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3年夏天,熱死一萬多人,專家:溫度至今未被超越

2021-01-13 寧文山

近幾年來高溫天氣是越發高頻率地出現,人們都連連叫苦,而面對更加嚴重的環境問題更是讓人們十分擔憂,就在這樣的高溫天氣下專家卻聲稱這還不是歷史上夏天最熱的時候,就在1743年清朝時期中國歷史上出現了最熱的一個夏天,氣溫高達44.4度,僅僅在北京城中熱死的就有11400人,更不要說大江南北的貧困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當時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1743年出現歷史從未有過的高溫天氣

我們現在一到夏天就覺得熱的天氣其實在氣候學上還不能都算作高溫天氣,高溫天氣一般都要說是在35度以上,如果這樣的天氣一直持續就會產生高溫熱浪天氣。

人們所知的夏天最熱的天氣要數在新疆的吐魯番,氣溫很多天都會持續在38度以上,這就讓不少人難以忍受,哪怕現在有著空調、冷風機、製冷器等等電器降溫,也不能抵擋夏日的酷暑,更不要說在農業社會為主的清朝時期。

在近代中國來說最高的高溫記錄是在北京,曾經氣溫高過42度,但是在清朝時期1743年的夏天氣溫就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值,平均氣溫要在40度以上,最高的一天達到了44.4度,這樣的高溫直接導致地表溫度持續在56度這樣的驚人數字中,而這樣的高溫直接帶來的就是人們的死亡。

查閱當年的資料,在不少地方的縣誌裡面都對當時的情況有所記載,在《續天津縣誌》就有文字描述說:「五月苦熱,土石皆焦,桅頂流金,人多熱死。」很直接地表現出當年5月份酷熱難耐,在這樣的天氣下土石都被烤焦,而人都熱死了。

除此之外在《浮山縣誌》也有文章說:「夏五月大熱,道路行人多有斃者,京師更甚,浮人在京貿易者亦有熱斃者。」這也不是隨意說說的,在北京城中就有記錄稱死亡人數達到了11400人。

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數據是不是太誇張了,僅僅因為氣溫高就能熱死上萬人嗎,這可不是道聽途說的,人是恆溫動物,處在高溫環境下自身的體溫調節功能就會失調,最輕度的症狀就是常見的中暑,但是悶熱過久就會使得人體血脈擴張,血液也會隨之變得黏稠,這時候正是腦出血、心肌梗塞的高發、突發時刻,所以會導致人的死亡不能算是偶然事件。

在那個年代國家還處於是農業國,所以大多數的人民都靠著農田生活,所以連續高溫天氣帶給人們的更多的傷害還在於長久的顆粒無收,氣溫將土地中僅有的水分蒸發,土地乾旱後已有的莊稼旱死,也再無法種莊稼,水源供給不足,還容易引發火災,這一系列的問題都使得舉國上下哀聲載道,直到高溫持續了2個多月後才天降小雨,使得氣溫有所下降。

古代人的巧妙避暑神器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即使沒有現代的高科技機器,古人也會想一些辦法來消除夏日的悶熱,最簡單的就是樹下乘涼、扇子扇涼,我們在很多的書畫作品中就能體會到這樣的場景:人們坐在樹下的涼蓆上坦胸露乳、手搖蒲扇,有很多的平民百姓就會穿上自製的涼鞋上街,和街上的人熱情打招呼,也是一副和諧美好的畫面,

姑娘家更是會將小扇子做成各式的形狀,能扇涼能遮面,女子的嬌羞就盡在這一扇之間。如果是皇家的人的話就會隨著皇帝,帶著女眷到避暑山莊去乘涼,這還都是一些藉助很平凡的材料去排解悶熱感,更有聰明的人早早地就發明出了消暑神器。

