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民營醫院50餘家 床位數佔全市床位總數22%以上

2020-12-05 大慶市政府網

    醫改多年,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但公立醫院依然人滿為患。

    另一邊,隨著國家對社會辦醫支持力度的加大,一些規模較大、服務能力較強的社會辦醫機構,對於滿足公眾的醫療需求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6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準入審批、發展空間、資源共享、稅收優惠等多個方面推進社會辦醫,促進社會辦醫成規模、上水平發展,加快形成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格局。

    人們期望民營醫院能發揮出「鯰魚效應」,以打破醫療資源壟斷、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促進市場良性競爭。那麼,我市民營醫院現狀如何?民營醫院能否帶來「鯰魚效應」?部分醫院成為「鯰魚」還差哪兒?

    現狀:

    總量已經不小發展質量不高

    朋友圈不時有商界朋友抱怨去油田總醫院就醫難。「人山人海,排號等半天。」說起來,也不是什麼大病,但人們舊有觀念決定了,無論大病小病,到大型公立醫院就比較放心。

    其實,有些小毛病,社區醫院和民營醫院都能很好診療,即使是一些疑難雜症,民營醫院也能對症下藥。尤其是,這些年我市民營醫院蓬勃發展,一些特色專科醫院不斷湧現,且在療效和服務質量上贏得了一定口碑。

    幾乎每個人都應該有印象,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站牌傳單,各種民營醫院的信息總會時不時躍入你的視線,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民營醫院投放廣告的熱情不亞於房地產開發商。

    但就醫觀念的保守,極大影響了民營醫院的接診流量。同時,行業自律的不足惡化了民營醫院的行業形象,這是民營醫院不得不面對的事實,也是正規經營者一直試圖扭轉的局面。

    即使在偏見之下,大慶的民營醫療市場仍然很是可觀。從九十年代初期的幾家專科門診,已經發展到如今擁有民營醫療機構400餘家,民營醫院50餘家,床位數3700餘張,佔全市床位總數22%以上。

    然而,按國家有關規劃,大慶已經達到了民營醫院病床數佔20%的發展目標。大慶民營醫院數量已經超過公立醫院數量,診療數卻遠遠不及。但目前市區內公立醫院人滿為患,民營醫院相對卻冷清。基於這樣一個現狀,很多民營醫院院長感到壓力很大。

    大慶肛腸病醫院院長鄒振培告訴記者,多重因素決定了民營醫院的生存發展存在很多困難,除了眼科醫院、肛腸病醫院、康復醫院、中醫骨傷科醫院、油城婦女兒童醫院等建立品牌和口碑的特色專科醫院,多數綜合型醫院並不是很景氣,半數以上處於維持狀態。

    「這些年倒是沒聽說哪家倒閉了,但轉手的醫院確實有幾家。有的是幹不下去了,有的是轉行了,但總是有人買下來接著幹。」大慶藍海糖尿病醫院董事長李勇說。「這也從側面說明,民營醫院這個行業還是被看好的,這個市場還是有前景的。」

    市衛生局醫改科劉科長告訴記者,大慶民營醫院總體上還是規模小,擁有100張床位以上的醫院很少,且質量不高。同時,技術、人才和管理的短板,也是民營醫院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

    今年大慶市衛生局制定的《大慶市2015-2020年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簡稱《設置規劃》)中明確指出,我市公立醫療機構與社會舉辦醫療機構發展不均衡,多元化辦醫格局尚未形成,不能滿足群眾的多層次醫療服務需求;且康復醫院、護理院等中間性醫療機構發展嚴重不足。從官方角度闡釋了,大慶醫療體系對於民營醫院為代表的民營醫療機構有很大需求空間。

    大慶中醫骨傷病醫院院長王秀義認為,公立大塊吃肉,民營小碗喝湯,這種格局終要改變。作為醫療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今政策持續利好,民營醫院已經迎來發展機遇和新的挑戰。

    機遇:

    機會擺在面前,但「打鐵還需自身硬」

    6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準入審批、發展空間、資源共享、稅收優惠等多個方面推進社會辦醫,促進社會辦醫成規模、上水平發展,加快形成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格局。

    民營醫院,一直在發展困局和魚龍混雜的辦醫環境中艱難前行。此次促進社會辦醫的政策,會為大慶的民營醫院帶來什麼發展機遇,對均衡醫療資源、緩解百姓就醫難又有怎樣的積極作用?

