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10年造一艘潛艇,螺旋槳暴露了性能,還未服役就已經過時

2020-12-06 123觀察室

利刃\Dark

根據環球網的消息,在蘇聯解體之後一支不斷萎縮的俄羅斯海軍,將在本年度獲得三艘到兩艘最新的潛艇,一艘是弗拉基米爾號戰略核潛艇(北風之神級),另外的1到2艘則是亞森級及其改進型攻擊核潛艇,這對俄羅斯海軍來是劃時代的大事。在過去20年裡俄海軍的任何裝備發展項目,都因為資金和技術問題不斷拖延,這一點相比印度有過之無不及。

以印度的鮋魚級潛艇項目為例,該項目以拖延和天價聞名於世,早在2004年印度就敲定用41.6億美元購買6艘鮋魚潛艇,計劃首艇在2012年服役,但這艘在2006年就開工的鮋魚潛艇,建造工作相當不順利,直到2015年才下水,列裝服役則一直拖到了2017年中旬,讓印度海軍足足等待了10年多才拿到第一艘鮋魚潛艇。儘管有了首艘鮋魚的拖延教訓,後續的印度鮋魚同樣不順利,原計劃在2020年建成全部的6艘鮋魚,但今天已經是2019年了,第三艘鮋魚級卡蘭傑號才姍姍來遲,就算能做到原定的9個月下水一艘,在2020年之前也不可能完成剩餘的3艘,因為最後的這三艘要加裝AIP系統,工期只會延長不會縮短。

印度的武器項目受到技術不足的限制,在法國和西班牙有意卡脖子的情況下,鮋魚潛艇建造工作不順利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俄羅斯全是自己的原因導致的。在蘇聯時代核潛艇是重點打造的海軍裝備,主要裝備在北方艦隊,北方艦隊的全稱為「紅旗北方艦隊」,該艦隊是蘇聯五大艦隊中實力最強的艦隊。蘇聯解體後,該艦隊自然被俄羅斯繼承,該艦隊也隨後成為了俄羅斯海軍最強大的艦隊。俄羅斯的水下戰略核威懾力量主要在北方艦隊麾下,同時,北方艦隊的司令部——摩爾曼斯克也是該國絕密的重要軍事基地,這裡暗藏著俄羅斯戰略核潛艇部隊。

儘管北方艦隊貴為俄海軍王牌艦隊,但因經費掣肘導致其裝備、設施狀況都不太理想。其裝備的上述核潛艇也多是蘇聯時期的遺留產物,正面臨裝備壽命和技術老化等問題,難以同美國海軍洛杉磯級、維吉尼亞級、海狼級核潛艇相提並論。在經歷了一些列北約東擴的壓力之後,普京下定決心重建潛艇部隊的實力,就包含了而今年補充到位的弗拉基米爾大公號和喀山號兩艘核潛艇就是成果。

「喀山」號是俄羅斯「亞森」級核動力潛艇的第2艘,於2009年在俄北方機械製造廠正式開工。俄羅斯海軍將該艇定義為多用途攻擊型核潛艇。「亞森」級是俄羅斯首款真正意義上的多用途攻擊型核潛艇,研製初衷就是超越美國海軍的「海狼」級。「亞森」的設計不再遺留蘇聯時代的老路子,即俄羅斯已經不再青睞功能單一的核潛艇,轉而強調多用途。

所謂多用途,即「喀山」號能裝載多款武器滿足就不同任務的需要。該艇配置有垂直發射器和魚雷發射器各八組,能裝載反艦飛彈、獵潛飛彈、巡航飛彈和魚雷等武器。其中,垂直發射器能發射3M-54巡航飛彈、SS-N-21巡航飛彈、SS-N-26反艦飛彈等。魚雷發射器能發射SS-N-15獵潛飛彈等。喀山號的艇身融入了俄最新的主動減振和有源消聲技術,能有效降低艇內機械噪聲。「喀山」號外表還敷設了雙層消聲瓦,據稱其噪音水平比「海狼」低10分貝。

