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看病的時候,相信不少人都注意到了醫院的等級,一級、二級、三級、三甲……但你知道:
醫院有多少個等級?醫院等級是怎麼評的?只有公立醫院能評等級嗎?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隨著小薇管家一同來了解。
醫院可以分為多少個等級?
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準》,在我們國家醫院通常被分為三級,每級醫院又會再劃分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級醫院還多設了一個特等,所以醫院的等級一共是三級十等。
不過呢,由於一級醫院在實際執行中並沒有再細分甲乙丙,因此,現行的醫院等級主要為:
三級特等>三級甲等>三級乙等>三級丙等
>二級甲等>二級乙等>二級丙等>一級
Ps:我們知道公立醫院是一定會有等級劃分的,那民營醫院呢?其實,民營醫院也可以與公立醫院一樣參與等級的評定,評判標準也是一樣的,但並沒有強制。
不同等級的醫院是怎麼劃分的?
首先,先來說明級別的劃分
一、二、三級醫院的級別劃分,跟醫院規模有很大關係,主要是從床位、科室設置、人員、建築面積、設備等來決定的。
簡單來理解,醫院的硬體設備往往決定了醫院的級別。
以床位數舉例:
一級醫院:住院床位數20~99張,通常是社區、基層醫院。二級醫院:住院床位數100~499張,通常是縣級地區性醫院。三級醫院:住院床位數≥500張,通常是省、市地域性醫院。所以,級別越高的醫院,它的規模越大,各項硬體設施和條件也越好。
其次,再來說說等級的劃分
等級的劃分,是在同級別的醫院間進行的,主要是根據醫院的功能、任務、設施條件、技術建設、醫療服務質量和科學管理等方面,進行評分,再根據分數的高低再劃分為甲、乙、丙三等。
所以,在同級別中,等級越高,醫院的水平也就越高。
管家提醒
總的來說,醫院的級別、等級越高,它的規模越大,硬體、設施、科室、人員配置也越齊全和完善,醫療水平等也就越高。
不難發現,從醫院評級上,三級甲等和三級特等是等級最高的醫院。不過,目前還沒有醫院被評為三級特等。
除了醫療、設施等水平上的差異外
對我們普通患者來說
還要知道的是
就診不同的醫院,花費會有差別嗎?
通常情況下,去等級越高的醫院看病,我們能得到的醫療治療的質量也能越高。除此外,在看病的花銷上也有區別,包括:
醫院收費
實際上,不同等級的醫院有不同等級的收費標準。一般來說,等級越高的醫院,收費標準可能會越高,基本會有以下規律:
同個省市的,三級>二級>一級而同個級別的,省三級>市三級另外,大家還要知道的是,即便是在一個市、相同等級的醫院,收費標準也可能不一樣。
管家提醒
這不是公立醫院在亂收費,因為公立醫院是沒有定價的權利的。所有公立醫院的收費,不僅項目是定死的,怎麼收費、收多少等收費標準,都要經過省物價局、衛生廳審核同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
醫保報銷
醫保報銷也是我們看病不能忽略的事情,而通常情況下,就診的醫院等級越高,所享受到的醫保報銷比例就越低。
以福州市為例,在職職工醫保,根據醫院等級的不同,住院報銷比例分別為:
Ps:不同地區、不同醫保的報銷比例存在差異,具體可諮詢當地社保局。
管家提醒
總的來說,在等級越高的醫院就診,看病的花費也會越高,並且相同等級的醫院的收費也可能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