    「公立醫院確實有先天優勢,但也有幹不了的事,比如醫養結合和慢性病康復等特需服務,就是我們的突破口。」李勇說。

    經濟大環境不好,傳統行業下滑的背景下,醫療行業卻不受影響,且呈上升趨勢。中國是人口大國,醫療市場體量龐大,且老齡化的趨勢加劇,健康需求缺口很大。民營醫療市場近幾年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新政的發布,將進一步推動民營醫療的發展。

    鄒振培認為,醫療市場會持續增長,主要有三方面因素的驅動:一是中央與地方政府不斷出臺有利於民營醫院發展的政策,比如允許醫生多點執業,放開民營醫院醫保資質的獲取,及給予營利性醫院前三年免稅等等;二是居民收入持續增長,全民醫保的紮實推進,帶動了醫療支付能力的提升;三是老齡化社會的來臨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進一步擴大了市場體量。

    《設置規劃》正是順應了這一發展趨勢。今後五年,大慶原則上不再增設各級公立醫院,增量只考慮民營機構,且重點鼓勵、支持設立上規模(300張床位以上)、有特色的,包括康復醫院和護理院、老年病和慢性病等專科醫療機構,支持綜合醫院發展兒科。並優先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共同舉辦各類專科醫院。

    同時,我市將結合現有資源,將部分功能定位不明確、利用率較低、位於城區醫療網點較密集的一、二級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和護理院。主要鼓勵引導社會資本舉辦託管和經營。

    此外,我市還將鼓勵企業辦的醫院和民營醫院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可設置或轉型辦醫養結合服務機構,也可設老年病科和老年病房。

    可以說,國家和地方的政策,透出重重利好,其中蘊涵著無窮的市場機會。

    李勇認為,國家政策好,也要落實到位才行。群眾對民營醫院懷有偏見,需要政府和媒體加強輿論引導。只有輿論支持,民眾的就醫觀念才會容易轉變,民營醫院才更容易抓住機遇發展。當然,打鐵還得自身硬,民營醫院自己也要從技術和人才上不斷提高,在服務質量上贏得更廣泛的口碑。

    尤其是,當今醫學發展,已經從傳統生理醫學發展為「生理醫學+心理醫學+社會學」模式這樣一個趨勢。民營醫院機制靈活,轉型迅速,公立醫院在這方面就落後很多。這是民營醫院的比較優勢,也是抓住歷史機遇的決定性因素。

    挑戰:

    人才仍是瓶頸,商業模式仍待創新

    準入放寬,監管必嚴;市場增長,競爭將更為激烈;雖有資本支持擴張,管理不足卻制約發展……機遇出現的同時,往往就意味著面對更大的挑戰。

    9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廣告法,民營醫療首當其衝。加強行業自律,堅持規範經營,成為必然選擇。這是一次市場淨化的過程,在我市一些正規經營者看來當然是利好。

    合法經營,公平競爭。讓該活的好好活下去,讓該死的徹底死掉——理想的醫療市場就應該是這樣一個狀態。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王秀義院長初見記者時發出的感嘆。

    無一例外,幾位院長都對當前的人才瓶頸表示無奈。儘管長年聘請離退休專家坐鎮並帶領團隊進行學科研究,但年富力強的中堅力量欠缺,始終是多數民營醫院的痛。

    國家鼓勵醫師多點執業的政策難以落實,讓眾位院長也很無奈。

    「政策規定,必須三甲醫院的主治醫師以上人員才有資格多點行醫。但這些人恰恰也是公立醫院的中堅力量,醫院的任務量就靠他們完成呢!」鄒振培如是說。

    王秀義認為,政策能切實落地才行。當然,像深圳那樣大刀闊斧推行可能存在困難,畢竟大慶半數公立醫院屬於國有企業,但可以先從市立醫院打開突破口。

    有人才,才能帶來技術。有技術,醫院服務質量才能紮實提升,才更具備競爭力。

    然後,再在行政管理、企業文化、市場營銷、商業模式上堅持創新,民營醫院的活力會進一步激發。

    另一方面,民營醫院雖有政策支持,但仍認為負擔較重。

    比如,科研立項、等級評定、醫保政策、稅收稅費等方面,都與公立醫院存在差異。

    「稅收政策上雖然有所減免,但房屋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加上個人所得稅仍然較高。」鄒振培告訴記者。

    民營醫院在稅收和水電氣收費標準上,都是按商業標準,負擔有點大。如果能與公立醫院同等待遇,就會減輕很多壓力。

    展望:

    在高端醫療和商業模式創新上提升,釋放民營醫院活力

    如果醫改繼續深化,促使民營醫院的活力爆發出來,會產生很強的「鯰魚效應」,倒逼公立醫院降低身段,貼近市場,最終受益的是老百姓。當然,這個產業也會更有活力,形成良性的生態系統,醫療產業會更加健康發展。

    試想,一旦放寬了民營醫院的經營範圍,並使其在硬體保障、軟實力上得到長足提升,公立醫院的壟斷局面將被打破。壁壘的破除,自然會帶動醫療領域步入市場化和開放化。

    市衛生局醫政科張科長告訴記者,大慶民營醫院量已經足夠,只是在服務和質量上還有欠缺,在高端醫療和商業模式創新上亟待提升。

    支持社會辦醫,可倒逼公立醫院主動變革。那麼,對於民營醫院本身,也應該順應時勢,爭取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其實,大慶民營醫院也一直自強不息,順應市場和時代需要,不斷努力提升自己。

