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政府12日注意到了有關中國潛艇同美國驅逐艦聲吶在菲律賓蘇比克附近意外相撞的報導,但是沒有接到報告,因此不能做進一步表態。這是中國官方首次就相關報導表態。與此同時,美國軍方的態度愈加低調。6月15日,美國國防部海軍發言人發表聲明稱,不能確定聲吶被何物撞壞,更不能確定是被中國潛艇撞壞。一向在類似事件中「咄咄逼人」的美國軍方,這一次卻如此低調,耐人尋味。
中國政府沒接到情況報告
6月16日下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接受記者提問時說,「我們注意到6月12日有關媒體的報導,6月11日,一艘中國潛艇在菲律賓蘇比克附近意外撞上了美國海軍驅逐艦『麥凱恩』號所拖曳的聲吶網。據了解,中國有潛艇在南海進行正常的訓練活動,目前沒有接到發生所述情況的報告。」這是中國官方首次就相關報導表態。
6月15日,美國海軍也突然改口稱,不能確定是否和中國潛艇相撞。美國《海軍時報》援引美海軍女發言人湯普森·裡斯的話說,「拖曳式聲吶在撞擊了某種物體後受損」,但不能確認是和中國潛艇相撞。而在6月13日,美國CNN曾援引美國軍方人士的話稱,一艘中國潛艇在菲律賓蘇比克灣附近撞上了美國軍艦的拖曳式聲吶,造成聲吶損壞,但美軍認為這是一起「意外事故」,中方未蓄意挑釁。
美軍方態度耐人尋味
從「與中國潛艇相撞」、「中國不是蓄意挑釁」到「不能確認是和中國潛艇相撞」,美方的態度愈加低調。是什麼原因讓美國政府和軍方低調處理此事呢?
分析人士認為,美軍可能確實未能確定是和中國潛艇相撞。美聯社6月16日報導說,美海軍和五角大樓遮掩事件細節說明,美國軍艦的聲吶沒能發現潛艇。中國海軍少將尹卓6月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分析了軍艦聲吶無法鎖定潛艇的可能性:首先是拖曳聲吶沒有發現靜音行駛的潛艇。和潛艇發生碰撞後,拖曳聲吶受損,艦上人員啟動固定聲吶,但是由於水文複雜,聲波在穿越溫躍層時發生折射,也沒有捕捉到潛艇的噪音特徵。美國海軍因此無法判斷出潛艇的國別和型號,最終也不能確認是被誰「踩到尾巴」。
美方的低調也可能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包括「約翰·麥凱恩」號在內的美國海軍剛剛和東南亞6國舉行了聯合海上演習,即使美方事後知曉是和中國潛艇相撞,事前沒有發現潛艇也足以讓美軍臉上無光,在南海周邊國家中丟面子。而且,朝核問題已經讓美國焦頭爛額,在這個節骨眼上,美國迫切需要中國的支持,不願意將事件進一步放大,讓「意外事故」影響中美關係大局。
儘管美國政府和軍方表現低調,美國媒體卻把中國潛艇撞上美國軍艦當成既成事實,大加評論。
「麥凱恩」號抵日本檢修
《海軍時報》報導稱,「約翰·麥凱恩」號已抵達日本九州島的佐世保港進行檢修,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有拖曳聲吶部件脫離艦體。據美國國防部和第七艦隊官方網站披露,「約翰·麥凱恩」號的拖曳聲吶型號是SQS-53C,它集成了探測、分類和交戰等子系統,展開後可長達1700米,造價大約為2000萬美元。
尹卓介紹稱,拖曳聲吶可以在艦尾拆卸,被撞後一般不會影響艦體安全,但是也有可能在失控後由於慣性向艦尾收攏,卷進軍艦的螺旋槳。既然「約翰·麥凱恩」號已經抵達港口,且沒有回到在橫須賀的母港進行大修,軍艦應無大礙。但是受損的拖曳聲吶可能將被全部換掉,並重新進行海試,這將是一筆不菲的花費。 (據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