艦當時正在跟蹤中國潛艇,同時多名美海軍專家也認為,事故原因不太可能是中國潛艇藉機展示軍力,但這次事故表明美國海軍反潛力量依然存在很大不足,急需改進。

  《海軍時報》稱,兩名匿名美軍高層官員證實,在碰撞事件發生時,「麥凱恩」號正在菲律賓附近海域跟蹤中國潛艇,但中國潛艇卻意外纏上拖在驅逐艦後方1海裡(約1.8公裡)處的聲吶,不過潛艇並未浮出水面。

這兩名官員不願說明「麥凱恩」號跟蹤的是中國攻擊型潛艇還是戰略飛彈潛艇,也沒有明確事故發生確切時間,只是說事件發生在蘇比克灣以南國際水域。「麥凱恩」號並未受到嚴重傷害,事故發生後返回日本佐世保海軍基地休整了幾天,然後又重新返回海上參與攔截朝鮮船隻的行動。

  報導稱,儘管近期中美艦艇在南海多次發生對峙事件,但是大多數觀察家認為這起事件與2006年中國潛艇在「小鷹」號航母附近浮出水面的情況不同,這次事件並不能視為日益增長的中國軍事力量的一次力量展示,這次碰撞是「無意」的。而且他們認為中國潛艇不可能主動試圖切斷聲吶拖纜。報導援引一名曾經在南中國海海域進行過反潛行動的美國前驅逐艦艦長簡·范託的話說,「沒有潛艇艇長願意主動用潛艇去撞擊和破壞拖曳聲吶。這幾乎不可能是主動故意的行為,因為你不會想讓拖曳聲吶捲入螺旋槳。」1983年一艘蘇聯潛艇在大西洋上曾因為撞擊一艘美國護衛艦的拖曳聲吶,結果導致聲吶的拖纜捲入螺旋槳,潛艇最終被迫浮出水面。簡·范託認為,按照美聯社的說法,發生事故的地點在距離蘇比克灣144公裡的民都洛海峽,當地水域環境非常嘈雜,這使得在那裡依靠水下監聽為主要手段的反潛作戰「實際上只能聽天由命」。他認為,「這很有可能是一起雙方都不清楚情況的遭遇,雙方可能都對此感到很驚訝。」美國尼克森中心的中國項目主任湯普森也認為這次就是一場事故,不是中國在有意同美國對抗,「中美艦船誰也沒有去試圖擋住另一方行進,也沒有任何一方故意去搗毀對方設備」。美國亞太安全問題專家柯薩表示,「誰也不能期望中國潛艇告訴美國海軍他們的位置在哪兒,正如美國潛艇永遠不會告訴別人這一信息一樣。中國海軍正在走向藍水,他們也將如美國海軍一樣思考和行事」。

  不過也有人依然質疑中國潛艇的動機。美海軍研究生學校教授約翰·阿爾奎拉說,這艘中國潛艇的意圖更有可能是暗中追蹤「麥凱恩」號,測試或者證實「悄然接近美國軍艦並撤走的能力」。阿爾奎拉認為,如果沒有發生碰撞,這本應是一次「完美的成功」。他警告說,這次事件應該為美國海軍敲響警鐘,「在這起事件中我能看到的是,中國利用隱身海軍裝備靠近我們大型艦艇的能力越來越強」。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中國安全專家格拉澤認為,考慮該地區的經濟和戰略利益的競爭、對不同海域劃分的不同解釋以及不斷發展的中國艦隊,發生這種意外很正常。格拉澤說,中美海軍頻繁在相互距離很近的地方展開行動,而且中國不承認美國的軍事存在,尤其是不承認美國在專屬經濟區內的存在是合法的,在這種情況下,雙方未來發生意外的可能將會增加。為此,美國軍方計劃與中國就南海對峙事件進行磋商。美國國防部19日宣布,美國國防部主管政策次長米歇爾·佛洛諾伊領銜的美軍代表團將於23日至24日訪問北京,並會見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中將,雙方重點將就近段時間以來中美艦船海上對峙等問題展開磋商。美國國防部稱,佛洛諾伊的訪問希望能夠帶動兩國軍事官員之間更加頻繁的會晤和交流,以確保此類事件不會失去控制。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中美艦艇相撞報導表態:未接到相關報告。美「低調」稱不能確定...