按照俄羅斯人的說法,「喀山」號多數技術將「海狼」甩在了身後,並稱該潛艇是全球最先進的核潛艇。可是,美國的「海狼」級到現在已經服役了3艘,更有16艘更新的「維吉尼亞」級核潛艇,再看「喀山」號,該艇自2009年開工,到了去年10月中旬才進行首航,到如今已經過去了10年。10年間,就連印度海軍都陸續裝備了國產「殲敵者」號核潛艇、法國制「鮋魚」級潛艇、俄羅斯制「基洛」級潛艇等,相比之下俄軍潛艇比印度還慘,直到今年才開始更新補充。

十年磨一劍也未必是天下第一,「喀山」號被俄羅斯媒體鼓吹隱身出色,而它的七葉大傾斜螺旋槳明顯給人技術落後的感覺,美國核潛艇普遍裝備的泵噴射推進器能有效降低噪音,這一點已經註定喀山號是失敗的。

相關焦點

  • 俄海軍一艘神秘潛艇 最深可下潛6千米 藏有俄羅斯的國家最高機密
    據俄衛星通訊社7月1日報導,當天,一艘俄海軍深海局下屬的潛航器,在領海進行作業時突發大火,有一名艦員當場死亡。潛艇上的艇員在參與救火過程中,另有13人回吸入大量燃燒物產生的有毒氣體,在送醫過程或在醫院救治過程中死亡。
  • 俄羅斯一艘核動力貨運平底船因故障在前往南極洲途中擱淺
    據報導,俄羅斯標有《北極航道號》一艘貨運平底船因故障在前往南極途中擱淺,停滯不前。據稱這是一艘服役年限超過34年限的核動力貨船。在這之前曾在安哥拉海港停泊達一個月之久。據電報頻道報導稱,該貨輪一個螺旋槳葉片出現機械故障。
  • 093B核潛艇與美國、俄羅斯的核潛艇相比,差距有多大?
    所以想要對093B的性能有一個透徹的了解,那就首先要了解一下093。093型核潛艇是我國第二代核動力攻擊潛艇,用於取代1974年開始服役的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091型。首先093型核反應堆功率還比較小,導致水下航速偏低。其次,首批兩艘093型攻擊核潛艇沒有配備飛彈垂直發射系統,只能使用魚雷發射管發射飛彈,作戰能力大打折扣。針對這些暴露出來的問題,開始著手對093進行改進,這就是093B型攻擊型核潛艇。
  • 假如給你一張潛艇螺旋槳的照片,你會看出什麼?蘊藏的信息太豐富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次非常著名的「照片洩密案」。這場「照片洩密案」是這樣的,在1964年的《中國畫報》上刊登出了一張照片。
  • 圖95老爺轟炸機服役60年,它到底是螺旋槳飛機,還是噴氣式?
    而在俄羅斯,也有一款和B-52類似的戰略轟炸機,它就是圖-95「熊」,它們都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服役,距今已有60多年,兩者性能也差不多。唯一的區別是B-52採用8臺噴氣式發動機,而圖-95採用4臺渦槳發動機。這是一張非常經典的圖片,圖-95「熊」式戰略轟炸機犁開厚厚的雲層,可見其動力十分強大。
  • 中國常規潛艇性能如何?安裝國產AIP系統,測試美日反潛實力
    除了航母本身以外,美國海軍還專門為前期配備了多艘護航艦艇,可以去執行防空、反潛和反艦任務。據軍事專家介紹,美國海軍可以以航母為中心建立起一道700米作戰半徑的防禦網絡,能夠有效應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但是即使是這樣的嚴密的體系,依然存在致命的缺陷——潛艇的攻擊。從美國海軍發布的報告可以發現,對航母威脅最大的依然是潛艇。
  • 日本最近下水的大鯨級潛艇性能究竟怎樣,在世界上算什麼水準?
    「大鯨」這個名字是沿用了日本海軍在1933年建成服役的一艘潛艇母艦,那時主要是為了應付海軍條約的限制,後來被改建成輔助航母「龍鳳」號。實際上,這艘軍艦在建造時,就已經留好了伏筆,做好了日後改建成航母的準備,可以說就是按照航母的各種要求建造的。
  • 全球首艘鋰電潛艇服役,但批量裝備還為時尚早
    全球首艘鋰電潛艇服役,但批量裝備還為時尚早 日本海上自衛隊近日接收了最新一艘蒼龍級常規潛艇「凰龍」號。據報導,「凰龍」號是世界上首艘將鋰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這可以讓它在水下潛航時間大幅延長。
