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8 19:59 |三聯生活周刊
■巴黎市民正在閱讀《查理周刊》
喬治·沃林斯基(Georges Wolinski)是此次《查理周刊》襲擊案中遇難的四位插畫家之一。今年已年近80歲的他,一直在從事政治諷刺題材漫畫的創作,為法國《自由報》、《巴黎競賽畫報》《查理周刊》、義大利《Alterlinus》等多家媒體供稿。百無禁忌的諷刺尺度是他的特色,但同時他也堅守自己的記者原則,很清楚自己承擔的社會責任。
在槍擊案發生之後,現任《Alterlinus》的雜誌主管,同時也是沃林斯基好友的斯特凡尼亞(Stefania)在表示惋惜和憤怒的同時,認為這件事對社會和年輕人的影響是更為重要的——「因為畫了一幅卡通畫就被人打死,即使再勇敢的畫家都會對這個行業望而卻步。」在他看來,這件事在「恐怖襲擊」的標籤之外,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保持一個媒體言論自由的立場與分寸。美國作家門肯(HL. Mencken)將新聞學定義為「好的報導應該讓循規蹈矩的人不安,賦予不安的人以慰藉」,無論是文字還是漫畫,讓誰感到不安,同時又撫慰誰,都是媒體在傳播信息之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喬治·沃林斯基(Georges Wolinski),法國漫畫家,攝於2014年9月4日 巴黎
作為一個更直接與鋒利的武器,諷刺漫畫在西方擁有深厚的歷史,在攝影被大量使用之前,成為早期各大報紙、雜誌表明政治立場的一面旗幟。在17世紀的荷蘭,畫家的筆下首次出現了含卡通誇張意味的素描圖像;在浪漫主義和新古典主義主宰的19世紀歐洲,法國諷刺漫畫家奧諾雷·杜米埃(Honoré Daumier)的出現,讓諷刺漫畫進入了更多大眾的視線,也幫助這類插圖成為藝術史關注的對象。他的早期作品幾乎都發表在《諷刺》雜誌上,攻擊政府腐敗和法律的不健全,1832年因為諷刺國王路易·菲利普的漫畫《高康大》而入獄6個月,雜誌也因此而停刊,出獄後,杜米埃又重新在《喧鬧》雜誌上繼續發表他的諷刺作品。
■法國諷刺漫畫家奧諾雷·杜米埃1831所繪的諷刺漫畫《高康大》(Gargantua)
在歐洲漫畫的發展史上,英國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民主政治的確立,成為言論和出版自由的社會基礎;工業革命的興起,則帶來了報刊出版業的繁榮。早在17世紀末,英國的報刊上就已經出現了許多類似卡通的幽默插圖,但是由於缺乏專職畫家和固定的藝術風格,因此還算不上真正的諷刺漫畫。18世紀初,英國出現了專職卡通畫家,繪畫的風格也逐漸定型。與同時期歐洲大陸的幽默諷刺畫相比,英國的卡通畫更多取材於社會風俗,以幽默含蓄見長,威廉·荷加斯(Willam Hogarth)筆下的英國社會成為當時英國社會最典型的縮影。
1841年,著名的《笨拙》(Punch)畫報在倫敦創刊,也正是該刊的供稿人、畫家約翰·裡奇和編輯馬克·呂蒙首次將幽默諷刺畫正式命名為「卡通」(cartoon)。同時,這本刊物也是傳統的卡通畫向連環畫過渡的重要橋梁。時至今日,《笨拙》畫報依然以其尖銳的諷刺漫畫在業界知名。
■《Punch》畫報 針對巴爾幹半島問題的漫畫
19世紀末,彩色印刷術帶來的彩色漫畫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同時,美國媒體上的社論性諷刺漫畫逐漸引領了新的潮流。1872年開始,《紐約每日畫報》以在頭版刊登大幅漫畫為特色。1884年約瑟夫·普利茲的《紐約世界報》成為第一份每天刊登漫畫的報紙。20世紀初,社論性漫畫開始成為定期的報紙專欄,由此開啟了諷刺漫畫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20世紀下半葉,美國經歷了韓戰、越戰、水門事件、伊朗危機、海灣戰爭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這些危機和戰爭都為漫畫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為漫畫家迸發出創造潛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20世紀60、70年代,漫畫家群雄並起,社論性漫畫步入了又一黃金時代。作為《華盛頓郵報》社論漫畫家的赫伯特·布洛克(Herbert L.Block),曾抨擊過尼克森和老布希等總統,在白色恐怖期間反麥卡錫,首創了「麥卡錫主義」這一術語。20世紀美國所經歷的風雲事件都蘊藏在他的漫畫中,1994年,前總統柯林頓就曾頒發最高的「自由獎章」給布洛克,表彰他一生對於政治漫畫的堅持和成就。
■首次出現「麥卡錫主義」的漫畫並逐漸傳播開來
■麥卡錫系列漫畫
回溯這些諷刺插畫的歷史來看,諷刺性漫畫同樣也會點燃讀者怒火。像《查理周刊》被襲擊的這類事件並不算少,但這一次卻是影響最大的。20世紀二三十年代,漫畫家埃德曼德·杜菲(Edmund Duffy)在三K黨的高壓恐怖統治之下,為《巴爾的摩太陽報》繪製了一幅插畫——一個上吊的黑人口中唱著國歌「馬裡蘭,我的馬裡蘭!」被這幅畫激怒的讀者襲擊了報紙的發貨車。然而,這幅漫畫為美國通過反死刑法律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個黑人在繩子上懸掛著還一邊唱著國歌「馬裡蘭,我的馬裡蘭!
