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你呼吸的可能就是臭氧?

2021-01-10 百家號

天空晴朗、風和日麗時,不要以為空氣就一定好,其實可能隱藏著臭氧汙染,「大口呼吸」一定要慎重哦!當我們防備霧霾這樣「看得見的健康殺手」時,也不要忘記還有臭氧這樣「看不見的健康殺手」!9月16日是「國際臭氧層保護日」,關於臭氧,說不定就有你不知道的知識呢?快往下看吧!

1. 這些臭氧汙染的危害,你知道多少?

臭氧雖然來無影去無蹤,但它對人體健康的損害依然不容忽視。下面表格裡顯示的是在不同臭氧濃度下,人體會產生的症狀:

除了對人體健康的傷害之外,臭氧汙染還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比如,臭氧會讓植物葉片壞死、脫落、長漂白斑、生長受抑制,從而造成農作物減產。有研究表明,當臭氧濃度達到50ppb時,全國冬小麥就會減產413.2萬噸,相當於減掉了北京+山西省的全年產量;大豆減產88.5萬噸,相當於減掉了整個吉林省的全年產量——而這只是50ppb時的減產量,隨著臭氧濃度增加,減產還會更加嚴重。

同時,臭氧會造成材料褪色、照片褪光、輪胎老化等等。英國每年因為臭氧汙染造成的材料損失就高達1.74-3.45億英鎊。

2. 「地球衛士」還是「健康殺手」?

在距離地面10-50km的高空,臭氧能吸收紫外線,從而保護地球上的生物不被強烈的紫外線曬死。當高空臭氧減少時,全球皮膚癌患者顯著增加、人體免疫系統機能減退。有研究表明,高空臭氧每減少1%,全世界因白內障而引起的失明患者就將增加10000-15000人。所以,高空臭氧層中的臭氧,的確是當之無愧的「地球衛士」。但是,一旦臭氧到了距離地面10-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層,就換了一副可怕的面孔,變成了「健康殺手」。所以,有句話形容臭氧再合適不過——在天成佛、在地成魔。

3. 室外臭氧汙染從哪兒來?

近地面造成汙染的臭氧,其中一部分來自於高空臭氧層的流入,還有一部分來自於土壤、閃電、生物排放等等,這些可以歸為「天然源」,本來就在自然界中存在。

而造成臭氧汙染的主力軍卻是「人為源」,這些「人為源」主要包括:燃煤、機動車尾氣、石油化工等排放出的一次性汙染物,比如NOx(氮氧化物),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生成臭氧和其它NOx,這就是「二次光化學反應」。

有研究表明,每年近地面層的臭氧汙染中,只有23%來自於大自然本身的臭氧層輸送,有高達48%是來自於NOx等汙染物的光化學反應,剩下的則來自於區域外的遠距離傳輸。可以說,城區中臭氧濃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機動車尾氣的排放量。

所以,要控制臭氧汙染,從根源上說,就要降低NOx的排放,這跟治理PM2.5很相似,歸根結底都是要控制排放!

4. 室內臭氧汙染最大的來源是什麼?

室內臭氧汙染最大的來源我們可能想像不到,答案是複印機。複印機的工作原理就是電壓放電,讓硒鼓帶電,再通過光照形成潛印,最終完成複印……當然,這個比較難懂,不過沒關係,關鍵是它裡面的高壓水銀燈和電火花會放出大量紫外線,把空氣中的氧分解,形成臭氧,損害人體健康。所以,如果辦公室裡有複印機的話,最好離它遠一點兒——距離產生健康!如果有專門複印室的話,要保持通風,最好加裝排風扇,這樣才能稀釋封閉空間中淤積的臭氧。

5. 臭氧消毒機的效果怎麼樣?

一般的臭氧消毒機,在30平米大小的房間裡,開機5分鐘就可以殺死室內99%以上的細菌繁殖體。但是,也會產生濃度約1090-1950μg/m3的臭氧。

只要關機後,臭氧就會開始迅速分解,一般半小時以後就會逐漸回到安全值的範圍裡。所以,在使用臭氧消毒機時,一是要確保沒有人在場;二是消毒完畢關機至少半小時以後,確保室內臭氧濃度降到安全值,再回房間。

臭氧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危害,在室外發生臭氧汙染時,應該減少戶外活動。同時還應該提防複印機、臭氧消毒機等釋放出的室內臭氧汙染!

