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揚子晚報記者上次採訪侶行夫婦張昕宇、梁紅,已經過去了好幾年。幾年後再見,他們仍保持「在路上」的狀態。24日,現身南京和平論壇現場做分享的他們告訴記者:「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但是很幸運,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長路走來,他們對和平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兩個命題,有了更為獨到和深刻的感觸。
他們重走絲路,切膚感受「不平」
10月24日「世界聯合國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承辦的南京和平論壇在寧開幕。
南京是國家公祭儀式舉辦地,2017年成為國際和平城市,南京大學設立了中國唯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學教席。有著得天獨厚歷史背景和和平資源的南京,始終向世界傳遞著「共築和平」的願景,做積極和平的「踐行者」。
牢記歷史的同時,南京同樣關注當下與未來。本屆南京和平論壇嘉賓分享以積極的態度,針對貧困、暴力、歧視、環境汙染等全球化問題探討解決方案;鼓勵以和平路徑化解諸如社會階層、種族、性別乃至家庭的矛盾與衝突。向全世界發出倡議,全球聯動、各界參與,凝聚青年力量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實現可持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論壇期間,來自和平教育、城市規劃、公共衛生、文化藝術等領域專家學者,國際、國內相關機構代表以及在全球致力於和平事業的青年代表,還將一同探討和平建設相關問題。
來自南京東部戰區總醫院護士長、黨的十九大代表、南丁格爾獎、聯合國和平勳章獲得者、維和部隊女軍人陳聲容,分享了她的維和經歷。2004年,她隨維和部隊遠赴戰火紛飛的賴比瑞亞,在硝煙中零距離和愛滋病人接觸,冒著生命危險救死扶傷。2010年,她隨國際救援隊前往強震後的海地災區,在險象環生的廢墟中完成醫療救治任務。
侶行夫婦張昕宇、梁紅,在2015年更是率團隊自駕驅車重走絲路,沿途穿越了全球80%的戰爭國家。他們對戰爭與和平有著深刻的切膚體驗。
對話「侶行」夫婦:經歷過黑暗,所以我們想努力帶來一些光明
侶行之約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張昕宇、梁紅夫婦在路上,他們對自我和外界的認知也一直在改變。在2015年西行重走絲路的過程中,面對戰爭和混亂,他們經歷太多無能力和無可奈何,他們不願只做一個默默的記錄者,而是想做一些事情,試圖讓當地人的生活、心態能夠變得好一點。「哪怕就是一絲光,也能照亮一方角落。」
在阿富汗,他們通過光影還原技術,點亮了毀於戰爭的巴米揚大佛。這份「禮物」讓無數人收到歡欣鼓舞,當地學者聲稱「阿富汗已經很久沒有積極的訊號了,你們帶來了好消息。」
在伊拉克,他們利用3D掃描技術,掃描建模世界上的第一座城市:烏爾古城。他們希望將這座在戰火中岌岌可危的歷史遺蹟,給我們的子孫後代保留下來。
在哥倫比亞,他們利用特斯拉線圈辦了一場「閃電音樂會」,希望通過閃電和音樂,讓人們鼓起對和平的信心,放下武器,拿起樂器。
在俄羅斯,他們做了一場題為「淚水」的水幕投影,展示出「二戰」老兵、笑臉和一些戰爭塗炭的畫面。他們想呼籲人們,不忘歷史是為了反思真正,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2019年12月,張昕宇、梁紅推出新書《侶行十年》。作為夫婦倆十年侶行的見證和紀念,二人在書中選取了十年來走遍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十萬公裡的風雨兼程的過程中,那些深刻、震撼的畫面。張昕宇說,書裡的一句話特別能代表我們的觀點:「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只是很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再赴南極,民間助力極地科考
2020年1月,侶行夫婦開啟了破冰船南極行的旅程。
他們與南極很早以前就有過不解之緣。2014年,他們就曾駕駛帆船到達南極,在長城站舉行了南極大陸上第一場中國人的婚禮。那場婚禮上,來自世界各地的網友、各國政要紛紛為他們送上祝福。
與上一次不同的是,這次南極之行搭載了50多位船員,包括一些科學家和年輕的民間志願者。「侶行不止是我們兩個人的侶行,而是『我們的侶行』,我們想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來,幫助他們圓夢;另外我們想幫助科學家們完成一些科考項目,打開民間助力極地科考的大門。」
準備工作從2014年就開始了,他們費盡周折埋下「北京號」破冰船,然後改裝耗時2年、切割工料超1000噸,配備軍用級別抗冰工作艇和艦載直升機。而張昕宇,是全世界唯一合法擁有這個級別破冰船的個人。
花掉好幾個億,跟年輕人一起成長
南極行破冰船上的成員,除了船員和科學家們,還有從全球網友裡徵集來的年輕志願者們。
今年1月分,他們在浙江舟山出發開啟乘風破浪之旅。天有不測風雲,他們出發後全球疫情大爆發。夫婦倆說:「出發時疫情還沒發生,中途爆發,因此在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紐西蘭等停靠站,我們都沒法停靠補給了。在海上特別無助,壓力很大,要考慮一船人吃喝拉撒。幸運的是,我們熬下來了,做到了。我們完成了抵達南極的目的,和祥光的科考任務。更重要的是,所有人平安出去,我們把大伙兒又平安的帶回來了。」聽完他們的分享,現場很多人在鼓完掌後,豎起了大拇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免責聲明:
中國網娛樂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