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智慧講堂》對話侶行夫婦:我們只是把銀行裡的數字變成了另一...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一部播放總量達16億的真人秀節目《侶行》的爆紅,讓張昕宇和梁紅被大眾所熟知。不同於常人的旅行,二人駕帆船到南極結婚,開飛機環遊世界,穿越戰爭中的索馬利亞,在阿富汗點亮大佛。他們用了十年的世界,走遍全球近兩百個國家,被稱為「中國最瘋的夫妻」。他們是如何完成很多人一輩子都難以實現的夢想?又是如何在現實和夢想中取捨?本期《捨得智慧講堂》對話侶行夫婦,了解他們旅行背後所追尋的生命意義。

原始資本光速積累 是常人想不到的艱辛

2000年,在我國人均收入幾千元的時候,20歲出頭的張昕宇和梁紅白手起家,短短兩年就賺到了第一個人生百萬。

烤羊肉串、開飯館、做環衛工作、承包打掃公廁。又苦、又累、又髒,大夥都不願意幹的事情,張昕宇和梁紅卻能看到商機。從一天能賣一箱啤酒,到一天晚上能賣一車啤酒,從每天能賺100塊錢,到每天能賺一萬塊錢。

有了本錢以後,兩人又開始乾食品機械,做豆腐機,昕宇牌豆腐機是張昕宇自己搗鼓出來的,連宣傳頁也是他親自設計的。夫妻倆的豆腐小作坊遍布北京東南西北四九城,有菜市場的地兒,他們就搬一臺豆腐機去。

但是這其中的辛苦也是一般人不能承受的。早上4點鐘起床,晚上最早入睡需要在10點。冬天的時候要先泡豆子,泡好了之後要用手把豆子都撈出來,手上凍的全是裂的口子。

回憶起當時賣豆腐的經歷,張昕宇和梁紅覺得幹什麼工作都沒有那個苦,但是幸福感和滿足感也隨之而來。每天早晨6點的時候,一大幫阿姨就開始排著隊買豆腐,那種被需要的快樂,到現在仍歷歷在目。還有幾個小夥子跟著他們一起幹事,那種不光能養活自己,還能養活別人的存在感,比後面掙到第一個一千萬,甚至掙到第一個一億都讓夫妻倆覺得快樂。

大起大落皆是人生 生財之道有取有舍

但是窮人乍富的結果,往往隨之而來的卻是悲劇。從一個豆腐攤老闆,忽然變成一家公司的張經理,甚至連開公司需要交稅的常識都還不知道。因為無照經營被曝光,上了315晚會。靠豆腐機一夜暴富的二人,被工商處罰一百萬。

短短的一年之內,放了一百萬在自己面前,然後很短的時間內,又眼睜睜看著這一百萬沒了,張昕宇夫婦談起當時的大起大落,很淡定地說這就是人生。

突然的暴富與歸零並沒有讓二人沮喪,除了從頭再來,沒有其它選擇。這次的經歷也成為他們再次創業的經驗。從珠寶首飾到機械工程,從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生意越做越大,短短幾年便做到了億萬身價。

他們趕上了創業最容易的時期,只要有機會就能賺到錢。但是張昕宇和梁紅夫婦在賺錢上有自己的取捨,昧良心的錢不賺。當時有一個機會擺在眼前,他們甚至已經看到它的「錢景」,輕鬆就能賺一個億。但是夫妻二人放棄了。在當時有很多廢棄的醫療用品、藥渣等醫療垃圾,可以通過加工再次使用,這裡面的暴利可想而知,但是危害性也不言而喻。張昕宇直言,「我怕生孩子沒屁眼兒!」

瘋狂地買車買房 張昕宇稱那段時光是年少無知

在成為億萬富翁這個過程中,其實張昕宇和梁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發生了一次次巨變。

如果說,大家對「富二代」的刻板印象是瘋狂任性和揮金如土,那當我們重新審視張昕宇和梁紅這一對「富一代」的生活的時候,就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瘋狂。

那時,他們的瘋狂比起後來旅行的路途,有過之而無不及。心態最膨脹的時候,買房買車跟買白菜似的。張昕宇回憶起買房子的趣事,當時富力城在建的時候,他跑到售樓處去討價還價,「多買能便宜嗎?」「您想買幾套?」「來兩套。」「便宜不了!」「那幾套能便宜?」「十套能便宜。」「好的,來十套!」