  • 在山裡造潛艇,怎麼下水服役?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做到了
    我們知道,潛艇是一種在海面下的作戰工具。一艘潛艇動輒幾千噸,所以現在大部分國家建造潛艇的地方,都是在靠近海邊的位置。那麼,如果有一天敵人來襲,將沿海的城市和工廠全部佔據了,潛艇又該怎麼生產和服役呢?這些基地如今大部分都已經再次轉移,但還有些仍在發揮著關鍵作用。比如我們曾經在大山深處建設過一個潛艇製造廠,可能就很少人知道了。由於潛艇的特殊性,當時我們主要將潛艇建造廠安排在了靠近港口的地方。但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還在大山深處建設了一個非常隱蔽的潛艇製造廠,這就是位於重慶涪陵地區的國營432廠。
  • 蔡英文稱將推動「國艦國造」 臺軍欲造「神盾」艦、升級潛艇
    據稱民進黨規劃,未來20年投入8000億新臺幣(合240億美元),準備」國造」的艦艇包括,四艘6000噸「神盾」艦、多艘2500噸護衛艦、7-11艘「沱江」後續型輕型護衛艦、6艘掃雷艦、兩艘16000噸船塢登陸艦、6艘以上1500噸柴電潛艇,並改裝現役兩艘荷蘭「旗魚」級潛艇等,其中潛艇方面的投資約4000億新臺幣。
  • 百年潛艇1——烏龜入海,鰻魚初遊,早期潛艇的300年爬行史
    1620年「鰻魚」在泰晤士河上測試,連詹姆斯一世國王都親自到場觀看。在一次表演中,德雷貝爾和水手潛入水下長達3小時。大家都以為這個聰明的傢伙已經完蛋了時,潛艇又從水裡突然冒出來,引起一片驚嘆聲。因此各國都積極的將潛艇運用到戰爭中。1652年英荷戰爭中,法國人路易斯·索恩製造了一艘24米長的潛艇,聲稱可以悄悄接近敵艦並在船舷上打洞。但他的潛艇由鐘擺、齒輪驅動,下水後根本無法移動,只能鎩羽而歸。1692年,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帕平製造了2艘潛艇,取得一些成功。
  • 世界上最大潛艇俄羅斯「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有多大?看完你就知道
    近日在網絡上出現了一段視頻,這個視頻是一艘巨大的俄制基洛級潛艇居然開上了高速公路。看到這個視頻的小夥伴都稱,這個潛艇真大,像一座小山一樣。但是實際上基洛級潛艇還真不算大。今天小編就講一講世界上最大的潛艇—「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它有多大呢?
  • 日本「大鯨」號潛艇的鋰離子電池能改變未來潛艇戰嗎?
    「大鯨」並非日本第一艘使用鋰離子電池的潛艇(或者說世界上),第一艘使用鋰離子電池的「蒼龍」級潛艇「凰龍」號於2018年下水,今年3月5日宣布入役。而目前日本還有一艘正在舾裝的同型潛艇「鬥龍」號,預計於2021年服役,而「大鯨」按計劃應該在2022年入役。
  • 潛艇出廠時螺旋槳為啥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只是單純為了保護葉片?
    潛艇是海軍的重要裝備之一,在現代海戰中,潛艇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視。雖然各國已經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反潛裝備,但是矛和盾都是互相發展的,他們之間的升級也是一個鬥爭的過程,潛艇,目前仍然是海軍作戰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 多功能核潛艇當然好,新型號媲美海狼,可俄羅斯為啥死活不造?