杜菲在《巴爾的摩太陽報》的編輯門肯曾說:「給我一個好的漫畫家,我會裁掉一半的社論撰稿人」。
《查理周刊》之外以諷刺漫畫見長的歐洲媒體
1、英國Punch雜誌
■Punch《笨拙》漫畫雜誌:英國諷刺漫畫雜誌是英國老牌的諷刺漫畫雜誌之一,擁有160多年的創刊歷史,提供政治諷刺漫畫、家庭漫畫、社會漫畫等內容,通過詼諧的諷刺手法描述社會熱點問題。在現代歷史上我們之所以把英國和幽默聯繫在一起,最主要的就是由於Punch漫畫。
1841年,Punch畫報在倫敦創刊。正是這個刊物的供稿人、著名畫家約翰-裡奇和編輯馬克·呂蒙首次將幽默諷刺畫正式命名為「卡通」。創刊以來該雜誌以「捍衛被壓迫者及對所有權威大力鞭策」著稱。在巔峰時期,《笨拙》每期銷量都以千本計,但在八十年代末期,銷量跌至危險水平,並於1992年一度停刊。
2、義大利《alterlinus》雜誌
■《alterlinus》的第一期封面
Linus是義大利的漫畫雜誌,第一期出版於1965年4月。第一任主編是喬瓦尼·甘迪尼。該雜誌刊登的外國漫畫有大力水手,《花生漫畫》、至尊神探等。雜誌創刊之初,便有社會、政治、大眾傳媒、文化等廣泛的題材。
■自1974起《alterlinus》便作為《Linus》的增刊發行。在他們的特約作者中,就包括在本次襲擊中被殺的卡通畫家喬治•沃林斯基(Georges Wolinski)。
3、德國《Eulenspiegel》雜誌
■Eulenspiegel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唯一存在的諷刺雜誌。創刊於1946 年出版的雜誌,在1954年沿用了1950年停止發行的非諷刺雜誌Eulenspiegel的名稱。直到1972 年,Eulenspiegel 才作為一本獨立書籍由Eulenspiegel出版社出版。
4、比利時-《Humo》雜誌
■《Humo》雜誌2014年10月刊的封面
《Humo》是一個在比利時廣受歡迎的每周廣播和電視雜誌,Humoradio意味著「幽默」和「廣播」。該雜誌首次出版於1936 年,以荷蘭語"Le Moustique"命名。曾在1940年至1944年年間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停刊。1958 年電視開始有更多的觀眾時,這本雜誌更名為《Humo》。
《Humo》雜誌2014年10月刊的封面,專題採訪了比利時黎巴嫩裔社會活動家Dyad Abou Jahjah。標題寫到:「《Humo》專訪Dyad Abou Jahjah:如果外來移民和本地居民再找不到和平共處的方法,我們就真的歇菜了。」
■《Humo》曾做過的廣告 Mixing Cultures makes everyone nicer
5、北愛爾蘭《The Vacuum》報紙
■The Vacuum是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免費贈閱的報紙,是北愛爾蘭著名的諷刺報紙。它的每期主題中所反應的問題,都是關於城市和更廣泛的文化問題的尖銳評論。該報紙每期都有10,000份在貝爾法斯特境內寄送。
1420718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