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大師:查理·卓別林的傳奇人生

2021-01-09 少年侃娛樂

查理·卓別林(CharlesChaplin)1889年4月16日出生於英國倫敦。英國著名喜劇演員、導演、製片人。1914年,處女電影《 謀生》上映。

查理·卓別林的童年與普通人相比可能就有些不普通了,可以說是比較悽慘的。他幼年喪父,曾在遊藝場和巡迴劇團賣藝跟打雜。直到1913年,他隨卡爾諾啞劇團去美國演出,被美國導演M·塞納特看中,開始演戲進入他的電影生涯。查理·卓別林在1918年1月21日和兄弟成立了自己的製片廠,開始了自己獨立製片,他的一生一共拍攝了80餘部喜劇片,其中最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在這些影片中可以看到卓別林從一個普通的人道主義者到一位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的藝術大師的蛻變過程。

查理·卓別林經典形象

1914年2月28日,一個頭戴圓頂禮帽、手持竹拐杖、腳穿大皮鞋、走路像鴨子的流浪漢「夏爾洛」形象首次出現在電影《陣雨之間》中,這一形象也成為了查理·卓別林喜劇片的經典形象和標誌。這一幽默滑稽的喜劇形象一出現,立即掀起一股模仿熱潮,並在歐美國家風靡了20多年。1947年12月,卓別林發表名為《我向好萊塢宣戰》文章,向世界控訴了他遭遇的迫害。1952年,他受到麥卡錫主義迫害,被迫離開美國定居瑞士。

卓別林在瑞士期間拍攝了影片《一個國王在紐約》,尖銳地諷刺了麥卡錫主義。直到1972年查理·卓別林被美國隆重的邀請回好萊塢,並授予他終身成就獎,稱他在本世紀為電影藝術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喜劇大師卓別林的一生拍攝了大量的影片,他憑藉完美的熒幕形象和精湛的演繹技巧成為了一個聞名世界的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也可以稱得上是第一位世界明星。

影片劇照

查理·卓別林多才多藝,他既是他電影的製片人、導演、編劇又是電影裡的演員,他一直用自己的實力為觀眾呈現了一幕幕經典畫面。此外他還是一位作曲家,他所做的歌曲很多都成為了眾多影片的成名曲。

查理·卓別林奠定了現代喜劇電影的基礎,他的滑稽幽默的表演方式也成為其後不少藝人模範標準。在無聲的電影的時代,卓別林的作品接近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底層大眾人民,他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和有力嘲諷,其想像力的空前絕後,在後世的好幾十年都無人敢望其項背!查理·卓別林是當之無愧的喜劇大師