那會兒沒有限購,買的房子基本上在北京三環以裡。梁紅笑著說,「其實我特別感謝那會兒買房的那麼一段時間,真的後來到我們環飛的時候,發現沒有錢的時候就開始賣房子。」

除了買房,還瘋狂地換車,最多的時候,夫妻倆名下有50多輛車。桌子上攤一堆鑰匙,出門的時候隨便拿一個走。還有瘋狂地旅遊,張昕宇定義那個時候只能叫旅遊,和後來的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挑酒店的時候,如果前臺叫不上他的名字,就拒絕付小費。那會兒付小費是100美金100美金地付。翻翻護照,還有去法國的籤證呢,裡昂有一家飯館的香腸特好吃,豬下水做的,然後直接買張機票就去了。「聽說有個明星動不動就去國外餵鴿子,我們就去法國吃個香腸」。

更瘋狂的,為了慶祝2010年的元宵節,還用直升飛機放鞭炮。如今再提起這些過往,張昕宇面露憨笑,「這不提了,當年年少無知啊」。

這種「年少無知」的瘋狂一直伴隨著這對白手起家的夫妻。他們認為,靠自己的雙手和奮鬥賺來的錢,就應該用來享受生活。但是以後是不是永遠要過這樣的生活,他們沒有考慮過。

汶川地震改變了夫妻二人的軌跡 開啟十年旅行

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徹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地震三天後,張昕宇帶領北京希望救援隊趕赴汶川重災一線,負責5000名災民的疾病預防控制及消毒工作。當時正在做外貿的張昕宇,手裡正好有一批救援器材,於是他帶著這些器材直接過去了。

他所到的漢旺有大量的工廠、大量的居民樓,正是集中受災區,救援難度特別大。一所學校門口有一個牌子上寫著:接送學生的家長請把車停在這兒,但那天那底下放的全是屍體。張昕宇小時候腿折都沒哭過,在汶川的時候卻止不住自己的眼淚。

在那之後,張昕宇和梁紅第一次意識到人類的渺小和生命的脆弱,「人這一輩子到底該怎麼活?是不是就是這樣無休止地去努力地工作、去賺錢?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所以真的就是珍惜你還活著的時候。」

當時他們放著木村好夫的《柳瀨小鎮》,張昕宇把所有的想法,在曲子開頭講給梁紅,梁紅在曲子的結尾告訴了他答案,兩個人就這麼一拍即合,用了四分鐘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談到這裡,張昕宇不無自豪地說:「我覺得我們倆最可貴的地方就是高度一致的契合,她理解我,我理解她,她知道我可能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所以她就陪著我,她就配合著我。我說那咱們去玩,可不能像以前那麼玩了,咱們要做些有意義的事,然後就開始了旅行」。

《侶行》爆紅之後,也有人談論他們把錢都花光了,張昕宇和梁紅卻認為這就是一個能量守恆,每個人都會去平衡自己的舍與得,他們只是把銀行裡的數字變成了腦海裡的記憶,財富以另外的一種方式留存下來了。

在接受《捨得智慧講堂》採訪的時候,夫婦二人正購得兩架貝爾-212直升機,作為將要開往北極的破冰船的救援設備。十年侶行落幕,他們又將如何開啟下一段人生?如果沒有去到汶川,生活中是否還會有某一個點刺激到他們,讓他們來坐下來想一想,人生應該如何度過?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正在鳳凰網、愛奇藝熱播的《捨得智慧講堂》。《捨得智慧講堂》作為捨得酒業打造的自主IP,是一個分享捨得智慧的平臺。