    6月1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政府12日注意到了有關中國潛艇同美國驅逐艦聲吶在菲律賓蘇比克附近意外相撞的報導,但是沒有接到報告,因此不能做進一步表態。這是中國官方首次就相關報導表態。與此同時,美國軍方的態度愈加低調。
  • 美戰艦在南海監視遼寧艦 被中國軍艦逼停
    近日,外媒曝出「中美軍艦南海對峙事件」,報導稱,12月5日,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考本斯號,在南海海域監視中國海軍遼寧艦航母時,與中國一艘戰艦兩棲戰艦「迎面遭遇」,美艦採取緊急機動規避了兩艦相撞。報導還提到,美國國務院官員說,美國政府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向中國提出了抗議。
  • 按國際法 美艦無害通過12海裡是承認中國領海
    首先,該艦選擇了非常「雞賊」的路線,從菲律賓非法控制的中業島和我方擴建的渚碧礁之間海域通過,這兩個島礁之間的距離不超過12海裡。所以,不論如何理解,美國艦艇都確實通過了中國所主張擁有的領海。 渚碧礁與中業島示意圖,「拉森」號就是從中間的水道通過的…… 其次,美艦的通過方式也很「雞賊」,它採取了無害通過的姿態,按照國際法
  • 美媒:中國電磁炮上艦 世界首次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月2日報導了相關情況,並稱,這是全球範圍內首次將這類系統安裝到船上並進行海上試驗。相比之下,美國海軍在運輸艦上安裝電磁軌道炮進行試驗,還只是計劃,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在測試進度上已經超過了美國。"海洋山」號艦艏的巨大炮塔和試驗電磁炮
  • 中國國產水面艦艇聲吶發展神速,一新系統讓俄羅斯海軍也羨慕不已
    中國海軍利用球鼻艏安裝聲吶基陣可以上溯到051型驅逐艦,當時國外發達國家海軍已經裝備攻擊核潛艇,要求051型驅逐艦聲吶配備較大聲學基陣,以提高艦艇探測這些潛艇的能力,為了減少艦艇自身動力噪聲對聲吶的影響,艦艏安裝最為有利,但是較大體積基陣會增加艦艇阻力,因此相關單位借鑑國外先進水面艦艇設計,採用球鼻艏安裝,較好解決了這個問題,根據相關資料,051型驅逐艦配備中國第1代艦殼聲吶,它採用了較大尺寸基陣
  • 抗戰勝利後中國海軍接收日本賠償艦艇史
    但近期考查新史料時發現戰後中國海軍實際獲得34艘日本艦艇,是與美,英,蘇採取4輪抽籤方式分得;大都艦齡不長,但質量較差,而且武器設備全部拆卸。但歷史意義重大,特別是幾經周折成功索回了甲午海戰遺物;一洗百年中國海軍恥辱。 筆者將依據權威史料,講述這段長期被湮沒的中國海軍雪恥史。
  • 日本當年的山雲級反潛驅逐艦,關鍵技術全來自美國,專門獵殺潛艇
    在設計建造時,日本得到了美國的技術支持,甚至直接借鑑了美國二戰期間大批量建造的「弗萊徹」級驅逐艦的許多成熟技術。現在看起來,二者在艦體尺寸與排水量上頗為相似,全艦長114.9米,寬11.8米,吃水4米,標準排水量2150噸,滿載排水量3100噸。
  • 中國新型清級潛艇現身上海 可逼近美西海岸
    核心提示:中國最近亮相其新一級別柴電潛艇的首艦,據稱該艦被目睹在上海附近水域遊弋。該級潛艇為043型"清"級彈道飛彈柴電潛艇。顯然,其首艦已做好試航準備。"鳳凰衛視8月17日《軍情觀察室》,以下為文字實錄:美:中國新「清級」潛艇試航 可潛至美國射飛彈董嘉耀:據美國環球戰略網報導,中國大陸解放軍最新的所謂043「清」級,彈道飛彈的柴油電力艦艇的第一艘艦,最近在上海附近水域曝光,並做好試航準備。
  • 挪威船撞了美國艦,順便毀了中國浮船塢,美國海軍也出過這種洋相
    據美國網站3月30日報導,一艘挪威運輸船在碼頭轉彎時,闖下了大禍。先是與駁船相撞,接著不受控制般的撞向美國全新驅逐艦,致使美國DDG119號宙斯盾艦船體受損,並大量進水,不得不返廠修理。有趣的是,挪威半潛船上運著一個中國製造的浮船塢,這個中國製造的浮船塢是美國造船廠購買的,由挪威護送。
  • 美派兩艘伯克級穿越臺灣海峽別有深意:或增加頻率
    這兩艘艦艇隸屬於母港位於日本橫須賀的美海軍第七艦隊,同屬「伯克」級,是目前美國海軍裝備數量最多的驅逐艦。此次美艦穿越臺海,兵力的選擇可謂精心設置,既向大陸表明「我來了」,又試圖避免過度刺激大陸。但大陸軍事專家認為,未來美海軍有可能增加穿越臺灣海峽的頻率和兵力。
  • 美國傳奇潛艇鸚鵡螺號戰記:給擊沉艦艇拍照,運送八路軍式突擊隊
    鸚鵡螺號提供的擊沉照片1942年8月8日,鸚鵡螺號開始進行第二次戰鬥巡航,這次的主要任務是運送海軍陸戰隊去突襲日軍佔領的馬金島,這支部隊引人注目的地方時指揮官伊文思·卡爾森少校多年研究中國共產黨戰術,在抗戰初期親自前往了八路軍部隊學習敵後戰術
  • 二戰時日本人為何被美國潛艇搞得焦頭爛額
    作為軸心國集團的二號巨頭,二戰時的日本頗有實力,特別是日本海軍世界名列前茅,是二戰時期世界三大海軍力量之一。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海軍一度打的美國海軍毫無還手之力,日本海軍航空兵更是讓美軍聞風喪膽。不過沒多久,美國海軍發現了日本海軍的一個明顯弱點,那就是日本海軍缺乏反潛能力,日本海軍的反潛能力簡直就是擺設,美國潛艇在太平洋上如入無人之境,把日本海軍搞得焦頭爛額。
