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改革開放四十年大事推選

2020-12-02 中國大慶

  改革開放四十年,大慶舊貌換新顏。得益於改革開放這一偉大政策,建市以來,大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經濟轉型穩步推進,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幸福感獲得感實實在在。今日,本報綜合各方意見,經過認真研酌,篩選出大慶改革開放以來的一百件大事,全面紀錄大慶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帶您重回那令人難以忘懷的激情歲月。

  1、大慶建市

  1979年12月14日,國務院批准,安達市改為大慶市。

  2、中共大慶市委成立

  1980年2月26日,經黑龍江省委和石油工業部黨組批准,撤銷大慶黨委,成立中共大慶市委(同時組建大慶石油管理局黨委,市委和局黨委,仍實行一套班子,兩個牌子的政企合一體制),隸屬石油部黨組和黑龍江省委雙重領導。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改為大慶石油管理局。

  3、增設紅崗區

  1980年3月,經黑龍江省批准,恢復讓胡路區,增設紅崗區。

  4、大慶市人民政府成立

  1980年4月25日,大慶市人民政府成立。轄薩爾圖、龍鳳、大同、讓胡路、紅崗5個區。仍實行政企合一體制,與大慶石油管理局一個班子、兩個牌子,統一管理大慶市政建設和油田生產建設。

  5、肇州開採出天然氣

  1980年8月26日,肇州地區的召深1井在2900米深處產出天然氣,首次證明松遼盆地深層蘊含具有工業價值的天然氣。

  6、大慶水庫引水渠工程竣工

  1980年10月25日,大慶水庫引水渠工程竣工。水渠全長38.4公裡,這是確保油田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一項重點工程。

  7、兒童公園開園

  1981年8月15日,全市最大的兒童遊樂場,大慶第一個公園——大慶兒童公園建成開園。

  8、大慶圖書館開館

  1982年1月23日,大慶圖書館正式開館。

  9、大慶可以全域收看央視電視節目

  1982年5月9日,我市建成從哈爾濱到大慶微波通訊站及各區和各單位轉播站,全大慶可以收看到中央和省臺的電視節目。

  10、中國第一種大排量潛油電泵機組在慶研製成功

  1983年8月24日,中國第一種大排量潛油電泵機組——日產液量210立方米、井下工作深度70米的潛油電泵機組,在大慶石油管理局採油工藝研究所與天津市一機局通用機械公司通力合作下研製成功。

  11、中央大街竣工

  1983年10月23日,讓胡路中央大街竣工。

  12、薩爾圖市場落成

  1984年1月2日,大慶市第一座大型綜合服務設施——薩爾圖市場落成,建築面積10481平方米。

  13、長途汽車線路開通

  1984年8月10日,新開闢的大慶至哈爾濱、大慶至肇州、大慶至青岡、大同至哈爾濱、大同至肇州、大同至安達6條長途汽車線路開始通車。

  14、大慶火車站擴建

  1984年8月24日,大慶火車站擴建工程破土動工,工程總面積6048平方米。1986年1月13日,改擴建後總面積達5400平方米的大慶火車站投入使用。

  15、第一座立交橋通車

  1984年9月26日,大慶市第一座立交橋——慶虹橋竣工通車,橋寬20米,長734.17米。

  16、市遊泳館開館

  1984年,市遊泳館建成開館,總面積8227平方米。

  17、市中醫院開診

  1985年1月22日,大慶市中醫院舉行開診典禮。

  18、開始輸送國家級運動員

  1985年3月31日,在全國速度滑冰冠軍賽中,大慶市6名速滑運動員參加,獲兩項冠軍、一項第三名。王輝被選入國家速度滑冰隊,這是大慶第一次輸送國家級運動員。

  19、我市與卡爾加裡市籤訂友好協議

  1985年5月16日,大慶市與加拿大卡爾加裡市正式籤定建立友好城協議書。

  20、地下天然氣儲氣庫建成

  1985年9月6日,大慶油田兩座地下天然氣儲氣庫建成,儲氣能力15.38億立方米,成為全國唯一有地下氣庫的油田。

  21、大慶可對外撥打長途電話

  1986年5月28日,大慶市對全國主要城市長途電話自動撥號裝機工程竣工。1991年4月1日,市郵電局正式開通國際直撥電話。1995年4月30日,大慶市本地電話網建成,市區、市屬四縣及安達市電話號碼升至七位。

