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鋰電潛艇服役,但批量裝備還為時尚早

2020-12-05 澎湃新聞

全球首艘鋰電潛艇服役,但批量裝備還為時尚早

日本海上自衛隊近日接收了最新一艘蒼龍級常規潛艇「凰龍」號。據報導,「凰龍」號是世界上首艘將鋰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這可以讓它在水下潛航時間大幅延長。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凰龍」號常規動力潛艇在維持規格和航速不變的情況下,使用鋰離子電池替換掉整個斯特林發動機的AIP動力系統和鉛酸蓄電池。

「『凰龍』號常規動力潛艇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鋰離子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受國際條約和法律法規限制,日本不能發展核潛艇,因此只能在常規潛艇技術上嘗試各種創新和突破。以前的蒼龍級潛艇採用了斯特林發動機的AIP動力系統,『凰龍』號潛艇使用鋰電池可以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軍事研究員蘭順正就此表示。

常規潛艇最早採用柴電動力,用柴油機作為動力源,水面航行時使用柴油機,水下航行時使用蓄電池和電動機。由於柴油機工作需要大量的氧氣,因此只有在水面狀態、半潛狀態和通氣管狀態航行時才能給蓄電池充電。而以前所採用的鉛酸電池體積和重量太大,而儲電比能卻又很低,而且充滿電很費時間。這導致柴電潛艇水下航行的持續性和隱蔽性較差,很難滿足軍事需求。因此,AIP技術應運而生。AIP是「不依賴空氣推進裝置」的英文縮寫,當前主要有閉式循環柴油機AIP、斯特林發動機AIP、燃料電池AIP以及小型核動力AIP等四種方案。這項技術大大延長了常規潛艇的水下活動時間。

但問題是AIP系統增加了技術複雜性。

蘭順正表示,雖然斯特林發動機噪音和震動比較小,但其缺點也很突出,即發動機功率低,小於其他推進系統,這導致其水下航速較低。如果要加大功率,就必須多配發動機,不僅對潛艇布局造成影響,而且佔用更多潛艇空間。

斯特林發動機的這種缺點,是導致日本蒼龍級潛艇浮力不足的一個原因。而採用體積小、重量輕、能量密度大、容量高的鋰電池,有利於潛艇減輕重量,節省空間,提升續航能力和機動性。

「日本『凰龍』號採用鋰電池可以說是回到了以前的技術路線,即柴電潛艇,用柴油機作為動力源,帶動發電機給鋰電池充電。」蘭順正表示。

可以說,隨著鋰電池的技術進步,鉛酸電池的缺點造成的柴電潛艇效率不高的問題也有望解決。日本「凰龍」號就做了這麼一個嘗試。

既然是全新的,就意味著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甚至是風險。

雖然鋰電池在其他武器裝備上也有過使用,但由於潛艇的工作環境幾乎是所有軍用裝備中最惡劣的,對安全性的要求也是最高的。在地面和空中裝備上比較成熟的某些技術,不一定能用在潛艇上,特別是對壓力、溫度和通風散熱要求更高的鋰電池。

但蘭順正認為:「既然日本大膽在潛艇上採用鋰電池技術,就意味著日本已經在鋰電池相關技術上取得突破,比如降低發熱量、提升安全性等。而且此次『凰龍』號潛艇服役,只是意味著日本已經開始了對其實際使用展開測試,並根據試驗不斷改進。只有『凰龍』號通過日後的各種試驗,其後的蒼龍級潛艇才會大規模使用鋰電池技術。」

那麼,隨著鋰電池技術的不斷成熟,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摒棄AIP系統呢?