在2000年前就有人發明了類似於現在冰箱功能一樣的器具,用來冷藏和製冷,這就是冰鑑,在先秦時期的墓中就發現過這樣的器具,冰鑑看起來的樣子大概呈方形,主要分為雙層,外層為青銅方鑑,裡面是一個小尊,在這兩層的中間是一個小小的夾層,在使用的時候這個夾層是用來存放冰塊的,而小樽裡就會放上人們想要冷食的食物或者美酒,蓋上蓋子不一會就會有冷凍食物享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說不定我們現在的冰箱在這方面也汲取了不少靈感呢。

在唐朝的時候宮廷裡還發明了涼殿,當時在宮廷外有很大的湖泊,於是人們就想到用機械原理製造涼風,然後再吹到涼殿裡,在這裡又形成一個風循環,這就使得氣溫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還可以將水引流到這裡形成一個水簾,涼水的水汽充滿這個涼點又讓這個地方變得不那麼乾燥,可以說這種設計真的是富有想法又很實際,但是這些方法大多用於宮廷和一些貴族人家,平民百姓就沒有這麼好的福氣了。

高溫天氣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雖然說清朝時期那次最熱夏天已經成為歷史,但是縱觀最近的全球氣候變化,也是呈現出了一種全球變暖的形態,這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是脫不開關係的,首先就是人口的急劇增長,人體排放的二氧化碳就不是一個小數字,這些二氧化碳放到空氣中直接就導致了溫度的升溫失衡;

大量的工廠生產向空氣釋放有害氣體,人們焚燒化學燃料和森林燃燒向空氣釋放二氧化碳,這都極大地傷害了環境,給環境造成了壓力;海平面的不斷降低和森林面積的銳減都使得人們越來越擔心人們生存空間到底還有多少。

持續的全球變暖現象也帶來更多直觀問題現象產生,南極冰川開始持續消融,這就使得水源範圍擴大,極地動物生存環境被破壞;土壤有機質中的微生物分解將加快,造成地力下降,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很多動植物對於環境無法適應開始枯敗、死亡,諸如此類的對於環境的破壞問題人們也更多地予以關注。

人們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大自然自己的調節功能上,好的環境也需要大家的愛護和保持,人們更多地提倡綠色出行和環保節約,這是有效可觀的行為,但也需要人們持續地保持,不然1743年的清朝最熱夏天就不再會是一個最值,人們將會再次遭遇極端氣溫,那時候的後果便是不可預計了。

