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告稱2001年中美南海撞機後美機仍有大量機密未銷毀 被中國獲取

2021-01-0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資料圖:2001年4月1日,美國EP-3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偵查,中國海軍航空兵派出2架殲-8II戰鬥機進行監視和攔截,其中一架僚機在中國海南島東南70海裡(110公裡)的中國專屬經濟區上空與美軍飛機發生碰撞,中國戰鬥機墜毀,飛行員王偉跳傘下落不明,後被中國確認犧牲。而美國軍機則未經允許迫降海南島陵水機場。圖為迫降的美軍EP-3偵察機。

(環球網軍事4月12日報導)一直有傳聞稱,在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撞機事件後,中國因考察EP-3偵察機而獲得一座「情報富礦」。最近美國爆料網站「The Intercept」根據一份在該事件發生後3個月由美國海軍和國家安全局共同完成的綜合報告,以及前國家安全局僱員斯諾登於2013年獲得的文件,透露了這起事件的敏感細節。

報導稱,在撞機事件發生後,儘管美國機組人員趕在EP-3落入中國人手中之前,執行了緊急銷毀程序,但中國獲取該機機密信息的可能性仍「高度存在」。

據稱,在撞機發生後,機上乘員的處置顯得「手忙腳亂且不專業」。這份報告稱,機組成員沒有使用適當的工具破壞裝備,舉動非常隨意。由於從未進行過緊急破壞訓練,結果他們只是在一時衝動之下,隨意決定哪些設備需要破壞。

從撞擊發生到降落中國機場之間有40分鐘的時間,調查人員認為這足夠拋棄或者毀壞所有的敏感材料,但實際上並沒有可供利用的便捷方式或者標準程序能及時毀壞計算機、電子媒介以及硬碟」。根據美軍「降落在敵方領土的緊急行動計劃」要求,應該撕碎或者丟棄敏感材料並使用斧頭破壞裝備,但並沒有描述應該如何做。由

於機上並沒有粉碎機,「他們只能用手撕文件並將其散落到整個飛機,把記錄截獲數據的磁帶拉斷,希望中國人不能復原它們」。更糟糕的是,該機只有一把用於逃生的消防斧,機組乘員發現斧子太鈍,無法有效地毀壞裝備。「他們只能把筆記本電腦扔到地板上然後用腳猛跺,或者拎起來用力砸桌子」,但「所有方法都不能確保中國人無法恢復其中的數據」。

一名任務組成員說,有人遞給他一個「超級重的手提箱」,建議他拿箱子當錘子用。按照美國海軍和國家安全局的報告,這個手提箱可能是一個鋁製的「通信安全措施箱」,內藏導航員的密鑰材料。當他用這個箱子猛擊其他裝備時,「箱子突然彈開,關於該機的機密材料散落一地」。