對此,蘭順正認為,現在談這個還為時過早,首先AIP系統有好幾種,各有優缺點,目前燃料電池AIP潛艇發展前景非常好,鋰電池在常規潛艇上的運用只是其中一種成熟方案或者是技術路線,能否取代AIP系統還不好說。其次,「凰龍」號的服役才剛剛開啟實用測試,未來能否滿足所需,尚未可知。

(原標題:全球首艘鋰電潛艇服役,但批量裝備還為時尚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全球首艘鋰電潛艇服役 但批量裝備還為時尚早
    【來源:科技日報】日本海上自衛隊近日接收了最新一艘蒼龍級常規潛艇「凰龍」號。據報導,「凰龍」號是世界上首艘將鋰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這可以讓它在水下潛航時間大幅延長。如果要加大功率,就必須多配發動機,不僅對潛艇布局造成影響,而且佔用更多潛艇空間。 斯特林發動機的這種缺點,是導致日本蒼龍級潛艇浮力不足的一個原因。而採用體積小、重量輕、能量密度大、容量高的鋰電池,有利於潛艇減輕重量,節省空間,提升續航能力和機動性。
  • 俄羅斯10年造一艘潛艇,螺旋槳暴露了性能,還未服役就已經過時
    以印度的鮋魚級潛艇項目為例,該項目以拖延和天價聞名於世,早在2004年印度就敲定用41.6億美元購買6艘鮋魚潛艇,計劃首艇在2012年服役,但這艘在2006年就開工的鮋魚潛艇,建造工作相當不順利,直到2015年才下水,列裝服役則一直拖到了2017年中旬,讓印度海軍足足等待了10年多才拿到第一艘鮋魚潛艇。
  • 日本全球首艘鋰電潛艇「凰龍」號下水,2020年交付海上自衛隊
    日本「凰龍」號潛艇(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三菱重工從日防衛省獲得訂單的「凰龍」號潛艇10月4日在神戶造船所下水。「凰龍」號是首艘配備鋰離子電池的潛艇。由於蓄電容量增加,在不使用發動機的情況下,「凰龍」號能在更長時間裡安靜潛航。
  • 中國周邊已被潛艇包圍 日本已裝備18艘潛艇
    而2009年開始服役的「蒼龍」級潛艇水下排水量則達到了4100噸,可能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常規潛艇。這型艇加裝了AIP系統,使其水下持續潛航時間可延長至3周左右。近年來,日本海軍基本上按照每年退役一艘、服役一艘的方式進行新舊潛艇的換代工作,因此,其潛艇服役年限短、型號新。不過,現在日本海軍已準備將現役潛艇的數量增加到22艘,加上2艘訓練用艇,其保有的潛艇數量將達到24艘。
  • 英國皇家海軍首艘「海灣」級船塢登陸艦正式服役
    這也標誌英國皇家海軍首艘「海灣」級輔助船塢登陸艦正式加入皇家海軍艦隊服役。該級艦的服役必將開創兩棲攻擊戰艦戰力輸送新的裡程碑。此外,與其前輩相比,該級艦的後勤支援能力更為強大,裝備更為優良,可以更好地執行人道救援和救災任務。
  • 開放機器人自主開火權還為時尚早
    機器人戰士因成本低、戰力強受到各國歡迎,但專家表示——開放機器人自主開火權還為時尚早【軍事觀察】英國國防參謀長尼克·卡特近日表示,機器人很快將在軍隊中佔很大比例。無人裝備以及具備自主能力的無人化裝備(即機器人)已經越來越多的在戰場上出現。但由軍隊高層做出這樣明確的公開表態,指出未來所佔比例,還尚不多見。對此,軍事研究員蘭順正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無人裝備在軍隊裡所佔比例將越來越高,而且自主化程度也將越來越高,這是毋庸置疑的。」此次高級官員的表態無疑是順應大勢。
  • 瑞典潛艇發展史
    這兩艘潛艇水面排水量達到100噸,水下排水量更是達到了160噸,艇長30.5米,比「諾登費爾特」-I號長了約10米,裝備了功率為186千瓦的「藍姆」蒸汽機,採用單軸單槳推進。隨著尺寸的增大,艇員也增加到7人。該型潛艇最大下潛深度為15米,並且還在艇首安裝了2具魚雷發射管,另外還裝備了2挺「諾登費爾特」型機槍。在獲得成功後,土耳其與俄國相繼購買了這2艘潛艇。