(材料來源:中國氣象局,專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李汀,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有獎調研】如果百度知道各領域專家為您提供個性化服務,你會來體驗嗎?——點我拿獎品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

相關焦點

  • 別忽視臭氧超標 搞不好就是又一樁「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敢問一句,臭氧的味道,可還爽口?臭氧的危害臭氧在高空會吸收紫外線,所以它在高空是有益的,但是落了地就不太好了。以下是我摘抄來的:臭氧會刺激和損害鼻黏膜和呼吸道,這種刺激,輕則引發胸悶咳嗽、咽喉腫痛,重則引發哮喘,導致上呼吸道疾病惡化,還可能導致肺功能減弱、肺氣腫和肺組織損傷,而且這些損傷往往是不可修復的臭氧也會刺激眼睛,使視覺敏感度和視力降低。
  • 對於每天呼吸的空氣,你的理解很有可能是錯的!
    臭氧大氣中的另一重要成分是臭氧,它的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距離地面10~50千米高度的平流層。它可以吸收紫外線輻射,而現在由於大氣汙染,人類無意識地將臭氧層置於危險的境地。果然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真的是不簡單~
  • 關於臭氧,你需要了解這些
    相信各位讀者已經獲悉南極「臭氧洞」正逐漸恢復的喜訊,但事實上,「臭氧洞」修復仍面臨著來自氣候變暖的挑戰,而對流層臭氧汙染也有許多難解的科學問題,且其很可能成為我國在成功控制大氣霧霾汙染之後要面對的首要空氣品質問題……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邀請兩位研究臭氧的專家,從回顧中國在世界臭氧觀測史中的足跡開始,與讀者分享臭氧的最新研究成果。
  • 【環保科普】臭氧的形成、危害和防治,你該看看
    大氣平流層集中了約90%的臭氧,對流層臭氧僅佔10%左右,除了平流層輸入,近地臭氧大部分是由人為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在高溫、強光照條件下發生光化學反應二次轉化而成的。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被吸入呼吸道後,與呼吸道中的細胞、流體和組織很快發生反應,導致肺功能減弱和組織損傷,出現咳嗽、呼吸短促、鼻咽刺激,甚至在呼吸時有不適或痛感。
  • 全國多數城市臭氧濃度總體緩慢上升 臭氧汙染可防控
    對此,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在環保部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正面回應:「我國高度關注發達國家歷史教訓,正在切實加強臭氧監控,採取治理措施,今後我國可能出現臭氧濃度波動,但是在正常氣象條件下,現在不會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將來發生的可能性也極小。」
  • 外媒稱糖尿病與「呼吸」有關 空氣汙染可能導致基因突變
    ◎沈川 【深吸一口氣,再緩緩呼出,如果你居住在某個地方,這一次深呼吸很可能拉近你與糖尿病的距離,也沒準導致你體內的某些基因發生變異。「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汙染」會讓人得糖尿病或者產生基因變異?這聽起來似乎很荒唐。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卻發現這些說法不無道理。
  • 北極上空出現罕見臭氧層空洞?別慌!只因天太冷!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據《自然》期刊近日報導,今年以來,北極地區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覆蓋面積約為格陵蘭島的3倍,這可能是北極地區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空洞。說到大氣臭氧層你也許會想到紫外線、輻射等因為它能抵禦紫外線的侵襲那麼什麼是臭氧層?臭氧層空洞帶來哪些影響?小編有話要說!說到大氣臭氧層,那肯定要先從臭氧自身說起了。臭氧(分子式O3)是大氣中自然存在的微量氣體,具有一種與氯氣相似的刺鼻的淡臭味,所以得此名。
  • 北極上空出現罕見臭氧層空洞?別慌!只因天太冷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據《自然》期刊近日報導,今年以來,北極地區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覆蓋面積約為格陵蘭島的3倍,這可能是北極地區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空洞。說到大氣臭氧層,你也許會想到紫外線、輻射等,因為它能抵禦紫外線的侵襲。那麼,什麼是臭氧層?臭氧層空洞帶來哪些影響?說到大氣臭氧層,那肯定要先從臭氧自身說起了。
  • 令人又愛又恨的臭氧
    說到臭氧,可能不少人不熟悉也不關心這種物質。聽到臭氧這個名稱,不少人還會很自然地討厭它,希望離它越遠越好。不過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就像我們不能以貌取人一樣,我們也不能因為臭氧有個不雅的名稱就討厭它。  臭氧因其難聞的味道等,固然有可恨的一面,但其實它更可愛。