相關焦點

  • 美艦機南海活動監測數據如何出爐,新趨勢是什麼?「南海戰略態勢...
    而這已經不是該平臺發布的消息首次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了,由於美艦機頻繁到南海進行挑釁,據《環球時報》記者統計,從7月15日至30日,該平臺發布了24條關於美艦機在南海、東海等海域活動的信息。美軍艦機在南海區域活動的信息是如何出爐的,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美軍艦機在南海活動有什麼樣的危險趨勢,中美在南海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有多大呢?針對這些問題,《環球時報》記者日前專訪了「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主任胡波。
  • 臺媒「回憶」中美南海撞機:飛行員曾請示應否回擊
    年「中美軍機擦撞事件」中的兩位中方飛行員之一。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2001年4月1日,在距離海南島東南70海裡(110公裡)的中國專屬經濟區上空,發生了震驚全球的「中美軍機擦撞事件」。一架美軍EP-3偵察機與一架解放軍殲-8Ⅱ型戰鬥機發生擦撞,最後中國飛行員王偉落海喪生,事件對當時中美關係的破壞力十足。
  • ...中美艦艇相撞報導表態:未接到相關報告。美「低調」稱不能確定...
    中國政府沒接到情況報告  6月16日下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接受記者提問時說,「我們注意到6月12日有關媒體的報導,6月11日,一艘中國潛艇在菲律賓蘇比克附近意外撞上了美國海軍驅逐艦『麥凱恩』號所拖曳的聲吶網。據了解,中國有潛艇在南海進行正常的訓練活動,目前沒有接到發生所述情況的報告。」這是中國官方首次就相關報導表態。
  • 昱見|在南海製造摩擦:美國正有意激化與中國的矛盾
    而如果不撤,美國下一步一定會加大在南海對華的軍事挑釁行動。最近一段時間內,美國海軍正召集盟友在南海籌備大規模示威性軍演,日澳兩國此前已經宣布參加。27日,英國也宣布將派「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參與這場聯合演習。同時,美軍機也在對中國附近的基地和艦隊進行頻繁的抵近偵察。
  • 美對華「無死角」監控 曾派人竊取殲10機密
    南海方向,主要針對中國海軍南海艦隊。空:間諜機築巢中國周邊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國海軍EP-3型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執行偵查任務,中國海軍航空兵派戰機進行監視和攔截,結果兩機相撞,造成了震驚世界的中美撞機事件。實際上,美軍EP-3型偵察機早已在日本築巢,成為美軍從空中獲取中國軍事情報的重要平臺。
  • 美媒假報解放軍南海試射東風41 內幕曝光
    東風-41這個型號有沒有,官方沒有公布。若真如文章所述,像這樣作為國家戰略"盾牌"的核心裝備,顯然應屬於國家的最高機密。原標題:美媒炒作我東風-41洲際飛彈幾天前剛剛對中國東風-41飛彈進行報導的美國媒體,在4月21日首頁頭條再次報導稱「中國確認在南海進行多彈頭飛彈測試」,並稱,這加劇了日益緊張的中美局勢。
  • 日媒:中國戰機攔截美機或意在彰顯南海實際控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5月18日透露消息稱,中國戰機17日在南海上空攔截美軍電子偵察機。日本共同社5月19日評論認為,中方此舉或意在彰顯對南海的實際控制。不過,這種「紛爭一觸即發的威嚇戰術」(美國防部官員語)很容易引起偶發衝突。
  • 頭條 美國智庫假想中美交戰:南海勢均力敵 臺海中國佔優
    文章稱,蘭德公司發布的報告有兩份,分別名為《與中國的戰爭—從不可想像到可以想像》和《美中軍力比較成績單》。第一份報告超過100頁,從經濟、軍事和國際政治層面進行了全面考察,第二份報告超過400頁,設想了在臺灣和南沙群島發生戰爭的兩種情形。從海戰、空戰到太空戰等9種角度,進行了共計18種模擬實驗。
  • 俄專家:美僱傭私人飛機監視中國周邊 恢復冷戰慣用伎倆
    原標題:俄專家:美僱傭私人飛機監視中國周邊 恢復冷戰慣用伎倆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俄羅斯衛星社網站11月23日發表了瓦西裡·卡申的題為《私人偵察機重返亞洲》的文章,文章認為,亞洲重新出現美國私人偵察機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冷戰
  • 美在亞太海上主權爭議批中國 不承認國際海洋法
    此前,美國還派出過兩架B-52戰略轟炸機進入中國東海航空識別區。對於菲律賓,拉塞爾在作證時稱,美國全力支持通過和平機制行使權力,2013年菲律賓就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將南海爭端提交了國際仲裁法庭。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洪磊指出,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是中國作為主權國家的正當權利,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有關中國計劃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是日本右翼勢力散布的謠言。
  • 外媒稱美報告炒作中國南海島礁「軍事化」:可部署3個戰鬥機團
    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 外媒稱,五角大樓發布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去年的國防開支超過1800億美元。據俄新社6月7日報導,這份報告寫道:「(美國)國防部估算,中國2016年與國防有關的總開支超過1800億美元。不過,中國國防開支仍然難以估算,主要是因為報表不透明。」
  • 美報告緊盯中國軍事現代化 日稱與華叫板有底氣
    美報告  對中國橫加指責  緊盯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  2000年以來,五角大樓每年都向國會提交中國軍力報告。與往年相比,美方2013年度報告篇幅較長,共計92頁,涉及中國軍事戰略、中國軍力發展、中美兩軍交往、臺海軍事形勢、五角大樓對華交往戰略、中國軍隊的網絡動向等。  報告稱,隨著中國崛起,中國軍事現代化正在快速推進,如2012年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服役,中國繼續打造先進的短程和中程常規彈道飛彈、對地攻擊反艦巡航飛彈、太空反制武器乃至軍隊網絡系統。
  • 美戰艦在南海監視遼寧艦 被中國軍艦逼停
    近日,外媒曝出「中美軍艦南海對峙事件」,報導稱,12月5日,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考本斯號,在南海海域監視中國海軍遼寧艦航母時,與中國一艘戰艦兩棲戰艦「迎面遭遇」,美艦採取緊急機動規避了兩艦相撞。報導還提到,美國國務院官員說,美國政府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向中國提出了抗議。
  • 美專家:美國的臺灣政策已破產 必須接受現實並儘快採取「抽身而退...
    環時記者白雲怡近日採訪了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他認為,拜登上任後的優先事項將是抗疫、恢復經濟、處理種族問題和應對氣候變化。而一個新政府總需要一段時間來站穩腳跟,中國可以多一點耐心,期待一些變化;他建議,中國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認真考慮該如何接觸新政府,比如在那些希望和美國談判的領域提出建議,或採取一些措施來緩解緊張局勢。
  • 美又拿臺海問題牽制中國 臺媒:「友臺」是一場「空笑夢」
    給外界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去年12月,美國參議院通過「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要求美國政府評估「美臺軍艦互停」的可行性,而當中國駐美公使說出 「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之時」的話後,外界再無人相信美艦會貿然泊臺。
  • 美偵察機頻繁抵近我海岸線偵察,距離僅幾十海裡
    由於美空軍U-2S偵察機、RQ-4B全球鷹無人機、美海軍MQ-4C「人魚海神」無人機前往南海開展偵察行動期間不開啟ADS-B設備因此無法列入統計,美軍實際出動偵察機數量要遠多於上述統計。6月份美軍向南海出動偵察機的數量與4月份、5月份相比分別增加了10架次和14架次,這表明美軍在南海地區的軍事活動強度明顯增強。
  • 希拉蕊聯大會談重申美未在南海爭議上預設立場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娜】據臺灣「中央社」9月28日報導,美國國務卿希拉蕊28日在紐約聯合國大會期間與東協國家外長舉行會談,並重申美方對南海島嶼主權沒有「預設立場」,並表示支持東協提出的6點原則。希拉蕊在與東協外長會談時表示,美國對各國南海「主權爭議」未預設立場,「維持南海和平穩定,尊重國際法,保持航道暢通」符合美方利益。
  • 中美關係四十年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因為共同敵人而戰略合作第一階段,之所以稱之為戰略合作階段,是因為中美兩國有共同的敵人。在這個階段中美關係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合作應對共同的敵人,這個時期也是中美關係的蜜月期。第二階段:危機與合作並存第二個階段,從1989年到2001年,是中美關係在動蕩中不斷發展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