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2018年年會暨「改革開放四十年抗日戰爭研究...

2020-12-05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近日,由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西南大學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抗日戰爭研究》編輯部共同主辦的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2018年年會暨「改革開放四十年抗日戰爭研究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在重慶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軍事科學院、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共黨史研究》編輯部、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西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大學及科研機構的40餘人出席。

 

開幕式上,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王建朗研究員,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黃賢全教授,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西南大學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中心主任周勇教授分别致辭,對與會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就會議緣起、籌備過程、議程安排作了簡要介紹,並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吳景平教授主持開幕式。

 

在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2018年年會上,王建朗會長報告了學會一年來的主要工作,他說: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是一個一直活躍著並發揮重要影響的學會,在過去的一年中,它取得不少成績,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積極策劃召開高質量的相關會議,推動國內外的學術交流;二是編輯出版學術刊物,在一定程度上引領學術發展;三是深入開展專題研究,在學界了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四是發揮史學功能,為國家盡職,為社會服務。他指出,學會目前無專職人員,主要依託《抗日戰爭研究》編輯部、近代史研究所科研處和抗日戰爭紀念館來負責組織、協調工作,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份額外的工作,是一種奉獻。關於今後工作的重心,王會長指出,在全面協調各項抗日戰爭研究工作深入開展的同時,要集中力量協助國家社科基金規劃辦公室推進抗日戰爭研究各個專項的相關工作,推動各課題組高質量地完成課題。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抗日戰爭研究的繁榮局面。40年來,抗日戰爭研究經過幾代學人的辛勤耕耘,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回顧與總結過往的抗戰史研究,探討和展望新時期新形勢下抗戰史研究如何深化的問題,是一項十分緊迫且重要的工作。中山大學桑兵教授直言,現在不少研究缺乏問題意識,即便有所謂的問題意識,也並非依據材料提出。而一些從事抗戰史研究的學者既不懂日文,又對其他輔助學科重視不夠,加上自築時段的藩籬,以致研究或不夠具體、或過於空泛、或缺乏整體觀念,許多問題仍有提升空間。如大後方研究對西北地區的關注不夠,敵後遊擊隊的戰略地位該如何體現,淪陷區研究嚴重失位,南方一些非淪陷區、非大後方、非根據地的區域省份缺乏深入探討。此外,目前抗戰工程在頂層設計上仍需總體規劃,同時學術界之間應加大交流,以避免小圈子學問現象的泛濫。

 

綜觀本次會議,與會專家學者結合各自所長,就改革開放以來抗戰史研究的基本情況、史料挖掘、史實考證、事件剖析等問題,分享教研心得,提出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這些真知灼見是進一步深化抗戰史研究的基礎。大家一致認為,隨著新資料的不斷湧現、研究視角和方法的不斷拓展,人才隊伍的不斷壯大,中國的抗戰史研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另一方面,大家亦深切感受到加強中國抗戰史學科建設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王建朗會長在閉幕式上指出:從這幾十年學界的發展來看,無論是從研究隊伍的數量,還是相關研究著述的出版,相對而言,抗戰史研究進步很大,希望大家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而是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今後的抗戰史研究,應著力於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利用大量的事實,科學地講述出中國抗戰的特點;二是在宏大視野下加強細節研究;三要加強薄弱環節研究;四是加強基礎史料建設。大會經過會內會外兩天的充分討論和交流,圓滿結束。

 

附:與會專家學者的報告題目

報告人

報 告 題 目

 

抗戰研究40年的得與失

高遠戎

抗戰史研究的史料選擇與運用

史桂芳

淺析抗戰史的研究與教學

卞修躍

歷史的格局與細節:關於抗戰史研究的一點思考

李學通

抗戰影像的整理與研究

 

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的新問題、新拓展

吳景平

檔案史料的刊行與抗日戰爭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兼評《北美藏中國抗日戰爭歷史檔案文獻提要》

樊建川

民間抗戰文物的徵集及其研究

曹必宏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抗戰檔案資料的編輯出版

 

抗戰時期淪陷區民眾記憶的虛與實

張從田

關於深化敵後抗戰研究的幾點思考

張守廣

改革開放40年抗戰大後方工業研究

劉志英

近十年來抗戰大後方金融史研究

 

南京大學半個世紀以來的南京大屠殺研究

張連紅

抗戰老兵口述與戰時日常生活

 

侵華日軍無差別轟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程兆奇

戰後戰犯審判研究的新進展

 

美國飛虎隊抗戰史回顧及其遺址保護利用

彭玉龍

我對加強軍民融合、深化抗戰史研究的幾點思考

蔣建農

東徵與中共由國內戰爭到民族戰爭的戰略轉變
(研究之前瞻)

 

