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被稱為「中國最瘋的夫妻」,他們的旅行看起來最任性、最大膽,《侶行》第三季的時候,張昕宇與梁紅帶領團隊,西行2萬千米,穿過羅布泊,探訪難民營,一路經過巴基斯坦、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等國家,走過全球80%的戰爭國家,用生命做賭注,還原了戰火籠罩下的土地上人們生活的真實場景。點燃巴米揚大佛後,他們甚至被塔利班追殺,現在走進由捨得酒業與鳳凰網聯合推出的時代人物思維對話節目《捨得智慧講堂》對話侶行夫婦,看看他們為什麼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去開啟這樣的旅行,又如何一次次巧妙地化險為夷?
冒著生命危險點亮巴米揚大佛 只有光明能驅走黑暗
巴米揚大佛位於阿富汗巴米揚省巴米揚市境內,深藏在阿富汗巴米揚山谷的巴米揚石窟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1年,塔利班不顧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用炸藥和大炮等戰爭武器炸毀了佛像,多年來,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都試圖復原佛像。
2015年6月,來自中國的張昕宇、梁紅夫婦及其《侶行》團隊,利用先進的建築投影技術,成功對53米高的大佛進行了光影還原,並以此方式向中阿兩國友誼致敬。
從設備的製造、設計到方案提給聯合國,用了一年的時間。點亮的瞬間,金光熠熠,佛面慈睦。夜空裡光影下,重新站立起來的大佛比電影裡的特效更具魔幻氣息,更加震撼逼人。屏神凝息許久的人群裡,氣氛瞬間像大壩開了閘洩洪一樣,人們開始歡呼、喝彩、吶喊、吹口哨……
亮光的那一分鐘,張昕宇哭了,自從踏上阿富汗的土地,見到的都是讓人悲傷的場景。布卡下女人的眼淚、與坦克作伴的孩子、妻離子散的家庭、備受壓迫的普通人、醫院裡抓著梁紅手的小孩、被槍逼著運炸藥的費羅茲(人名)……「見了那麼多生死,今天一下見到上千張笑臉。只有光明才能驅走黑暗,點亮巴米揚的那一束光,去照亮那的人。」
點亮大佛之後,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但是夫妻二人卻一無所知,因為那個時候,他們正因為點亮巴米揚大佛而被塔利班恐怖分子通緝,「殺了這群中國人」「殺一個給五萬」……當地人都收到了這樣的懸賞信息,有很多人好心地提醒他們注意安全。張昕宇和梁紅在接受《捨得智慧講堂》採訪的時候,笑稱他們那時正忙著「倉皇鼠竄」,逃跑逃了十多天。
我們不是生活在和平年代,只是生活在和平的國家
整個旅途中,張昕宇和梁紅都隨身攜帶著手槍甚至是手榴彈,去索馬利亞出發前還提前寫好了遺書。親密地接觸戰爭後,看到了戰亂的慘狀,讓他們更加確認自己的生活原來有多幸福。張昕宇和梁紅回憶起那一場冒險之旅,由衷地說:「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回憶裡沒有後悔,因為這是他們夫妻倆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但是後怕卻很多。有一次張昕宇在路上好心載了一個大媽,結果大媽下車的時候從籃子裡掏出一把槍,搶劫了好心的夫妻倆。在巴西的大街上,有人拿刀頂著梁紅的腰,就為了搶劫梁紅腳上穿的鞋。這些危險而又令人啼笑皆非的搶劫,讓張昕宇和梁紅頗為震驚。他們從這些危險裡,看到的是當地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熱。
旅行的過程中,見識到了太多戰爭的殘酷,張昕宇和梁紅始終因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和幸福,他們帶著寫著「中國」的旗幟去到「極地」地區,但是卻因時時刻刻強調自己是中國人,而被外界質疑在作秀,張昕宇在節目中反問:「縱觀世界歷史,只有中華民族是五千年沒有斷過的,你不自豪嗎?」「我不贊成民族主義這個詞,我有的是民族自豪感,」張昕宇和梁紅想用行動證明:中國人不是不行,只是還沒有去做。現在,中國人已經可以走得更遠與走得更有個性了。
絕不贊成說走就走的旅行 要對自己和家人負責
在別人看來,這對夫妻的旅行就是奔著死去的,因為他們選擇的路線太危險了,帶著一種凝視深淵的悲壯。但是,據張昕宇說,他們的旅行其實都在計劃之內,每一次出發前他們都會對可行性進行評估。「不是我們不珍惜生命,換句話說,我們在用這種方式證明生命的堅強。」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件事超出我們的計劃,一切都在計劃之內。只要你精心準備,死亡和危險也可以被計算。」 張昕宇在《捨得智慧講堂》的節目中講授他們如何正確穿越中東,要通過戰區,先明確交戰雙方是誰,武器裝備,火力配備是什麼,車隊以什麼隊形來抵禦綜合性交火,狙擊手太多怎麼辦,都要經過精確的計算。「我們絕不贊成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千萬不要這樣,要對自己負責,為家人負責。」
另外一個是經費的問題,在很多人看來他們的旅行是一場大型的燒錢之旅,張昕宇有點無奈地說,「我們不是不工作,我們在拼命地賺錢。前幾天我剛處理完一立方米的文字資料,那是我們去海外投標的標書,你不能放棄掙錢,那麼多人跟著你吃飯呢」。
有的東西被捨棄了,有的東西還在苦苦堅持,是為了責任,也是為了得到自己追尋的意義。梁紅希望能夠通過自己和張昕宇的行動去傳達一些正向的能量,來踐行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白手起家的張昕宇和梁紅夫婦,短短幾年就成了億萬富翁,也曾肆意揮霍過,直到經歷過2008年汶川地震的現場救援,他們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定下十年侶行的計劃;中東之行後,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他們開始更多地關注公益。每到一個地方,都想著為當地人民做出一些貢獻。他們在阿富汗復原巴米揚大佛,在盧安達點亮燈光大猩猩來呼籲動物保護,在哥倫比亞舉行閃電音樂會來呼喚和平,在俄羅斯做了一個水滴光影紀念牆向「二戰」老兵致敬。這些都是他們侶行中期望完成的計劃。 「我們曾被世界改變,也希望能為世界做點什麼」。
2018年,張昕宇夫婦輾轉從國外購得了一艘破冰船,他們還給這艘破冰船起了一個名字叫「北京海洋領導者」,這艘船長達八十米,滿載排水量七千噸,動力一萬八千馬力,和雪龍號相當。夫妻二人花了9年的時間才拿到船長執照,這也是他們在十年旅途中一直在進行的事情。2019年,侶行團隊計劃招募百名網友,開著這艘船到達北極點。「我們這群小老百姓,原來可以有能力幫助中國的極地科學家,去在極地完成一些科考項目,這是一種強烈的存在感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到2019年,兩人十年計劃已經接近尾聲,現在他們正全力準備,開著破冰船去北極助力中國的極地科考。十年旅行的過程當中,夫妻兩人看人間百態,知世間疾苦,而這個過程,也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場修行。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正在鳳凰網、愛奇藝熱播的《捨得智慧講堂》。《捨得智慧講堂》作為捨得酒業打造的自主IP,是一個分享捨得智慧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