  • 中國AIP潛艇的動力源泉,詳細解讀斯特林發動機系統
    潛艇AIP系統簡介眾所周知,根據動力系統的不同,潛艇通常分為核動力潛艇和常規動力潛艇。核潛艇採用核能作為主要的動力來源,做到了不依賴大氣而能在水下進行長時間活動,因此發展比較迅速,受到一些國家的推崇,比如美國海軍裝備的全部都是核動力潛艇。但是核潛艇由於技術複雜、造價昂貴、噸位受限等原因,並不能完全取代常規動力潛艇。
  • 印度核潛艇服役後如此低調的原因曝光 剛服役就趴窩 原因相當奇葩
    這幾年,印度閱兵式上,除了以往將LCA這款神器裝在卡車上接受檢閱以外,最近有多了一個新項目,那就是將其研發的首艘國產核潛艇殲敵者號的模型也裝車上進行檢閱了。自從2016年完成下水之後,殲敵者號核潛艇一直鮮有更多消息曝光出來,這對於一項喜歡顯擺的印度來說,很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反常的現象,要知道,對於印度來說,別說已經建成的武器了,即便是八字還沒有一撇的武器,只要有個概念,印度都會炒作半天,更何況這艘潛艇已經正式加入海軍服役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日前,有印度媒體揭開了這個謎底了。
  • 關於303幽靈潛艇,那些隱藏的數據大揭秘
    今天兵哥帶來了一款神秘的武器裝備——303幽靈潛艇。在電視劇《火藍刀鋒》中,一個奇怪的幽靈潛艇。原是東南亞某國的潛艇,後來被海盜劫持,失去聯絡後失蹤。其裡面有大量流失國寶。之後一直神秘地出現又神秘地消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咱們是真的擁有303潛艇。
  • 新核潛艇已裝備,為何還大力發展常規潛艇?總設計師:作用不一樣
    到目前為止,中國海軍已經裝備有兩艘航空母艦。但更令其他國家羨慕的是中國的核潛艇研發裝配速度,用日新月異形容絕不為過。新式核潛艇已經裝備就緒。中國的海軍軍事實力聞名世界靠的是核潛艇,尤其是095型核潛艇的建造與裝配,更是令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羨慕不已。中國的095核潛艇裝配了無軸泵噴技術。
  • 潛龍騰淵,劍指長空:蘇聯海軍的629型彈道飛彈潛艇
    629型潛艇線圖,注意潛艇底部的凸出,是為了容納三個飛彈發射筒海上核威懾的初試,常規動力彈道飛彈潛艇629型是世界上唯一一型批量建造服役的常規動力彈道飛彈潛艇,早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蘇聯就對潛射彈道飛彈展開了研究,1955年,蘇聯B-611型潛艇首次發射了一枚彈道飛彈
  • 全球第一艘鋰電池潛艇交付使用,號稱秒殺核潛艇
    當地時間2020年3月5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在神戶舉行儀式,接收世界上第一艘鋰電池潛艇「凰龍號」,該潛艇是蒼龍級潛艇中首艘使用鋰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號稱具備與核潛艇相當的戰鬥力。 「凰龍(おうりゅう)」號由三菱重工神戶造船所建造,於2018年10月4日在神戶下水,是蒼龍級潛艇的第11艘,舷號511號, 蒼龍級潛艇也被稱為「平成16年度潛艇計劃」,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役最新銳的潛艇類型。
  • 服役57年將退役,曾是潛艇天敵,美國P-3C反潛機完成最後飛行