  22、省六運會在新落成的大慶體育場舉行

  1986年8月1日,大慶市舉行體育場落成剪彩儀式。8月5-9日,黑龍江省第六屆運動會在大慶體育場舉行,這是省運會首次在省會城市哈爾濱之外的地市舉行。

  23、大慶廣播電視中心開播

  1988年9月1日,大慶廣播電視中心舉行開播典禮。1989年9月26日,大慶舉行廣播電視綜合塔竣工開播典禮。

  24、大慶到哈爾濱有了直快列車

  1990年4月1日,哈爾濱鐵路局首次增設大慶至哈爾濱的直快列車。

  25、全國掀起學大慶熱潮

  1990年4月27日,時任全國總工會主席倪志福代表全國總工會,在首都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集會上,號召廣大職工掀起「學大慶、學鐵人,比貢獻、創一流」的熱潮。

  26、哈大公路一期工程通車

  1991年11月1日,哈大公路一期工程——長81千米的肇東至大慶段竣工通車。1997年10月6日,全長132千米的哈大高速公路全面建成通車。

  27、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

  1991年12月13日,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宣布: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籌建工作正式開始,設立開發區管委會。1992年4月10日,市委、市政府舉行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奠基典禮。1992年12月12日,大慶市政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國內外宣布國務院批准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國家級開發區的消息。

  28、舉辦首屆石油文化節

  1992年6月20-25日,大慶市舉辦首屆石油文化節,文化節經濟交流洽談會同時開幕。參加開幕式的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和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嘉賓,以及來自全國17個地方26個參展單位的代表。

  29、大慶首所希望小學落成

  1995年5月25日,大慶市首所希望小學在林甸縣黎明鄉新民村奠基,9月25日舉行落成剪彩典禮。

  30、向「新時期鐵人」王啟民學習

  1996年8月27日,中共大慶石油管理局黨委做出向「新時期鐵人」王啟民學習的決定。

  31、開通國際旅遊線

  1998年7月10-11日,大慶-黑河國際旅遊線開通,並迎來第一個由俄羅斯阿穆爾州18人組成的旅遊團。

  32、中國特大型地熱田在慶發現

  1999年2月12日,被命名為「林熱一井」的林甸縣第一口地熱勘探井開閘試水,標誌著中國特大型地熱田的發現。

  33、世紀大道竣工通車

  1999年4月1日,大慶路一期工程破土動工,東起哈大高速公路臥裡屯出口,西至石油管理局鐵人廣場,全長33.9公裡,雙向10車道。9月14日召開的市政府第七次常務會議決定,將大慶路命名為世紀大道。該路9月25日竣工通車。

  34、松嫩運河竣工通水

  1999年10月13日,在大慶市境內連通松花江和嫩江,長達260多千米,縱貫南北的松嫩運河(原稱「中南引」)竣工通水。

  35、俄羅斯原油專列抵慶

  2000年3月18日10時,首車裝滿5800噸俄羅斯原油的專列,從西伯利亞裝車經滿洲裡轉軌檢裝後,運抵大慶林源石化公司。

  36、乙烯大機組國產化在慶獲得成功

  2000年6月1日,國家「九五」重大科技項目——乙烯大機組國產化在大慶石化獲得成功,實現乙烯裝置大機組國產化「零」的突破。

  37、杜爾伯特伊利乳業投產

  2000年6月25日,我國最大的乳品企業伊利集團與杜爾伯特縣聯合創辦的杜爾伯特伊利乳業有限公司正式投產。

  38、時代廣場開園迎客

  2000年10月1日,位於市政府正前方的大型廣場開園迎客。12月14日,該廣場被市委、市政府正式定名為時代廣場。

  39、大慶成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2001年8月19日,大慶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命名儀式暨總結表彰大會在大慶舉行,時任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為大慶市授旗。

  40、大慶石油學院遷址大慶

  2001年9月7日,大慶石油學院慶祝建校40周年。同日,學院新校址在大慶奠基。2002年9月15日,大慶石油學院搬遷工作正式啟動。10月17日,在時代廣場舉行學院搬遷慶典暨2002年開學典禮。