  • 中國海軍鄭和號訓練艦訪問美國
    ,開始對美國進行為期4天的友好訪問。這是鄭和號訓練艦自1989年後第二次訪夏威夷。  當地時間上午9時,鄭和艦緩緩駛入夏威夷珍珠港。美海軍中太平洋水面部隊參謀長艾瑞克·威蘭曼上校、珍珠港西卡姆聯合基地司令小斯坦利·基弗上校、喬辛號巡洋艦艦長凱文·布蘭德上校、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吳璽公使、國防武官徐南烽少將、中國駐洛杉磯領事館孫魯山副總領事等官員及美海軍官兵代表、華人華僑到碼頭迎接。
  • 宙斯盾系統致美軍艦連連撞船?或與未升級系統有關
    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美海軍發生多起航母與巡洋艦或驅逐艦相撞的事件。比如,美海軍「薩拉託加」號航母編隊在地中海巡航時,航母在編隊轉彎時與美海軍「小石城」號巡洋艦發生了剮蹭。不久以後,「尚普蘭湖」號航母與「迪凱特」號驅逐艦也曾發生嚴重相撞。「甘迺迪」號航母與「貝爾納普」號巡洋艦也相撞過。  進入21世紀,這樣的相撞事故有增無減。
  • 美國海軍艦艇舷號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都代表了什麼意思?
    深度摘要:美國海軍的每一艘艦艇除了艦名以外,還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識別編號,由若干個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組成,那麼這幾個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都代表了什麼意思?美國海軍的每一艘艦艇除了艦名以外,還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識別編號,由若干個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組成,那麼這幾個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都代表了什麼意思?
  • 揭秘中國反航母三大利器:擁有亞洲最大潛艇部隊
    美國海軍也深知中國的「現代級」軍艦及「日炙」飛彈早已形成實戰能力7月21日上午,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抵達韓國釜山港,準備參與本月25日至28舉行的美韓聯合軍事演習。「華盛頓」號指揮官戴維·勞施曼說,美軍艦艇抵達韓國,意在顯示兩國盟友關係及其「保衛韓國」的決心。美國核動力航母「華盛頓」號是於7月9日離開日本橫須賀港的。
  • 日本最丟人的一次海戰,被美國士兵用土豆擊沉潛艇,讓人忍俊不禁
    奧班農號驅逐艦為美國弗萊徹級驅逐艦最早生產的一個批次裡面的一艘,因下水時間晚於尼古拉斯號,從而成為了弗萊徹級二號艦。在進行簡短的戰前訓練後,奧班農號於1942年8月29日離開波士頓港前往南太平洋前線進行支援作戰。
  • 美海軍稱一士兵在南海「失蹤」,其所屬艦艇曾進中建島12海裡
    由於該艦7月初曾進入中國西沙中建島12海裡範圍內,這起事件立即引起了美國和各大國際媒體關注,但報導內容大多語焉不詳。「一名美國水兵失蹤,失蹤地點推定在南海。」美國《海軍時報》網站稱,美國海軍「斯特塞姆」號飛彈驅逐艦上1名男性水兵8月1日在南海水域失蹤,該飛彈驅逐艦當地時間上午9時通報了這一情況,據稱目前美國和日本的艦船和飛機正協助搜救工作。美國海軍尚未公布這名水手的姓名。
  • 中國海軍訪美兩艦艇完成五大洲三大洋航行(圖)
    出訪過美洲、大洋洲、亞洲、非洲的「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青海湖」號這次出訪離碼頭的場景   新華網洛杉磯10月24日電 由「深圳」號飛彈驅逐艦和「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在結束對美國關島的友好訪問後,於當地時間25日上午離開關島。
  • 美艦機南海活動監測數據如何出爐,新趨勢是什麼?「南海戰略態勢...
    而這已經不是該平臺發布的消息首次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了,由於美艦機頻繁到南海進行挑釁,據《環球時報》記者統計,從7月15日至30日,該平臺發布了24條關於美艦機在南海、東海等海域活動的信息。美軍艦機在南海區域活動的信息是如何出爐的,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美軍艦機在南海活動有什麼樣的危險趨勢,中美在南海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有多大呢?針對這些問題,《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專訪了「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主任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