    前些年雖然存在投機現象和短期行為,以及不規範的經營,但隨著監管加強,行業開始趨向規範,市場成熟度逐年提高。

    「隨著新政的推行,機制靈活的特點,將進一步發揮,這是民營醫院的比較優勢。」王秀義告訴記者。

    福建「莆田系」掌握了全國80%的民營醫院,在大慶也創辦了油城婦女兒童醫院、友誼醫院、乘風中醫院、婦科醫院、現代女子醫院、胃康醫院、協和泌尿醫院等十幾家醫院。

    「即使擁有這樣的市場佔有率,『莆田系』也時刻在謀劃著轉變經營模式和創新發展,從幾年前開始,就已經放棄了發展初期的投機模式和短期行為,開始謀求長遠發展,油城婦女兒童醫院就是戰略轉型的正確選擇。」油城婦女兒童醫院院長林慶耀告訴記者。

    從當初的只注重經濟效益,轉為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並重。大慶民營醫院近幾年已開始注重這樣的戰略路徑。眼科醫院、中醫骨傷科醫院、肛腸醫院、油城婦女兒童醫院、藍海糖尿病醫院等等,這些民營醫院一直在堅持社會公益事業,每年都拿出十萬數十萬資金,救助貧困家庭、失學兒童、殘疾人和孤寡老人,一方面體現了「醫者父母心」,另一方面也贏得了口碑,樹立了品牌。

    民營醫院要想發展,一定要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並重,特色化和創新並舉的道路。這是多位院長的共識。

    王秀義自信地說,民營醫院的活力一旦爆發出來,能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是驚人的。屆時,民營醫院的「鯰魚效應」將發揮得淋漓盡致,百姓的多元化就醫需求將得到滿足,進而得到真正的實惠。

    當前,民營醫院不但在營銷渠道和媒體選擇上出現變化,開始「深情」擁抱移動網際網路,建立公眾號,還開始商業模式創新,推出醫療APP,整合資源,攫取移動醫療的金礦。

    王秀義建議同行,要加強交流,報團發展,共同探索民營醫院的創新發展道路。

 


 