  41、東幹路立交橋通車

  2001年10月29日,大慶市第一座完全互通式立交橋——東幹路立交橋竣工通車。

  42、新瑪特開業

  2001年12月1日,大連大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慶新瑪特購物休閒廣場開業。

  43、八一農大遷至大慶

  2003年3月20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新校區奠基典禮在大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隆重舉行。11月28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整體遷入大慶慶祝大會召開。

  44、大慶職業學院啟動運轉

  2003年4月18日,市委、市政府和大慶石油管理局召開大慶職業學院幹部大會,由原職工大學、石油學院、大慶警校、大慶藝校合併組建的大慶職業學院正式啟動運轉。

  45、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成立

  2003年7月26日,大慶油田總醫院集團成立,油田所屬6所二級醫院、12所一級醫院和8家廠(企業)衛生所,成為該集團的「子醫院」。

  46、哈爾濱醫科大學入駐大慶

  2004年5月30日,哈爾濱醫科大學舉行大慶校區奠基典禮。

  47、籌劃五湖新區

  2004年8月25日,市委召開六屆二十七次常委會議,討論五湖新區建設,並提出五湖新區規劃開發建設要有特點,要體現以人為本、以水為魂、以綠為脊、以地為財、以法為序,要體現出生態園林城市、高科技現代化城市、特大型城市的總體要求。

  48、大慶成為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

  2005年5月16日,大慶市被國務院東北辦列為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

  49、薩爾圖飛機場立項並建成通航

  2006年4月12日,大慶民用飛機場建設項目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同意批准立項。5月13日,大慶飛機場名稱定為「大慶薩爾圖飛機場」。8月27日,大慶薩爾圖機場前期準備工程啟動。2009年9月1日,大慶薩爾圖機場正式通航。8時12分,空客A319飛機從機場起飛,飛向首都北京。11月10日,大慶經停大連至三亞航線正式開通,飛機上座率近100%。

  50、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油田歷史陳列館開館

  2006年9月26日,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落成開館。

  51、中三路通車

  2006年10月18日,連接東西城區的主幹道——中三路和西城區慶虹橋、中央大街立交橋竣工通車。

  52、油田十大品牌確定

  2006年11月3日,石油管理局推出首批十大重點產品。「大慶鑽探」、「大慶建設」、「大慶國際」、「大慶電力」、「大慶供水」被確定為工程技術服務品牌;「大慶」、「鐵人」、「力神」、「慶矛」、「慶港」被確定為產品品牌。

  53、全省率先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2007年11月1日,大慶市在未被納入國家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城市、沒有中央財政補助的情況下,由市財政拿錢,按照國家補助標準在全省率先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54、大慶服務外包產業園區成為國家級示範區

  2007年12月3日,商務部、信息產業部、科技部聯合認定大慶服務外包產業園區為「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區」。2008年2月3日,大慶服務外包產業園掛牌,成為首個「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區」。

  55、大慶評為國家衛生城市

  2008年8月2日,全國愛衛會、衛生部、省衛生廳在大慶市舉行國家衛生城市授牌儀式暨全省公共衛生示範區建設推進會,宣布全國愛衛會關於命名大慶市為國家衛生城市的決定。

  56、大慶物流園啟動運行

  2008年12月24日,位於薩爾圖的大慶物流園區正式啟動運行,成為「哈大齊工業走廊」的重要物資集散地。

  57、大慶成為全國文明城市

  2009年1月2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表彰大會上,大慶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大慶市躋身第二批全國文明城市行列,成為東北三省第二個、我省唯一的全國文明城市。

  58、生活垃圾處理廠開工

  2009年2月20日,市政府首次以BOT方式與北京桑德環保集團合作,籤訂1000噸、總投資2.2億元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項目。6月2日,大慶首個基礎設施建設BOT項目——大慶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項目奠基開工。

  59、萬達廣場入駐大慶

  2009年12月29日,投資約25億元、在大慶體育場舊址建設的大慶萬達廣場正式開工。2011年11月24-25日,大慶薩爾圖萬達廣場暨萬達喜來登酒店開業典禮舉行,標誌著大慶第一個城市綜合體項目——萬達廣場建成投用,大慶第一個五星級賓館喜來登酒店開門納客。

