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最火的綜藝節目,德雲社團綜《德雲鬥笑社》,必定首當其衝。
小編也是一期不落的看了下來,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郭德綱幽默的語言藝術。
作為語言行為藝術的專家,郭德綱從2005年的初出茅廬到而今的紅極一時,他本人將自己會說話、懂幽默的、能吃苦、會寫段子的水平發揮到最大,它讓我們看到了,語言的魅力,也看到了成為一個說話有趣的人多麼重要。
吉普林在他的《演說》裡這樣形容說話的重要性,他說:「言語是人類所使用的最有效果的藥方。」
一、說話的藝術從學會幽默開始
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語常常比黃金更有效。——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談起說話的藝術,外交官絕對是說話藝術裡最有發言權的人。他們能說會道,總能在關鍵時刻用語言化解危機。
外交官的存在讓我們看到了語言的重要性,針對這點就拿我們最愛的總理周恩來舉例,周總理是我們新中國成立以來讓人稱道的外交官。在一次美國代表團訪華的時候,他就受到了一位美國官員的挑釁:「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 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周總理的巧妙回答化解了一次危機,也讓我們為他的智商還有語言能力佩服,當然他的語言之所以如此巧妙則是建立在幽默的基礎之上。
幽默這個詞最早起源於西方國家,後來經過中國著名作家林語堂的翻譯才被引入中國。在西方國家,戲劇大師卓別林此人絕對是說話幽默的最佳代表。他一生從事表演行業,將他的幽默最大化,成為了表演事業的助力,可以說他的成功就是他將語言的幽默性發揮到了最大,成就了自己的表演事業。
其實不論周總理還是卓別林,亦或者郭德綱這種相聲大師,其實他們都是普通人,他們的語言藝術都是從普通人一點點的轉變過來。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有不會說話的時候。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說話,然而很少有人會說話,往往會說話的人都是懂得說話的藝術之人。我們常常都能看到那些會說話的人總會有很多朋友,總能在人群中是主角,總是在關鍵時候能夠巧妙的躲過危機。
二、聽、說、讀、寫練就幽默的語言藝術
把自己體驗到的感情傳達給別人,而使別人為這感情所感染,也體驗到這些感情。——託爾斯泰
幽默是說話的藝術中最為高超的手段,因此我們在說一個幽默的笑話或者語句時,常常是鍛鍊好久,甚至在工作中,我們還要去練習將幽默的元素寫出來,才能讓我們能夠應對一些突發事件。
幽默的語言藝術不僅僅是說就能說出來的,有些時候,幽默也需要練習,而最好的練習就是聽、說、讀、寫。
聽、說、讀、寫就和中醫的望、聞、問、切、一樣,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此過程任何一項都是不能缺失的。我們在學習說話的藝術之時,其實就是一個自我塑造的過程,不同的是,這個過程是針對我們的語言這一項來說的。
1、說話前要學會「聽」
學習說話,首先我們要學會聽,聽這是一個動詞,是一種動作,這個動作能幫我們捕捉到更多的消息,給我們提供我們隨機應變的資料和反應,因此學會聽,在聽的過程去思考,那樣我們才能夠有解決問題,隨機應變的能力。
聽是一種行為藝術,怎麼聽是一個技術活。首先聽的時候,我們的耳朵要靈敏的捕捉有用信息;其次,聽不只是聽說話者的聲音,還要學會通過聽去辨別語句的深層含義;再者,聽得時候要動心,用心感知對方的用意,通過對方的舉動以及周遭的環境來更好的應對。
2、說話時要學會「說」
說話每個人都會說,但是真正會說的人絕對不說廢話。有些人說話嗦,還有些人說話說不到點子上,究其原因就是不會說話。
嘴每個人都會長,但是嘴如何發音,發音的輕重,以及說話的方式和技巧,這個一般人還真掌握不了。這就如現代社會人人都在說普通話,但是普通話不是人人都能說得標準。