相關焦點

  • 《捨得智慧講堂》對話侶行夫婦:只有光明才能驅走黑暗 侶行為了...
    點燃巴米揚大佛後,他們甚至被塔利班追殺,現在走進由捨得酒業與鳳凰網聯合推出的時代人物思維對話節目《捨得智慧講堂》對話侶行夫婦,看看他們為什麼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去開啟這樣的旅行,又如何一次次巧妙地化險為夷?
  • 《捨得智慧講堂》對話劉和平:雖寫帝王將相 卻知民間疾苦
    戲園子裡「燻」出來的童子功,自學而來的歷史知識,劉和平還當過演奏員、教師、研究所所長,在走向編劇之路的同時,這些經歷也賦予了他平民化的視角,也讓劉和平更加客觀地解讀歷史,解構權力。他的作品不僅僅只是講述官場權謀的劇作,而是一部部寫給人民大眾的生活共鳴。現在走近由捨得酒業與鳳凰網聯合推出的時代人物思維對話節目《捨得智慧講堂》,本期對話劉和平,探尋他在文學創作中的追求與取捨。
  • 《我們的侶行2》精彩收官!侶行夫婦2019年乘破冰船進發北極
    在上周播出的《我們的侶行2》第十一期中,侶行夫婦為索羅門群島準備的禮物終於抵達圖沃。在海島淺灘上,上百島民與侶行夫婦一起搬運智能貨櫃,現場猶如一場狂歡盛會;在遠海上,張昕宇親自潛水安置鋼鐵房屋,將其準確下沉到珊瑚礁基床上;在智能貨櫃內,侶行夫婦向老七示範智能電器,引得圍觀島民讚嘆連連。在圖沃島短暫的日子裡,侶行夫婦與島民們同舟共濟,一起面對海平面上升問題。
  • 花掉幾個億環遊世界的侶行夫婦來寧
    向全世界發出倡議,全球聯動、各界參與,凝聚青年力量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實現可持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侶行」夫婦:經歷過黑暗,所以我們想努力帶來一些光明侶行之約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作為夫婦倆十年侶行的見證和紀念,二人在書中選取了十年來走遍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十萬公裡的風雨兼程的過程中,那些深刻、震撼的畫面。張昕宇說,書裡的一句話特別能代表我們的觀點:「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只是很幸運地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 《侶行2》收官 侶行夫婦未來將乘破冰船進發北極
    《我們的侶行2》精彩收官!侶行夫婦2019年乘破冰船進發北極  在上周播出的《我們的侶行2》第十一期中,侶行夫婦為索羅門群島準備的禮物終於抵達圖沃。在海島淺灘上,上百島民與侶行夫婦一起搬運智能貨櫃,現場猶如一場狂歡盛會;在遠海上,張昕宇親自潛水安置鋼鐵房屋,將其準確下沉到珊瑚礁基床上;在智能貨櫃內,侶行夫婦向老七示範智能電器,引得圍觀島民讚嘆連連。
  • 十年之約,張昕宇、梁紅夫婦攜新書《侶行十年》赴廣州
    他們走了很遠,看了很多,從「行者」變成了「行動者」,想法也從一開始只是「想要看看世界」,轉變為後來「讓我們為這個地球做點什麼」;他們的隊伍日漸壯大,從「兩個人的侶行」變為後來「我們的侶行」,結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帶上更多的人,一起去看世界。 他講道:「我們收穫的和經歷的一樣多。
  • 侶行270夫婦為什麼那麼有錢?
    2021-01-01 14:17:11 來源: 闖哥新鮮事 舉報   我們說
  • 駕駛一艘破冰船,侶行夫婦五年花一億圓夢南極行
    從普通的網友的「告白」裡,是他們帶著裹足現實生活裡的我們的眼睛去看遠方的世界。 從白巖松的官方講話裡:是張昕宇、梁紅告訴了世界,當代中國年輕人其實可以走得更遠。 從北極到南極,從承諾到夢想 2013年7月4日,上海關。
  • 侶行再出發,270和梁紅夫婦深入「火山坑」,生死一瞬!
    《地球之極侶行》本期來到印度尼西亞的卡瓦伊真火山,270和梁紅夫婦深入「火山坑」,划船進入「硫酸湖」可謂是在「地獄」邊緣走了一遭,然後一行人探訪了這裡的火山「硫磺工」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地球之極侶行》節目中,梁紅和270夫婦來到的卡瓦伊真火山,小編不得不和大家嘮一嘮,這座火山是一座活火山,終年不分晝夜的在排氣,有記錄的最早的一次噴發發生在2003年以前,在2014年德國的業餘攝影師曾拍攝到過火山噴發的藍色火焰,令人驚奇。
  • 身負特殊使命 侶行夫婦奔赴海南三亞幹大事!
    隨著舊旅程告一段落,侶行夫婦的新旅程也隨之開啟。 諮詢業內專家,到專業機構學習,製作主題環保藝術雕塑……這一系列的行程安排,都是張昕宇、梁紅為新旅程做的準備。 早在2018年,侶行夫婦就曾為守護「海洋家園」做出努力。在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中一個不起眼的小島——圖沃島,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問題,威脅著當地島民賴以生存的家園。為此,他們向中國網友徵集金屬製品,打造了一個金屬房子,沉放入海底。把象徵上千份關於自己的家的記憶,拼湊出了一份對人類家園共同的祝福,以紀念圖沃人被淹沒的家園,喚醒人們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