  60、沃爾沃進入大慶

  2010年7月6日,歐盟委員會決定,批准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大慶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併購瑞典沃爾沃轎車公司。2011年2月25日,沃爾沃在北京召開中國戰略發布會,宣布大慶建廠戰略,隨後,沃爾沃大慶基地開工建設。2013年6月28日,沃爾沃大慶項目第一臺樣車下線。2014年11月28日,大慶沃爾沃整裝汽車基地建設項目實現車輛下線。2015年1月15日,沃爾沃四大工藝車間全部建設完成,已具備生產商品化汽車條件。「大慶造」沃爾沃正式出爐。2015年9月15日,大慶造沃爾沃XC90在北京正式上市發售,大慶造沃爾沃整車進入商業運營時代。

  61、大廣高速大慶段通車

  2010年9月20日,大慶至廣州高速公路大慶段主線正式通車。

  62、大慶規劃展示館揭牌

  2011年2月12日,大慶規劃展示館、數字城管監督指揮中心舉行揭牌儀式。

  63、大慶公路客運樞紐站投用

  2011年4月16日6時20分,大慶公路客運樞紐站發出第一班客車——大慶至肇源,標誌著該站正式投入運營。

  64、李新民成為第三個「鐵人」

  2011年6月28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黨組決定,授予大慶油田鑽探工程公司伊拉克魯邁拉項目部副經理李新民「大慶新鐵人」榮譽稱號。李新民也成為繼「鐵人」王進喜、「新時期鐵人」王啟民之後,大慶第三個「鐵人」。

  65、非油經濟首次跨過「半壁江山」

  2011年9月末,大慶GDP實現2757億元,非油經濟首次跨過「半壁江山」,實現了將鐫刻在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史冊上的歷史性飛躍。

  66、沈鐵新肇內陸港正式投用

  2011年10月14日10時許,滿載著3000噸玉米、高粱的貨運專列由肇源新站鎮徐徐駛出,標誌沈鐵新肇內陸港正式投用,大慶地區的貨物可從這裡入關,「直通」國際市場。

  67、市交投公共汽車公司新公交開通

  2011年10月27日,市交投公共汽車公司舉行「首批車輛運營慶典儀式」,首批801路和802路兩條公交線路正式開通。

  68、大慶博物館開館

  2011年11月22日,大慶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重點展示東北第四紀自然環境、東北第四紀哺乳動物和大慶地區古代人類文明,是一個集古環境、古動物和古人類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69、東城水廠投用

  2011年12月25日,大慶市第一座達到國家GB5749-2006新水質標準的淨水廠——東城水廠正式投用。當天,東城30萬居民率先喝上符合106項新國家標準的「國標水」。
 70、大慶邁入雲科技時代

  2012年8月17日,大慶雲計算產業基地在高新區揭幕,大慶市正式邁進雲科技新時代。揭幕儀式結束後,大慶首屆雲計算產業高峰論壇隨即舉行。

  71、南一路、北一路等多條道路貫通

  2012年10月24日,市委、市政府舉行城建路橋工程通車儀式。2011年以來,我市累計投資27.8億元,新建和改造升級北一路、南一路兩條快速路,大廣高速南三路輔道,東環路、南環路、龍永路、經九街、經三街五條城市主幹路及中八路、經一街、經二街、經六街、經七街、緯八路、緯九路、蘭智路等十一條城市次幹路,建設總裡程81.49公裡,同時還新建、改建了17座橋梁,各項工程於2012年9月30日前全部貫通。

  72、網絡問政平臺開通

  2013年5月30日,作為全市百項民生工程之一的大慶市網絡問政平臺——「百湖民聲」正式開通。「百湖民聲」網絡問政平臺,是市委、市政府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滿足多層次民生需求,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率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

  73、301運河全線貫通

  2014年9月3日,投資2.5億元的301運河全線貫通。這條運河為沿老301國道規劃建設的首條城市運河。

  74、大慶西站開門納客

  2014年11月25日,大慶西站正式開門納客。

  75、計程車業實現規模化

  2015年2月26日,全市出租汽車企業重新整合後的第一家規模化計程車公司——捷誠出租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大慶市推進出租汽車業規模化發展實施方案》出臺後,經過整合,原來的25家出租汽車公司合併成立了5家新的出租汽車公司。