學會說就要把自己的嘴皮子練得來回都能說出來,這就如我們背文言文,有些人可以做到倒背如流,而有些人讀起來都吃力,究其原因就是說得少,不會說,還有就是不會思考。
3、 說話後要不斷 「讀」
學會說話是需要我們下大功夫的,這就如我們學習寫作或者學會一項技能一樣,我們需要不斷的重複一個動作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標準。
學說話的過程中,想要說話有趣,想要掌握幽默的方法,那就需要不斷去讀,讀別人寫的幽默搞笑的段子,讀各種文學作品,讀對我們說話有趣的文章,這些讀的過程,才能讓我們的大腦有一定的沉澱,說起話來,吹起牛來有共鳴,甚至是讓人覺得有才華。
才華是讀出來的,是沉澱出來的,但真正的才華是創造出來的,這種創造我們稱之為寫。
4、 幽默的藝術要學會「寫」
其實說話的藝術到了寫的層次已經是一個高階段的進程。走到這一步已經代表你的說話藝術進入了一個高水平。這個時候想要更進一步,那就要去寫,學會寫才能讓我們創造出獨屬於自己的幽默風格。
郭德綱之所以能成名,其實和他能說會寫有很大關係。他十年如一日的練就很多的技能,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成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他的相聲能夠火很大原因是他自己會寫。
三、實踐得真知,成功從學會表演開始
說話的藝術是需要我們不斷實踐的,不論是我們留心發現別人的幽默細胞還是我們使用聽、說、讀、寫的方式去練習,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學會了這些方法,怎麼樣去實踐。
生活是一個很大的舞臺,每時每刻都有人在展示自己的光芒,然而擅於去展示自己優點的人很少,但這少部分人恰恰是成功的一類人,因為他們懂得說話的藝術。他們喜歡表演自己的技能,進而得到別人的垂青。那麼我們普通人想要成就自我,練就說話的藝術,那就需要去在生活中學會展示自己,鍛鍊自己的幽默細胞。
除卻生活這樣的大舞臺,其實最能鍛鍊我們的說話能力的就是表演的舞臺,郭德綱的成功就是因為他有施展的舞臺,而且多次的表演練就了他的能力,讓他的說話不會出錯,也能知道笑點在哪裡。
表演現場的舞臺,是一個真正的實踐基地,從這裡能夠毫不緊張的走出去的人,其實已經比很多人強了太多。
學會表演是一項技術,表演的好,表演的妙,表演的有節奏這是需要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的呈現才能練就出來的。這個社會所有的成功都是有跡可循,就比如說話的藝術,就是要我們在表演說話藝術的時候,掌控舞臺,掌控聽眾,通過不斷的練習之後,扔掉手上寫好的段子,即興去表演,在表演的時候要把握節奏,記得停頓。
在說話的時候如果注意對方或者觀眾的表情,我們就能知道我們表演的問題,能更好的調整過來,使用一些手勢等肢體語言,就能讓我們的演講或者說話看起來更加的有感染力。
說話有趣的方式很多,怎麼講,怎麼有趣,怎麼才能做到幽默,我們必須去不斷的實踐。在這些實踐中我們要有戰勝自己的勇氣。
四、幽默的多種表現形式,肢體的,場景的,還有語言的。
咱們看喜劇聽段子的時候覺得這個主角真幽默,他們的幽默主要就來自於從這三個層面給觀眾和聽眾塑造和視聽效果,一步步引導你,掉進他們設計好的套路裡,當然你很開心。
對普通人來說接觸幽默最多的類型就是語言,最簡單的就是講段子,那講段子需要什麼呢?首先當然你得敢說能說,敢說需要你勇於突破自己固有的形象和大眾的固有認知。
再說說能說這一條:第一,得肚裡有貨,有笑點有內容可以傳達給聽眾,積累模仿或自我創新看個人功夫;第二,得藉助幽默多變的呈現和表達方法,讓你的表達可直可彎可強柔,讓聽眾加深印象,樂著樂著就把你說的記到心裡了;第三,觀察能力,善於發現和積累生活中的幽默素材,畢竟積累是再創新的基礎嘛;因為生活閱歷不同,每個人講出來的感覺也不一樣,根據你的聽眾和你自己的閱歷去抖你擅長的包袱,對聽眾口味的段子。
幽默需要有一雙善於觀察生活亮點的眼睛,一個經常積累笑點的腦袋和一張能說到別人心裡去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