  • 「侶行夫婦」開中國飛機去南極:去世界最遠的地方
    「我們是有著樸素民族自豪感的中國人!現在要開著這架有著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老『功勳飛機』運-12,挑戰中國飛機首次環球飛行。」張昕宇說,這是一對中國普通年輕人的小夢想,也是中國航空人全力託起的起飛大夢想。  開中國飛機去和世界問聲好  在旅行者的江湖上流傳著張昕宇和梁紅的傳說,傳說的名字就是他們旅行真人秀節目《侶行》。
  • 身負特殊使命 侶行夫婦發起「珊瑚海圓夢計劃」
    隨著舊旅程告一段落,侶行夫婦的新旅程也隨之開啟。 諮詢業內專家,到專業機構學習,製作主題環保藝術雕塑……這一系列的行程安排,都是張昕宇、梁紅為新旅程做的準備。11月20日,他們出發美麗的「東方夏威夷」海南三亞,完成了一項特殊使命——「珊瑚海圓夢計劃」。
  • 「侶行·破冰船南極行」平潭啟航發布會舉行!「把中國人的態度告訴世界」
    11日下午,《地球之極·侶行》「破冰船南極行」啟航發布會在平潭港口岸金井港區舉行,夢想實踐家張昕宇、梁紅夫婦即將與數十名夢想青年,將從平潭開啟極地之旅,駕駛「北京號」破冰船遠航2萬海裡達到南極羅斯海,和中國科學家攜手探索南極大陸。梁紅說:「我們的旅途是星辰大海,恰如現在的夢想生活」。而張昕宇說:「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夢想近在眼前,而你在身邊。」
  • 《地球之極·侶行》(全12集)
    在《地球之極 · 侶行》系列視頻之後,環球 探險家 張昕宇、梁紅再次出發,去到世界上的「極地」一探究竟。
  • 帶網友觀世界,騰訊視頻《我們的侶行》第二季將創意藝術融入探險
    文丨其寶騰訊視頻《我們的侶行》第一季中,兩位素人主創張昕宇、梁紅駕駛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運-12飛機,成功完成國人首次駕駛國產飛機進行環球飛行的挑戰。夫婦二人先後跨越了白令海、阿拉斯加,穿越非洲、東南亞近20個國家,最終回到中國。
  • 侶行夫婦:這不是和平的年代,只是我們很幸運地生活在和平的國家
    本期講者:環球探險旅行家 張昕宇和梁紅本期主題:侶行、絕境看世界全文共 4840 字,閱讀需要28分鐘侶行十年張昕宇:每一次出發之前我們都會精心計劃,這一次我們要用一種生活方式去在後面的十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裡生活,所以我們做了一個特別龐大的計劃。這計劃大到什麼程度,就是一做就是十年。光是旅遊那肯定不適合我,我們選擇的是旅行,我們選擇讓我們的旅行的每一站都變得有意義,至少對於我們倆來說有意義。
  • 浩浩蕩蕩二萬裡,西風浮冰只等閒——東南衛視《地球之極·侶行...
    與之相對應,這檔節目背後是東南衛視與「侶行」夫婦精心籌備五年的心血,與途中面臨的難以預知的重重挑戰。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副董事長、東南衛視總監陳加偉表示,一方面,福建歷來與海洋密不可分,探索海洋是中華文明內在的基因與血脈,也是東南衛視在內容創作、品牌建設上的應有之義;另一方面,「探險,但不冒險,我們時刻保持著科學理性的精神,永遠是有備而來的。」
  • ...西風浮冰只等閒——東南衛視《地球之極·侶行》破冰船南極行有...
    與之相對應,這檔節目背後是東南衛視與「侶行」夫婦精心籌備五年的心血,與途中面臨的難以預知的重重挑戰。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副董事長、東南衛視總監陳加偉表示,一方面,福建歷來與海洋密不可分,探索海洋是中華文明內在的基因與血脈,也是東南衛視在內容創作、品牌建設上的應有之義;另一方面,「探險,但不冒險,我們時刻保持著科學理性的精神,永遠是有備而來的。」
  • 侶行夫婦:開啟備用人生,從不慌張的旅行開始
    看過世界各地風景的侶行夫婦張昕宇梁紅在每一次出發前他們會做哪些準備?他們十年大大小小的旅行途中遇到過不少意外,比如錢包被偷過,遭遇搶劫……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他們如何解決物質上的金錢問題,讓旅途能夠順利進行?
  • 開著帆船去南極求婚,時隔六年《侶行》夫婦開著「北京號」再出發
    張昕宇和梁紅,看過他們戶外探險類節目《侶行》的人,一定都知道這兩人。張昕宇,外號270,沒上過大學,高中畢業後,入伍當兵,退伍憑藉做生意,夫婦二人挖掘到了他們的第一桶金。有了小成就的他們,擁有的金錢越來越多,反而迷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