從「知其然」到「然後」:關於七七事變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哲學史學會年會在眉縣舉行
    12月13日下午,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之際,2020年中國哲學史學會年會暨第四屆經史傳統與中國哲學學術研討會在眉縣舉行。西部網訊(記者 魯鵬飛 劉望)12月13日下午,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之際,2020年中國哲學史學會年會暨第四屆經史傳統與中國哲學學術研討會在眉縣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哲學史學會、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西北大學主辦。在開幕式上,寶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武勇超,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陳來,中國社科院哲學所所長張志強,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分别致辭。
  •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科技人物研究分會場報告梳理
  • 電力系統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年
    牢記抗戰偉大歷史偉大功勳偉大貢獻———全國電力系統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記者 陳學婧  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全國電力系統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銘記歷史,警示未來。  銘記歷史———不容忘卻那段悲壯的記憶  歷史翻頁時的巨大迴響提醒著我們,抗戰的記憶不容忘卻,那一頁歷史必須被銘記。
  • 「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法治發展」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少校)近日,「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法治發展」學術研討會在華東政法大學舉行,50多位專家圍繞近四十年來中國法治的成就經驗及改革方向展開研討。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編輯部承辦。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興良對中國刑事立法四十年發展歷程作總結回顧。
  • 【海外僑情】中南美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2020年年會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大會線上會議召開
    委內瑞拉時間9月3日上午中南美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2020年年會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大會「雲視頻」線上會議召開。文章及圖片來源:委內瑞拉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秘書處,轉載請註明出處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5周年大會
  • 9.3要聞速覽|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在京舉行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
  • 中國哲學史學會年會在寶雞舉行 專家學者共話關學思想
    寶雞資訊網訊(記者 惠耀輝)12月13日下午,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之際,2020年中國哲學史學會年會暨第四屆經史傳統與中國哲學學術研討會在眉縣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哲學史學會、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西北大學主辦。
  • 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
    新華社北京9月3日電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20年9月3日)習近平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 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20年9月3日)習近平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但是,1840年以後,由於列強的侵略和封建統治的腐朽,中國飽經滄桑磨難,中國人民遭受深重苦難。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3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新徵程    習近平強調,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間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今天(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這是近代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全面發動侵華戰爭,抗戰全面爆發。上海淪陷後,青浦成為敵佔區。但是具有光榮鬥爭傳統的青浦人民,前僕後繼,英勇戰鬥了整整八年,猶如一把鋼刀插在敵人的心臟裡,加速了日偽反動派的失敗與滅亡。最後,同全國人民一道,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今天讓我們來回顧這段刻骨銘心的歷史,以史為鑑,繼往開來。
  • 四十年說|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九條經濟學智慧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實際GDP擴大了34倍,年均增速達到9.5%,佔全球經濟的比重由1.8%上升到15.2%;基本建成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經濟結構日趨豐富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城鄉建設突飛猛進。
  • 臺盟中央在北京舉行座談會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
    9月7日,臺盟中央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圖為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致辭。(攝影:馬曉葉)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9月7日,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臺盟)中央委員會在北京舉行座談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在座談會上致辭時說,75年前,中國人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臺灣得以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座談會現場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一書出版座談會,9月6日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圖書展示本書作者、中國著名經濟學家高尚全1985年5月起任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後曾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世界銀行高級顧問等職。
  • 「僑」這四十年:改革開放刷新的中國印象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廣大海外僑胞是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來華投資的先行者和主力軍,是中國面向全球、擴大開放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可以說,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的偉大成就中,華僑華人功不可沒。  「『僑』這四十年」主題徵文活動啟動後,海內外投稿紛至沓來。即日起,一篇篇佳作將陸續刊出,展現華僑華人與中國同行的四十年。
  • 【改革開放四十年】系列動畫短片《行進中國》第08期:河長制
    「   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回望改革開放40年來的歷程,中國的發展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津雲新媒體特別策劃推出改革開放40年系列動新聞《行進中國》,通過一個一個熱詞展現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勾勒出老百姓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紀念,為了更好地出發——懷化市承辦湖南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
    9 月 3 日—5 日,湖南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0 周年大會、第五屆中國芷江 · 國際和平文化節相繼在我市芷江隆重舉行。70 年前,芷江作為受降活動的起點而名聞天下,見證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70 年後,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軍區五大家領導和抗戰老兵代表、廣大人民群眾、部隊官兵,以及世界各地愛好和平的人們齊聚於此,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展望未來。歷史再次選擇芷江先哲說: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
  • 李忠夏:改革開放四十年仍需大力發展憲法的比較研究
    7月18日,「改革開放與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 研討會在武漢舉行。山東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李忠夏在「改革開放與中國人權理論創新」分議題討論中,以「改革開放四十年:憲法比較研究的新起點」為題發言。李忠夏介紹,改革開放四十年之後,中國憲法學走過了一條「本土化-移植-借鑑基礎上的本土化構造」的發展路程。
  • 臺盟中央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
    據新華社北京9月7日電(記者查文曄)臺盟中央7日在京舉行座談會,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在會上指出,75年前,中國人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臺灣得以重回祖國懷抱。
  • 抗日戰爭紀念館昨日開放 首場迎老兵及將領遺屬
    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戴啟惠】90歲,老兵,教育部退休幹部【馮樹棠】80歲,抗日將領馮佔海之子,民革中央退休幹部   昨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抗戰老戰士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新京報訊 昨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簡稱抗戰館)重新布展的「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據介紹,8日至10日上午,抗戰館內將舉辦面向不同群體的專場展覽,昨早抗戰老戰士及抗戰將領遺屬等成為了首批專場觀眾,在參觀途中尋找過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