相關焦點

  • 「默劇大師」查理·卓別林,幽默風趣的人生,怎能少得了美女青睞
    「默劇大師」查理·卓別林,幽默風趣的人生,怎能少得了美女青睞?提起默劇,大家都有所耳聞;提起查理·卓別林,想必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這個1889年出生於英國的喜劇大師,用肥褲子、破禮帽、小鬍子、大頭鞋,以及一根不離身的小拐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EAD 立德人物|查理卓別林,記錄時代的喜劇大師
    查理·卓別林是現代喜劇電影的奠基人。作為20世紀影視界集演員、導演、編劇於一身的大師,卓別林的一生創作了幾十部影片,給人們帶來了無數歡笑,可以稱得上是美國默片時代最著名的喜劇演員。卓別林的戲劇電影表現小人物的酸辛、對工業時代個人異化的反思而出名。他用鮮明的熒幕形象、深刻的社會批判價值,和獨特的電影喜劇理念,成為全世界人們所愛戴的喜劇大師,人們把他稱為20世紀最卓越的喜劇電影大師,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家。
  • 當卓別林是彩色的……
    美國的幽默小說家馬克吐溫9. 1915年,成為默片代表的查理·卓別林,也是一名知名的反戰人士。年輕時的查理·卓別林。11.
  • 《Stomp破銅爛鐵》卓別林式幽默與打擊樂完美融合
    演出現場  搜狐娛樂訊 Stomp破銅爛鐵自1991年演出以來,以其獨特的創造性、貼近生活的表演,將打擊樂、踢踏舞、以及卓別林式詼、幽默、誇張的表演方式搬上舞臺,25年間不斷改良、創新成為在百老匯和西區常年駐演的傳奇演出
  • 豆瓣9.2,卓別林的《淘金記》至今仍是最好的喜劇電影之一
    因此,1942年,卓別林又將《淘金記》配上聲音、刪去默片時代的字幕重新上映。現代的觀眾、電影愛好者總是傾向於了解電影人創作的全過程與初始意圖,因此原版就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卓別林的喜劇,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喜劇,集滑稽、幽默、悲情、戲謔、諷刺、批判於一體。
  • 偉大的組合,愛因斯坦和卓別林,這張特殊合影的由來
    誰會想到歷史上最著名的科學天才和喜劇大師會一拍即合呢?但卓別林和愛因斯坦他們做到了。查理·卓別林第一次見到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在這位著名物理學家第二次美國之行時,1930-1931年,當時他被邀請到加州理工學院演講。
  • 19張珍貴罕見的歷史照片,年輕時候的愛因斯坦和查理·卓別林
    9.紐西蘭毛利族女孩,1904年 10.查理·卓別林和芭蕾舞演員安娜帕夫洛娃,拍攝於1922年 11.年僅16歲的比爾·柯林頓會見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
  • 巴菲特背後的男人查理.芒格:97歲,一周讀20本書,自稱錢多成災
    這個公司輝煌的背後,是兩個傳奇人物:一個家喻戶曉的「股神」巴菲特,另一個是沉默低調的查理.芒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查理.芒格。那麼,和查理.芒格學習他的投資方法和人生智慧,要多少錢呢?很遺憾,查理.芒格不拍賣他的午餐。不過,好消息是,查理.芒格一生的智慧都收錄到了《窮查理寶典》這本書裡。讀過《窮查理寶典》的人,無不為他的見解感到醍醐灌頂。他不僅幽默犀利,分享知識的慷慨程度也令人乍舌。
  • 《窮查理寶典》讀書筆記
    這本書主要講了查理芒格的一些思想,收錄了查理11篇重要的演講。讀完之後腦海中浮現的關鍵詞:逆向思維、多元思維模型。印象最深的是查理強調的「逆向思維」。他思考時,總是從反面開始,比如思考如何成功,查理會先思考如何失敗。
  • BBC · 紀錄片 | 《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人類群星閃耀時
    BBC紀錄片《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請來了人類社會各個主要領域的專家們,制定了一份候選人名單,並介紹了他們的成就、影響和留給後人的遺產。愛因斯坦、居裡夫人、屠呦呦、巴勃羅·畢卡索、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溫斯頓·邱吉爾……這些20世紀政治、科學、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的傳奇人物何以被銘記?他們對於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有哪些不能被遺忘的貢獻?
  • BBC紀錄片《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人類群星閃耀時
    BBC紀錄片《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請來了人類社會各個主要領域的專家們,制定了一份候選人名單,並介紹了他們的成就、影響和留給後人的遺產
  • BBC紀錄片 | 《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人類群星閃耀時
    BBC紀錄片《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請來了人類社會各個主要領域的專家們,制定了一份候選人名單,並介紹了他們的成就、影響和留給後人的遺產。愛因斯坦、居裡夫人、屠呦呦、巴勃羅·畢卡索、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溫斯頓·邱吉爾……這些20世紀政治、科學、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的傳奇人物何以被銘記?他們對於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有哪些不能被遺忘的貢獻?
  • BBC · 紀錄片 | 《面孔:20世紀傳奇人物》,太贊了!
    愛因斯坦、居裡夫人、屠呦呦、巴勃羅·畢卡索、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溫斯頓·邱吉爾……這些20世紀政治、科學、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的傳奇人物何以被銘記?他們對於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有哪些不能被遺忘的貢獻?
  • 喜劇片與恐怖片融合語境下的黑色幽默——港片《回魂夜》影評
    但是,片中卻有著以周星馳飾演的「捉鬼大師」為主要人物,帶領一班「新人」一起捉鬼的主線。片中的恐怖片元素就由「回魂夜」這個故事承擔,而喜劇的搞笑則就給了周星馳——這個在電影中有點神經質的「捉鬼大師」負責。由於香港鬼片的套路及表現手法、周星馳式的喜劇涉及內容太多,而且觀眾也相當熟悉,在這裡不作累述。而此片語境中的「黑色幽默」元素才是真正耐人尋味的地方。
  • 「世界上第一聰明人」:查理·芒格
    查理·芒格,素有「股神」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幕後智囊」、「最後的武器」之稱,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二號人物,與巴菲特一起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投資奇蹟。
  • 郭德綱的語言藝術:學會有趣而幽默的講話
    小編也是一期不落的看了下來,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郭德綱幽默的語言藝術。 作為語言行為藝術的專家,郭德綱從2005年的初出茅廬到而今的紅極一時,他本人將自己會說話、懂幽默的、能吃苦、會寫段子的水平發揮到最大,它讓我們看到了,語言的魅力,也看到了成為一個說話有趣的人多麼重要。
  • 幽默,是一個人的頂級情商
    如此幽默的語言,讓初見她的朋友一下子就記住了她。如此有親和力的表達,讓很多人特別願意和她親近。她的好人緣,讓她的事業也蒸蒸日上。 幽默大師林語堂說過:「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 自嘲並不是看不起自己,而是看淡自己的缺點,幽默地把缺點轉化為自己的特色,從而以詼諧有趣的話語和絕佳的親和力,贏得好人緣。
  • 查理·芒格的四味藥
    本文轉載自:《窮查理寶典》  在大學畢業典禮上,誕生過很多著名的演講,如斯蒂夫·賈伯斯 2005 年在斯坦福畢業典禮上的演講,如 JK·羅琳 2008 年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大多數畢業演講者會選擇描述如何獲得幸福的生活,而今天的作者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使用逆向思維的原則,令人信服地從反面闡述了一名畢業生如何才能過上痛苦的生活。  1  痛苦人生的藥方  在我聽過的 20 次哈佛學校的畢業演講中,哪次曾讓我希望它再長些呢?
  • 原創|股神查理.芒格的致良知:我的劍只留給可以揮動它的人(《靜思...
    因此,賺錢之前再怎麼強調如何對待人生都不為過。當然,發現錯誤後,小編很自責:為什麼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靜之兄曰:物來則應、過去不留,既然犯了,就別放在心上,再說發了一千多篇文章,不去犯一個千分之一的錯誤,也不符合自然規律,同樣不是致良知。小編聽後遂展顏。但靜之兄內心真正想說的是:就像向來寫後不管的我能拿小編太太怎麼滴似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