相關焦點

  • 曾經熱死一萬人的夏天,並不是溫室效應導致的,科學家至今搞不懂
    當然,歸其原因,便是近年來不斷被提起,需要讓所有人重視的「溫室效應」,人類工業的發展汙染了地球的生態系統,便猶如手握一把雙刃劍一般,在不斷前進的同時,也在自我吞噬著惡果。不過,溫室效應是上世紀才出現的事情,工業革命也不過是200年前的事情,可是,在古代的時候,卻曾經發生過一個氣溫異常的夏天,根據記載,當時我國的華北地區氣溫一度飆升到44攝氏度,超過1萬人被熱死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在現代,人們在炎熱的夏天裡可以吹風扇、吹空調,不過在18世紀,人們卻只能用蒲扇來消暑。
  • 「中國歷史上最熱夏天」,沒有溫室效應也熱死一萬人,至今未解!
    夏季高溫熱浪襲人,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常態,各路大神都會如此這般的分析為什麼會那麼熱,原因不外乎溫室效應,局部熱島效應,高氣壓控制等等,1999年華北出現42.4℃已經是史上最熱了,但在1743年,也就是乾隆八年,中國華北出現了史上從來都沒有過的44℃,在北京近郊有近1萬多人死於酷熱!
  • 1743年,北京城突發重大事件,比「天啟大爆炸」更嚴重
    1626年5月30日,北京發生一場神秘的大爆炸事件,共造成2萬餘人死傷。可乾隆八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北京城又發生了一起重大事件。這次事件似乎比天啟大爆炸更嚴重,更加難以防範。據史料記載,公元1743年7月14日至25日。
  • 北極溫度比武漢還高?美國「熱死人」,為何今年夏天如此不友好?
    北極溫度比武漢還高?美國「熱死人」,為何今年夏天如此不友好?要說世界上最冷的地方是哪裡,絕對會有很多人異口同聲的回答到南極或者是北極,在進入2020年之後這一切似乎發生了改變,北極的溫度開始急劇升高,甚至已經超過了我國被稱為汗蒸房的武漢。
  • 歐洲最高溫度超越40°C,超百人熱死,沒有空調歐洲人怎麼消暑?
    歐洲最高溫度超越40°C,超百人熱死,沒有空調歐洲人怎麼消暑?歐洲有多個地區的溫度超越了40°C,法國巴黎檢測到自1947年以來最熱的溫度,達到了41°C;西班牙的首都馬德裡,氣溫來到了40°C,打破了95年創下的最高紀錄。在葡萄牙,有超過100個人被熱死。
  • 冷的冷死,熱的熱死!歐洲各種大雪崩,澳洲溫度飆到50度!
    澳洲卻在經歷80年來最難捱的夏天...關鍵這次不光是熱,持續時間還很長!澳洲首都坎培拉連續4天都要跟40C高溫作戰!新州Broken Hill更是連續4天溫度都飆到了45C!光是上周三,新州就創造了9個最熱紀錄...
  • 夏天熱死,冬天冷死,熱死和冷死到底哪個更難受?
    每到夏天,只要不是呆在有空調的房間裡,就總是會有一個念頭在腦中徘徊:「熱死啦」。而到了冬天,就完全換了一種死法,在北方還沒有開始供暖的時間裡以及南方的整個冬天中,人們總是會在心中不斷地念叨:「冷死啦」。
  • 網友:夏天不會熱死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伴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有特色的小島被人們發現。企鵝在人們的印象裡,都是生活在寒冷的地方,你能想像到,在炎熱的赤道,也有企鵝存在嗎?很多網友有一個疑問,夏天企鵝不會熱死嗎?它們就生活在赤道一片神秘的小島上,本期旅行視咖,小咖帶你去看看。
  • 140年來最熱!人類有沒有可能被「熱」死?
    也許我們這代人是地球上最後一批不會被熱死的人。是不是聽起來有點恐怖,但是如果阿信說這就是我們即將面臨的未來呢?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顯示,2019年6月成為140年來(從1880年NOAA開始記錄溫度算起)最熱的6月。而且,10個最熱的6月中有9個都是出現在2010年以後,與此同時,南極海冰面積降至新低。
  • 2020或超越2016年,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霍金預言成真?
    2020年或成為最熱一年,地球要「發高燒」,科學家憂心忡忡!