    繼任的P-8A「海神」反潛巡邏機 作為世界反潛巡邏機發展史上的標杆,P-3C「獵戶座」反潛巡邏機對於任何對海軍裝備稍有了解的人來說都不算陌生超大的航程、持久的滯空能力以及搜潛、攻潛一體化的設計,使得P-3C一度成為現代各國潛艇的天敵之一。從1962年開始服役算起,已經服役57年了。 當然,P-3C反潛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是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的對手之一。除了美國海軍的P-3C反潛機之外,日本海上自衛隊在高峰時期也曾裝備過上百架的P-3C反潛機。
  • 德國海軍沒有裝備一艘的潛艇 軍火外貿暢銷全球30餘年
    在德國的潛艇發展史上,有這麼一型潛艇,外銷出口享譽全球,先後裝備希臘、土耳其、韓國等14個國家,各種型號生產多達70餘艘,問鼎西方國家常規潛艇外銷榜首,外銷成績放眼世界也只有俄羅斯的「基洛」級潛艇可與之媲美。
  • 射程覆蓋大半個地球,重型洲際飛彈批量服役,美改口:有話坐下說
    作為和美國並駕齊驅的世界頂尖核強國,俄羅斯近年來加速推進新一代洲際飛彈的研發和服役,目前至少有4款新式洲際飛彈正在排隊批量服役,包括「薩爾馬特」重型洲際飛彈、「亞爾斯」公路機動洲際飛彈、「先鋒」高超音速洲際飛彈和「布拉瓦」潛射洲際飛彈,這四款新型飛彈構成了俄軍戰略打擊部隊的未來核心力量,也是美國最為忌憚的核威脅。
  • 中國潛艇戰鬥力被誇大了嗎?三大嚴重缺陷被公開 趕上美俄路還長
    專業人士指出,中國正在實施全球最大規模的海軍軍艦製造計劃,很快就將成為海軍軍備競賽中的翹楚。但跟俄羅斯以及美國海軍相比,中國海軍潛艇的真實戰鬥力如何?據說094還不如德爾塔3型戰略核潛艇根據這位俄羅斯所謂專家的認識,中國海軍雖然發展很快,把俄羅斯遠遠地拋在後面,
  • 德拜探測器或將使潛艇無處遁形
    這是否意味著,潛艇在敵我雙方隱身與反隱身的對抗中已經確立了優勢地位?恐怕為時尚早,因為一種新型探潛裝備——德拜探測器即將推出,它或將使潛艇無處遁形。 目前對潛艇最具威脅的探測裝備一是聲吶,二是磁異探測儀。聲吶是針對潛艇的聲學特性,利用潛艇發出或反射的聲波,來實現對其探測的一種聲探測裝備。而磁異探測儀是針對潛艇的磁場特性,通過潛艇帶來的周圍磁場變化,來實現對其探測的一種非聲探測裝備。
  • 澳首艘潛艇失蹤103年後終尋獲 村民曾稱看到海怪
    澳大利亞海軍潛艇AE1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離奇失蹤,是協約國陣營第一艘,也是澳大利亞第一艘在一戰中沉沒的潛艇。該潛艇殘骸直到21日才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域被尋獲。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馬麗斯·佩恩表示,這是澳大利亞海軍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搜查隊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約克公爵島(Duke of York Island)附近海岸線,將水下無人機放置在海底上方40米的水域,然後用其搜索該區域。
  • 日本潛艇性能超過中國?日媒:陪同美軍航母演練,一技術領先中國
    御龍號是蒼龍級潛艇中的12號艦,也是該級別中的最後一艘潛艇,同時也是亞洲第一款裝備鋰電池的常規潛艇,早在2017年日本海自就下水了第一艘改進型的蒼龍級潛艇凰龍號,該項技術的使用是否也意味著日本常規潛艇的作戰性能將會超過中國的潛艇部隊?目前全球各國海軍裝備的常規潛艇使用的都是鉛酸電池,這種電池存在體積較大,功率小且安全係數低等缺點,與鋰電池相比確實存在較大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