  • 物極必反 科學儀器解決臭氧問題
    而我們熟知的臭氧層便是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客觀的來說,臭氧對於人類的生活有種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臭氧層有效地阻止了紫外線的直射,確保了地球上生命的生存環境;另一方面臭氧具有殺菌的作用,是一種幾乎沒有死角且理論上沒有汙染及殘留的消毒技術。   但與此同時,臭氧同樣是光化學汙染的主要產物之一,空氣中臭氧濃度過高會直接影響人體的肺功能,並且還會間接導致氣候變換。
  • 研究表明:北半球臭氧濃度持續上升
    美媒稱,雖然在北美一些城市形成臭氧的化學品的排放量已在下降,但新研究表明,過去20年間,北半球各地對流層臭氧濃度一直在上升。據合眾國際社網站8月21日報導,在大氣層的上層,臭氧層有助於保護地球及其居民免受有害紫外線輻射。但在更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臭氧會帶來問題。除加速氣候變化外,這種溫室氣體還會損害人們的肺部,並破壞植物。
  • 臭氧汙染治理 聽聽專家怎麼說
    美國當前臭氧標準為140μg/m3(70ppb)。美國臭氧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主要位於美國的西部和西南部。美國肺病協會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位於美國加州的洛杉磯、貝克斯菲爾德和維薩利亞大都市區是全美臭氧(和顆粒物)汙染最嚴重的區域。加州有3個縣的居民每年至少有90天都在呼吸臭氧超標的空氣。
  • 臭氧層空洞危害有多大?
    臭氧濃度較低的地區可能向南最遠已經延伸到紐約上空。專家發出警告說,皮膚癌風險或將提升。本期應知為讀者介紹造成臭氧層損耗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護紫外線照射等知識。1 什麼是臭氧、臭氧層?  臭氧  臭氧的化學式是O3。
  • 你對臭氧層了解多少?關於臭氧層有這11事實,但可能是你不知道的
    如果沒有它,那麼地球上的許多生物可能就不會存在了,同時地球也將會是另一番景象了。數百萬年前,地球上只有單細胞生物。在那個時候,地球上是沒有氧氣來維持生命的。但隨著生物體的不斷進化,它們開始釋放少量的氧氣,這是光合作用的結果,並最終導致了臭氧層的形成。
  • 警惕臭氧汙染 對健康的危害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9日在參加廣東團全體會議作發言時,一方面為我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點讚」,另一方面,也提醒防治大氣汙染眼睛不能只盯著霧霾,還要警惕臭氧等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天氣晴朗」未必是空氣汙染少。 霧霾對人體的危害包括生理和心理 霧霾對健康到底有多大的影響?鍾南山認為要有一個客觀認識。
  • 地球的保護傘-臭氧
    臭氧的化學性質很不穩定,在常溫下就會慢慢變成氧氣,受熱時轉化更快。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能夠損害人體肺部的巨噬細胞,使它們消滅細菌的能力下降,而且臭氧的刺激作用甚至會引起呼吸困難。從這個意義上說,臭氧,尤其是濃度過高的臭氧,對人體是有害的。此外,空氣中存在的臭氧會促使橡膠輪胎老化,還會與氮的氧化物等化合生成刺激性的有毒氣體,汙染環境。
  • 如何防治近地面臭氧汙染?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關於臭氧,成都市環保局進行了相關知識解答及成都市針對臭氧理的最新情況發布:Q1、什麼是臭氧?臭氧是一種淡藍色、有特殊腥味的氣體。低濃度的臭氧具有使人興奮、清新怡人的味道,猶如一股淡淡的草鮮味,濃度高時味道嗆鼻。在雷雨過後,正是由於空氣中存在有微量的臭氧,才使得人感到雨後空氣特別的清新。
  • 地球南極重現巨型臭氧空洞?其實它就是個酒窩
    如果你並不只限於看看新聞,而是仔細讀一讀WMO發布的消息,就會明白,這個臭氧的空洞只是季節性大氣事件,並且這個大洞很快就會補上。這張圖告訴你「大洞」很快就會消失對於洞,人類往往產生一種天然的恐懼,洞是黑暗的,你不知道裡邊到底有什麼,接近它會發生什麼,於是會害怕,由此產生不正確的聯想。
  • 「於無聲處」的健康殺手——臭氧汙染
    也有網友說,進入夏季,霧、霾「退場」,終於可以大口大口呼吸新鮮空氣了。然而,在5月底至6月初,如果有人留心查看空氣品質測報,會發現華北、華中、黃淮甚至長三角地區,都出現過中度以上的空氣汙染。  有媒體說,這都是「臭氧」惹的禍。臭氧汙染究竟是什麼?其危害真的比PM2.5還要大嗎?
  • 【臭氧與氣象】臭氧與氣象的聯繫——幹沉降的角度
    該研究揭示了植被在臭氧汙染和臭氧與天氣條件相互作用中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使用的數據來自美國CASTNet觀測網,其提供了臭氧濃度、相對溼度、向下短波、風速、風向、土壤溼度和葉面積指數等數據。研究還介紹了一個重要的變量,飽和蒸氣壓虧缺(VPD),其表徵的是某個溫度和相對溼度條件下,飽和蒸汽壓與實際水汽壓的差,它與植物的氣孔開閉和傳導性密切相關。