  • 印度爆發50度高溫天氣,猴子能被熱死,專家:考驗人類生存極限
    不過,我們中國已經算是「涼」的了,我們好歹還大多數分布在溫帶,不像我們的鄰居印度一樣,離赤道那麼近,據說最高溫的地方能夠達到50多度,連猴子都被熱死了,當地的專家也表示:「這是在考驗人類生存極限。」,都會說一句:「熱死了熱死了」。
  • 一條能賣一萬多!大「鰻」厲害了!你想嘗嘗嗎?
    海頭村靠海,又有海水井,溫度條件十分適合狼鰻的生長。陳四清每周都要驅車三個小時,從黃海水產研究所趕到這裡,看看他牽掛的小生靈們長得好不好。在他這個專家的眼裡,這些魚更多的是「可愛、好玩和有意思」。一條能賣一萬多元一直以來狼鰻都是太平洋漁業的重要捕撈對象,美國、加拿大等為其主要消費國。目前,一對成魚售價高達5000加元,相當於人民幣兩萬三千多元。雖然價格高昂,但因為味道十分鮮美,這種魚在人們的消費需求下,海捕到的數量越來越少。因為它的生長期長,六七年才能在自然界長成,近年來自然資源十分稀少。
  • 活人照一下就死!至今死亡38人!
    法國一面有271年歷史的「魔鏡」自它誕生至今已經殺死了38個人,任何人向這面鏡子中觀看,就會因腦部大出血而死,但一直無人能解釋它令人神秘死亡的真正原因!  據這位發言人稱,在這面「魔鏡」的邊框上寫有「路易斯·阿爾潑1743」字樣。任何人如果向這面鏡子中觀看,就會因腦部大出血而死。自它誕生至今的250多年裡,「魔鏡」共計殺死了38個人。這面鏡子出廠日期是1743年,路易斯·阿爾潑是制鏡工匠的名字,也是首位被害人。
  • 海底一萬米到底有多恐怖?海底一萬米是一個地獄般的存在?太恐怖
    目前人類不藉助工具最多可以下潛40米,那裡強大的壓力已經讓人無法忍受;在專業工具的輔助下,人類已經可以下潛至七千多米的深海,那裡漆黑一片,且有強大的未知生物出沒,十分的危險。如果人類到達海底1萬米,那麼也可能遇到強大的未知生物,它們如果攻擊人類,則人類必死無疑。
  • 四川多地迎高溫41.6℃蚊子被熱死 網友:我這條命是空調給的
    2017年8月5日訊,四川,目前,高溫天氣正在全省多地持續。自七月下旬以來,川南瀘州、宜賓持續高溫,最高溫度達到41.6℃。受此影響,蚊密度與往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原來蚊子不喜高溫,都被「熱死」了。與此同時,省內的達州、巴中等地,也出現因為天氣熱導致動物大面積死亡的情況。
  • 印度最高溫度達到50度,過百人熱死,來看看印度人怎麼消暑!
    就說我們中國普遍地區的夏天,我們生活在城鎮地區,夏天出門還熱得叫苦連天。儘管天氣再熱,普遍地區也不會出現溫度高達四十度以上的情況。但你沒想到的是,印度這個國家,最高溫度就已經達到50攝氏度,堪比沙漠地區。
  • 經常聽說魚塘裡的魚被熱死,魚怎麼會被熱死?今天總算是漲知識了
    經常聽說魚塘裡的魚被熱死,魚怎麼會被熱死?今天總算是漲知識了養過小動物的人都知道,天氣過冷或者過熱動物們都會非常不適應,而對於魚塘裡的魚來說,也是一樣的。不僅冬天會將魚苗凍死,夏天更是可能將魚苗熱死,成片飄在水面上。
  • 2019年我們度過了千年最熱夏天,2020年會更熱?
    作者:文/虞子期春季已經過了一大半,而夏季的來臨不少人又要擔心氣候的發展問題了,確實在夏季我們最為擔心的可能就是高溫,在2019年的時候,科學家們確認了我們人類度過了千年一遇的最熱夏天,並且世界多國都出現了極端性的高溫,就算是較為溫和的歐洲地區也是熱出了新高度,所以氣溫上升已經成為了一個明顯趨勢。
  • 中國冬天較熱的城市,排名第一溫度多在20度以上,你知道哪裡嗎
    冬天我們習慣了到北方看雪,一直說哪裡最冷,在我國,你知道哪裡的冬天最熱嗎?部分的人們,三亞是錯誤,而是三亞的東北部的人們成為三亞的說,不過,在那裡過冬,最多的,但是,三亞是中國的一個最熱點城市,還沒有被稱為熱點城市。
  • 日本高溫天氣熱死這麼多人,內有隱情?
    日本剛剛遭遇30年來最嚴重的水災,200多人遇難。緊接著持續高溫襲來,已造成30多人死亡,逾萬人入院治療。僅7月19日這一天,日本國內就有10人因高溫引發相關病症死亡,另有2605人住院。 這是「真·熱死人」。據共同社報導,自本月9日以來,日本高溫持續不斷,多地出現40攝氏度以上氣溫,打破歷史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