  76、大慶石油館開放

  2015年5月1日,大慶石油館進行開放式測試,市民可憑身份證免費入場參觀。

  77、大慶農商銀行掛牌

  2015年12月18日,大慶農商銀行掛牌成立,投入運營。全市銀行機構數量達到20家。

  78、大慶東站通車

  2016年3月11日,大慶東站正式通車。

  79、大慶進入「高鐵時代」

  2016年8月17日,黑龍江省首條城際高鐵——哈爾濱至齊齊哈爾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意味著大慶正式進入「高鐵時代」。

  80、世界斯諾克國錦賽在慶開杆

  2016年10月24日17時,2015世界斯諾克國際錦標賽紅毯秀在大慶博物館開幕,這是大慶首次承辦的最高級別體育賽事。25日晚,2015世界斯諾克國際錦標賽在大慶新聞傳媒集團百湖影視基地開杆,72位當今世界斯諾克頂尖高手展開角逐。

  81、網上政務服務中心開通

  2016年10月29日,大慶網上政務服務中心正式開通,並實現省、市、縣(區)三級聯動,可提供全天候、全地域的便捷審批服務。

  82、大慶有了直通列車

  2017年5月15日17時26分,大慶至北京的Z204/3次直達特快旅客列車緩緩駛離大慶西站,該車的開行,結束了大慶沒有「Z」字頭列車的歷史。至此,大慶也成了省內首個開通「Z」字頭列車的地級市,標誌著大慶進京鐵路跨入新時代。

  83、高水平承辦央視中秋晚會

  2017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在大慶市時代廣場演出,晚會以歌會的形式為主體,同時融入舞蹈、詩朗誦、雜技、民俗表演、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全球觀看超過7.5億人次。

  84、大慶油田售電公司成立

  2017年9月26日,大慶油田售電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標著著大慶油田電力集團開始從完全的客從地位向市場競爭主體地位轉變。這也是中國石油第一家售電公司,擁有全國最大規模配電網資產,它的成立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降低用戶用電成本等具有現實意義。

  85、大慶獲得首批「全國工業旅遊創新單位」榮譽稱號

  2017年11月28日,全國工業旅遊創新大會在山東青島召開,大慶獲得首批「全國工業旅遊創新單位」榮譽稱號。全國獲此殊榮的城市有22家,黑龍江省只有大慶一家。

  86、大慶成為中國首個普思示範城市

  2017年12月6日,「大慶·中國首個普思示範城市」揭牌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大慶一中劍橋國際中心隆重舉行。大慶成為「中國首個普思示範城市」,標誌著我市外語能力測評與國際接軌邁出重要步伐。

  87、油田「三供一業」移交

  2017年12月29日,大慶油田大型獨立工礦區剝離辦社會職能綜合改革方案對接會暨供熱、物業移交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舉行,這標誌著按國務院國資委的時間點,大慶油田「三供一業」及企業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工作如期推進。

  88、公立醫院實施按病種收費

  大慶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2018年年內將實施按病種收費,103個病種計劃實行「一口價」,患者住院期間所發生的診斷、治療、手術、麻醉、護理、床位、藥品及醫用耗材均不再單獨計費。

  89、肇源縣被列為首批全國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示範縣

  2018年1月,國家環保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正式批覆肇源縣為首批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示範縣(試點),是黑龍江省唯一入選縣份。

  90、大慶油田入選首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2018年,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一批)正式公布,大慶油田(建有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入選全國首批100個保護項目。

  91、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成試運行

  作為我省唯一的市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我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於2017年底全部建成,2018年3月底開始試運行。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可一步到位地實現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檢驗和影像結果的共享。

  92、營業執照登記註冊實現「全城通辦」

  2018年4月1日起,我市在各縣區和高新區開展營業執照登記註冊「全城通辦」。經營項目中不含前置審批事項和後置審批事項的內資有限公司在設立登記業務時,可在全市(除市局、經開區分局登記窗口外)選擇任意一個登記機關辦理登記註冊。2018年6月30日起,昔日由17個部門分別辦理的35種證件,開始整合到營業執照上。

  93、大慶入選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城市

  2018年3月,文化部公布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創建資格名單,大慶作為黑龍江省唯一城市入選。這意味著,我市正式邁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城市之列。

  94、鐵人學院揭牌成立

  2018年3月30日,鐵人學院成立揭牌儀式暨首期培訓班講座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一樓報告廳舉行。鐵人學院是服務中國工業企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專門培訓基地。