    冷戰中,蘇聯海軍服役了水下排水量超過46000噸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蘇聯海軍對器十分滿意,原本繼續建造,但最終因為資金問題只建造了6艘,如今其中的5艘已經退役拆解,只剩下一艘用於潛射彈道飛彈測試任務。龐大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雖然冷戰結束後,俄羅斯海軍並沒有服役幾艘像樣的水面戰艦,但俄羅斯海軍的潛艇部隊,尤其是核潛艇部隊,卻相對來說狀況要更好一些,俄羅斯國防部也對戰略核武器的建設高度支持,俄羅斯海軍的潛艇部隊極其令人敬畏。但整體上來看,相比起老對手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在綜合實力方面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差距。
  • 全球首艘鋰電潛艇服役 但批量裝備還為時尚早
    【來源:科技日報】日本海上自衛隊近日接收了最新一艘蒼龍級常規潛艇「凰龍」號。據報導,「凰龍」號是世界上首艘將鋰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這可以讓它在水下潛航時間大幅延長。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凰龍」號常規動力潛艇在維持規格和航速不變的情況下,使用鋰離子電池替換掉整個斯特林發動機的AIP動力系統和鉛酸蓄電池。 「『凰龍』號常規動力潛艇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鋰離子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受國際條約和法律法規限制,日本不能發展核潛艇,因此只能在常規潛艇技術上嘗試各種創新和突破。
  • 中國周邊已被潛艇包圍 日本已裝備18艘潛艇
    而2009年開始服役的「蒼龍」級潛艇水下排水量則達到了4100噸,可能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常規潛艇。這型艇加裝了AIP系統,使其水下持續潛航時間可延長至3周左右。近年來,日本海軍基本上按照每年退役一艘、服役一艘的方式進行新舊潛艇的換代工作,因此,其潛艇服役年限短、型號新。不過,現在日本海軍已準備將現役潛艇的數量增加到22艘,加上2艘訓練用艇,其保有的潛艇數量將達到24艘。
  • 瑞典潛艇發展史
    這兩艘潛艇水面排水量達到100噸,水下排水量更是達到了160噸,艇長30.5米,比「諾登費爾特」-I號長了約10米,裝備了功率為186千瓦的「藍姆」蒸汽機,採用單軸單槳推進。隨著尺寸的增大,艇員也增加到7人。該型潛艇最大下潛深度為15米,並且還在艇首安裝了2具魚雷發射管,另外還裝備了2挺「諾登費爾特」型機槍。在獲得成功後,土耳其與俄國相繼購買了這2艘潛艇。
  • 美軍太敢造了!24億一艘核潛艇,號稱水下隱身機,卻用醜魚命名
    上一次有「海狼」號的確切動向還是2018年1月該艇在挪威出現,而其他兩艘姊妹艇「康乃狄克」號和「吉米·卡特」號自服役後就很少見諸報端。 媒體認為,美國此舉是公開向俄羅斯傳遞其海軍擁有在北冰洋下活動能力的信息,與近期在挪威巡航的6架B-52H「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一樣是向俄羅斯施壓的舉動。
  • 【智庫聲音】俄羅斯核潛艇技術發展概況
    月12日,俄羅斯國防部官網發布消息稱,955A(Borey-A)的第一艘戰略核飛彈潛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交付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服役。「德爾塔Ⅲ」級戰略核潛艇全部隸屬於太平洋艦隊,且均已老化,目前僅有一艘在服役,攜帶16枚「黃貂魚」彈道飛彈。「德爾塔Ⅳ」級戰略核潛艇共6艘,是目前俄海軍潛艇部隊的主力,全部隸屬於北方艦隊。升級後的「德爾塔Ⅳ」級潛艇可攜帶16枚「輕舟」彈道飛彈。「北方之神」級是目前俄羅斯最新一級的戰略核潛艇,未來將逐步取代「德爾塔「Ⅲ」級和「德爾塔Ⅳ」級戰略核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