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改革開放與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 研討會在武漢舉行。山東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李忠夏在「改革開放與中國人權理論創新」分議題討論中,以「改革開放四十年:憲法比較研究的新起點」為題發言。李忠夏介紹,改革開放四十年之後,中國憲法學走過了一條「本土化-移植-借鑑基礎上的本土化構造」的發展路程。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這一話語體系的增強,可以想見,未來憲法學中的本土化趨勢會更加明顯,但這並不意味著憲法學中的比較研究已經失去了意義,相反,這對比較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欒海軍 攝)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