  95、「信用大慶」門戶網站開通

  2018年4月,「信用大慶」門戶網站正式開通運行,我市市場主體、社會組織、重點人群信用狀況通過平臺網上隨時可查,這是我市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

  96、公立醫療機構取消藥品加成

  2018年5月1日,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全部取消藥品加成,藥品零差率銷售,多少錢進多少錢出,「醫改良方」讓百姓樂享「健康紅利」。

  97、省十四運會在慶舉行

  2018年8月26日-31日,省十四屆運動會在大慶舉辦,這也是省運會第三次在大慶舉辦。

  98、大慶石化煉油躍上「千萬噸級」

  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於2018年7月7日在石化煉油廠正式進入實施階段,項目2020年10月全部建成投用後,大慶石化將形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產品能力,成為大慶建設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的中堅力量。

  99、《大慶市物業管理條例》實施

  2018年9月1日,《大慶市物業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是我市自2016年正式擁有地方立法權之後的首部實體法,創設了代行機構制度和物業招投標制度。

  100、我市設立「政府質量獎」

  2018年11月1日,《大慶市政府質量獎管理辦法》開始實施。大慶市政府質量獎是市政府設立的質量獎項,分為「政府質量獎」和「政府質量獎提名獎」兩個獎項,旨在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引導激勵廣大企業和組織建立實施卓越績效模式,提高產品、工程、服務和環境質量水平,持續改進經營業績,增強經濟綜合競爭力。

  囿於材料所限,本報雖精心篩選,但這一百件大事仍然可能滄海遺珠,歡迎讀者朋友踴躍推薦自己心目中的「大事」。同時,本報擬從這一百件大事中再篩選出四十件最能反映改革開放四十年大慶發展成就的大事,歡迎讀者朋友踴躍參與評選。參與方式:您可以撥打熱線電話0459-6696060,或者在大慶日報官微(T6696666)上留言截止時間:12月22日22時。


 