責任編輯:萬欣欣

相關焦點

  • 漳州正興醫院,讓患者刮目相看民營醫院
    雷光美 楊特團 攝東南網7月3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 雷光美/文)「我在體檢時檢查出了體內腫塊症灶,因為市區公立醫院床位緊張,就打算在正興醫院住院,不過心裡對民營醫院還是有顧慮。但住院後,醫生護士細心服務,從病房到手術室的一系列流程都很人性化,讓人覺得心暖。」
  • 漳州出臺意見 2020年兒科床位達2800張
    市級依據常住人口數,每100萬-200萬人口設置1-2所市辦綜合醫院。同時,加快推進市醫院高新區院區、北大醫療漳州醫院項目建設,到2020年,實現每千常住人口醫療機構床位達到6張,所有縣級綜合醫院、縣級中醫醫院達到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要求。此外,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到2020年,社會辦醫床位數力爭達到全市醫院床位總數的25%左右。
  • 「公建民營」醫養結合新模式落地 示範效應助推溫州市破解養老難題
    這是一家集養老與醫療為一體的養老院,該養老院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醫養結合集團綠康醫養集團在溫州的第一個項目,也是全市首個「公建民營」醫養結合示範項目。2020年元旦前夕,綠康楠溪家園舉行開業儀式。該項目有何示範意義?未來我們如何養老?記者就此進行採訪。
  • 武漢4家非公立醫院入圍全國百強 亞心醫院位居前十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28日訊(記者劉睿徹 通訊員王婷婷)武漢4家非公立醫院入圍非公立醫院全國百強。長江日報記者28日從全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理事會上獲悉,下一步,全市還將對二級以上非公立醫院進行信用評價。
  • 大慶玉米加工「串」起四條產業鏈 預計年產值30億元以上
    鏈條下,全市玉米加工骨幹企業就有27家,預計年產值在30億元以上。  飼料鏈,是玉米轉化加工之一。隨著國內養殖業的成熟,產業化規模的集約壯大,如何降低養殖成本,進一步提高養殖效益,成為了養殖行業的核心。2016年,建成投產的林甸縣康豐農牧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年產壓片玉米飼料65000噸,實現銷售收入過億元。
  • 昆明累計完成人體器官捐獻261例 佔全省器官捐獻總數90%以上
    原標題:昆明累計完成人體器官捐獻261例 佔全省器官捐獻總數90%以上 昨日,記者從昆明市紅十字會獲悉,截至上月31日,昆明市歷年累計完成器官捐獻261例。其中,大器官664個、眼角膜402枚,佔了全省器官捐獻總數90%以上,持續保持全省最高水平。
  • 民營醫院醫護人員工作滿意度低 要如何改善?
    2結果2.1一般情況在427名調查對象中,男性佔30.7%,女性佔69.3%;平均年齡31.7±11.4歲;平均工作年限9.61±5.2年;平均月收入為3208.5±1326.9元;大專及以上佔68.4%。職稱結構中,高級佔6.1%,中級佔18.3%,初級佔49.9%,無職稱佔25.8%。
  • 弘毅投資併購上海最大民營醫院
    本報記者 張旭 北京報導  10月9日,知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弘毅投資宣布,通過旗下弘和醫療服務集團,併購上海最大民營醫院楊思醫院,未來還將繼續併購一些醫療服務機構,弘毅在醫療產業鏈的布局正由上遊的製藥向下遊的醫院延伸。
  • 弘毅投資併購上海民營醫院 布局醫療產業
    10月8日,弘毅投資宣布,通過旗下弘和醫療服務集團併購上海最大民營醫院楊思醫院。截至目前,弘毅投資已經在大健康領域投資了石藥集團、先聲藥業、康臣藥業、滇虹藥業、柏盛國際等多家醫藥相關企業。原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張曉鵬出任弘和醫療服務集團執行董事兼CEO。弘毅投資總裁趙令歡表示:「中國醫療產業方興未艾,需要優秀的醫護人員,更需要專業的管理人才。我們希望通過弘和,匯聚國內既懂醫療又懂管理的人才,不斷收購良好資質和基礎的醫院,打造一個能夠提供連續、系統、高品質健康關愛的醫療服務管理平臺。」資料顯示,楊思醫院位於上海浦東,是上海市最大的民營綜合醫院。
  • 2012年民營鋼鐵產量佔全國比重達50%
    中廣網北京3月2日消息(記者陳亮)最新統計顯示:2001年至今,中國民營鋼鐵企業取得飛速發展,2001年產鋼僅168萬噸,2012年產量則達到3.62億噸,佔全國產量的50%,累計增長了18倍。    這是全國工商聯中小冶金企業商會會長沈文榮在商會第二次會員大會上做出上述表述的。
  • 三甲醫院是最好的醫院嗎?看病花銷是不是更貴?這些就醫常識要懂
    去醫院看病的時候,相信不少人都注意到了醫院的等級,一級、二級、三級、三甲……但你知道:醫院有多少個等級?醫院等級是怎麼評的?只有公立醫院能評等級嗎?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隨著小薇管家一同來了解。醫院可以分為多少個等級?
  • 大慶眼科醫院大慶市人力資源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
    以先進單位為榜樣是繼2017年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打造過硬醫護隊伍 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此次獲評近年來,大慶眼科醫院始終堅持醫院精神文明建設與城市文明建設的整體步伐同頻共振,立足醫療崗位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大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通過黨支部引領、思想教育先行、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檢驗、公益活動奉獻「四位一體」的措施,走出了一條民營單位精神文明創建的新路子。
  • 溫州康寧醫院謀規模擴張
    而精神科的床位配置卻並不十分充足且分布不平衡。2014年,我國每10萬人的精神專科醫生的數量僅為1.8,醫生和醫護人員的數量存在著巨大的缺口。    精神專科醫院的總收入也從2010年以來以年均複合增長率15%~20%的速度迅猛增長。    作為一家面向精神和心理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專科醫療服務機構,康寧醫院2017年上半年的業績頗為「亮眼」。
  • 2020年世界最佳醫院榜單已發布,美國醫院穩佔前三
    2020年的最新榜單涉及21個國家的1500多家醫院。從榜單來看,排名前10的醫院中僅有1家醫院床位數超2000,亞洲佔兩家。以下是排名詳情。  1、美國梅奧診所(Mayo Clinic)  成立於1889年,最初的Mayo Clinic位於明尼蘇達州的羅切斯特,現在Mayo Clinic包括美國5個州的19家醫院。
  • 北京去年數字經濟佔GDP比重逾50% 居全國首位
    北京去年數字經濟佔GDP比重逾50% 居全國首位 2020-10-19 09:32:00   2019
  • 大慶改革開放四十年大事推選
    7、兒童公園開園  1981年8月15日,全市最大的兒童遊樂場,大慶第一個公園——大慶兒童公園建成開園。  8、大慶圖書館開館  1982年1月23日,大慶圖書館正式開館。  45、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成立  2003年7月26日,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成立,油田所屬6所二級醫院、12所一級醫院和8家廠(企業)衛生所,成為該集團的「子醫院」。  46、哈爾濱醫科大學入駐大慶  2004年5月30日,哈爾濱醫科大學舉行大慶校區奠基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