責任編輯:婁長華

相關焦點

  • 改革開放四十年大事記:改革開放到現在發生了哪些大事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改革開放四十年大事記  編者按: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招。
  • 四十年說|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九條經濟學智慧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實際GDP擴大了34倍,年均增速達到9.5%,佔全球經濟的比重由1.8%上升到15.2%;基本建成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經濟結構日趨豐富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城鄉建設突飛猛進。
  •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座談會現場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一書出版座談會,9月6日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圖書展示本書作者、中國著名經濟學家高尚全1985年5月起任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後曾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世界銀行高級顧問等職。
  • 「僑」這四十年:改革開放刷新的中國印象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廣大海外僑胞是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來華投資的先行者和主力軍,是中國面向全球、擴大開放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可以說,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的偉大成就中,華僑華人功不可沒。  「『僑』這四十年」主題徵文活動啟動後,海內外投稿紛至沓來。即日起,一篇篇佳作將陸續刊出,展現華僑華人與中國同行的四十年。
  • 《歌聲激蕩40年: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金曲盛典》相約改革開放...
    《歌聲激蕩40年——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金曲盛典》近日在東視劇場唱響。《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牧羊曲》《大海啊,故鄉》《我愛你中國》《不忘初心》《新的天地》……一曲曲烙印著不同時代印記,風格多彩的歌曲陸續登臺,來自全國各地的歌唱藝術家以歌聲致敬歷史,用心聲唱響未來。熟悉的旋律,勾起人們對於崢嶸歲月的深切回憶。
  • 上海社科院研討「改革開放四十年:理論、實踐與未來挑戰」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是與世界緊密聯繫的。世界深刻影響了中國,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有沒有世界歷史意義、是否為人類文明做出了新貢獻?中國的發展是否對其他國家具有參照性意義?四十年來,中國離不開世界,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今天的成績,受益於整個世界文明。
  • 改革開放四十年 | 浦東28年成長記
    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上海以平均每兩年一座大橋的速度,相繼建造了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奉浦大橋、徐浦大橋、盧浦大橋等。現在,擁有20餘座隧橋互通,浦東與浦西早已融為一體。浦東,從被嘲笑的「鄉下人」,到上海乃至全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排頭兵。作為浦東開發開放的見證者,魏師傅一談起這些過往,臉上堆滿笑意。
  • 「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法治發展」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少校)近日,「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法治發展」學術研討會在華東政法大學舉行,50多位專家圍繞近四十年來中國法治的成就經驗及改革方向展開研討。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編輯部承辦。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興良對中國刑事立法四十年發展歷程作總結回顧。
  • 李忠夏:改革開放四十年仍需大力發展憲法的比較研究
    7月18日,「改革開放與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 研討會在武漢舉行。山東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李忠夏在「改革開放與中國人權理論創新」分議題討論中,以「改革開放四十年:憲法比較研究的新起點」為題發言。李忠夏介紹,改革開放四十年之後,中國憲法學走過了一條「本土化-移植-借鑑基礎上的本土化構造」的發展路程。
  • 【改革開放四十年】系列動畫短片《行進中國》第08期:河長制
    「   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回望改革開放40年來的歷程,中國的發展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津雲新媒體特別策劃推出改革開放40年系列動新聞《行進中國》,通過一個一個熱詞展現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勾勒出老百姓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科技開放創新與自主創新的經驗教訓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所面臨的國際上的科技封鎖和控制更加嚴厲。因此,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一直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創新的路徑上需要處理的重大關係。旨在打破封鎖的被動型自主創新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科技自主創新的實踐
  • 香港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巡迴展在合肥開幕
    香港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巡迴展在合肥開幕。新華社記者 劉方強攝新華社合肥1月24日電(記者劉方強、汪海月)1月23日下午,香港特區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巡迴展在安徽合肥開幕。展覽主題為「飛躍四十載 同發展·共繁榮」,回顧香港過去四十年在國家改革開放過程中的貢獻和受益,並展望香港未來如何發揮所長,服務國家。「過去四十年,香港一直以自己所長,服務國家所需,既是『貢獻者』,也是『受惠者』,分享了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香港特區駐滬辦主任鄧仲敏說,「展望未來,香港將繼續發揮自身的優勢,擔當『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光明網專論】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程、經驗、理論貢獻和發展...
    與此同時,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也進入了全面改革開放的新時代!  這種劃分,更有利於顯示改革啟動和目標探索的分野,顯示「體制完善」的複雜性和長期性,顯示改革開放進入了新時代。  二、改革開放的經驗啟示  梳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革開放四十年經驗的論述,以下三個方面值得高度重視:(1)關於「主題」。
  • 於丹用三個關鍵詞概括文藝界改革開放四十年:尋根、多元、創新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用四十年走過了其它國家上百年要走的道路,實現了跨越式進步。」談到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當代知名文化學者、北師大教授於丹在接受中國日報網採訪時感慨道。
  • 湖北省書畫家協會東湖書畫院舉辦「東湖論壇」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
    人民網武漢12月30日電 12月29日,由湖北省書畫家協會東湖書畫院主辦的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暨湖北省書畫家協會東湖書畫院成立兩周年「東湖論壇」在武漢舉行。湖北省政協原老領導、省文聯、湖北省書畫家協會、東湖書畫院全體院士等單位60餘人參加論壇。
  • 陳友力: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的變遷
    原標題: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的變遷  ——歷史、結構與動力  作者簡介:陳友力,男,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發展規劃與質量保障處副處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研究。
  • 2018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內容概括 主要講了什麼
    這次載入史冊的重要會議,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徵程,進行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  經過40年砥礪奮進,覺醒的中國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啟了新徵程。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勇於創造新的歷史。
  • 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2018年年會暨「改革開放四十年抗日戰爭研究...
    近日,由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西南大學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抗日戰爭研究》編輯部共同主辦的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2018年年會暨「改革開放四十年抗日戰爭研究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重慶舉行。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抗日戰爭研究的繁榮局面。40年來,抗日戰爭研究經過幾代學人的辛勤耕耘,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 改革開放40年徵文1000字 2018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心得體會
    墟場「滿天星」的八十年代:時間進入到了1981年,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改革開放成了社會主流,農村改革開放成效顯著,給農副產品鬆綁已成為必然。集貿市場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集貿市場的恢復遍地開花,集貿市場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 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電視劇《黃土高天》來襲,你期待嗎?
    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由闞衛平執導,張強擔任總編劇,董勇、王海燕、王偉、嵇波領銜主演,馬少驊、陳逸恆、封柏、羅憶楠等聯袂主演,許還山、高明、高亞麟、楊童舒、黃品沅 、徐松子特別出演的電視劇《黃土高天》於11月1日重磅登陸CCT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